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膳食平衡的基本原则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作者&投稿:梅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孩子的营养要从的平衡膳食中来,怎样做到平衡膳食呢?有四个基本原则:
一、多样化原则。孩子的膳食每天必须包括五个营养组:粮食组、蔬菜组、水果组、动物性食品组、奶和奶制品及大豆和豆制品组,缺一不可。每天要提供大约15-20种食品,父母要学会烹调多样化的菜肴。比如:罗宋汤里有牛肉、洋葱、土豆、卷心菜、胡萝卜以及番茄酱;红烧肉和胡萝卜、豆腐干、鸡蛋一起煮;青菜加入蘑茹或香茹一起炒;还可以做肉丁、土豆丁、茭白丁、胡萝卜丁和豆腐干组成的炒五丁。
二、均衡性原则。要按孩子的实际年龄,按比例来说各食品组的食品,不能动物性食品吃太多,蔬菜吃太少。
三、适量的原则。对那些高能量的食品,如充气饮料、糖果、巧克力以及油炸食品、小包装食品,一定要控制孩子的摄入量。
四、个体化原则。我们吃的食品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热性的,平性和凉性,要根据孩子的体质来选择合适孩子体质的食物,比如孩子内热比较重,就不要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热性食品。

在粮食方面,除细粮外,还应多吃粗粮,杂粮,全麦制品等;同时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应以深色蔬菜为主

