二叠纪—中三叠世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作者&投稿:乐正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二叠纪—中三叠世地层区划

四个盆地二叠系分布广泛,早期以稳定的海相碳酸盐岩为主,晚期东西部差异加剧,西南部以陆相基性火山喷发岩为主,向东过渡为陆相-海相碎屑岩及含煤碎屑岩,东部以大套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四川盆地二叠纪的地层区划归属扬子地层分区,其二叠系可划分为5个地层小区(图1-2-3),分别是:龙门山小区、峨眉小区、川中小区、川东北小区和川北-鄂西小区。

四个盆地下-中三叠统分布广泛,以碳酸盐岩和海相碎屑岩为主。盆地西部下三叠统以陆相-海相碎屑岩为主,由东向西逐渐过渡为碳酸盐、膏盐为主的沉积,晚三叠世早期大部地层缺失,仅盆地西部见碳酸盐岩和海相碎屑岩的交互沉积。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仍属扬子地层分区,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地层分区(图1-2-4),分别是:广元-峨眉小区、南充-自贡小区、万州-恩施小区和泸州-遵义小区。

(二)二叠纪—中三叠世岩石地层划分

1.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

四川盆地二叠系分布广泛,大多数岩石地层单位是由相邻地区而引用于本区,其各组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比较明确,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的划分对比相对比较统一,各小区岩石地层划分见表1-2-5。在大多数地质工作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2.早-中三叠世岩石地层划分

飞仙关组自西向东存在明显相变,分别称为夜郎组和大冶组。龙门山一带陆源供给量极少,沉积物以碳酸盐—膏盐岩为主,形成了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序列;中三叠世以后川东地区来自北方的大量陆源碎屑进入盆地,在嘉陵江组之上沉积了以红色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巴东组。各小区岩石地层划分见表1-2-6。

图1-2-3 四川盆地二叠系区划图

图1-2-4 四川盆地下-中三叠统区划图

表1-2-5 四川盆地二叠纪地层划分对比表

表1-2-6 四川盆地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表1-2-7 四川盆地二叠系生物层划分对比表

(三)二叠纪—中三叠世生物地层划分

1.二叠纪生物地层划分

四川盆地二叠系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局部地区和层系为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海相化石十分丰富,主要有牙形石、

、有孔虫、腕足等,以及陆生植物化石。本次主要对牙形石和

类进行了总结(表1-2-7)。

(1)牙形石

区内中-晚二叠世牙形石纵向序列较完整,自下而上分为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带、Jinogondolella asserata带、Jinogondolella postserrata带、Neogondolella bitteri-Neogondolella liangshanensis组合带、Neogondolella guangyuanensis带、Neogondolella orientalis带、Neogondolella subcarinata富集带、Neogondolella deflecta-Neogondolella changxinensis组合带8个牙形石带,其中1~3、5~6带共5个是国内标准牙形石带。

(2)

二叠系

化石十分丰富,统计有31属66种,纵向序列较完整,自下而上划分为Pseudoschwagerina带、Misellina带、Cancellina带、Neoschwagerina富集带、Yabeina带、Codonofusiella带、Palaeofusulina带。

2.早-中三叠世生物地层划分

下-中三叠统含牙形石、头足类(菊石)、双壳类、腕足类等多门类化石,前二者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本次主要对牙形石和菊石进行了总结(表1-2-8)。

表1-2-8 四川盆地下-中三叠统生物地层划分对比表

(1)牙形石

自下而上划分为Hindeodus parvus带、Isarcicella isarcica带、Neogondolella carinata-Ng.planata带、Neospathodus dieneri带、Platyvillosus costatus带、Parachirognathus-Pachycladina组合带、Neospathodus homeri-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组合带、Neogondolella bifurcara-Neospathodus kockeli带和、Neogondolella excelsa带等9个带,其中1~4、7~9带是国内标准牙形石带。

(2)菊石

自下而上划分为Ophiceras-Op.(Lytophiceras)延限带、Paranannites-Meekoceras带、Tirolites带、Dinarites-Leiophyllites带、Neotlingites-Semiornites带、Paraceratites(Progonoceratites)-Beyrichites带等6个带。



重点层系及等时对比格架~

(一)寒武系等时对比格架
1.寒武系底界
四川盆地寒武系与下伏震旦系(埃迪卡拉系)一般为连续沉积或有间断,界线通过岩性和古生物化石来确定。
(1)岩性界线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系(埃迪卡拉系)顶部为灯影组,岩性为大套灰白色白云岩,顶部发育约十余米到数十米含磷质、硅质和泥岩的白云岩,颜色较下伏地层深,有时见平行不整合。通常单独以段命名,但仍归于灯影组中,如川中地层小区的麦地坪段,城口-巫溪地层小区的宽川铺段等。这一特点在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各个地层小区基本相似,古生物研究表明其时代为早寒武世早期,相当于梅树村阶。其下灯影组大套白云岩属震旦系(埃迪卡拉系),也即寒武系底界置于灯影组大套白云岩与薄层含磷质的硅质泥岩、白云岩段之间(图1-2-5)。

