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自己做事有瑕疵一旦有瑕疵心里就难受怎么办 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掉到地上或者有瑕疵就会非常心疼难受,心理疾...

作者&投稿:贺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好! 你是幸运的 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过来人 在今天 心血来潮 想帮助还在症状中的人们
我也是幸运的 能够帮助到你 我很开心! 在下面 就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 一个优秀的心理所写的文章 希望你能好好看 这篇文章对一个强迫症患者的帮助是无穷的

心理
走出强迫的泥潭--应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
10.
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uot;顺其自然,为所当为&uot;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uot;顺其自然&uot;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uot;顺其自然&uot;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uot;顺其自然&uot;就&uot;任其自然&uot;,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uot;顺其自然&uot;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uot;顺其自然&uot;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uot;自然&uot;,既你要知道什么是&uot;自然规律&uot;。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uot;自然规律&uot;,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uot;自然规律&uot;,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uot;自然规律&uot;。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uot;自然规律&uot;,和&uot;自然规律&uot;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无聊的念头是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uot;杂念&uot;,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试图控制它,赶跑它,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uot;顺其自然&uot;中&uot;自然&uot;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uot;顺其自然&uot;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uot;自然&uot;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uot;自然规律&uot;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uot;顺其自然&uot;。
当然为了能让&uot;顺其自然&uot;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uot;为所当为&uot;。也就是说,你在&uot;顺其自然&uot;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接纳症状
其实不论是强迫症患者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纳症状。当然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那些症状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的痛苦,也深深地知道患者朋友们心中那种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的心情,所以他们对症状的不接纳、自责,甚至是憎恨,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却是和你尽快想好起来的初衷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这里我将打一比喻来说明为什么接纳症状才会真正地让自己尽快地好起来。比如说,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接受它,根本不用去管它,因为等到这块疤痕下的皮肤完全愈合后,它自然就会脱落而消失。
而倘若我们把这块疤痕比做强迫症,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们又是如何对待这块伤疤的呢?他们是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但这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其结果无非就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最终强迫症也就这样把患者紧紧地缠住了。
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我们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会事情,那么症状就会在我们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

为所当为
如果要选出森田疗法中最有效的治疗理论或观点,我想非“为所当为”莫属。那么什么叫“为所当为”呢?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你该去做的事情。
仔细想想强迫症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强迫症患者忘记了“为所当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所以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就形成了对某种观念、情绪的固着,因此强迫症就这样产生了。
而我们正常的健康人呢?他们之所以没有得强迫症,则是因为他们则是一直在“为所当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关注在某一个念头以及某一个情绪上,而是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上,所以强迫症就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那么反过来,我们要怎样才能消除强迫的症状呢?不言而喻,从现在开始,你就得“为所当为”,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症状,那么久而久之,所有的强迫症状也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完美是把双刃剑
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中有一条就是完美主义。他们除了对外在的事物要求尽善尽美外,在内心的深处也总是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是优秀的人。当然认为自己优秀并没有错,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其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如果人们没有追求完美的愿望,社会也就不会进步了。
可是既然追求完美是有好处的,那为什么一些追求完美的人们最终却得了强迫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完美把双刃剑,适当的完美是可以促进一个人发展,而过度的完美,既过度到偏执和狂妄的完美只能阻止一个人的发展,很不幸的是,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患者身上往往都有过度完美的倾向。他们对自己评价往往是与现实的能力严重脱节的,当然这里指的脱节并不是说他们是完全没有能力,而是说他们把潜力和能力搞混了(潜力是指未来发展可能达到的能力,而能力是指此刻你就已经拥有的实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潜力完全发挥出来的一个完人了。所以,他们在脑海里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是一个凌驾于众多平凡人之上的人、我是天才等等。
正由于这样,因而他们会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瑕疵,所以非常地重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常常对自己表现出的不足和缺点自责。倘若他们长时间都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可以说是他们不论怎么努力都是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他们的要求是要自己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而这个世界上有完美无缺的人吗?没有,所以他们必定会陷入自责、抱怨、自怜的恶性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社交困难和障碍,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在他人面前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和不如他人的人。
而这时如果再加上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创伤、性心理问题等或认知偏差,还有就是敏感,内向等性格特征,就极有可能出现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等神经症。
所以要想走出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痛苦,就必然要改掉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其方法就是客观的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也只有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后,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强迫症。
记得森田正马先生曾说过,患有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起优秀的短处,而优秀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优秀的长处。这真是金玉良言啊,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

