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与研究进展 结论与建议

作者&投稿:闵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下古生界生烃条件研究成果

(1)根据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组分特点,借鉴前人提出的相关分类优点,提出了适用于本区源岩评价的显微组分分类。该分类根据有机组分在全岩和干酪根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不同组分按照其可识别程度进行了划分,强调组分详细划分应建立在对组分生物分类位置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之上,如对藻类组、疑源组、动物有机组及原沥青等有机组分的研究。

(2)从显微、超微和分子级三个层次的结构构造、光性特征、微区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生烃性关系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成熟度镜状体(Vitrinite-like Maceral),提出镜状体为原生的动物壳碎片和动物皮层疑胶化产物成因,认为镜状体和具体动物类别的对应关系与相关环境中具有机质壳的动物有关,主要源于介形类。镜状体的光性特征是判断海相源岩成熟度的有效标志。

(3)采用MicroFT-IR及TOF-SIMS等微束分析技术,对表附藻、粘球形藻、无定形组、动物硬体有机质、镜状体等有机组分微区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有机组分化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组分中不同生物类别在化学性质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提出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中,

烷基/

烯基或

烷基/

烯基参数在反映不同类型有机质特征及同一组分随成熟度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代表意义;根据PY-GC分析结果,对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源岩生烃模式进行了分析。

(4)从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参数平面分布入手,详细分析了下古生界源岩的生烃性特征,肯定了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能力,确定了该区相关源岩的评价标准,并总结了工作区不同区块源岩的质量及其差异。提出奥陶系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为下古生界主要生烃层段。

(5)根据组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双重属性对区内下古生界沉积有机相和孢粉相进行了分析研究。注重不同有机相源岩的宏观与微观特征联系、定性与定量指标衔接,以及有机组分组合(孢粉相)与相关有机相所反映的地质体之间的匹配等多方面关系。将定量评价引入海相烃源岩有机相研究之中,建立了沉积有机相分类系统,并对不同类型有机相的生烃潜力进行了分类排队、合理评价。

(6)从不同类型有机相的时空发育规律,综合评价了不同层系、不同区块烃源岩的有机相展布规律。使用多种参数对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上、下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等主要生烃层系的有利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大港中南区、胜利沾化凹陷等地区是下古生界最有利的生烃区块。

二、上古生界生烃条件研究成果

(1)渤海湾盆地中部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中,煤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次之,壳质组一般<10%,但在局部地区可达15%~30%,某些分层可达50%以上,属残植煤。太原组煤中基质镜质体B较多,而山西组煤中惰质组含量较多。据对孔古4井和大参1井主要含煤段煤系烃源岩的研究,富含壳质组的煤层在太原组和山西组都有分布,而且在山西组的些煤层中更富集,使得山西组的某些煤层烃源岩性质变得较好。

(2)据显微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研究,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基质镜质体的差异表现在太原组煤的次甲基(CH2)和亚甲基(CH)等脂族结构官能团比山西组丰富,但对孔古4井富含壳质组的山西组煤研究发现,它和太原组煤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非常相似,表明一些超微壳质组组分对基质镜质体的富氢程度有直接影响。

(3)据对孔古4井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基质镜质体B的固体13C核磁共振研究,其油潜力碳可达0.058(山西组)~0.065(太原组)。根据不同有机组分生油潜力碳进行估算,煤中主要生油组分仍然是壳质组和腐泥组,镜质组的油潜力碳低得多,但由于其含量多,因此,对油气生成也有较大的贡献。

(4)对孔古4井、大参1井、徐14等钻井揭露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基质镜质体B和角质体进行了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研究。当山西组煤中富含壳质组组分时,其中基质镜质体B的脂甲基、次甲基比太原组还丰富。把13C核磁共振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方法引入到TOF-SIMS中,提出了To、Tg、Ta等定量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参数。

(5)根据对各种有机组分生烃性质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煤成烃的模式。通过对孔古4井和大参1井等钻井的研究并和其它地区进行类比,分别建立了海陆交互相煤系烃源岩中泥岩、碳质泥岩和煤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根据成熟度及热演化史的分析,提出了沉降-短期抬升-沉降型、沉降抬升型及沉降-长期抬升-沉降型三种演化类型。

(6)把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对烃源岩的有机组分及生烃性研究中,对煤系烃源岩有机组分、组成及生烃性质与层序地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中不同体系域煤系烃源岩的有机组分、组成及生烃性质的变化规律,发现煤系泥岩以早期高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中形成的质量最好,煤则以早期高位体系域晚期及晚期高位体域中某些地区流动介质中形成的富含壳质组组分的煤生烃性能较好。