多吃杂食

一、品种多样化
膳食品种应多样化,既有动物性食物,也有植物性食物,即膳食是由古谷、豆、肉、奶、蛋、蔬菜、水果类、油脂类以及糖等各种调味品组合而成的混合食物。任何单一的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为每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特点(有提供能量的、有功能性的、有保健性的),只有将多种食物合理搭配起来,使其比例适当,并同时进食,才能取长补短,达到营养合理的目的。
1.肉类和谷类食物不能替代。
谷类食物是我国传统的膳食主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富裕的家庭以食用肉类和蔬菜代替谷类食物。由于肉类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很不利。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慢性病的发病情况来看,心脑血管病与缺少膳食纤维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食用肉类食物和食用谷类食物的比例。
食用谷类食物要粗细搭配。稻米和小麦不应碾磨得太精,否则谷物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2.多食用蔬菜和水果。
不仅因为蔬菜和水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它们还具有其他种类食物不可替代的特点。蔬菜和水果能够防治人们常见的因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摄入而引起的营养过剩性疾病和因偏食、挑食等原因而引起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蔬菜、水果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低,而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等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因此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减少热量和脂类物质的摄入,刺激排便,防止便秘。这对于防治高血脂、高血压、肥胖、肠道肿瘤等营养过剩性疾病是很有帮助的。
蔬菜和水果中还有较丰富的钙、镁、铁、钾、钠、铜等元素,是人体无机盐的主要来源。这些无机盐既是构成机体的组成成分,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而且无机盐在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十分丰富。因此,多吃蔬菜和水果对预防维生素缺乏病症的出现有很重要的作用。蔬菜和水果还富含维生素E、黄酮类物质等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因此多吃蔬菜和水果在延缓衰老、预防肿瘤方面也是很有益处的。
3.食用薯类防癌。
人们普遍认为红薯、土豆类食物多含淀粉,是造成肥胖的元凶之一。其实,薯类除含淀粉之外,还富含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多食用薯类,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藻类食物应纳入膳食结构。
香菇、蘑菇、冬菇和黑木耳等菌菇类食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所含蛋白质也较一般蔬菜为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还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类值得推荐的营养食品。实验证明,香菇能提高机体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还能诱导人体体内干扰素的产生,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起到抗病毒作用;此外,香菇中的核酸类物质,能抑制血清及肝脏中的胆固醇,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进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海藻类食物——如海带为高碘碱性食物,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还有降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防治便秘等功效。
5.提倡多食用鸡、鱼、兔、牛肉,少吃猪肉。
长期以来,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猪肉脂肪含量高,是导致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该大力提倡食用含蛋白质高、脂肪较低的鸡、鱼、兔、牛肉。
6.多食用奶、豆类制品,增加人体内的钙质。
奶、豆类制品是天然钙质极好的来源。由于我国人民的膳食习惯,平均钙的摄入量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全民补钙,应多食用奶、豆制品。
二、 比例适当
肌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应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摄入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摄食某种营养素超量,非但对人体无益,甚至还有害的。如果不能保持营养素之间的协调平衡,甚至不能保持各种营养物质内部之间的分量匹配,肌体的正常机能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例如动物性食物(肉类等)在体内代谢利用后的最终产物呈酸性,被称为“酸性食物”,蔬菜和水果、豆类、牛奶等在体内代谢利用后的最终产物呈碱性,称为“碱性食物”。一个健康的人,其体液呈弱碱性。这个稳定多内环境非常重要,肌体在此适宜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高的工作效能,即工作劳动耐力增强,身体抗病免疫力最强,才不容易生病。儿童体内协调酸碱平衡的功能相对较成人低,因此,更应该重视儿童的膳食营养合理及平衡。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容易生病,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为使食物经常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就要引导儿童不偏食,尤其要保证每天都有定量的蔬菜。无机盐被肌体吸收难易,部分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比例。例如,食物中的钙与磷对人体的合适比例应是1︰1.5(婴儿是1︰1)。又如,锌摄食过多时,可导致铜的吸收下降,铜元素缺乏则会造成铁代谢紊乱。总之,体内缺乏某种无机盐,往往是由于另一种无机盐摄入过量造成的。一种微量元素的大量摄入,就会干扰另一种微量元素的利用。过量的摄取某一种营养素都对健康不利。
三、 饮食定量
多数的食物都有潜在的毒性,这是物质的一般属性。但只有在过量摄食时,才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定在合理范围内,摄入量过低将产生营养缺乏症,过高将出现毒副作用,都对健康不利。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并能提供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物总量应为250~400克,其中最好能包括50~100克的粗粮或全谷类食物,并且一日三餐都应适量摄入一些谷类食物。有人说吃碳水化合物会造成肥胖,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肥胖主要是因为摄入能量过多,超过了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剩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积存,造成肥胖。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三种产生能量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只是其中之一,其本身并没有特殊的致肥胖的作用。减少膳食脂肪对预防肥胖效果更好。
新鲜蔬菜水果含能量低,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多吃蔬菜水果对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有重要作用;能降低患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并对预防消化道的癌症及肺癌等有一定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很高且易于吸收利用,是钙质的极好来源。不管和发达国家还是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我们的膳食中奶及奶制品的比例还很低,应努力提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可以进食300毫升的液体奶或其制品,有条件还可以多吃一些。但普通奶中含一定量的动物性脂肪,有体重偏高、血脂异常等问题的人宜选用低脂奶和脱脂奶。刚挤出来的牛奶未经消毒,含有很多细菌,甚至有致病菌,所以喝未经消毒处理的鲜奶是不安全的。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等成分,且含有磷脂、低聚糖及异黄酮等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健康效益。建议成人每天摄入4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以所提供的蛋白质计,40克大豆约相当于200克豆腐或100 克豆腐干或800克豆浆。
鱼、禽、蛋和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高,其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由于它们富含赖氨酸和蛋氨酸,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可明显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但是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畜肉类一般含脂肪较多,含饱和脂肪酸也较多。但瘦肉含铁量高且利用率好,适量摄入有利于预防贫血。鱼类、禽类肉与畜肉比较,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相对较低。尤其是鱼类,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蛋类的营养价值较高,蛋黄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且种类较为完全,所含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有人只吃蛋白不吃蛋黄未必是明智的选择。但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过多食用,健康成人每日可吃一个鸡蛋。
四、 调配得当
1、主食搭配的技巧
(1)粗细搭配,粮豆混食。如二米面发糕(标粉、玉米面各二分之一)、绿豆小米粥、芝麻酱花卷。
(2)粮蔬、粮果搭配。最常见的是南瓜饭、胡萝卜饭,如果再配上些果类,如红枣、莲子、栗子或果仁,不仅会增加主食中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又会使主食别有风味。
(3)主食与麦的搭配。燕麦、荞麦、莜麦等中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钙、锌等营养素含量均高于小麦粉,某些成份又有降脂等保健作用。如荞麦、玉米粥;大麦、高粱米粥;荞麦、标准粉的家常饼等。 (4)粮菜搭配。米饭配以素菜好,如油菜饭。
(5)米面混吃。日常膳食采用米、面混吃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 (6)宴席上的主食搭配
传统宴席的组成缺陷是主食的比例太小,不能体现主食在膳食中的地位。要改革传统筵席的不合理性。要做到主食的多样性,花样多、品种齐,营养互补,美味可口。如可增加以下品种,包子、饺子、馅饼、春饼、春卷等主副食搭配的风味小吃均属粮菜搭配、主副搭配、菜豆搭配的主食品种。
2.副食搭配的技巧
(1)荤素搭配。荤素搭配不只是口味的互补,在荤素结构上的互补性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青菜炒肉丝、鲜笋冬瓜球、土豆炖鸡块等。荤素搭配是重要的原则,也是搭配的关键。
(2)蔬菜的搭配。如烧三菇、炒合菜、蘑菇烧腐竹等。
(3)质地搭配。主料和配料的质地有软、脆,如蒜苗炒鱿鱼。
(4)色泽搭配。主料与配料的色泽搭配主要有顺色搭配和异色搭配两种。顺色搭配多采用白色,如醋溜三白、茭白炒肉片等。异色搭配差异大,如木耳炒肉片。色泽协调会引人食欲,反之,如搭配不协调,反而会影响人的胃口。