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
对强迫症的解释,其实可以用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这两个简单的名词来解释。
一个人为什么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我想这一点没有人会反对吧,强迫症患者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
而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最多花50%的时间在想,还有50%的时间在做事情,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不是百分百投入)进去。所以,可以说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刚好是两个反方向,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因此其实要想治疗好强迫也并不难,只要你像健康人一样少想多做就行了。
放弃治疗
都说森田疗法是放弃疗法,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彻底地放弃治疗,那么你的神经症也就好了,的确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以说是精髓之言。于是很多的患者朋友就抱着这句话去放弃治疗了,强迫就让它强迫,就让自己沉溺在强迫的症状中,结果到头来放弃治疗不但没有治疗好自己的问题,反倒是越放弃越强迫。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患者的以偏概全,抱起半边就走的思想导致的。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放弃,而没有深刻地考虑过怎样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
其实要想真正的放弃,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份,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有完全地接受你的症状了,把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举个例子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因此,你只有接受症状的正常,那么你才会真正放弃对症状的治疗而达到真正治疗的作用,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放弃治疗其实就是忘记强迫症,是对症状的脱敏,症状被忘记了,那么你的注意力才会放在你该做的事情上。而这样你也就达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而倘若你没有首先接受你的症状,那么症状对你来说,就是身体的一个异物,而我们人对身体异物本能反应就是排斥。所以在排斥的前提下,你说你的放弃是真正的放弃吗?在这种前提下的放弃其实是一种压抑,是对症状另一个角度的关注。
所以大家要想放弃治疗,首先就要接纳症状啊。

症状外的陷阱
有许多强迫症患者朋友都曾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说他们对森田疗法是理解正确了,.但为什么自己的强迫症还是反反复复地无法根除呢?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虽然你们理解正确了,也去实践了,但是你们却没有注意到症状外的陷阱,所以你们无论走多远始终都会被陷阱给拉回来到症状中去的。
那么症状外的陷阱是什么呢?陷阱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理性,二便是纵容。
我们知道强迫症患者其实是很聪明的,思维能力强,并且非常地理性,不过他们的理性是和完美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们才会非要把没有答案的问题在大脑里理性地搞清楚.本来在接受治疗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实践得好好的,症状也好了很多.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强迫症患者所谓的理性却也开始复苏了.他们会在没事或冷静的时候偶尔地想一下,其实以前强迫观念中的某些东西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
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个人的强迫观念是担心自己天花板上的吊灯会掉下来。他会想:“以前确实是多想了,没有意义。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牢固,还是有可能掉下来啊,只不过几率很小-------。”这时他可能意识到自己快陷入强迫了,于是就停止去想灯的问题。但他的“理性”会立刻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牢固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啊,”于是他的心中立刻就有了一种非想不可,不想自己反倒是错的念头逼着他去想下去,结果症状就这样又恢复了。
而所谓的纵容,我称它为吃饱了没事干,没事找事。有时候我们的强迫症患者由于症状缓解了很多,所以心情特别的开心,于是他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就是对以往的症状进行炫耀,故意地再去在去想一想以前强迫的观念,好像是要告诉症状他可以摆脱它了。而实际上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常常容易想着想着就又想成症状了。
所以,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陷阱。针对理性的陷阱,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论某些理性的思想是多么正确,记住,只要是和强迫的观念沾边的,统统都不要去想,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即便自己感到不去想是错的,非要去想不可,也不要去想,因为这正是陷阱诱惑你的地方。你挺住了你的强迫也就好了,否则就又陷入症状中去了;而针对纵容这个陷阱的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要纵容,把自己的高兴劲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吧。