(7)针对渤海湾盆地晚古生界海陆交互相煤系,综合考虑沉积环境、有机组分及地球化学性质等方面的标志,并结合E.Stach(1982)对北半球石炭纪煤相划分的认识,把研究区煤和碳质泥岩沉积有机相划分为:①陆地森林有机相,②浅沼森林有机相,③深沼森林有机相,④深沼芦苇有机相,⑤流水沼泽有机相,⑥开阔水域有机相。其中,以深沼森林有机相和流水沼泽有机相形成的烃源岩最好。

(8)根据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和热演化史、沉积有机相的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煤成油气藏的条件是:一是要有丰富的富氢显微组分含量,有机质类型中要有一定的Ⅱ2型存在;二是要有深沼芦苇有机相和流水沼泽有机相的存在;三是要进入二次生烃阶段,但处于中等成熟度(Ro为0.7%~1.0%);四是演化组合以沉降-短期抬升-沉降型中的二次沉降幅度适中的地区最好。

(9)依据上述条件,对研究区进行了有利生烃区块评价。济阳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都比较差,沉积有机相以开阔水域有机相、深沼森林有机相和浅沼森林有机相等以倾气为主的类型为主,济阳坳陷寻找煤成油气藏应着眼于凹陷内,且以寻找晚期干气藏为重点;黄骅坳陷煤系烃源岩的丰度以中等以上为主,类型除了以Ⅲ型为主外,还有较多的Ⅱ2型分布,深沼芦苇有机相及流水沼泽有机相分布较多,因此,黄骅坳陷(尤其南部地区)是比较有利的煤成油气藏勘探区;冀中坳陷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演化组合是属于比较有利于煤成湿气藏形成的地区,局部地区由于有机质丰度和类型都比较突出而形成油气藏。

三、新生界深层生烃条件研究成果

(1)在前人对渤海湾盆地新生界烃源岩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有机岩石学的角度对本区新生界陆相烃源岩有机组分及其组成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参照前人所提出的相关分类的优点,提出了一个适合于陆源分散型和富集型有机质分类系统,尤其是提出了沉积有机基质的概念,分析了6种不同有机基质类型的成因及特性,进行了全岩有机基质和干酪根无定形体的对比研究,为全岩有机基质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分析和总结了现有湖相烃源岩评价标准,综合各家之长,结合渤海湾盆地新生界深层烃源岩基本特征,建立了本区新生界深层湖相烃源岩的评价标准。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角度,分析了各凹陷不同层段烃源岩质量的综合评判标准。

(3)以烃源岩母质特征为基础,依据有机质共生组合特征,结合国内外各家分类,提出了陆源沉积有机相的分类方案。建立了以显微组分为端点的双三角形有机相图法,并投于H/C-O/C元素图版上与有机质类型进行对比;其分类既适合湖相烃源岩,又适合煤成烃源岩的相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深层沙三段、沙四段、孔店组的沉积有机相平面分布相带。研究表明最有利于生油相带为藻源相和混源相,而植源相和壳源相可生煤成烃,干燥氧化相生烃性最差。