平衡膳食的原则是什么?~

平衡膳食的原则是,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


中医均衡饮食的膳食的主张是什么?
答:故大众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平衡膳食原则。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讲究平衡膳食时,合理地烹调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蔬菜的烹调尤其讲究。蔬菜宜先洗后切,切块均匀,急火快炒;少...

简述青少年的膳食原则
答: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并且荤素搭配合理、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才能够满足人体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可见D的说法不是青少年合理膳食原则.故选:D ...

简述人体能量来源及我国居民膳食能量合理分配原则。急急急急
答: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1、蛋白质 2、碳水化合物 3、脂类 4、维生素 5、矿物质 6、水 其中,人体能量的来源是前3项,即:蛋白质,占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10-15%; 碳水化合物,占供给总能量的60%-70% ;脂类,占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20-25%.。维持膳食平衡。平衡膳食是指同时在四个方面使膳食...

现代营养学中有“饮食平衡”的原则吗?
答: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日常饮食坚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气五昧的合理搭配,且不偏食、偏嗜,不过食、暴食患病时以“热症寒治”、“寒症热治”为原则选择饮食,是古而不老的中医食疗学观点,也是现代浓食科学所大力提倡的平衡饮食。

试述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
答:⑨如饮酒应限量;⑩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当吃的各类主要食物。谷类食物在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400g;蔬菜和水果在第二层,每天应分别吃300~500g和200~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在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25g(畜禽肉50~75g,鱼虾类50~100...

如何饮食能让身体营养均衡?
答: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础,各种身体必需的营养素,一个都不能少,做到营养平衡,健康才有保障。饮食营养均衡主要要做到以下方面:一、荤素、粗细搭配 为了摄取足够丰富的营养,我们必须吃丰富多样的食物。国人习惯以谷类为主食,在此基础上,可适当添加粗粮,如杂粮饭或者杂粮饭都是不错的选择。二、多点果蔬...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平衡膳食论文
答:在平常的膳食中,我们可以同层相互替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相互替换是非常合理而且应该提倡的,因为这样可以使膳食更丰富。吃的品种越多,摄入的营养素也就越全面。对于摄入的量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稍加调整,只要经常遵循宝塔中个层各类.转载甚用.食物的大体比例,就在基本上做到了膳食平衡...

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和钠盐摄入为原则
答:说明:重点论述了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证;粗细搭配有利于合理摄取营养素;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食物成分有哪些?食物多样化才能摄入更多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以及怎样正确理解血糖生成指数等。同时还分析了人们对于谷类食物营养的认识误区,如:大米、面粉越...

怎样安排日常饮食才能保证营养均衡?
答:骨骼健康等。建议每天食用适量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肉、蛋、奶、豆类等。总之,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建议在遵循以上饮食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饮食偏好进行适当调整。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咨询专业营养师或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