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作者&投稿:居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作者:孙丽君
通过对学生课堂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但“作业”似乎是其他学科的事,而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没有批改“作业”的概念。虽然信息技术课经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通过操作练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但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少布置作业,教师几乎不批改作业。当学生掌握了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后,往往不去做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去上网聊天,甚至是去玩游戏,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应向其他学科学习,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并根据事先给出的评价量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让学生在有目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没有任务的评价,会导致学生不去完成任务。但教师在设置任务,并给出任务评价时,如果评价过于笼统,也就是所谓的“虚化”,学生将不知如何利用评价来指导自己完成任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会发生评分困难的情况。另外,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与传统学科的作业有很大的区别,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是通过网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传输到教师的电脑上。这样,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考虑可实施性,学生是否能完成电子文档的作业,上传有没有问题,教师批改作业时在技术有没有问题,是否能明确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打分,这样的打分是否合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是否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传作业,并告诉学生要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批改。而事实上由于批改作业的不可实施性,导致没有将批改作业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的打击。长久下去,学生将不愿上交作业,又回到没有评价的教学状态。
当然,在考虑批改作业的可实施性的基础上,评价的合理性将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多数评价是针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学生作品的表现性评价。对于表现性评价,评价指标中存在这样一对矛盾,那就是技术性评价指标与主观性评价指标的矛盾。在整个评价量表中,如果主观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可能导致评价的“虚化”;而技术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导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简单量化,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描述与评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Excel教学单元中,有一节美化工作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工作表中的文字、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或通过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形成一个能够吸引人的Excel作品。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用还是不用教学评价,如何应用教学评价,或许从下面由不同老师提供的美化工作表的教学案例中,让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一、无评价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完成了美化工作表的课堂讲解后,要求学生从教师机上下载一张“网球全能冠军榜”的工作表,按课堂教学的要求,对工作表进行美化设置。在随后的学生操作阶段,教师进行全班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有几位学生做得又快又好,给予了表扬。但也发现了几位学生并没有在做课堂布置的操作练习,而是在利用QQ聊天。还有一些学生一边在做教师要求的工作表美化操作,一边问老师:我还有那些操作未完成?
由于教师只布置了课堂练习,而没有给出评价的要求,虽然一般的学生都会去做教师布置的操作练习。但有的学生,特别是原来操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这些操作简单,自己对这些操作不成问题,加上教师又不要求上交作业,又没有批改,同时教师提供的工作表对这些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因此,就不愿意去做教师布置的操作,而是很快地进入到自己的QQ世界中去了。而对于自觉在练习教师布置的操作的学生,由于没有可参考的评价,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以至于有的学生在这次操作练习中少做了这部分内容,而另一次操作练习中又少做了另一部分的内容,有时甚至是本节课的重点练习也没有去做。一个学期下来,结果发现许多操作都未掌握。这也就是没有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虚化”的评价量表
教师在完成了美化工作表的课堂讲解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个性化的数据工作表,按表l7—1评价量表进行美化。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下课之前,将自己美化好的212作表以“学号.xls”为文件名,上传到教师机的“作业”共享文件夹中。并告知学生,课后教师将根据上面的评价量表进行批改,在下一节课进行讲评。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完成作业。对个别未按要求制作的学生进行了批评,并要求其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再去做诸如上网看新闻等其他杂事。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不时有学生提问:我这样制作,是否能在“整体效果”中得40分?也有学生提问:老师,怎样才算是有创新的制作?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对上述学生的提问给予一一回答。并提醒学生在快要下课时,保存自己的作品.上交到教师机上。
在美化工作表的第二节课中,教师表扬了全班同学在上一节课中,全都上交了作业。然后,又将做得好的学生作品进行了展示。但该教师并未给出对全班学生批改上节课作业的分数。
由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同时,在前面的课中都是学生自己制作的个性化数据工作表,因此学生都在努力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但由于给出的评价量表过于“虚化”,使学生无法根据评价量表来指导自己的制作。只是以自己朴素的想法:我尽量把工作表制作得漂亮些,来指导自己的操作。
而上面的评价量表对教师的批改作业也发生了困难。首先,通过观看学生上交的作品,教师怎样判断该学生是操作熟练顺畅,还是较为熟练呢?第二,对整体效果这一评价指标,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学生作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打分,但由于分数的跨度较大,教师如何把握给某学生打分宽了而给另一些学生打分严了呢?第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制作就给0分。如果这位学生已完成教师授课时要求的操作技能,而没有时间去创新,这部分分数就没有了,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打击。最后,教师在改作业时会发现,改作业工作量很大,按上述100分的评价体系,对一个50位学生的班级,可能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二小时,如果该教师有6个教学班,每周两节课,他将来不及批改作业。