(4)综合应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古生物学、沉积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手段,研究了各坳陷大于3500m的深层烃源岩的生烃条件,获得了不同研究对象的烃源岩评价计分标准。从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和生烃量等角度,分析和划分了各层段各凹陷的有机生烃区块和勘探前景区,老第三系深层烃源岩最有利生烃区块为辽西凹陷,有利生烃区块为辽东凹陷、岐口、沧州-南皮、沾化-埕北、车镇和惠民等凹陷。从潜在资源量角度考虑,最有勘探前景区为惠民凹陷和岐口凹陷,勘探前景较大区有辽西、廊固、东营和东濮等凹陷。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1)全面分析了全球地质环境驱动力、组成要素、环境问题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表明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资源环境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交织程度日益加深。
按照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的技术框架,分析了全球化大背景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了土地、水、矿产等地质环境要素随时间变化规律和水土污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走向,梳理了国际社会为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所做出的政策响应,并对未来全球地质环境形势进行了研判。
研究表明:各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资源环境格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化明显,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形势日趋严峻,各国之间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影响不断加大,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交织程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体面临着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艰难选择。全球地质环境前景堪忧,对地质环境调查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向资源、环境与生态综合管理构建地质环境研究新框架,加强地质环境科学对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的支撑与沟通,加强全球化对地质环境变化驱动作用研究。
(2)梳理总结了新的世情下国际环境地质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提出地球关键带为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图景,是地质环境研究的新框架,并对地球关键带内涵、特征、研究范式与进展进行了系统归纳。
通过梳理新的世情下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环境地质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勾勒出国际环境地质科学研究根据国际、国内需求转变的发展路线和脉络,提出地球关键带为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图景,是地质环境研究的新框架,在界定地球关键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关键带科学研究的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体系框架和3M(填图—监测—建模)循环体系框架,从填图、监测、建模三个方面总结了关键带研究进展。
当今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相互关联、相互耦合,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搭建一个新的技术框架,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系统研究。地球关键带将与经济社会最密切的地球圈层作为独立的开放系统,为这种需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框架。地球关键带具有独有的特征: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不断变化、相互耦合;在空间展布上呈现出高度的非均质性;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在外在过程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着短期的变化和长期的演化。
地球关键带科学有两种研究范式:DPSIR体系框架,以环境问题的因果链为主线,从基础研究通向管理措施;3M循环体系框架,以循环上升的认识过程为主线,从数据采集通向综合分析。近年来研究进展表明,通过将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地球关键带科学为气候变化、生态管护、水资源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一种新的图景。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地质环境工作应将地球关键带作为重点靶区开展基础地质和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建立近地表圈层三维地质框架;同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小流域建设关键带观测站,为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搭建一个开放平台。
(3)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地质环境的空间变化与脆弱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深化了对我国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认识。
中国地质环境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先天脆弱性。通过对地质环境脆弱性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地表形态和组成物质等影响因素构建了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地质环境的空间变化与脆弱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和支撑生态国土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中度脆弱—极度脆弱区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总体脆弱是我国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我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程度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的总体空间格局,大致以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为界,此线以西地区地质环境脆弱程度高,此线以东地区地质环境脆弱程度低。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具有框架性的制约作用,地质环境脆弱度与人口密度、GDP等呈负相关关系。
(4)集成物质流分析与生态足迹方法建立了地质环境压力评价体系与模型,定量刻画了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压力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提高了对我国地质环境走势的研判能力。
经济活动通过资源开发所形成的输入物质流和废弃物排放所形成的输出物质流,对地质环境施加压力。地质环境压力的大小可采用单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上物质流的数量来衡量。基于这一认识,集成物质流分析方法与生态足迹方法构建了地质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将区域经济活动强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耦合在一起,能够更准确地衡量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大小。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对1995~2013年国家尺度的地质环境压力的时间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对1997~2013年省域尺度的地质环境压力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估。
研究表明:1995~2013年,我国地质环境压力指数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和平稳增加3个阶段,说明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压力从缓慢加大、急剧加大开始向高位趋稳过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需求增速放缓、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我国地质环境压力可能将接近峰值,在高位趋稳后会缓慢下降。1997~2013年,省域地质环境压力总体呈上升态势,东部地区省域地质环境压力较大,但近年有所减弱;西部地区地质环境压力较小,但上升较快;地质环境压力大的区域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逐步向中部、西部地区扩展,其空间分布重心有从东部京津冀地区向中部、西部转移的趋势。2013年地质环境压力的总体格局表现为以山西和京津冀地区为中心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递减态势。
(5)在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地质环境形势、需求、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迈向生态文明的地质环境调查战略框架,明确了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转型方向、战略重点与对策措施。
在论述地质环境调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理论基础的基础上,从驱动力、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管理等3个方面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地质环境形势发展趋向,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环境调查的需求与挑战,对1999年以来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进展与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迈向生态文明的地质环境调查战略框架,明确了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转型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对策措施。
新的历史时期,地质环境调查要以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重大战略实施为核心,突出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防治、空间格局优化、地质环境健康等四类问题,抓好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环境健康调查、地质环境管理研究、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六大战略任务,夯实填图、监测与建模三个基础,构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平台,不断深化区域地质环境的认知程度与规律把握,促进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过程耦合,服务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环境调查需要实现六个转变: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从特定的地质实体向地球关键带转变;在研究模式上,实现从偏重于填图向填图—监测—建模一体化转变;在效用评价上,实现从偏重资源价值向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耦合方向转变;在问题应对上,实现从偏重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转变;在组织实施上,实现从单纯依赖地质部门向联合大地学部门转变;在国际视野上,实现从偏重解决国内问题向积极参与全球地质环境治理转变。
(6)针对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需要,通过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分布和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地质环境调查总体布局与宏观部署方向。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根据全国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梳理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分布总体布局,统计分析了各类主体功能区地质环境事件分布、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研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地质环境调查总体思路与布局方向。
研究表明: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地质环境事件分布相对密集,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分布相对稀疏,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质灾害威胁,重点开发区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污染;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重叠性,煤炭资源开发与重点开发区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重叠性;我国重要矿产资源西移的分布格局初步形成,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服务供给的主阵地,资源开发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服务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地质环境调查总体思路是: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地质环境调查服务方向和重点任务,形成与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相适应地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布局,推动制约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推进各地区主体功能的强化和提升。
(7)针对国家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对重要经济区资源环境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总体思路与工作布局。
在总结重要经济区布局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重要经济区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水与废弃物排放、地质环境事件等资源环境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梳理了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回顾总结了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总体思路与工作布局,以期为推进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计划提供决策参考。
围绕不同需求,循序渐进推进地质环境调查。服务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编制,服务水土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与城市管理,服务地质环境精细化管理,服务资源、环境与生态综合管理,由面上1∶25万调查尺度向重点区1∶5万调查尺度、由重点区向完整的地质单元、由静态的地质框架向动态的地质环境过程不断推进、拓展和深化。围绕四大区带,布局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环渤海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地区加强含水层及地下水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环渤海海岸带、活动断裂调查。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水文地质、城市与重大工程建设区工程地质、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长江经济带加强地下水与土壤污染、突发性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重大工程建设区工程地质、活动断裂调查等。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强地下水与土壤污染、地质灾害、海岸带重大工程建设区工程地质调查。