图1-2-5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界对比图

(2)古生物化石界限
与塔里木盆地等类似,四川盆地寒武系底界化石以小壳类化石Anabarites等的出现为标志。四川盆地灯影组顶部的麦地坪段及其相当地层中小壳类化石自下而上分出三个带:①Anabarites trisulk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带,②Parabloborilus subglobusus-Siphogonuchites pusilliformis带和③Heraultipegma yunnanensis带。其中Anabarites trisulk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带的出现标志着进入了寒武纪。
(3)稳定碳同位素标志
近20年来,源自不同古板块,包括现今的中国、西伯利亚、伊朗、美国、加拿大、纳米比亚、阿曼等地的数据表明,在寒武系底界附近广泛存在一次显著的δ13C负漂移事件,其漂移幅度一般5‰~10‰,负峰值介于-3‰~-12‰之间(图1-2-6)。对世界已有资料的对比,发现不同地区这一事件具有等时性,而且古生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指示其正好位于寒武系的底界上,故命名为“BACE”(Basal Cambrian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事件。通过对多条剖面碳同位素的分析,发现这一事件在四川盆地发育,可以作为识别寒武系底界的有效标志之一(樊茹等,2010)。

图1-2-6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界碳同位素事件标志及与国内、国际的对比

2.寒武系/奥陶系界线
(1)岩性界限
除龙门山地层小区和城口-巫溪地层小区外,四川盆地及周缘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为连续沉积,因此,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不易划定。然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两者的界线有较明显的岩性标志。首先,上寒武统普遍发育一套巨厚的块状白云岩,虽然在不同地层小区略有差别,命名不相同(洗象池群、娄山关群、二道水组等),但总体特征相似,其中所产少量的三叶虫化石,以及近顶部发现的牙形石Monocostodus sevierersis带(下部)表明其时代为寒武纪晚期无疑。这套白云岩之上覆盖了中厚、中薄层的灰岩或灰质岩夹泥岩(称桐梓组、罗汉坡组、南津关组等),所产化石指示了早奥陶世的时代,即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可以划在桐梓组、罗汉坡组或南津关组灰岩与下伏白云岩之间。在雷波地层小区,界线置于红石崖组砂岩与二道水组白云岩之间,因为有地层缺失,界线容易识别。
(2)古生物化石界限
四川盆地奥陶系下部的桐梓组的底部灰岩中产牙形石C.angulatus带和Ch.herfurthi带,泥岩中产笔石R.flabelliformis带,指示了早奥陶世新厂期的时代特征。而在这些化石带之下的洗象池群近顶部的白云岩、灰岩中产牙形石Monocostodus sevierersis带(下部),指示了晚寒武世晚期的时代特征,因此,通过牙形石研究可以大致划定四川盆地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该界线位于罗汉坡组与洗象池群之间或桐梓组与娄山关群之间,以及南津关组与三游洞组之间(图1-2-7)。
(3)等时对比格架
下寒武统麦地坪段的对比:
下寒武统最下部为一套一般只有数十米厚的含磷产丰富小壳类化石的白云质、硅质岩,尽管不同地层小区之间岩性略有差别,分别命名,或称麦地坪段、清平段、宽川铺段、大岩段、黄鳝洞段等,但上述各段基本岩性特点是一致的,而且生物带及主要分子均是可对比的。

