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月多少天计算 劳动法规定月工资核算天数标准是多少天

作者&投稿:单于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个月一般按21.75天计算。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一、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个月一般按21.75天计算。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形式

有最低工资标准、固定工资标准和浮动工资标准等形式。

最低工资

2011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季度13个省区市根据当地实际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6%。最低工资标准是指企业中从事最简单、最不熟练劳动者,单位工作时间的工资数额。

最低工资标准是确定工资差别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宏观工资的总体水平。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主要根据企业自身特征,但也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

1)国家法定的最低工资率,或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是一个概念,但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国家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以企业内最简单、最不熟练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为依据。

3)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不应是一个固定的量,应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该企业工资基金规模的变动适当的做出调整。

固定工资

固定工资标准的含义是每一个工资等级只规定一个工资数额,一旦确定,长期稳定不变,与企业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

文章探讨了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会促进农民工就业,而超过该阈值后,农民工就业就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而减少。

进一步的地区及行业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东、西部为正作用,中部为负作用;制造业为正作用,建筑业为负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浮动工资

浮动工资指职工工资随着职工劳动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动。浮动工资总额通常不包括固定性的津贴和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资总额中浮动部分的构成。

浮动工资标准的含义是每一个工资等级规定2到3个工资数额,随企业经济效益及个人劳动贡献上下浮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资标准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个月一般按21.75天计算。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

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査制度等。

劳动法最早属于民法的范围,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法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脱离民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劳动法——《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的学徒,并规定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2小时,同时禁止做夜班。

十月革命后,1918年苏维声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并于1922年颁布了新的《苏维埃劳动法典》。

早在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合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条例》等一系列劳动法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劳动法





21.75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工资标准为:日加班工资=月工资÷21.75×300%;小时工资=月工资÷21.75÷8×300%。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日工资或者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是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的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规定 计算。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均没有约定的,按照本人正常工作期间实际工资标准计算。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个月一般按21.75天计算。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劳动法规定的每月出勤天数是多少天,工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未规定每月应出勤的天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所以计算可得: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4、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5、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6、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个月一般按21.75天计算。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劳动法月薪是按多少天算的
答:1、月薪核算可采用每月21.75天的计算方法;2、企业计算月薪时,可使用公式“工资=月薪除以(应出勤天数加法定节假日天数)乘以(实际出勤天数加法定节假日天数)”;3、月薪计算按自然月计算,从每月第一天起至月末最后一天。劳动法中的工资计算:1、月工资计算基数:通常以30天为基数进行计算;2、计时...

国家规定的工资该怎么算?
答:工资分配是用人单位自主权,日工资按月工资÷210.75计算。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

一个月工资按多少天算
答:【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一个月工资应该按照21.75天来算。按照国家有关工资计算的规定,按月计薪的,工资的计算天数365天-104天)÷12月1.75天,因此一般来说一个月法律规定的标准工时是21.75天,为了计算方便按22来算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月多少天计算
答: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个月一般按21.75天计算。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

工资每个月按多少天计算
答:月薪的计算通常基于一个月内的实际工作天数,而不是固定的30天或31天。这是因为不同月份的工作天数可能会有所不同,特别是考虑到周末和可能的法定节假日。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实际劳动成果,许多企业采用平均工作日数作为月薪计算的基准。二、平均工作日数的确定 平均工作日数的确定可能因国家和...

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
答:工资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劳动者的月工作天数来计算,而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法律依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

新劳动法规定月工资计算方法应该怎么算?30天?31天?
答:法律分析月工资的算法不是按30天算,也不是31天算,而是计为21.75天。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

每月计薪天数是多少天
答:三、由于计算时采用的时间单位不同,计时工资可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小时工资制小时工资制就是按照小时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的小时数来计算工资。小时工资标准按日工资标准除以日法定工作时数求得。(二)日工资制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

月薪制工资按30天计算还是31天
答:【法律分析】工资不是按30天算,也不是按31天算。工资收入的天数计算叫做月计薪天数,这个计薪天数是有一个明确的计算标准的。根据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月计薪天数是21.75天。每个企业都可以按照21.75天计算,也可以在21.75的基数上增加计算天数。...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月多少天计算
答:国家劳动法的工资标准通常采用21.75天作为一个月的计算基准。这个计算方法来源于一个公式: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这一计算方式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有明确规定的。该通知的第二条指出,在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时,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