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呢? 康熙遗诏中,写的到底是传位于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呢?

作者&投稿:童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既不是“传位十四子”也不是“传位于四子”,不过康熙想要把位置传给雍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提到清朝,总是避不开有关康熙继承人的话题。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热衷于讨论康熙到底想要将皇位传给哪一个皇子,其中一个主流观点是:康熙本想传位给十四子胤禵,结果雍正帝胤禛从中作梗,往遗诏上加上两笔变成“传位于四子”。

那么问题来了——雍正到底有没有篡改遗诏呢?

雍正帝

笔者认为,雍正不可能也没必要篡改遗诏,因为康熙本就想将位置传给他,具体理由如下:

一、胤稹不具备篡改遗诏的条件

按照民间的说法,雍正将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然而这只是有些人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因为遗诏根本就不是这样。

首先,在清朝“于”在的书面写法是“於”,如果雍正将“十”改为“于”,文武百官们一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其次,为了加强民族融合,清朝的文书都是满、汉文合璧的,也就是说康熙的遗诏有满文与汉文两个版本,哪怕雍正将汉文中的“十”改为了“于”,那满文中的“传位十四子”他又该如何修改呢?

再者,清朝对于皇子的称呼通常不会直呼四子、十四子等,而是会在前面加个“皇”字,也就是说遗诏当中胤禵被称为“皇十四子”,而雍正帝胤禛被称为“皇四子”,要是雍正将“十”改为“于”,就连语意都会不通顺,这不是闹着玩吗?

所以,从种种角度来看,雍正根本就不具备篡改遗诏的条件,遗诏的本意就是传位给他。

康熙遗诏

二、胤禵政治才能远不如胤禛

康熙想要的接班人自然应该精通政治,并且具备治理好国家的基本能力,而很显然十四子胤禵并不符合这方面的条件。

康熙晚年,西北地区战事紧急,皇十四子胤禵率兵出征成功平定动乱,被康熙封为大将军王,统帅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手握十多万的兵马,可见康熙对他的信任。

然而这并不代表康熙想要将皇位传给他,在康熙心中他是个难得的将才,却不是当君主的料。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他在召胤禵回北京述职后第二年又让他重返前线。

很显然,康熙没有打算将皇位传给他,因为在知道随时有可能驾崩的情况下,康熙怎么可能放任储君在外从而埋下内乱的隐患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已经打算将位置传给四子胤禛。

胤禛做事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并且奖惩分明、严猛相济,已经具备了一个合格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康熙晚年时期,政务废弛,国家政治、经济积弊丛生,需要下猛药才能治愈,而雍正行事风格恰好非常强硬,这非常符合康熙挑选继承人的心理预期,所以传位给他理所应当。

胤禵

三、胤禛与康熙更亲近

历代君王挑选继承人的时候,也会考量众皇子与自己的轻疏远近关系,而在这一点上四子胤禛同样占据优势。

当初诸位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时彼此大打出手,唯有雍正装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并且极力展现自己对于康熙的的“诚”与“孝”。

后来太子被废,康熙大病一场,雍正亲自服侍他吃药治疗,并且不断安慰他。康熙痊愈后传谕表扬雍正道:“四阿哥体察朕意,爱朕之心,殷勤诚恳,可谓诚孝。”

康熙晚年的时候,对于雍正越发的器重与信任,曾多次派他到天坛代行祭天大典。要知道祭天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绝不会找其他人代替,尽管康熙是因为身体缘故不能亲自出席,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将雍正看成自己接班人。

除了器重信任雍正以外,康熙还非常疼爱他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晚年每次围猎的时候都会带上弘历,康熙见到弘历生母的时候还连连称她是“有福之人”。

所以,显然胤禛这一脉与康熙的关系更亲近,雍正得到皇位也是合情合理。

康熙帝

执笔君言

综上所述,由于胤禛不具备篡改遗诏的条件、胤禵政治才能远不如胤禛、胤禛与康熙更亲近这三方面的原因,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康熙的本意就是将皇位传给他。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是传位于四子,其实这就是那些不服雍正的人编出来黑他的,毕竟遗诏还是有满文的。

传位于四子,因为遗诏是使用汉语和满语共同书写,所以不存在更改遗诏的情况。

康熙当时是想要传位于四子,因为康熙非常的生性多疑,而且只有他的四儿子比较不争不抢,没有勾结党派。

历史迷案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雍正皇帝是清朝继位最受质疑的皇帝,历来关于雍正帝是否通过篡改康熙帝的传位诏书得以上位争论不休。部分人认为康熙帝原本就是要传位给胤禛的,而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康熙帝在传位诏书中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后被胤禛改为传位于四子,胤禛才得以继位的,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改诏上位是说不通的
在清朝,像传位诏书这么重要的文件,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分别书写的。也就是说康熙帝的这份传位诏书其实并不只有汉语版的,还有一份是以满文书写的。所以胤禛即便能把汉字的“十”改成“于”,他也没办法更改满文版的“十”和“于”,因为这两个字的满文相去甚远,不是一笔一划能改的。
其次,像传位诏书这么重要的东西,在言语描述上肯定是很严谨的,不可能只出现传位给某某子,而后面没接上继位人姓名的。也就是说康熙帝的传位诏书中应该是写传位于四子胤禛,而不是传位于四子这么不严谨,这点从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传位诏书中也得到了证明。