图1-2-7 四川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界线

筇竹寺组的对比:
川西地层小区的筇竹寺组以碎屑岩为特点,下部含小壳类Sinosachites flabelliformis带,上部产三叶虫Eoredlichia-Wutingaspis带,与之可以对比的包括龙门山地层小区的长江沟组、南江-旺苍地层小区的郭家坝组、川东-渝南地层小区的牛蹄塘组以及城口-巫溪地层小区的水井沱组中下部,这些组中虽然岩性上有差别,但以大套黑色页岩、泥岩为主夹碳酸盐岩为其共同的特点,而前三个组与筇竹寺组有共同的Eoredlichia-Wutingaspis带,牛蹄塘组中还产三叶虫Zhenbaspis带,而这个化石带在水井沱组中也存在,表明水井沱组与牛蹄塘组基本可以对比。
沧浪铺组的对比:
沧浪铺组以碎屑岩为特点,与下伏筇竹寺组连续沉积,该组中上部出现一套紫红、暗紫红色砂、泥岩,称为寒武系“下红层”。本组三叶虫化石带自下而上为Yiliangella-Yunnanaspis带、Drepanuroides带、Paleolenus带和Megapalaeolenus带等,为重要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与川西地层小区沧浪铺组可以对比的包括南江-旺苍地层小区仙女洞组及阎王碥组,川东-渝南地层小区的明心寺组及金顶山组,城口-巫溪地层小区水井沱组上部、石牌组以及天河板组等。
龙王庙组的对比:
川西地层小区龙王庙组为一套碳酸盐岩夹少量砂页岩,三叶虫自下而上包括Hoffetella-Redlichia(Pteroedlichia)murakamii带和Redlichia guizhouensis带,指示时代为早寒武世龙王庙期。与龙王庙组可以对比的地层包括南江-旺苍地层小区孔明洞组,川东-渝南地层小区的清虚洞组和城口-巫溪地层小区石龙洞组等。
陡坡寺组的对比:
陡坡寺组最大的特点是发育紫红-砖红色碎屑岩,称“寒武系上红层”,上部发育碳酸盐岩(白云质灰岩及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产三叶虫Chiittidilla和Sinoptychoparia带,时代为中寒武世早期。可以对比的地层包括南江-旺苍地层小区同名地层、川东-渝南地层小区的高台组和城口-巫溪地层小区覃家庙组等。
洗象池群的对比:
川西地层小区的洗象池群以巨厚的浅灰、深灰色薄-厚层状白云岩为特点,牙形石自下而上为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带、Cordylodus proavs带和Monocostodus sevierensis带,指示时代为中寒世晚期到晚寒武世。与之对比的包括雷波地层小区的西王庙组和二道水组,川东-渝南地层小区的娄山关群和城口-巫溪地层小区覃家庙组上部及三游洞组等,而在南江-旺苍地层小区与之相当的地层缺失(表1-2-4)。
(二)奥陶系等时对比格架
1.奥陶系顶界
奥陶系上部以五峰组笔石页岩为特点,下志留统下部龙马溪组也是以黑色笔石页岩为主,之间的界线不易划出,在发育较好的剖面上岩性也可以识别。
(1)岩性标志
在发育较好的剖面上五峰组顶部发育一层厚数十厘米至1m的灰岩、泥质灰岩层,产大量赫南特贝,即观音桥段。所产腕足类和笔石指示为晚奥陶世赫南特期,而观音桥段之上的龙马溪组底部黑色笔石页岩中仍产晚奥陶世最晚期的笔石。就岩性界线而言,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的界线可置于观音桥层灰岩、泥灰岩层与其上黑色笔石页岩之间(图1-2-8),易于识别,便于生产应用,但年代地层界线略高。

图1-2-8 四川盆地奥陶系/志留系岩石地层界线对比图

(剖面柱状图中绿色标示的灰岩为观音桥段)
(2)古生物标志
四川盆地奥陶系顶界以笔石为标志,在五峰组的顶部产大量赫南特贝(图1-2-9),龙马溪组底部还产笔石N.persculptus带,指示晚奥陶世时代;而志留系底部的笔石为Akidograptus asensus带。因此,笔石带是区分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标志化石,而赫南特贝也是识别奥陶系顶部的重要化石。

图1-2-9 四川盆地奥陶系顶部赫南特贝化石

(3)碳同位素标志
奥陶纪的末期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冰川事件,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重大变化,晚奥陶世赫南特生物群的灭绝。由于在晚奥陶世晚期南极冰盖逐渐扩张,紧随其后的是冰盖的迅速消融。这类记录在加拿大极区(Melchin&Holmden)以及北非冰水沉积物中(Ghienne,2003)都已见及,并表现为奥陶纪末有机碳δ13C 的正漂移,在扬子地区,这一事件发生在五峰组中。
王家湾剖面有机碳δ13C只有两个主要的峰值(图1-2-10)。从笔石D.mirus亚带底部开始出现正向漂移,至N.extraordinarius带达到第一个峰值,随后在N.extraordinarius带上部略有降低,因而这个峰值正与大灭绝的第一幕或主幕(Chen et al.,2005)相对应。此后再度上升,在观音桥层中部达到最大值,其后迅速从-28.5‰跌落至-30.3‰。这一有机碳同位素显示的第二个峰值,即最大峰值出现在赫南特动物群的上部,说明最大正漂移事件比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略低,但很接近。

