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探究总结

作者&投稿:友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小课题研究.文言文熟读成诵

摸索出了一套能够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1.学法激趣,2.信任激趣,3.导语激趣, 4.板书激趣,5.情景激趣,6.审美激趣,7.古为今用激趣,8.灵活多样的教法激趣,9.活动激趣。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背景

随着社会文化的革新,以及时间的推移,文言文中相应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等等都与学生生存的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时空距离,文言文语言表达形式、表现方式、词法语法等方面与学生现实语言交际之间也都存在隔膜。加之隐藏在古代诗文中的微言大义,又增加了学生认知理解的难度,学生因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一定的排斥、疏离、拒绝的心理。

其次,现在文言文教学存在两大误区。一种是像学古汉语文选似的一个字一个字把它掰碎了,揉碎了,把文言文搞成古汉语当成或外语来教学。还有一种就是拿了篇文章来,文章还没有看明白呢,就开始总结思想、分析形象。文言文阅读应该能够把一些东西读通,读得很顺畅,学生自已去感受。无论读文言文还是读白话文,在做文学形象的鉴赏时,就提高语文能力来讲,道理是一样的。不能把文言文当成外语来学,文言文毕竟是不同时代的汉语。另外也不能把文言文当成白话文阅读,因为毕竟它有语言障碍。所以教学文言文应该抓住一些跟主旨非常相关的东西,拿来做一些重点地解剖。尤其是阅读诗词,一定要从语言里出形象,不从语言里出形象,别人是没法把握的。

再者,在初中阶段,学生在课本里接触到的文言也只有几十篇,且内容比较简短,学习要求也比较低,多数初中老师对古汉语语言现象与规律疏于归纳整理。这样也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对于内容与语言形式不再像初中那样浅易的文言文,自然产生了畏惧心理。

鉴于此,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就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内容综述

(一)概念界定

什么是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

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指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如诸子百家、《史记》、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实际应用的范例。简言之,文言文,就是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一般把“五四”时期定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

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当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的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影响着人们能力的发挥。兴趣和爱好是积极性的来源,它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动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对某项事物的兴趣,就能在行为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全新的实效性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主观的倾向性,进而带动对语言的“认读”“释义”和“解析”,使学生真正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领悟到精髓思想,服务于写作,有益于人生。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

2、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过程中,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知识、规则)时焦虑程度偏高,而把注意力聚焦在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则明显降低,学起来就比较轻松。

3、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自主参与者,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这种教学能让学生逐步由以教师指导学的“他主学习”走向独立自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目的。

4、合作性原则:在课题研究中,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强调互相合作,相互促进。

5、新课程标准指出:“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

2. 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文言文课堂教学案例

——文言文课堂教学案例一中lichunxia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毫无兴趣,认为知识点多而杂,不易记忆,而教师讲解也往往“字斟句酌”,侧重字词句的翻译,很是枯燥无味,所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趣可言.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文言文课堂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下面就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一、换汤首先换药以往文言文课堂中对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逐一讲解是主要内容,我们教师和学生必须从中解脱出来.教材中文言文大多叙事性较强,比较通俗易懂,而且现在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教辅资料也很丰富.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对文言文基本内容、基础知识的学习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自学,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课堂上解答疑问,讨论难点,巩固检测,教师讲授要“少而精”.而把一半精力放在对课文思想艺术、人物形象、哲理内涵等的探究上,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定是深挖课本,仔细研究,进而巩固所学加深理解,同时又开拓了思维,将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无限的课外,达到“结束而又没有结束”的效果.这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文言文的精华——古人高尚的品质精神,学会如何做人做事.下面就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谈谈这堂课的合作研究.提前分发详尽的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课堂上用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通过反复诵读、互问互答、巩固检测的形式掌握基础知识,用二十分左右的时间进行以下合作探究1、根据你的理解和课下注释来简要勾勒一下烛之武形象.烛之武的外貌,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学生分组讨论.外貌:展开充分联想和想象(年纪、身高、相貌、衣着等)每小组学生代表发言生答:六十来岁,宽衣博带,气宇轩昂.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态度不卑不亢.虽年事已高,但依然风度翩翩,气势逼人.……经学生热烈讨论在脑海中呈现出烛之武立体的形象之后,给大家展示史书的记载:。

3. 急求

原文李绩尚俭:唐英公李绩为司空,知政事。

有一番官者,参选被放,来辞英公。公曰:“明朝早向朝堂见我来。”

及期而至,郎中并在傍。番官至辞,英公嚬眉谓之曰:“汝长生不知事尚书、侍郎,我老翁不识字,无可教汝,何由可得留,深负愧汝,努力,好去。”