这样看来康熙帝的传位诏书似乎没什么值得怀疑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质疑雍正帝是通过改诏书上位的呢?
雍正是清朝第一位通过秘储方式继位的皇帝,这样就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康熙在世时目睹了诸子为争皇位而互相残害,于是决定秘密立储君,并将传位诏书藏于正大光明牌匾后,等康熙死后,再由人取出诏书公布继位人选。康熙帝的本意是想保护那位被立的太子,不曾想他一死就闹出了胤禛改诏上位的传闻。

雍正帝是位励精图治的有作为的皇帝,上任后做了不少改革,为人也有些刻薄,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这些被触动利益的人自然对胤禛怀恨于心,改诏上位的传闻很可能就是这些人在暗中推波助澜的。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呢?
答:民间这一说法还改编为影视剧,使得很多喜欢看影视剧的观众都认为雍正是谋权篡位的。现在,我们就来分析,在康熙遗诏中,到底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还是“四子”呢?现在的康熙传位遗诏,收藏在辽宁省的档案馆中,上面也的确写着“传位于四子胤禛”。一部分学者也认为...

康熙究竟是传位于四阿哥还是传位十四阿哥
答:四阿哥。有些无知的人说是雍正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实在是没文化啊……一,清朝的诏书是用汉、满两种文字写的,即使汉文篡改了,那满文呢?二,别忘记,清朝的时候还有没“于”这个字,当时的写法是“于”~~所以,康熙临死前本就是准备把皇位传四阿哥的。传位十四子根本是无...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于四爷”还是“传位十四爷”
答:这个早就说过。就算是传给老十四。也不可能这么写。只可能是“重做圣旨”。一:按圣旨,在四和十四前,应该有个“皇”字。如,该是:传位于皇十四子。如果修改,就成了,传位于“皇于四子”。那根本念不通!二,清朝圣旨,是满汉两文。改了汉文,满文改不了。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呢?
答:其实现如今的史学界置疑雍正登基的合法性,不是因为什么“康熙遗诏”,而是他继位的过程。康熙到底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从现如今的史书来看,可谓是漏洞百出,雍正本人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首先雍正最早提及当时康熙传位于他的情形是在雍正元年,在这一年的八月,雍正上谕:“圣祖&hellip...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答: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清朝的野史对雍正改诏一事,有这样一种说法:康熙皇帝的遗诏原文为 “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 ,有一种说法是:隆科多与雍正勾结,把康熙的遗诏原文的 “传位十四子” ,隆科多将 “十” 字改为 “于” 字,并隐匿了康熙病...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答:第一,当时并不使用简体字,而是使用繁体字,于的繁体字是於,这个没办法由十加一笔。第二,十四子与四子都会加个皇字,也就是皇十四子,皇四子,传位皇十四子,加一笔,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这个也显然不可能。第三,清朝的传位遗诏,并不只有汉文,还有满文,蒙文一共三种,另外两种显然也是办不...

康熙遗诏,究竟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有何依据?_百度知 ...
答:根本就找不到方向,再怎么弄也变不了让皇十四子即位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大家还要认清楚一点,那便是“康熙遗诏”表明不上任何问题,它证实不上雍正登基的不合理合法,也证实不上雍正登基的合理合法。“康熙遗诏”目前被珍藏在辽宁档案室中,上面写是指“传坐落于四子胤禛”,而一部分专家学者觉得康熙...

康熙究竟是传位于四阿哥还是传位十四阿哥
答:再说清代人写“于”字是用繁体“於”,而不是现在简体字“于”字,所以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完全是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出来的。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里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仅从它的写法来看,改成...

康熙皇帝的遗诏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康熙到底是传位给十四子还是于四子
答:并且还在康熙皇帝的灵位前面质疑雍正的皇位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最后也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争夺之后,流传出来一个谣言,康熙原本想传位给十四阿哥,最终被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子”。其实大家如果是想一探究竟的话,首先就应该要了解到,其实十四阿哥和四阿哥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只不过十四阿哥...

传位于四子还是十四子?
答:第一,当时并不使用简体字,而是使用繁体字,于的繁体字是於,这个没办法由十加一笔。第二,十四子与四子都会加个皇字,也就是皇十四子,皇四子,传位皇十四子,加一笔,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这个也显然不可能。第三,清朝的传位遗诏,并不只有汉文,还有满文,蒙文一共三种,另外两种显然也是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