图1-2-10 湖北宜昌王家湾剖面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的有机碳同位素

(据Fan et al;2009)
2.等时对比格架
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奥陶纪由早而晚地层特点越来越相近,分异主要发生于早、中奥陶世,不同地层小区相差较大,到晚奥陶世岩石地层特点基本一致,全盆地用的是一套岩石地层单位名称,而各岩组的顶底界线时代也大致相同,即未见明显的穿时,也就是说相同的岩石地层名称代表的地层时代基本是一致的,可以大致相互等时对比(表1-2-4)。
(三)二叠纪—中三叠世地层等时对比格架
1.石炭系/二叠系界线特征
石炭系/二叠系界线的划分方案由李国辉等(2002)置于以 Triticites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之间分界,位于岳村组和陈家坝组之间(原义马平组内部),接触关系为连续沉积的整合接触。
2.中/下二叠统界线特征
船山统仅局限于龙门山地区,但因其顶界为一区域不整合界面,剥蚀较强,仅保存有相当于紫松阶下部的地层,盆地内尚未见有船山统的分布,中/下二叠统界线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3.中/上二叠统界线特征
四川盆地阳新统上部为茅口组,乐平统下部为吴家坪组(或龙潭组、峨眉山玄武岩),其间为一区域不整合面。四川盆地茅口组为一套深灰色、灰色生物(屑)灰岩,属浅海台地相,而川西南地区中/上二叠统界线之上为一套玄武岩,上、下岩性差异十分明显;川中及川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为海陆过渡相的砂岩、泥岩、煤等;川东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为一套泥晶灰岩、泥质灰岩的海相沉积,底部常有黑色泥岩、煤层等。由此可见其上、下岩性、岩石颜色均不一样。并且茅口组和吴家坪组的生物面貌也大不一样。因此,本区中/上二叠统界线具有明显的划分标志,岩性与生物界线比较吻合。
4.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特征
本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特征在盆地内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标志,一般认为二者为连续沉积,但岩石地层界线和生物地层界线的标志并不绝对吻合。
上二叠统长兴组顶部为灰-深灰色中层状生物(屑)灰岩,大隆组主要为黑色薄层硅质岩、硅质页岩。盆地西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般为黄灰、紫红色薄层状泥灰岩、含砂砾屑泥质灰岩,东部下三叠统大冶组是以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中部则为二者的过渡相类型,但它们的生物组合面貌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长兴组、大隆组)牙形石以Neogondolella属占绝对优势,而上覆三叠系下统印度阶(飞仙关组、大冶组、夜郎组)则以Hindeodus属和Isarcicella属占优势。杨遵义等(1991)对邻水华蓥山和川西北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生物地层研究表明,生物地层划分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置于岩石界线之上0.63m的飞仙关组泥灰岩中;张继庆(1987)对川东丰都麻坪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也将生物地层界线置于岩石界线之上1.2m的飞仙关组泥灰岩中。表明四川盆地海相沉积区的生物地层界线略高于岩石地层界线,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为连续沉积。
由于岩石地层界线的跨时并不十分强烈,为便于生产上使用,可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界于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岩性转换面处。
5.中/下三叠统界线特征
四川盆地中/下三叠统界线一般置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之间,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精确的生物地层证据。辜学达等(1997)根据双壳类的研究成果,认为中三叠统底界一般低于雷口坡组最底部的一套水云母粘土岩(“绿豆岩”)。由于“绿豆岩”有多层,本次以最底一层“绿豆岩”作为下、中三叠统分界的微观标志,综合来看,生物和岩性界线是一致的。
6.中/上三叠统界线特征
四川盆地主体缺失中三叠统拉丁阶到上三叠统诺利阶沉积,上三叠统瑞替阶须家河组直接超覆于中三叠统安尼阶雷口坡组之上,二者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因此盆地主体可直接以此不整合面作为中、上三叠统的界线。在盆地西缘中/上三叠统的界线由于生物垂向分布的不连续性而难于判定,一般将上统下限置于天井山组上部。为方便生产起见,将中/上三叠统的界线置于天井山组和马鞍塘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上。

2.1.1 地层分区、划分与对比原则
依据板块构造、古生物类群、沉积类型、地质发展史,将昌都地区三叠系自西而东划分为类乌齐分区、昌都分区、生达分区和江达分区(表2.1)。在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时,采用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础的多重地层划分方法,结合板块构造边界性质与所处板块构造的位置、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特色的生物群落以及重要的地质事件,后者包括沉积事件、构造事件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因素,进行对比。分区是考虑到岩相古地理与基底情况,统的地层单位在岩相上可以完全对比。具体划分时除根据上述原则外,还主要参考《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层》、《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和罗建宁等(1992)的划分与对比意见,并作些补充与修改。
表2.1 昌都地区三叠系分区与对比