痊愈的含义
强迫症患者最大的愿望无非是痊愈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痊愈呢?如果你认为是症状的完全消失,那么我敢肯定,你将永远强迫,因为真正的痊愈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其实强迫症患者之所以强迫,根本的原因就是违背自然,把正常的问题当做是不正常的,所以才强迫。举例子来说,比如一个男人在街上看到漂亮的女人,于是这个男人产生了想与这个女人亲密的念头。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任何一个生理正常的男人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但强迫症患者却不一样,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这样想就是不道德的、龌龊的,于是就去压制这个念头,而其结果就是他得了强迫症;又比如说一个人他在与人谈话时,总是在想自己该怎么样来回答别人的问话,并认为自己不该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有这想法是不正常。而其实呢?我们每一个人在与别人谈话时候,都是在不停地思考如何回答别人的提问,只不过正常的人是在无意识地思考,而之所以无意识地思考,是因为它就跟我们的呼吸一样,是自然发生的过程,根本就不需要我们人主动去控制的。而强迫症患者却非要把这种正常的、无意识地思考揪出来,当做不正常的,所以不强迫才怪。
所以,强迫症患者认为的症状,其实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非常正常的、必然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和我们人的吃饭、睡觉、呼吸等是相同的,你说又怎么能彻底去除这些呢?只要是活着的人,我想都不可能。所以真正的痊愈并不是去除症状,而是接受症状的正常性。让原本正常的东西恢复正常,你就不会对它排斥和关注,你的情绪也就平静了,你也才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你该做事情中,所谓的症状也才会在你做事的过程中彻底地消失而痊愈了。

觉知症状
症状之所以难以消除,除了症状本身确实很顽固外,还有一点就是患者朋友缺少对症状的觉知,始终把症状中的所想、所担忧的事情,当做真的要发生的事情去对待,结果必然是沉溺下去。
而实际上我们只要能觉知症状,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面对症状、摆脱症状。觉知症状的意思就是说当某一个引起我们不安的念头出现并持续地影响我们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此刻真正使我们不安的不是念头的内容,而是症状,这个念头本身就是一个症状,是这个症状在影响我们,使我们不安。
举例来说,比如某人在外面走路时看到路旁有人在烧钱纸,他回来后就担忧自己的面衣上是否沾有烧钱纸的灰尘,于是就十遍、百遍地反复想自己的衣服上是否真的沾有钱纸的灰尘。他之所以如此,实际上就是没有觉知症状,而把自己担忧的内容当做是真的要发生的事去对待导致的。
而觉知症状其实很简单,就是他在想了十遍、二十遍都没有结果,同时伴随焦虑不安的时候,他就应该立刻醒悟到此刻影响他的已经不是这个问题本身了,而是强迫的症状。这时他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继续想下去,接受停止不想后的不安,而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融入到生活中的实践中去。