三、针对技术操作的评价量表
教师在上课时,首先对上一节课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讲评。在肯定了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上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特别表扬了某些有新意的个性化Excel作品。然后讲解本节课美化工作表的教学内容,并给出本节课的评价量表,如表17—2所示。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下课之前,将自己美化好的工作表以“学号.xls”为文件名,上传到教师机的“作业”共享文件夹中。并告知学生,课后教师将根据上面的评价量表进行批改作业,在下一节课进行讲评。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不断有学生提问自己可得满分吗?教师针对评价量表,提醒学生你少了对底纹的美化,你少了应用艺术字等,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不断增加美化处理的内容。
但教师也发现个别学生在上网看新闻或聊天,进入教师机的“作业”文件夹,发现这几位学生已上交了作业,并且确实完成了相关的教学内容。但总感到这些已完成本节课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有欠缺之处,如整体的美观,有新意的美化等。这些学生似乎应付作业,快速完成作业后可以上网去做自己的事。
进行技术操作的评价是有益的,学生教师都可清楚地知道哪些操作已完成,哪些操作还要加强;另外,由于采用5分制,且容易判断,教师的批改作业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对一个班50位学生进行批改作业,约30分钟即可批改完成。通过观看批改的作业,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本节课的操作练习。对未能完成操作练习的学生,教师将做到心中有数。在下节课,可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出现应付作业的这部分学生,往往是操作基础较好,认为老师讲解太简单,但又要交作业。因此,快速做完后立即上传,接着就进入到自己的网络世界中去了。但教师似乎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做出更好的作品,而上述评价量表又无法促使这些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制作精品中来。因此,在上课时,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灌输,如拓展学生作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或在课堂上充分鼓励学生在制作作品时对美的追求,以培养学生的美感等。在评价量表上则可以加上一些奖励性的分数,如针对本节课,可加上“美化工作表有创新之处(如设置工作表背景等)”,奖励l分,并在下一节课的讲评中对这些有创新之作的学生进行表扬等,鼓励学生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精心设计、运用得当的评价方式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使学习活动指向预期的学习目标。从前面的案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1.怎样的评价量表才是合理的?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应尽量给学生提供短期的学习目标,避免提出遥不可及的、空泛的学习目标。
2.在何时给出评价量表比较适当?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在教学之前就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中可能要进行的评价,并呈现评价标准。明确需要学习的任务类型,激发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围绕评价指向的预期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3.如何合理地应用评价结果?
要将评价结果尽快地反馈给学生。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和反馈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反馈应最大限度地反映教学的重点并提供后续学习的建议,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并调整学习策略。
向学生提供反馈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归纳,正确认识努力、有效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成功之间的关系,消除对运气的依赖,避免学生将学习失败不恰当归为自己能力的低下并由此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
4.如何利用评价,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和分析学生在评价中的表现,确定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活动序列的组织是否恰当等,并提出改进措施。①
问题讨论
1.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一个班的学生差异非常大。特别是农村里来的学生,有的甚至连鼠标都没有摸过。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平时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时,可以有意识地对这部分学生更多地进行个别的指导,并且给予更多的鼓励。事实上,教师引导得好,这部分学生利用自己很少受网络的干扰,学习专心的优点,往往在制作学生作品时,不会输给那些自以为操作熟练,但不认真制作学生作品的同学。这种教师的鼓励,事实上是对学生在情感上进行的一种评价,往往对学生起着较大的激励作用。在平时教学中,你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上评价的?
有些学生一方面往往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更多指点,一方面又特别敏感,不希望老师时不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遇到特别敏感的学生,你又是如何处理的?
2.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你是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的?如对于下列教学单元,你采用哪些针对各教学单元特色的教学评价?
(1)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小报。
(2)用电子报表软件制作针对“用数据说明问题”这一学习主题的电子作品。
(3)汉字输入法教学单元。
3.在平时教学中得到对学生过程评价的分数,与整个学期对学生的总评价,你是如何结合评价的?即过程性评价占总评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资料链接

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会根据评价采用的测验题目的特性,将测验分为客观性测验与主观性测验两大类。但随着评价理论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客观性测验和主观性测验并非是截然独立的两个极端。现实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任务的真实性、评价任务的复杂性、评价所需的时间、计分所需的判断能力等四个方面均处于一个渐变的连续体上(如上表所示)。根据这四个方面特性的区别,可将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分为:选择-反应测验、补充-反应测验、限定性的表现性评价、拓展性的表现性评价四大类型。
限定性的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一个结构良好的限制性的任务中的实际表现。例如,按照明确的要求给一段文本设置格式;按要求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按要求写出一段程序语言等;或者根据提供的关键词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等。如,本文的教学案例,是对给出的美化工作表这一限制性的任务进行评价。
1.针对技能和作品的表现评价的优点
(1)能评估传统纸笔测验无法评价的复杂学习结果和技能性学习目标;.