2.1.2 分区地层特征
如表2.1所列,本区三叠纪地层完整发育的地区要数江达分区,下面以江达分区地层特征为主线来展开论述,其他分区则进行简要的对比叙述。现自下而上描述如下。
2.1.2.1 下三叠统
普水桥组:为紫红色砂岩、砾岩、粉砂岩、泥岩夹灰岩、英安岩、凝灰岩与凝灰质角砾岩。中上部含双壳类、腕足类与菊石化石,具Claraia clarai与Eumorphotis cf.multiformis-E.recticulata组合。厚300~1000 m。覆于海西期花岗岩之上,为残坡积至河流、滨浅海相陆源火山-沉积物。该组岩相类型多变,在生达分区与昌都分区称马拉松多组或夏牙村组。前者主要为陆相—滨浅海相的流纹质火山岩夹碎屑岩与少量碳酸盐岩沉积;后者则为陆相的安山质火山岩夹少量碎屑岩。在类乌齐分区未能直接见到下三叠统印度阶。
区侠弄组:主要为浅滩相的厚层状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核形石灰岩与微晶灰岩,产菊石、双壳类与牙形石,具菊石Owenites组合,厚14~330 m。该组分布局限,厚度变化快,在别的分区基本上缺失。
下三叠统普水桥组与下伏不同时代的老地层(P1、P2、C2)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1.2.2 中三叠统
色容寺组:主要为斜坡相的微晶灰岩、角砾状灰岩、砂岩、板岩及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与安山岩、玄武岩,厚513~1095 m。产菊石、双壳类化石等,双壳类有Myophoria(Costatoria)goldfussi-Posidonia pannonica;Eumorphotis(Asoella)subillyrica-Eutolium discites组合,菊石有Japonites-Hollandites组合。
瓦拉寺组:下部为深灰色岩屑长石杂砂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与板岩夹砾岩;中部为杂砂岩、粉砂岩、板岩夹凝灰岩、安山岩与薄层灰岩、硅质岩,上部为灰色岩屑长石杂砂岩夹砾岩、粉砂岩、泥岩与安山岩,厚2209~2649 m,产丰富菊石和双壳类化石。为一套以陆源、火山源与内源为特色的复理石堆积与其他重力流沉积。区内相变快、岩石类型复杂,具双壳类Daonella indica-D.lommeli组合,及菊石类Paratrachyceras-Protrachycers组合。
中三叠统除在类乌齐区分布零星的由碎屑岩构成的塔雅组,及碰撞型火山岩组成的竹卡组外,在其他的分区缺失沉积。
2.1.2.3 上三叠统
东独组:为河流至滨浅海相的紫红色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岩韵律互层,夹中酸性火山岩与泥灰岩透镜体,厚377~869 m。产双壳类与腕足类化石。底部以复成分石英质砾岩层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公也弄组:为结晶灰岩、泥灰岩、瘤状灰岩夹角砾状灰岩、硅质灰岩与安山岩、凝灰岩,厚854~1172 m。为碳酸盐台地至盆地相,富含双壳类与菊石化石,双壳类有Halobia austriaca-Halobia cf.pluriradiata组合,菊石类Trachyceras-Protrachyceras组合。
洞卡组:为滨浅海相的沉积。下部系紫红色砂砾岩、粉砂岩、玄武质安山岩、安山岩与凝灰岩;中上部以凝灰质砂岩、英安岩、流纹岩与凝灰岩为主,厚351~2600 m;为活动陆缘火山弧沉积环境。上部含双壳类,部分含叶肢介与植物化石碎片。
上述三个组有人统称为“大甲丕拉”组。在生达分区、昌都分区与类乌齐分区的西侧分别被称为确志尕组、甲丕拉组和锅雪普组;后三者与“大甲丕拉”组相比,多不夹或少夹火山岩层,且不具有钙碱性系列弧火山岩特征。