侍郎等慌惧,遽问其姓名,令南院看榜,须臾引入,注与吏部令史。英公时为宰相,有乡人尝过宅,为设食。

客人裂却饼缘。英公曰:“君大年少!此饼犁地两遍,熟概下种、锄埘、收刈、打飏讫、碨罗作面,然后为饼。

少年裂却缘,是何道?此处犹可,若对至尊前,公做如此事,参差斫却你头!”客大惭悚。浮休子曰:“宇文朝,华州剌史王罴,有客裂饼缘者,罴曰:“此饼大用功力,然后入口。

公裂之,只是未饥,且擎却!”客愕然。又台使致罴食饭,使人割瓜皮大厚,投地。

罴就地拾起以食之,使人极悚息。今轻薄少年,裂饼缘,割瓜侵瓤,以为达官儿郎,通人之所不为也。

[1]2翻译:唐代太宗时,英国公李绩作司空,参与大政。有一位少数民族官员被罢免了京官外放。

他去辞别李绩。李绩说:“明天早晨你到朝房来见我。”

次日到了朝房,英公手下的人都在。那个少数民族官员来辞别。

李绩皱着眉头说:“你平素不知道好好侍候上司吗?我老汉不认字,没办法帮你留下来。很对不起你,多努力吧,好自为之。”

侍郎等听了害怕,马上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并领这个人到南院去看榜,很快又领回来,重新办理手续,让他到吏部去做令使。李绩做宰相时,有同乡人来串门,李绩留他吃饭。

这个人把饼边扯掉,只吃中间。李绩说:“年轻人啊,这个饼要犁地两遍,下种莳弄,收割打场。

用磨来磨,用罗来罗,然后面才能做成饼。年轻人把饼边扔了,是什么道理?在我这里还可以。

如果在皇帝面前,要砍你的头哇。”那个人很惭愧。

浮休子说,宇文(化及)朝华州刺使王罴也遇到同样的事。王罴说,这张饼费了多大的力气才能吃到口里。

你把饼边扯下来,是你不饿,你给我擎着。那个人吃惊。

又一次,部下侍候王罴吃饭,那个人把很厚的瓜皮削掉,扔到地上。王罴拾起来,说你给我吃了,那个人很慌恐。

如今一些没品行的年轻人丢饼边、切瓜皮很厚,装公子哥的样子,实在是普通本分人所不做的。

4. 浅谈如何打造生动高效的初中文言文课堂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

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新教材加大了古诗词和文言文的阅读量,新大纲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较之以往,出现了两大特色:一是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阅读量增大了,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降低了,只注重朗读、背诵及对基本内容的理解,而对虚词含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已不再做具体要求。

但是如果不把其中的字词、句式弄懂并掌握,又何谈理解与运用呢?我认为这是一对教学矛盾。如何突破初中生文言文学习难关,切实解决“量多求宽”与“粗读低标”之间的矛盾,将成为我们教学探究的一大重点。

基于上述考虑,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吃透教材,确立目标 对文言文中的词、句的字面意思理解正确,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这并非是唯一目标。

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感情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都有影响。如《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他们的文学价值不言而喻。

所以,在教学中,要先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 巧施计策,激发兴趣 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学习难度较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有动力,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所以,在新课导入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生动活泼的新课导入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缓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促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词句和内容的理解与积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可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1.成语警句导入法 有许多成语出自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对这类文言文教学,如果采用相应的成语来导入,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文言文中,有不少篇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导入,如刮目相看——《孙权劝学》,世外桃源——《桃花源记》。另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不少名言警句,用它们来导入,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加强了语言的积累。

2.故事导入法 用生动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导入,同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来导入的故事可以是课文本身所叙述的故事,也可以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其他故事。

如:讲授《狼》、《口技》、《为学》等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故事,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文言文,继而落实字词句篇的教学。再如讲授《岳阳楼记》可用滕子京修建岳阳楼的故事导入,讲授《出师表》可用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故事导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利用图片、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来引入课文,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导入《三峡》;可从网上下载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手段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朗读,或采用多媒体手段直接展示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画内容,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预习时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书籍,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 三 突出重点,强化朗读 生动活泼的新课导入,也只能是个开头,在具体的指导阅读阶段,务必强化诵读,突出学习重点,切忌求全求细,面面俱到。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摒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多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强化学生的诵读训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朗读、吟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意思是说反复阅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阅读,也要注重课外阅读。

课堂阅读可以分三步走:首先是教师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不但能让学生记住生难字、词读音;句子的停顿;节奏的快慢,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准确传神的范读,再借助重音、语调、停顿、语速、音量等不同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文章美好的境界中,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其次是学生朗读。