(2)能对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技能提供更自然、更直接和更完整的评价;
(3)能通过明确学习和使学习更具意义性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4)鼓励学生将学习运用到现实生活情境中。
2.针对技能和作品的表现评价的局限
(1)使用起来耗时、耗力;
(2)对学生表现的判断和评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比较繁琐,而通常信度较低;
(3)表现性评价通常只能个别施测,而不是集体施测。(如,本文教学案例中的第三个课例,对评价方式试图突破这些局限,作了一些改进式的尝试。)
资料2“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评价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如果忽视了评价这一块,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一般地说,评价的方式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从“主题式学习”的特点看,我们更倾向于两者的结合。具体地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活动前应交给学生明确的评价量规。评价量规应分成团体和个人两种。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学科本身内容的要求,二是团体合作的效果,三是信息技术目标的掌握情况,四是团体和个人纵向的进步情况。
(2)评价要采取师生双向互动的形式。评价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一锤定音的做法,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在评价的时间上也不要只是在学习结束之时,而应选择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时机。,
(3)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笔试的方法,但应尽量采取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口头报告、活动报告等形式。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进行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精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讲解,细致入微的课堂指导,是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监督与激励,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从功能上看教学评价有: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是收集有关学生能力和课前知识技能的可靠信息,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帮助;过程性评价则是让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的每一步学的怎么样,及时提供矫正性反馈;而决定学生最终学科成绩的等级评定就是终结性评价,目前信息技术学科常见的终结性评价有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试等。
教学的最终效果虽然体现在终结性评价上,但保证最终效果的关键却是过程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又完全依赖于一线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经验和理论的积累不足,如何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方法,设计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案,并切实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是需要大家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问题
1、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公平性
什么是评价的公平性?为什么要强调“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任何评价为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机会,没有任何歧视,那它就是公平的。然而,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都要展示几个学生的作业或作品,认为这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环节。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具有评价的公平性。其一,为什么只评价几位同学的作品?其二,如何保证所选作品是最优秀的?通常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真正优秀的作品,这一点在听课中我感受深刻。这就意味着,展示评价对那些没有被发现、却拥有真正优秀作品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此外,对还没有完成作品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怎么就断定他们做不出优秀作品呢?这种不公平的评价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努力,对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伤害极大。老师应该特别重视这一点。
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越是晚交的作品越优秀,因为学生在不断完善他们的作品,教师一定要经过客观评价、深思熟虑后再推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如何才能使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需要教师的付出和耐心,需要教师在课后静下心,认认真真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后批作业,认真挑选优秀作品,在下节课上展示。
2、过程性评价要提供频繁、及时、有效的反馈
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练习、作业、单元(阶段)练习。课堂练习用来理解和操练所学内容,作业是课堂的巩固反馈,单元(阶段)练习则是对一个阶段学习的巩固反馈。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另外一些误区是:一部分课堂,教师只布置练习不反馈,长期下来学生发现做也可以,不做老师也不知道;另一部分课堂,教师虽然每次收作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时间批改,慢慢地学生也就不再期盼教师对作业的反馈了;另一些课堂,教师虽然批作业,但只是大致浏览一下给个评价,不久,学生就明白每次作业只要做了就行,至于做的怎么样并不重要;还有一些课堂,教师只是在单元末或期末才布置一个大作业,这样做就等于取消了过程性评价。这些不恰当的评价方式是影响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过程性评价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反馈要频繁
作为过程性评价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一定要频繁。只有不断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才能保证学生随时了解自己学的怎么样,并及时矫正。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不可能在课后做作业,教师可以把课堂练习和作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上完成,保证每周有一个巩固反馈作业。
(2)反馈要及时
教师要尽快批改学生的作业(练习),及时反馈结果,以保证学生在没有遗忘作业内容的时候看到反馈。我的做法是,本周的作业在下周上课前批改完成,并在教学网站上呈现给学生。我深夜加班的第一个理由就是批作业,把作业反馈当作我向学生提交的作业,从不晚交。
(3)反馈要详细
为了达到最好效果,教师要尽可能提供详细的反馈。我的作业反馈中除了作业评价外,还给每位学生一段“老师的话”。如图所示。



【学生感受】
上信息课是一件享受的事。每次怀着一点小期待打开作业评价的时候,看到老师对自己的或肯定或建议,看到同学们精彩的作品,实在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摘自10届1020133同学信息技术课期末总结
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对每一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写上有关学生优点、缺点的评价,并及时反馈,也就从作业评价中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动机最大的激励。
(4)反馈要采取积极性评价
反馈要针对具体问题“就事论事”,采取积极性评价,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学生真正的帮助,促进学生的进步。如,希望学生更换网页底色,可以用“灰色作为网页底色,更容易与其它颜色搭配”这样的建议,而不用“网页底色使用不当”“你的审美能力有待提高”,这种否定性评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反馈要具体明确
真正有效的评价反馈要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反馈要具体明确。过于抽象的反馈超出了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过于简单的反馈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方案
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从使用阶段和作用上对评价进行分类。如何进行各个阶段的评价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
1、评价方法的选择
