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原理和方法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怎样切割DNA的?

作者&投稿:杜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例
1DNA限制性内切酶相关简介编辑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2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原理编辑
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DNA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位点上,并切割双链DNA。它可分为三类:
Ⅰ类和Ⅲ类酶在同一蛋白质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饰(甲基化)作用且依赖于ATP的存在。Ⅰ类酶结合于识别位点并随机的切割识别位点不远处的DNA,而Ⅲ类酶在识别位点上切割DNA分子,然后从底物上解离。
Ⅱ类由两种酶组成: 一种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它切割某一特异的核苷酸序列; 另一种为独立的甲基化酶,它修饰同一识别序列。Ⅱ类中的限制性内切酶在分子克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是重组DNA的基础。绝大多数Ⅱ类限制酶识别长度为4至6个核苷酸的回文对称特异核苷酸序列(如EcoRⅠ识别六个核苷酸序列:5'- G↓AATTC-3'),有少数酶识别更长的序列或简并序列。Ⅱ类酶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中,有的在对称轴处切割,产生平末端的DNA片段(如SmaⅠ:5'-CCC↓GGG-3');有的切割位点在对称轴一侧,产生带有单链突出末端的DNA片段称粘性末端,如EcoRⅠ切割识别序列后产生两个互补的粘性末端。
示意图:
5'…G↓AATTC…3' →5'… G AATTC…3'
3'…CTTAA↑G …5' →3'… CTTAA G…5'

3影响因素编辑
影响条件
DNA纯度、缓冲液、温度条件及限制性内切酶本身都会影响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大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不受RNA或单链DNA的影响。
处理方法
当微量的污染物进入限制性内切酶贮存液中时,会影响其进一步使用,因此在吸取限制性内切酶时,每次都要用新的吸管头。如果采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必须要注意分别提供各自的最适盐浓度。
若两者可用同一缓冲液,则可同时水解。
若需要不同的盐浓度,则低盐浓度的限制性内切酶必须首先使用,随后调节盐浓度,再用高盐浓度的限制性内切酶水解。也可在第一个酶切反应完成后,用等体积酚/氯仿抽提,加0.1倍体积3mol/L NaAc和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后置-70℃低温冰箱30分钟,离心、干燥并重新溶于缓冲液后进行第二个酶切反应。
4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编辑
图谱简介
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又称DNA的物理图谱,它由一系列位置确定的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组成,以直线或环状图式表示。在DNA序列分析、基因组的功能图谱绘制、DNA的无性繁殖、基因文库的构建等工作中,建立限制性内切酶图谱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更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构建方法
构建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有许多方法。通常结合使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通过综合分析多种酶单切及不同组合的多种酶同时切所得到的限制性片段大小来确定各种酶的酶切位点及其相对位置。酶切图谱的使用价值依赖于它的准确性和精确程度。
制作过程
在酶切图谱制作过程中,为了获得条带清晰的电泳图谱,一般DNA用量约为0.5-1μg。限制性内切酶的酶解反应最适条件各不相同,各种酶有其相应的酶切缓冲液和最适反应温度(大多数为37℃)。对质粒DNA酶切反应而言,限制性内切酶用量可按标准体系1μg DNA加1单位酶,消化1-2小时。但要完全酶解则必须增加酶的用量,一般增加2-3倍,甚至更多,反应时间也要适当延长。希望能帮到你O(∩_∩)O哈哈~

就是限制酶会特异性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然后切断磷酸二酯键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如何切割目的基因(高悬赏)~

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机制太复杂了
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方式都不一样
根据维基百科,可以分为Type1、2、3、4等多种

不过大体来说,限制性内切酶都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核酸的特殊反向回文序列(Inverted repeat palindromes ),然后催化断裂核苷酸链

更多细节请参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Restriction_enzyme

不可以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能识别双链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而且只能切割dna,不能切割rna。另外,根据酶的专一性也能得出答案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原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双链DNA的磷酸二酯键,这种酶能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且有特定的切割位点。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不过大体来说,限制性内切酶都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核酸的特殊反向回文序列(Inverted repeat palindromes ),然后催化断裂核苷酸链。限制性...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原理和方法
答: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2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原理编辑 ...

限制性内切酶如何切割,外源DNA怎么连上去
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DNA连接酶利用NAD或ATP中的能量催化两个核酸链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反应过程可分三步:(1)NAD+或ATP将其腺苷酰基转移到DNA连接酶的一个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上形成共价...

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实验和连接实验在哪些生物论坛会找到_百度知 ...
答:I酶切点,切割后由环状DNA变为线形DNA。【材料】1.λDNA(0.1ug/ul),pBR322 DNA(0.25 ug/ul)2.限制性内切酶EcoRI 3.EcoRI 酶切缓冲液(Buffer solution 10×)4.去离子水 5.电泳及染色用材料 【方法】1.取洁净EP管2只,按表10-1加入各成分。2.混匀,放370C水浴1-2h。65℃水浴10min...

酶切法原理
答:酶切法原理: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DNA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位点上,并切割双链DNA。可分为三类:Ⅰ类和Ⅲ类酶在同一蛋白质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饰(甲基化)作用且依赖于ATP的存在。Ⅰ类酶结合于识别位点并随机的切割识别位点不远处的DNA,而Ⅲ类酶在识别位点上...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怎么切DNA的,DNA双链切口相同吗
答:限制酶切断的是DNA的骨架部分,即磷酸二酯键,切口是一个回文序列,即两条链的断裂处的残缺的碱基对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怎么切DNA的,DNA双
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双链DNA的磷酸二酯键,这种酶能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且有特定的切割位点。参见以下示意图:

(3/3)制性核酸内切酶理由是什么?
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识别特异性序列,血红蛋白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DNA上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限制酶,便可以识别此序列,并切割。切割后DNA大小会改变,用凝胶电泳,就是书上常说的DNA指纹技术,可以检测出来。

酶切技术的酶切实验
答:实验目的:1.掌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DNA的原理。2.掌握重组质粒DNA的酶切鉴定方法。3.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酶切结果。基本原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水解磷酸二酯键)。根据酶的识别切割特性、催化条件及是否具有修饰酶活性,可分为Ⅰ、Ⅱ、Ⅲ型三大类。...

核酸内切酶的操作步骤及应用
答:取上清用乙醚去酚数次,真空除去乙醚,然后加2.5倍预冷无水乙醇,沉淀核酸,12 000r/min离心后,核酸沉淀再用70%乙醇洗涤两次,pH8.0 TE缓冲液溶解,取少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其含量和纯度,其余置-20℃贮存备用。(2) 酶切反应 将病毒DNA用TE溶解为大约0.5μg/μl。然后依次加入5μ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