波里拉组:在研究区内广泛分布且稳定,为台地或缓坡沉积的含燧石微晶灰岩、泥灰岩、瘤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夹页岩、砂岩,厚200~600 m,局部薄的地方仅53 m。产丰富的双壳类、菊石、腕足类、珊瑚与海百合等化石。该组在其他分区叫娘肯组或乱泥巴组。
阿堵拉组:为滨浅海相的泥岩、粉砂岩夹长石石英砂岩及煤层与煤线,下部含菱铁矿层及结核与透镜体,富含双壳类与植物化石碎片,厚428~1090 m。该组在昌都分区也叫阿堵拉组,在生达分区与类乌齐分区则分别称为菜俊卡组与桑多组,以细粒的碎屑岩为特征。
夺盖拉组:为滨浅海相的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煤层,含丰富植物化石与少量半咸水双壳类化石,厚713~1751 m,具双壳类Cardium(Tulongocardium)nepuam Utschamiella组合和菊石Pinacoceras metternichi组合。该组在其他分区分别叫巴马组与桑多组,以块状砂岩与煤层为突出特点。其上被下侏罗统整合覆盖或被下第三系角度不整合覆盖。
2.1.3 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特征
区内三叠系中含丰富的生物化石,计有双壳类、菊石、腕足类、头足类、腹足类、珊瑚、层孔虫、有孔虫、棘皮类、牙形石、放射虫、藻类和植物等13个门类;其中以双壳类分布最广,次为菊石类,它们是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主要依据。区内三叠系可划分出7个菊石类组合和7个双壳类组合(表2.2),以此为依据划分的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特征如下。
2.1.3.1 下三叠统
印度阶:岩石地层单位为普水桥组,生物地层单位为双壳类Charaia Wangi组合与Eumorphotis cf.multiformis-E.reticulata组合;前者为亲特提斯和亲太平洋混合型分子,后者为亲特提斯型分子。其层位与扬子区的飞仙关组可以对比,表明普水桥组应是印度期的沉积。在其他分区归入下三叠统下部的地层有夏牙村组和马拉松多组,与普水桥组一样,下界清楚并与下伏的二叠系(P1或P2)呈不整合接触;但顶部出露不全,被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或确志尕组不整合覆盖。夏牙村组未见生物化石,前人于夏牙村组下部的安山岩中获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250±25)Ma,相关系数R为0.98(四川区调队,1993)。马拉松多组岩石蚀变强烈,于流纹岩中获全岩K-Ar法年龄值为(68.9±9)Ma(四川区调队,1993),在同一沉降带上的马拉松多组地层,获有印度晚期至奥伦尼克期的双壳类化石。
奥伦尼克阶:岩石地层单位为区侠弄组,生物地层单位为菊石类Owentes-Procarnite组合,常见于阿尔卑斯与喜马拉雅山等地,属特提斯型分子。它与我国西南地区已知的奥伦尼克期生物组合(带)特征相似,其中与之共生的Neospathodustimorensis是国际奥伦尼克阶上部的带化石。区侠弄组与上覆和下伏地层均呈整合接触关系。
2.1.3.2 中三叠统
安尼阶:岩石地层为色容寺组,生物地层单位为菊石Balatonites-Hollandites组合,双壳类Eumorphotis(Asoella)Subillyrica-Eutolium discites组合与Myophoria(Costatoria)goldfussi-Posidonia Pannonica组合;为亲特提斯型分子。与其共生的菊石类Japonites,Gymnites和Leiophyllites等都是中三叠世安尼期较原始的代表属,亦为我国西南地区安尼阶下部常见的最重要分子,大量产于贵州、云南等地的安尼期地层中,其层位与扬子区的雷口坡组、青岩组和三珠山组相当。据此,将色容寺组划归为安尼期的沉积。
表2.2 昌都三叠系年代地层与生物地层对比


