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电动化思路,无声四环初体验 个人学习小结

作者&投稿:枞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两年的电动车市场始终活跃,各种叫上名的电动车如海啸般涌向市场。造车新势力仅在发布会的PPT上走一下过场,就消失在汹涌车潮之中再无音讯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使能够如约来到你的面前,糟糕的装配工艺、系统匹配和行驶质感都足够劝退你。

相比之下,部分传统车企好像在电动化的这条路上都相对保守了一些。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看到一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车企推出了纯电车型:保时捷taycan,在未做大规模改装的情况下跑出了7分42秒的纽北圈速;奔驰EQC依旧是在豪华舒适上做足了功夫,奥迪首款纯电动车e-tron下半年也在国内上市了……

初见奥迪e-tron,还是熟悉的模样!家族化的外观设计元素哪怕远看,都能一眼认出这是一台奥迪。但电动车就要有电动车的样子,它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辨别标识,总不至于让自己觉得花了70万买来的是一辆Q3、Q5,那可太亏了。

铂灰色八边形单幅进气格栅带有主动主动式开闭技术,线条锐利的大灯下方加上了e-tron专属的四幅LED日间行车灯。

刹车卡钳和充电口上的logo都采用了橙色的涂装,这是欧洲高压电的颜色。

贯穿式光带LED尾灯首次在SUV车型中运用。

可惜的是,由于法规要求,富有科技感的虚拟后视镜换成了普通样式。

初进座舱,还是熟悉的味道,当然这个味道不是指它熟悉的新车气味。这是奥迪最新一代的内饰设计,还是能从中看到以往的影子。有3个地方吸引着我:拨片、三块大屏和换挡杆。

电动车要什么换挡拨片?其实这是用于2档动能回收的调节。

仪表、中控用的是家族最新的三块大屏设计,不!加上大尺寸的抬头显示一共4块。不喜欢把大屏多贴上科技感的标签,把大部分功能按键集中在屏幕中让中控部分着实简洁不少。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钢琴烤漆面板的使用让它成为了指纹收集器,擦都来不及擦。

e-tron的档杆大概是整个座舱里最有特色的,悬浮式的设计就像飞船的推杆。黑色皮质掌托能给收提供舒适的承托,一整块铝合金切割成型的换挡机构外观精致且触感奇妙。

虽说在内饰的设计上和其他奥迪车型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却保证了该有的豪华氛围。大面积的皮质包裹、沉稳的木质饰板、A8同款的四幅方向盘、带有3D音效的B&O音响、贴心的空气质量包……

在外观内饰上,我们没有看到奥迪在它的首款纯电动车e-tron上带给我们太大的变化。那么换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动力来源,e-tron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鲜感呢?

奥迪e-tron前后桥各搭载了一台异步电机,前轴电机最大功率170马力,后轴电机最大功率190马力,boost模式下前后综合最大功率426马力,最大扭矩664牛米,百公里加速5.7秒。就日常驾驶来说,奥迪赋予e-tron的还是更偏向于舒适的体验。踩下踏板后动力输出十分线性,一点都不突兀。

动能回收,e-tron一共有三个档位,前两档可以通过方向盘后方的拨片选择,第三档则要通过踩下刹车激活动能回收。很多电动车在动能回收的调教上都十分激进,松开“电门”后有很强的拖拽感,减速过程十分生涩。而e-tron在松开加速踏板后只有轻微的减速感,整个过程十分顺滑。当雷达监测到前车时动能回收的力度会增大,有点类似于自适应巡航。

e-tron上的四驱系统和传统quattro不同,它依据电动车的特性打造,是使用纯电驱动的四驱系统——e-quattro。日常驾驶中,它主要还是使用后部电机,可获得最高的效率有了前后两台电机控制,机械离合只是简单传输电力,意味着这套系统的反应速度更迅速,只需30毫秒就能完成检测驾驶情况以及电动机输出的扭矩。面对冰雪路面车辆在快速转弯过程中即将出现侧滑,以及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的状况,系统均会提前预测,并根据预测分配驱动力矩。

奥迪e-tron全系标配了空气悬挂系统,拥有76毫米的动态可调范围,加上平铺底盘的电池系统与前后双电机为它带来的绝佳的前后重量分布和低重心,e-tron有着不错的行驶质感和弯中支撑。同时对冰雪路面上零零碎碎的硬冰渣和煤渣所导致的细碎震动,也能很好的滤除。

两天的简短体验,并没有机会完整测试过e-tron的续航。官方数据显示95千瓦时的电池组,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470公里,当然这只是理想状况下。直流充电下40分钟就可充至80%,同时支持11千瓦交流充电。

简短的体验,能感觉到奥迪e-tron不管是在行驶品质的体验上还是在豪华质感的呈现上,带给我的感觉和其他奥迪汽油车型给到我的几乎无差。如果不是偶尔加速时传入车内的电流声,我甚至会忘记它是一辆电动车。