在全面搜集和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国际地质指标研究成果和理念,结合我国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环境地质指标体系框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如下:
(1)系统地介绍了国际地质指标研究进展,建立了环境地质指标的概念。介绍了国际地质指标工作组创建地质指标的目的意义、地质指标的概念、地质指标在可持续发展评估中的作用等,逐一介绍了国际地质指标工作组推荐的27个地质指标,并针对石漠化、沙漠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雪线后退、海岸带变化、城市地质环境变化等问题,从大量国外研究文献中选择翻译了10余篇有关文献。通过对国际地质指标概念和27个地质指标的分析,认为Geoindicators应译为地质指标,并认为地质指标(Geoindicators)是在百年或更短尺度上描述地球表层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变化幅度、频度、速率和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参数。环境地质指标(Environmental Geoindicators)是在百年或更短尺度上描述地球表层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发育分布状态和变化(形态、规模、尺度、幅度、频度、速率和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后果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的一系列环境地质参数。
(2)确定了环境地质指标体系构建和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地质指标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面向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环境管理两个层次的环境地质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式,建立了以“影响—状态—后果”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理论框架分别构建调查指标体系和监测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建立了“针对国家或地区地质环境,系统分析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建立由后果指标组、状态指标组和影响指标组构成的调查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由压力指标组、状态指标组和响应指标组构成的监测指标体系,应用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国家或地区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为制定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环境地质指标创建和应用的技术路线。
(3)针对我国生态环境变化显著且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石漠化、沙漠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海岸线、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统一的“影响—状态—后果”模型框架下,通过对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发育分布现状与规律、发展趋势、后果与危害的系统分析,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调查地质指标体系(表8-1);在统一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下,采取从后果指标组中选取描述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后果指标(组)作为压力指标(组)、从状态指标组中选取能表征地球表层环境状态变化较大的状态指标(组)作为状态指标(组)、从影响指标组中选取引发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且人为可调控的因子(指标)作为响应指标(组),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表8-2),用于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管理工作。
(4)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典型地区调研工作,初步完成了6类生态环境问题的部分环境地质指标的创建工作,并分别从名称、简介、意义、人为或自然原因、适用环境、监测场地类型、空间尺度、测量方法、测量频率、数据与监测的局限性、过去与未来的应用、可能的临界值、主要参考文献、其他资料来源、有关的环境与地质问题、总体评价等16个方面对每个环境地质指标进行了描述(释义)。其中,包括岩石裸露率、土壤侵蚀强度、表层岩溶水、土壤状况和土壤种子库等5个石漠化环境地质指标,沙丘的形成与活化、地表岩土组成、土壤物质组分含量、地下水位与水化学、风蚀与风积等5个沙漠化环境地质指标,地表特征、土壤理化性、土壤养分、地下水水位与水质等4个草地退化环境地质指标,湿地景观、湿地水文地球化学、湿地生物、湿地资源开发、污染物排放、地质灾害等6个湿地退化环境地质指标,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海岸侵蚀与淤积、河流泥沙蓄积和输沙量等4个海岸线变化环境地质指标,地表水质、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位、土壤质量等4个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环境地质指标。
但是,上述所有进展和认识也表明环境地质指标体系创建工作才刚刚开始,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还很多,包括:①进一步完善石漠化、沙漠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海岸线变迁、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的环境地质指标体系;②研究建立雪线后退、土壤侵蚀、土地盐渍化、农田水土环境变化的环境地质指标体系;③修编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技术规范;④尝试建立典型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和有关技术规范;⑤研究制定国家或地区生态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表8-1 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地质环境调查指标体系