森田疗法的意志释疑
强迫思维本质实际上就是患者在利用他们的强大意志反复地在头脑里压制或抵抗那些引起他们不安的想法的出现。(即反强迫) 森田认为,要想摆脱强迫,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既接受这些症状的出现,然后不去管它,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这些症状就会在你做事的过程中自然地消失。 很多患者朋友在看了森田后,明白了症状的产生是由于用意志去压制有关,但是他们同时也非常的疑惑,因为他们觉得森田疗法里不去管症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实际上也是有意志的成分在里面的,他们害怕森田疗法里的意志的会再次导致他们强迫,于是便对森田也恐惧起来,甚至由此导致了治疗的失败。
其实患者朋友这种对森田的疑惑本身就是一种强迫的症状,是一种对森田理论的强迫怀疑。要想摆脱对森田理论的强迫怀疑与摆脱其他强迫的症状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里我就不在具体赘述。
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讲一下关于意志的问题,森田疗法里的确是有用到意志的,但这个意志是用在行动上和实践上的,即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用意志去努力地生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强迫症患者很多时候,都是以情绪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比如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不想吃饭了、不想工作了等,这时如果你真的不吃饭了,不工作了,那么你就没有为所当为,必然很难走出强迫。所以这时你就要用意志让自己去吃饭,去工作,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并在这过程中真正地融入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地改掉以情绪为准则的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强迫症状中的意志与森田疗法中意志的区别就在于,强迫症是因为我们把意志用来在脑海里与自己的思想斗争,而森田疗法中的意志则是用在努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上的。正所谓此意志非彼意志,大家一定好搞清楚啊,以免自寻烦恼。
当然用意志去努力生活与顺其自然并不是矛盾的,更不是对自然的压制,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种相互的容纳,简单讲就是森田所说的带着症状去生活,是一种即便情绪不舒服,也要继续生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接受正常,不想症状的疑问
时常都有一些患者朋友问我这么一个问题:森田的书上说症状都是正常的,那么既然症状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想呢?
在这里我将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写出来,以帮助更多的朋友解除疑惑。其实森田所说的症状的正常性,是指的我们人头脑中出现的杂念的现象是正常的,是指的出现杂念这种现象,而不是说的杂念的内容。
杂念之所以是杂念,那里因为它的内容本身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肮脏的、恐怖的等等。所以如果你主动去想、去关注杂念内容的话,必然就会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迫。而之所以我们可以不去管,那时因为我们人在头脑中出现杂念的现象是有自己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的,根本就用不着我们的意识去管的。它就跟我们呼吸一样,自然的呼,自然地吸,杂念自然的出现了,自然也会消失。你用意识去管了,反倒是违背了它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所以面对症状,我们是不用去管它去想它的,你自己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它就恢复了自然的规律:自然地发生,自然地消失,最终你根本就意识不到它了。
不为痛苦停住脚步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痛苦、挫折何其多?
在主观上,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永远快乐的,没有任何的痛苦。虽然这种理想是美好的,但和现实却是有差距的,有时你越是追求快乐,却越是痛苦不堪的。因为人生不可能天天快乐,就如同人生不可能天天痛苦一样。这就如我们的天气,既有艳阳天,又有阴雨天,要想每天都是晴天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东坡的词却是人生最客观的写照。所以,要想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首先你就得面对现实:人生是痛苦与快乐的结合体。你如果接受这个事实,那么可以说痛苦就远离你一步了。当然,光这一步还是不够的,因为你接受痛苦,并不能让痛苦离开你。
日升日落、风云流转,时钟的秒针不停的跳动着,就如同我们的心脏跳动一样。这一切其实都是在解释着这个世界的规律,那就是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着。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你想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早日离开的话,你就得向自然学习,遵循自然的规律:不为痛苦停住脚步。
这里我得讲一个佛教的小故事,说是从前有师徒弟两个和尚正要过一条小河,当他们走到河边时看到有个妇女也想要过这条河,但是由于河水高度及腰,且又湍急,所以这个妇女很是为难。和尚二话没说,背着妇女就过河了。到了河那边,和尚放下了妇女,继续和徒弟赶路。但过了很久,和尚徒弟始终心中不安,问说男女有别,不该背哪个妇女过河,但这个却对徒弟说:“我在过河后就把那个妇女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没放下吗?”徒弟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佛教里的寓意是讲放下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徒弟之所以放不下,烦恼不安,是因为他违背了大自然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他为那妇女的问题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停在过去的那一刻,忘记了自己当下该做什么,所以才放不下的。
其实,我们大家可以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我们长时间都走不出痛苦呢,是痛苦本身不愿意离开我们,还是我们为了痛苦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忘却了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而让痛苦长存呢?
在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很多人的做法是心情不好了,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不工作了,也不学习了,不与人交流了,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是坐那里发呆,美其名曰是为了想解决的办法,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却是一种沉迷,是对痛苦的沉迷。
例如某人失恋了,她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失恋的痛苦上,不能工作了,不能学习了,甚至不说话、茶饭不思。结果不但没有走出失恋的痛苦,反倒得了抑郁症;又如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为了一个偶然出现在自己思想里的观念,他能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拿来关注和压制这个观念,也是同样不去工作学习了,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结果必然是走进死胡同。
烦恼归烦恼,痛苦归痛苦,如果烦恼痛苦了,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只是去关注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违背了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就是停止运动,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这样必然是沉迷于苦海之中,无法自拔。
所以,不为痛苦停住脚步的意思就是不论我们烦恼与否,痛苦与否,我们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这样我们就尊循了自然的规律,不为痛苦停住脚步,痛苦自然就会在我们前进的步伐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我和你一样只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做的够完美有一点不足就会觉得之前付出的努力白费了 我觉得这是典型的强迫症 但是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至少不会出什么小差错