拉丁阶:岩石地层为瓦拉寺组,生物地层单位为亲特提斯型的菊石Paratrachyceras-Protrachyceras组合与双壳类Daonella indica-D.lommeli组合。菊石中以Protrachyceras占优势,为西南地区(饶荣标,1980)中三叠统和上三叠统卡尼阶下部的带化石,但富集层位在中三叠统上部,大量见于法郎组、边阳组中。其中的Daonella indica等在我国分布较广,层位稳定,是中三叠上部的重要化石分子;在西南地区见于法郎组、边阳组与易比组。由此看来,上述两组合分别对比着西南地区Protrachyceras dprati-Protrachyceras ladinum组合和Donella lommeli-Halobia kui组合。瓦拉寺组与上覆上三叠统呈假整合接触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2.1.3.3 上三叠统
卡尼阶:岩石地层单位为“大甲丕拉”组或甲丕拉组。生物地层单位为亲特提斯型的菊石Trachyceras-Trachyceradite组合与双壳类Halobia austriaca-Halobia cf.pluriradiata组合。该组合内的Trachyceras占优势并大量出现,它的分布十分广泛,是欧洲与地中海卡尼克阶的最重要化石分子;在我国除个别种外,出现于卡尼阶,且丰度很高,产于扬子区的乌格组、舍木笼组、马鞍塘组与大路边组、云南的歪古村组和三合洞组,被确认为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卡尼阶的带化石。同时,Halobia开始兴盛和繁荣也是此时期的重要特色。它完全可与西南地区的Gervillio(Aogustella)angusta-Halobia pluriadiata-Haolbia rugosa组合进行对比。在其他分区的确志尕组与锅雪普组中未获双壳与菊石化石,但从全区岩性与沉积相以及底部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来看,可与甲丕拉组或大“甲丕拉”组进行对比。
诺利阶:岩石地层单位分别为下部波里拉组和上部阿堵拉组,生物地层为亲特提斯型的菊石Placites cf.oxyphyllas-Rhacophyllites debilis-Cladiscites cf.tornatus组合与Pinacoceras metternichi-Tropites组合。双壳类Burmesia lirata-Burmesia cf.lirata-Myophorian napengensis组合与Cardium(Tulongocardium)nepum-Utschamiella组合以及代表诺利克晚期的植物Neocalamites carrei-Pterophyllum minuthum组合。其中的Burmesia Lirata是广泛分布于上三叠统诺利阶中的标准分子之一,被确认为西南地区诺利克阶下部的带化石。同样地,菊石Rhacophyllites debilis和与之共生的Cyrtopleurites sp.都是比较典型的诺利克阶分子。诺利克阶可与扬子区的须家河组、小塘子组,珠峰等地的达沙隆组、曲龙共巴组和德日荣组等大致相当。其他分区的地层对比情况详见表2.1。
瑞替阶:岩石地层为夺盖拉组或巴马组或桑多组第四段,产丰富的植物化石,局部见藻类和双壳类碎片。其中Neocalamites cf.carrei,N.cf.hoerensis,Taeniopteris cf.stenophylla,Pityophyllum cf.starats chini,Nilssonia cf.inouyei,N.complicatis,Sabinocladus gracilis,Dictyophyllum sp.,Ctenis sp.等多见于上三叠统的上部,在须家河组与川西的宝鼎组及喇嘛垭组中亦多有产出。据此,区内夺盖拉组的时代可以定为晚三叠世晚期,将其归属为瑞替期沉积,其层位大体与宝鼎组相当。
2.1.4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区内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综合成表2.1。现就表中若干地层问题简要论述如下。
2.1.4.1 夏牙村组的时代
关于这一问题争论颇多(李璞,1959;四川地质局,1967;西藏地质局,1976;《三江地质志》,1986;饶靖国等,1987)。由于夏牙村组不整合覆于产出二叠纪最高化石Palaeofusulina带的妥坝组之上,又被上三叠统甲丕拉组不整合覆盖,这一现象在川西藏东地区屡见不鲜;而且夏牙村组底部安山岩的全岩Rb-Sr法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68 Ma和250 Ma,都成为将夏牙村组归入下三叠统的确切证据(四川区调队,1993)。前人在该组中所采零星的腕足类与孢粉化石以及获得的上二叠统碎屑灰岩岩块的时代均因火山作用影响都不足以为凭,它与区内的马拉松多组和普水桥组应是同期异相的火山-沉积作用的产物。此外,在贡觉县波洛日迁玛剖面,马拉松多组流纹岩全岩Rb-Sr法等时线年龄为245 Ma。
2.1.4.2 竹卡组与塔雅组时代
澜沧江一带塔雅组(T2t)和竹卡组(T2z)的出露较完整的剖面要数竹卡地区,但其剖面仍见不到顶、底界。塔雅组主要为浅变质碎屑岩;竹卡组为一套碰撞型中酸性的火山岩,以偏酸性岩为主(莫宣学等,1993);岩石组合为流纹岩、英安岩夹少量安山岩与砂岩、板岩。处于同一带的T2z组延伸到德钦一带(云南区调队,1985),经测得其中的玄武岩全岩Rb-Sr法等时线年龄为239.9 Ma。鉴于此,将与其整合接触的塔雅组和竹卡组暂归入中三叠统。
2.1.4.3 关于东达村组的地层柱位置
在左贡东达村附近位于吉塘群之上的一套厚882 m的石英质砾岩、粉砂岩、页岩与灰岩的沉积被认为是卡尼期(邹成敬,1985)或拉丁期—早卡尼期沉积(罗建宁等,1992),现在看来,这套以石英质底砾岩与下伏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向上为海侵形成的单调灰岩组成的东达村组应是卡尼期—诺利早期的沉积,可与甲丕拉组与波里拉组对比,建议将东达村组一名予以废弃。
2.1.4.4 关于哇曲组(T3w)与金古组(T3jn)的时代
位于江达—阿中陆缘弧中部的阿中地区的这套地层,与江达分区的“大甲丕拉”组有着相似的特征和可对比性,它们都具有生物化石的混生特征。金古组下部为透镜体的河流相砾岩,并与下伏较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向上为海进形成的厚层砂屑、砾屑灰岩,再上则为海退沉积的陆源碎屑岩。从岩性和沉积相上看金古组可与北部江达分区的东独组与公也弄组对比。而哇曲组基本上为钙碱性弧火山岩夹碎屑岩与灰岩,据火山事件可将其与江达分区的高峰期弧火山活动形成的洞卡组对比。同时,在阿中地区被前人以角度不整合与下伏哇曲组接触的甲丕拉红层沉积,经实地考察后认为应是哇曲组的顶部沉积,其间的角度不整合系河流相的侧向加积所产生的正常沉积接触关系。
2.1.4.5 分区内波里拉组的等时性
波里拉组在各分区内的岩性、岩相与厚度均较稳定,可作为区域性的对比标志层,但有穿时现象。例如,在江达分区的波里拉组所含化石代表的年代要比昌都、类乌齐等分区要早。