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反复诵读,朗读时一方面可要求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及名言警句,重点记诵;另一方面可具体感知课文内容,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再次是学生诵读。

诵读是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以求熟读成诵。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读。

诵。

5. 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

重庆彭水中学 王元敏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因此我就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入手。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 *** ,有了 *** ,他们就会主动学习,课堂也就动起来了。

好的导语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就在导语上下功夫。如我在教授《钴姆潭西小丘记》一文时,就设置了这样一段导语:人生就像一杯酒,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固然有春风得意的幸运儿,品尝到其中的美味,但更多的失意文人却品尝着苦涩。

失意文人只能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发泄心中的忧郁、苦闷。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就是这样的失意人。

课后让同学们结合课本第92、93页,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际遇,大家看了没有?大声回答!(学生答:看过了。)哪位同学能来告诉大家?(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很好,我们知道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一再被贬谪,人生的坎坷成了他的文学财富,政治上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

他的“永州八记”更是为人称道。那么有哪位同学知道“永州八记”?是哪八记?如此之后,学生便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这样,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陡涨。一堂课就这样轻松地过去了。

二、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现在留存下来的文言文,是经过无数的读者筛选留下来的,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像《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等等。你不通过反复诵读,是难知其中之妙的。

比如当我吟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就会觉得有一股清泉流溢胸间,那种快意和美感是无法用言语比拟的。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使他们在欣赏文章时受到陶冶,充实底蕴,丰富情感,那么,学生面前的文言文还会是那样面目可憎,令人索然无味吗?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就要让学生多朗读。

当然,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都可以采用。学生也可以读全文,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了解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停顿;他们也可以朗读一些重点句段,进行精段品读,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丰乐亭记》中“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涌出”一段,让学生边诵边体会。三、灵活教学 点燃学生热情 调整教学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是使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难度不大,趣味性强的自读课,我采用自由讨论学习法。如《朋党论》一文,我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识记、疏通文意,再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交流。

这样以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各个精神焕发,跃跃欲试。很多同学还结合生活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论证,讲得头头是道。

待到他们对课文所讲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之后,我便趁机就课文内容提一些相关的问题,诸如“什么样的朋党才是君子之朋?”“什么样的朋党又是小人之朋?”“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论证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是非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问题的接连提出,学生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运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激励了自我。

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让他们在体验进步喜悦的同时也获得知识上的满足,这正是我想要的。四、复述全文 提高学生能力 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我还让学生大胆地复述课文内容。

他们可由老师提名,可自己主动发言,也可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即让每一小组的同学从前到后,一人读一句原文再翻译一遍,然后让其他同学评析,看谁翻译得最好。同时对于文中的一些有争议比较难理解的词句,也可以趁机找出来,让大家讨论共同解决。

比如我在上《毛颖传》的那一课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对于此句里的“是”字的理解就产生了分歧,很多同学把它理解为“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把它和以前学过的类似句式混淆了(比如“惟命是从”、“惟器是适”等等),于是我就引导他们结合已知的课文内容来探究其意,接下来就课文内容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他们发现,作者在这里是想要表现毛笔的功用的,因此这句话应理解为”竹简靠这书写”,那么“是”在这里就是用作指示代词,可解释为“这”,答案终于找到了,同学们为自己的收获而兴奋不已。这样,一节课上下来,不仅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加以补充说明。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课文不仅加深了印象,理解得准,理解得深,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气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通过一段时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课堂上的气氛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用其他的教师的话说是“你们班的学生活了”。

我也。

6. 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

重庆彭水中学 王元敏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因此我就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入手。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 *** ,有了 *** ,他们就会主动学习,课堂也就动起来了。

好的导语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就在导语上下功夫。如我在教授《钴姆潭西小丘记》一文时,就设置了这样一段导语:人生就像一杯酒,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固然有春风得意的幸运儿,品尝到其中的美味,但更多的失意文人却品尝着苦涩。

失意文人只能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发泄心中的忧郁、苦闷。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就是这样的失意人。

课后让同学们结合课本第92、93页,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际遇,大家看了没有?大声回答!(学生答:看过了。)哪位同学能来告诉大家?(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很好,我们知道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一再被贬谪,人生的坎坷成了他的文学财富,政治上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

他的“永州八记”更是为人称道。那么有哪位同学知道“永州八记”?是哪八记?如此之后,学生便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这样,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陡涨。一堂课就这样轻松地过去了。

二、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情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现在留存下来的文言文,是经过无数的读者筛选留下来的,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像《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等等。你不通过反复诵读,是难知其中之妙的。