这是强迫症,没药。只有自己做心理调节

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

自己不允许自己说话办事有瑕疵 一旦不完美就很自责 怎么办~

首先你不要否定自己,无论做事、还是做设计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但是可以做到更好,做事考虑大家你说话做事能让中国人认可那么你就会有中国成就;设计作品也是一样,要考虑设计作品的对象是什么,设计出的作品跟周围物品的搭配是否协调?实用性怎么样?现在流行的色调是什么样?用什么样的材料?性价比怎么样?等等很多,你无法做到每一项都完美,但是一定要考虑进去,多听听大众的意见,吸取教训你会做得更好O(∩_∩)O

不是心理疾病,因为这是你心爱的东西,爱惜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是这样。你的提问让我想到一段话:
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刚买的时候蹭上一点灰都要蹲下来擦干净,穿久之后即使被人踩一脚可能也很少低头。人大抵都是如此,不论对物还是对情。最初,她皱一下眉你都心疼,到后来,她掉眼泪你也不大紧张了。

不允许自己做事有瑕疵一旦有瑕疵心里就难受怎么办
答:正由于这样,因而他们会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瑕疵,所以非常地重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常常对自己表现出的不足和缺点自责。倘若他们长时间都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可以说是他们不论怎么努力都是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的,因...

心理学 之 如何自我看待处理自己瑕疵
答:然而当我们向内看时,则不需要开启这种为了保护价值感而屏蔽负面态度的防御机制,因此我们在心里在对他人进行评判时,对自己瑕疵的厌恶也就表露出来。是的,我们通常在别人身上看到的瑕疵都是自身具有、或曾经具有过的瑕疵——...

心理:我做事,做人太要求完美了,只要有点小瑕疵,心里就会不舒服。_百度...
答:太追求完美,有一点瑕疵就会很不舒服,我该怎么改变这种心理, 过于追求完美,我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追求完美,比如说买一个桌子,发现一点瑕疵,我就会不舒服,怎么是好还是坏 强迫症处女座。自己尽量放轻松,追求完美但即使不完美...

做事情,如果在过程中发觉有瑕疵、或者出错了,老是不想纠正而是想毁掉...
答:3、你不想纠正自己的工作而是毁掉重来,这说明你对之前的工作是“后悔”的,针对自己的“后悔”(过去的事情啦,不完美的事物啦),不要对自己的“后悔”过于关注,你越不关注它,它的症状相反会越轻。4、森田疗法是一个...

每个人的性格都会有缺陷,怎样才能意识到缺陷,好去改正?
答:首先,虚心接受意见。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缺陷,那我们就要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者是建议。那就比如我自己来说,同事有一次在在谈话当中告诉我,我颇高女士说话的口气很不好听,不明白的人以为你在批评他人。后来我...

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心理接受“瑕疵”?
答: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睡眠的充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并解决问题。学会以倾诉和寻求帮助来排解不愉快,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找一个听你诉苦的朋友不会是太难的事。

太追求完美,有一点瑕疵就会很不舒服,我该怎么改变这种心理
答: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 你这样属于完美主义者 你只能慢慢注意然后改变这个习惯 或者找心理医生帮你开导

...我却得做的无半点瑕疵,还天天对我吹毛求疵呢?
答:心地善良的人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愿伤害别人,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不会让自己有什么损失,则会把怒火倾泻给其他人,善良的人往往会承受大部分的伤害,生活自然充满了艰辛和困扰。后者把所有的不愉快全都发泄在了别人身上,自己...

为什么有的人做事即使是自己不对也能搞得让周围人感觉他是对的?_百...
答:总的来说就是,错不在我,错在你,我有一堆的道理可以和你讲讲。这反映了一个心理现象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和之前的自我认知发生的冲突,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不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即认知失调。对,有些人来说...

改正缺点的名言
答:10、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莎士比亚 11、唯一没有瑕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赫兹里特 12、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