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月攘一鸡故事

作者&投稿:靳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翻译

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如果知道偷鸡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月攘一鸡注释

(1)攘:rǎng窃取,偷。

(2)其:代词,他的。

(3)之:1.助词,的。2.代词,他。

(4)或:有人。

(5)告:劝告。

(6)是非:这不是。

(7)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

(8)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9)损:减少,减小

(10)月攘一鸡:每月偷一只鸡。月:每月,一个月。攘:偷。一鸡:一只鸡。

(12)以: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13)待:等到。

(14)来年:明年。

(15)然:这样。

(16)后:以后。

(17)已:停止。

(18)如:既然。

(19)知:知道。

(20)其:代词,代那件事。

(21)非义:不符合道德、事理。

(22)斯:连词。那么,就。

(23)速:马上。

(24)矣:了。

(25)何:为什么。

月攘一鸡故事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月攘一鸡说明什么道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痛下决心,坚决改正。拖泥带水往往会带来更多麻烦。

我们知道错误后应该马上改正,并且我们不应该再去做这件错事。

月攘一鸡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