续表


表8-2 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地质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答:(2)梳理总结了新的世情下国际环境地质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提出地球关键带为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图景,是地质环境研究的新框架,并对地球关键带内涵、特征、研究范式与进展进行了系统归纳。 通过梳理新的世情下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环境地质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勾勒出国际环境地质科学研究根据国际...

主要结论与研究进展
答:(2)从显微、超微和分子级三个层次的结构构造、光性特征、微区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生烃性关系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成熟度镜状体(Vitrinite-like Maceral),提出镜状体为原生的动物壳碎片和动物皮层疑胶化产物成因,认为镜状体和具体动物类别的对应关系与相关环境中具有机质壳的动物有关,主要源...

研究概况及主要进展
答:Houseknecht 等 ( 1982) 则进一步将沉积条件与煤和瓦斯突出、煤层变化相联系,Truman 和 Horne ( 1982) 已开始尝试将此类研究成果用于指导生产: 查明了影响煤矿顶板岩层稳定性的主要沉积地质因素有冲刷与凸顶、滑面、擦痕、夹薄顶煤层的砂页岩互层等; 发现煤矿顶板岩层在垂向上和侧向上厚度和岩性变化很大...

本章 主要结论
答:(1)本章分析了国内外地质工作绩效评价的进展情况,明确了国家地质工作评价体系研究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构建原则,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提出了国家地质工作总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此外,还以地质调查为例,对国家地质工作评价体系进行了适用性分析。(2)绩效管理是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答:后来的研究主要涉及沂沭断裂带的体系归属(邓乃恭,1982)、水平断距的大小、断裂带所表现出的大陆裂谷特点及地体边界的表征和沂沭断裂带形成的时代等一些重要的问题。80年代以来,对于郯庐断裂带的研究不断深入,针对该断裂带的研究已举行过多次学术讨论会,对其形成时代、运动方式、活动特点等的研究已出版多部专著和专辑...

研究进展 | 当乳腺癌遇上单细胞测序技术(上)
答:4.主要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人类乳腺组织的最全面的单细胞RNA图谱,提供了科学家们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同细胞类型的框架。此外,根据不同分组研究了多层面分组的生物学问题:如发现绝经前到绝经后的转变与显著的间质改变有关,成纤维细胞中的PDGFRb和基质相关基因减少;癌前病变到肿瘤的进展与 ...

本项目的主要进展和成果
答:(1)通过对中国三个主要钻石产地开展野外地质野外调研和采样,了解我国最新钻石地质探采和研究进展。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金伯利岩及钾镁煌斑岩重砂矿物的研究,首次在辽宁瓦房店金伯利岩脉中淘选出斜锆石样品,对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及重砂矿物样品进行了大量岩石地球化学及微量元素(LA–ICP–MS)、Rb-Sr、U–Pb、Lu...

什么是研究进展呢?
答:所谓研究进展,就是对相关方面研究的前沿动态所作的总结性的文章。研究的对象为现象,任何事件都可以称为“现象”,包括研究本身。现象可以以多种方式聚类,例如按学科。研究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多种,其对象为现象这是不变的。研究是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理论...

研究进展 | 带你搭上单倍型基因组研究的快车
答:四、研究结论 该研究通过PacBio+Illumina+Hi-C+10x Genomics测序技术,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助力准确单倍型基因组组装,并对等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为利用变异助力驯化机制提供基因组与转录本资源。同时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分子育种和基因组选择提供了理想的靶标,为培育多样化荔枝品种提供参考...

植物研究进展_植物中蔗糖酶的研究进展
答:摘要 在大多数高等植物中, 蔗糖是碳水同化产物由源向库运输的主要形式。在库中, 蔗糖酶可以把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中对碳源和能源的需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蔗糖酶的一些研究进展, 包括蔗糖酶的分类、基本性质、基因结构、 酶活性的调节以及功能等。 关键词 植物, 蔗糖酶, 活性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