图2.1 昌都地区三叠系分布图

就上三叠统来说,前人命名的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据统计有30余个,对这些单元适当合并是允许的,并保留通用熟悉和有代表性的组名,详见表2.1与图2.1。

学习任务中国中生界划分与对比
答:这些盆地三叠纪的历史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中三叠世为干燥气候下的河流、湖泊发展阶段,皆为红色的砂岩沉积,偶见石膏结核或夹层,含脊椎动物化石,表明继承了晚二叠世的干燥气候环境,当时地形起伏较大,以河流及湖泊沉积为主,中晚三叠世则为潮湿气候下的河流、湖泊、沼泽发展阶段,沉积物以灰绿色砂页岩为主,有...

(二)地层序列对比
答:南华纪至中三叠世地层在大别造山带分为两种类型:南侧与扬子地块北缘之间为南华纪至中三叠世盖层系统,其间仅晚志留世到中泥盆世缺失沉积外,其余皆为连续台地相、陆棚相、盆地相碳酸盐岩为主;在大别造山带北侧为早古生代—泥盆纪(以佛子岭岩群和南湾组为代表)构造地层序列和晚泥盆世到石炭纪...

三叠纪简介及详细资料
答:菊石、双壳类、有孔虫成为划分与对比地层的重要门类,而筳及四射珊瑚则完全绝灭。 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典型的早 期槽齿类表现出许多原始的特点,且仅限于三叠纪,其总体结构是后来主要的爬行动物以至于鸟类的祖先模式;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

古构造演化
答:(二)二叠纪—中三叠世开江-泸州古隆起演变和开江-梁平海槽发育 二叠纪—中三叠世,四川盆地古构造演化以开江-泸州古隆起的演变和开江-梁平海槽发育为主要特征,根据开江-泸州古隆起的发展演化,分为两个阶段:东吴运动和早印支运动。 1.东吴运动 东吴运动为海西运动的晚期阶段,上扬子的东吴运动是峨眉山地幔柱上升造成...

(二)四川二叠、三叠纪含煤盆地的演化
答:另一套含煤地层是晚三叠世须家河煤系,主要含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上部,分布在盆地的东部,其上覆盖了连续沉积厚逾2000~4500 m的侏罗、白垩纪陆相砂岩、泥页岩。两套含煤岩系发育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两个不同的世代,形成于克拉通和前陆坳陷两类不同的沉积盆地之中,又被后期构造运动改造形成统一体的含煤沉积构造...

南华纪—中三叠世板块构造环境
答:受控于全球板块构造的两大旋回:Rodinina旋回和Pangea旋回,四川盆地及邻区在南华纪—中三叠世经历两个从区域伸展至区域挤压的构造作用旋回:南华纪—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三叠纪两个构造旋回(表2-3-1,图2-3-1、图2-3-2)。(一)南华纪—早古生代区域伸展、裂离-加里东造山作用旋回 在中国南方...

中国海相地层的分布特征及其规律性和差异性
答:1)中国海相地层的主要发育特点,是以古生代及其前期地层为主,侏罗纪及其以后的海相地层相对较少。具体地说,秦、祁、昆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海相地层结束于石炭纪—中二叠世,一般是祁连以西略早一些。华南大区普遍有三叠纪海相地层发育,除羌北地区外,海侵历史一般结束于中三叠世或晚三叠世中期,羌...

三叠纪:奇特爬行生物群时代
答:菊石、双壳类、有孔虫成为划分与对比地层的重要门类。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蜥臀类和较进化的鸟臀类。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海洋生物方面,现代珊瑚的代表六射珊瑚开始发展,晚二叠...

三叠世与三叠纪的区别
答:1、定义区别:三叠纪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持续了4500万年。三叠世是三叠纪的一个时期,指三叠纪中的第三个时期,大约从2.3亿年前到2.05亿年前。2、范围区别:三叠纪是一个时间跨度更长的地质时期,包括了三个叠纪,分别是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

盖层建造
答:按照“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意见,走廊带内地层属于华南地层大区的扬子地层区和东南地层区。根据岩石组合区域性不整合面或大的沉积间断,研究区内盖层建造分为三个大的断代,即南华纪—志留纪地层、泥盆纪—中三叠世地层、晚三叠世—第三纪地层。 南华纪—志留纪地层:扬子地块内发育浅海相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