比如当我吟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就会觉得有一股清泉流溢胸间,那种快意和美感是无法用言语比拟的。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使他们在欣赏文章时受到陶冶,充实底蕴,丰富情感,那么,学生面前的文言文还会是那样面目可憎,令人索然无味吗?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就要让学生多朗读。

当然,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都可以采用。学生也可以读全文,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了解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停顿;他们也可以朗读一些重点句段,进行精段品读,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丰乐亭记》中“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涌出”一段,让学生边诵边体会。三、灵活教学 点燃学生热情调整教学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是使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难度不大,趣味性强的自读课,我采用自由讨论学习法。如《朋党论》一文,我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识记、疏通文意,再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交流。

这样以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各个精神焕发,跃跃欲试。很多同学还结合生活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论证,讲得头头是道。

待到他们对课文所讲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之后,我便趁机就课文内容提一些相关的问题,诸如“什么样的朋党才是君子之朋?”“什么样的朋党又是小人之朋?”“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论证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是非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问题的接连提出,学生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运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激励了自我。

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让他们在体验进步喜悦的同时也获得知识上的满足,这正是我想要的。四、复述全文 提高学生能力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我还让学生大胆地复述课文内容。

他们可由老师提名,可自己主动发言,也可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即让每一小组的同学从前到后,一人读一句原文再翻译一遍,然后让其他同学评析,看谁翻译得最好。同时对于文中的一些有争议比较难理解的词句,也可以趁机找出来,让大家讨论共同解决。

比如我在上《毛颖传》的那一课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对于此句里的“是”字的理解就产生了分歧,很多同学把它理解为“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把它和以前学过的类似句式混淆了(比如“惟命是从”、“惟器是适”等等),于是我就引导他们结合已知的课文内容来探究其意,接下来就课文内容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他们发现,作者在这里是想要表现毛笔的功用的,因此这句话应理解为”竹简靠这书写”,那么“是”在这里就是用作指示代词,可解释为“这”,答案终于找到了,同学们为自己的收获而兴奋不已。这样,一节课上下来,不仅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加以补充说明。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课文不仅加深了印象,理解得准,理解得深,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气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通过一段时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课堂上的气氛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用其他的教师的话说是“你们班的学生活了”。

我也从。



~

文言文课堂探究总结
答:——文言文课堂教学案例一中lichunxia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毫无兴趣,认为知识点多而杂,不易记忆,而教师讲解也往往“字斟句酌”,侧重字词句的翻译,很是枯燥无味,所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趣可言.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文言文阅读教学总结
答: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根据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快速获取文章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四是在读懂文言文,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文言知识点,总结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按照文言基础知识将课文知识点归类,同时按照文体特点总结阅读技巧,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达到会学文言文,学会文言文的效果。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参考
答:老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考试重点。学生自愿总结,在总结中发现自己需要复习的重点,老师在其中仅仅起辅助的作用。发现学生关于复习总结的好笔记时,就拿出来在全班分享,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换笔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复习中实现优势互补。总之,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不断研究有效教学模...

初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研究阶段报告
答:课堂教学重“言”轻“文”或重“文”轻“言”。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做法忽视了文言文是一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思想和情思的文章,而只把它看成了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更无从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了。 如果说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与语文教学工具性盛行关联紧密,...

文言文课题研究随笔
答:其次,现在文言文教学存在两大误区。一种是像学古汉语文选似的一个字一个字把它掰碎了,揉碎了,把文言文搞成古汉语当成或外语来教学。还有一种就是拿了篇文章来,文章还没有看明白呢,就开始总结思想、分析形象。文言文阅读应该能够把一些东西读通,读得很顺畅,学生自已去感受。无论读文言文还是读白话文,在做文学...

文言文怎么研究
答:1. 首先应该提升文言文教师的自身素养。这个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让没有文言文素养的教师去从事文言文教学,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民国时代的教师几乎都是古文出身的,因此教学文言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代教师多数是不通古文的语文教师,因此,造成了文言文教学形式化、应试化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一些师专学...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答:1.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文言文教学一直沿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传统模式,高耗低效。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

请问初中语文新课标研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答:于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热门思想汇报我将文言文的“文言并重”和“诵读为主”作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完成对文言文的教学任务,落实双性目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开放而富有活力...

文言文阅读方法探究
答:无不为自己在诵读教学课中有创造性的诵读表演而喜悦,无不为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赏析争论而惊叹,学生发现原来古诗文学习课竟是如此迷人、如此美妙,诵读教学引入的竟是如此奇妙的一个天地,由此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迫切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更旺盛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

文言文微课策略
答:1.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文言文教学一直沿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传统模式,高耗低效。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