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度的公式是怎么来的? 某弱碱性药物pKa=8.4,在血浆中(血浆pH=7.4)其解...

作者&投稿:茌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解离的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荷量的任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越小,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越大。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可认为弱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

解离常数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解离度的溶质的极性参数。绝大多数的药物包含可电离的基团,如下图所示。多数为碱性的,也有部分为酸性。只有5%是不可电离的。

pKa表明了一种化合物的电离度。它是分子中基团与酸性、碱性的关系函数。药物化学家可以改变分子中酸性或碱性的结构,以便得到期望的pKa,而pKa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

pKa是影响中性分子是否能够和酸或者碱成盐的关键。一般认为,当两种组分的ΔpKa > 3时,形成盐;而0 < ΔpKa<3是可能形成共晶,也可能形成盐,没有明确的界限。

解离度: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数之比。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

化学定义:电解质的解离程度可以定量地用解离度(degree of dissociation)来表示,它是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数之比。

扩展资料

电离后的分子相比中性分子在水介质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这是因为电离后的分子具有更大的极性。溶解度由中性分子自身的溶解性以及电离后的溶解度决定,而电离后的溶解度更大。

相反地,电离分子相比中性分子具有较低的渗透性。中性分子更加亲脂,因此是通过被动扩散渗透的主要形式。由于pKa决定离子化程度,因此对于溶解度和渗透性具有很大影响。

这些会决定口服给药后肠胃的吸收。药物化学家经常遭遇这样的情况:具有较高渗透性的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反之亦然。离子化在这些性质中有相反的作用,因此,在溶解度和渗透性之间有一定的权衡。

pKa为5的一种酸性分子,随着溶液pH的增大,它的渗透性降低。相反地,它的溶解度随pH增大而增大。pKa同样对系列结构化合物的活性有影响,推测是靶蛋白的活性位点之间的作用的改变所引起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离度



是1939年美国高登首先对矿物解离进行了研究,已有相关研究对其工作进行了补充研究。

1939年美国高登首先对矿物解离进行了研究,已有相关研究对其工作进行了补充研究。到1964年以威格尔为首的欧美学者,继续对矿物解离作了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中国程希翱对矿物解离与连生体特征进行了研究;1980年以后此项研究日趋活跃。

在测定数据的立体校正方面,一种趋向是根据二元球体模型和体视学理论,对矿物系统中连生体的出现几率进行数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另一种是对实际物料采用常规显微镜和自动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分别得出了各种立体变换系数,提高了矿物解离度测定的精度。

扩展资料:

解离度公式的研究方法:

1、为了克服物质在纯水中难溶而难以测定其解离常数的问题,可以采用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来代替纯水,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体积比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的解离常数,再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得到在纯水中的解离常数。

2、当某种物质在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时,该溶液中同时存在物质的分子和离子状态,而这两种状态对同一波长的光的吸收度是不同的,因此,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溶液的吸光度是溶液中分子和离子吸光度的综合表现。

3、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时需要配制不同pH的缓冲溶液,配制过程比较复杂,并且应用毛细管之前要经过几个小时的电动清洗,样品溶液的黏度往往对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此方法简单快速,运行成本低,分离效率高,并且有高的灵敏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离度



浓度为cmol/L的一元弱酸

HA=H++A-,电离常数为K,氢离子浓度公式[H+]=根号(cK)

电离的分子数量等于H+的数量,因此a=[H+]/c=根号(K/c)

由上面的计算c(H+)的公式中可知c0=0.10mol/L



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解离的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荷量的任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越小,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越大。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可认为弱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
解离常数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解离度的溶质的极性参数。绝大多数的药物包含可电离的基团,如下图所示。多数为碱性的,也有部分为酸性。只有5%是不可电离的。



请问这个解离度的公式是怎么来的🤔🤔~

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 当然α=已解离分子的浓度.∕原有分子的浓度
在本题中已解离的分子的浓度等于c(H+),这无需多说。
即有α=c(H+)/c0
由上面的计算c(H+)的公式中可知c0=0.10mol/L

求解过程如下:
对弱碱性药有pKa-pH=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因为,pKa=8.4,pH=7.4;
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10;
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x;
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
=100x/(100x+10x)
=0.9090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9090)。

扩展资料:
药物解离度的计算方法:
1、判断药物的酸碱性,若药物是弱酸性的,则有公式pH-pKa=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若药物是弱碱性的,则有公式pKa-pH=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2、计算或根据条件得到pKa、pH的数值,将pKa、pH的数值代入公式中;
3、计算公式,得到C解离型/C未解离型的值,由于C解离型/C未解离型是一个比值,因此可以随意赋值,保持其比不变即可;
4、赋值后,根据公式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即可求出解离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离度

解离度的公式是怎么来的?
答: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解离的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荷量的任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越小,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越大。在无限稀...

偏离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偏离度计算公式是偏离度=(每个数据值与总体平均值的差)/标准差,其中标准差表示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

解离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解离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α=(c(H+)/c(H+0))^1/2,相关信息如下:1、解离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反应速率等,也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解离度的变化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因此对于化学反应的控制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2、解离度的计算还可以用于研究...

什么是解离度,解离度的定义是什么?
答:解离度的计算公式为:α=K*c(反应物)/c(生成物)。其中,K为化学平衡常数,c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趋势和程度。此外,解离度与温度、压力、溶剂等条件有关。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解离度增大,因为高温可以增加分子的动能,使...

解离度怎么算?解离度的公式是什么?
答:解离度的计算公式为:解离度=(离解物浓度/初始物浓度)×100%。详细解释:离解物浓度是指在溶液中离解的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初始物浓度是指溶液中起始时物质的浓度。解离度的计算涉及到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和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对于完全离解的电解质,其解离度为100%,而对于部分离解的...

解离度的公式是什么?
答:;因为,pKa=8.4,pH=7.4;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10;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x;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100x/(100x+10x)=0.9090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9090)。

电离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解离度的计算公式:α=(已离解的弱电解质的浓度/弱电解质的起始浓度)*100%,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来表示。计算公式:电离度(α)= (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原...

解离度与pka的关系公式
答: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α=已解离分子数_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数之比。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解离度相当于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其大小反...

解离度怎么算
答:计算解离度需要理解其定义、掌握解离常数的应用、考虑离子浓度的影响以及运用适当的计算公式。1、理解解离度的定义:解离度是已解离的离子与未解离的分子之比。它通常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其中α代表解离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值。例如,对于一元弱酸HX,如果其解离常数为K,则其解离度α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具体是如何度量值的偏离程度的?
答:计算标准差的公式,为我们提供了量化这种差异的数学工具。通过计算每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然后取平均,最后对结果开平方根,我们就得到了标准差。简单来说,标准差越大,意味着数据点分散得越广,离平均值的差距也越大;反之,标准差小则暗示数据点更倾向于聚集在平均值周围。</ 理解标准差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