不过这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可能对有些人来说,目前电动车只是尝鲜的玩意,既然买那为什么不买一台能给你另一个维度体验的车型呢?那也有一部分人会觉得,电动车依然是载你出行的工具,它只需要这台车能够满足汽油车的功能就够了,也更能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开头中我写到:传统车企好像在电动化的这条路上都相对保守了一些。两天的体验,我觉得这么说并不妥。奥迪并没有在外观、内饰以及动力调教上给我们带来太激进的变化,它们只不过是有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电动化思路,是以特斯拉为首的电动车给了我们思维定式。

就像在e-tron项目启动的时候,奥迪给它这样一个定位:首先,它将是一台奥迪;其次,它是一台电动SUV;最后,它才是e-tron。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与众不同的电动化思路,无声四环初体验
答:初见奥迪e-tron,还是熟悉的模样!家族化的外观设计元素哪怕远看,都能一眼认出这是一台奥迪。但电动车就要有电动车的样子,它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辨别标识,总不至于让自己觉得花了70万买来的是一辆Q3、Q5,那可太亏了。铂灰色八边形单幅进气格栅带有主动主动式开闭技术,线条锐利的大灯下方加上了e...

商用车电动化的思路:城配车型用纯电,长途运输用增程
答:所以主要用于长途运输的中卡、重卡和半挂车并不适合纯电平台,其需要的是可纯电行驶几十到上百公里,长途行驶中用柴油机发电、用电动机驱动的增程平台。电池组的主要作用是短途接驳和驻车休息,用增程技术实现耗油量约三分之一左右的缩减即可;汽车电动化的初衷是节油减排,在长途运输商用车型领域,目前只...

逆行者丰田 或将为“氢”向押注承担市场风险
答:中长期看, 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 2025年中国、欧洲的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有望超过20%。 有业内评论者认为,在各国车企竭力进攻电动车赛道的当下,丰田 汽车 的举动可被视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勇逆行,但由于其所倾向的氢能源研究商业化程度尚不明朗,丰田 汽车 或将为其特立独行的判断与执著承担不小的市...

日本移动出行展上的丰田,全方位电动化战略改变未来
答:丰田对电动化的理解一直是多元化的。为了实现碳中和,丰田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深化全方位电动化战略,通过BEV、HEV、PHEV、FCEV多种技术路线完善电动化布局。一方面,作为全球企业,丰田必须考虑每个区域市场的未来需求;另一方面,不同路线都有自己更擅长的场景组合,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丰田以稳健全...

东风本田的电动化转型之路有何不同?
答: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采用双电机的思路,创新性地设计了一套多平行轴综合传动装置,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其电机主驱的特点。在日常行驶的几乎所有场景,实现电机驱动,是更接近“纯电”的混动技术。不同于其他混动技术,本田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拥有纯电、混动和发动机直驱三种模式,通过强大的动力控制...

产品集中爆发:奥迪的电动化将实现“5+12”目标
答:近日,奥迪对其2019年的业绩进行了总结,并概述了未来的电动化车型计划,其中包括120亿欧元的巨额电气化投资。话不多说,咱们先顺着奥迪的思路看看它的近况(统计部分制图:奥迪):首先,在最直观的品牌交付量上,四环去年累计交付1845573台新车,同比增长1.8%。达成这样的成绩其实不算太轻松,因为其主要...

南北大众合力出击电动化,预售25万以内的ID.4纯电SUV双车首发
答:售价25万以内的ID.4依然很大众 首先,作为MEB专属纯电动平台打造的产品,基于大众汽车新的E3电子架构,ID.4支持远程升级即整车OTA。这是传统的油改电产品所做不到的,从ID.4开始大众电动化跟上了时代进化步伐。ID.4的长宽高为4,592 mm x 1,852mm x 1,629 mm,轴距为2,765 mm,和一汽-大众...

日系电动化:“套路”不同,路径分明
答:但这两年日系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动作开始变得频繁了,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后的两个A级车展上,日系车企在电动化的表现就像踩下了加速踏板,有的像一套组合拳春雷滚滚,有的如春雨绵绵润物无声……每一件都值得探讨。 众所周知,丰田在混合动力(HEV)方面的造诣颇深,从2001年至今在中国导入了20余款HEV车型,今年9月中旬...

BBA共赴电动化——一样的决心,不同的策略
答:全球汽车产业在2022年遭受冲击,BBA三大豪华品牌在逆势中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营收增长,并依据品牌自身的节奏持续加码电动车市场布局,但由于具体市场战略不同,它们取得的业绩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宝马:放弃短期收益,争夺电动化未来 受制于疫情与供应链危机,宝马经历了较为艰难的一年,汽车业务全球累计销量相比上一年度...

快评:电动化争夺战,戴姆勒押注豪华感
答:未来,戴姆勒将会用更多的精力发展电动化,并致力于推出豪华电动车,而不仅仅是豪华燃油车。可以看到,戴姆勒的电动化思路会更加注重豪华感的体验,不管是全新的纯电动平台还是全新的操作系统等,都将为营造豪华感服务,这与奥迪、宝马的侧重点有所差别。 它们会进入中国市场吗? 上文,我们简单的对戴姆勒的整体电动化产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