传统评价方法有很多,如标准化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这些方法无疑对反馈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有效的,但却不能促进、检测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标准化测试的应用范围更加有限,一个学生可能能够非常熟练地回答出键盘上各键的功能,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会考的选择题中让学生选择“shift”“caps lock”等键的用途,但这并不能证明学生会用键盘,更不能证明他的打字能力。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信息素养等更多内容需要在实践中体现、检验,应该选择成就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学生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
成就性评价法要求学生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来展示能力。例如写一篇报告、设计一个程序、制作一个动画等,它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真实性评价法则更进一步,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施展他们的才能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如参加辩论会、展览会上展示作品、音乐会上表演等。
学生档案袋更加详细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日志、作业、阅读书目、自我评价表、成绩表、评语、家长意见等资料收集整理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方案的设计
评价方案的设计依赖于评价方法的选择。其中成就性评价方案的设计是最耗时,难度也是最大的,这里重点谈谈信息技术学科成就性评价方案的设计。
(1) 设计任务
这里所说的任务不是一些信息技术课堂上让学生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一个或几个操作。而是需要学生至少30分钟、1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考查综合能力的任务。
案例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评价任务
信息技术应用一方面遍布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引领着人类社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所学完成以下任务。
(1) 就信息技术的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控制技术分别列举三个以上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子体温计、血压计为感测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列举一个信息科学技术前沿综合应用实例(如霍金的交流设备)。对所举案例进行分析,指出案例中何处应用了哪种信息技术,并进行适当解释。
(3) 描述自己的想象。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医学、军事、生活等各种领域,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展望未来的信息技术。
说明:(1)(2)可借助网络。
任务呈现要求:
(1) 根据内容选择恰当表达方式,如Word文档、演示文稿、网页等。
(2) 首页内容:标题、提交人、日期。
(3) 结构清楚,重点突出。
(4) 版面设计合理,图文并茂。
任务保存提交要求:
以“学号 中文姓名 第02个作业”为文件名保存,以邮件方式发送给老师,邮件主题“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作业”。
设计成就性评价任务,首先,要关注任务是否包含了对学习结果起关键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类推性,学生在这一任务上的表现可以迁移到其它任务中。其次,要关注任务的真实性,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第三,任务要描述清楚,要求明确,并给出必要的帮助。
(2) 设计评分标准
成就性评价任务还需要设计清楚、明了、客观的评分标准,把成就性任务进行量化评价。通常需要给出反映任务质量的分项指标及说明。
我通常采用逐项评价指标,用批注方式对每一项进行说明,与任务同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就能够对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案例2:“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作业评分标准



设计成就性评价任务,编制评分标准,以及实际的评分过程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合理应用成就性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正确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建立激励机制,突出评价的正面反馈
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就、被同伴认可,树立榜样,是激励学习动机、激发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评价过程中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有力措施。
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教学网站上,除了“作业查询”“教学内容”“实践内容”“教学资源”外,每节课的“作业点评”栏目中还设置了“榜上有名”“作品展示”“他山之石”等项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热忱和热爱。

评价反馈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更需要教师的付出和努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缺乏兴趣、困惑不解、无法感知、主动参与等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生知识 建构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合理 有效 辅助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手段,使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使学校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更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更好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不断创新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提高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脑技术,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知识面。 我在学校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发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所以还需从最简单的入门, 最主要是教师自己多操作,多练习,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有老师问电脑好学吗?我的回答是:只要你会汉语拼音、会汉字就能操作。所以,我愿意为大家学会电脑操作尽心尽力,为教育教学现代化努力奋斗。 二、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作用是辅助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形象、真实(实况录像),便于学生接受。但在学校组织的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大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的播放时间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件成了讲课的主体,代替教师上课,而教师则成了辅助作用的旁观者,解说员,或成为电脑的操作者,本末倒置,夸大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要适量、适度,不是量越大越好,让他牵着鼻子走。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喜欢用大量的图片、动画、以及给文字加上不同的颜色,艺术效果,运用大量的声音效果,把课件搞得很花俏,结果整节课结束才发现,教学效果达不到目标。原因在于大量的媒体信息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直接或间接的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重点不再突出,学生已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这些动画、文字颜色、声音上,内容对其已没有吸引力。其实一节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可以利用一个教学片断,一个具体事例,解决一个知识点,一个具体问题,这样的简单课件也同样是一个好课件,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不是信息技术用的越多越好,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要用到恰到好处,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交相辉映。 三、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动静结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容易领悟知识,并且深入地领会其内含,最后得到升华,也就是所说的创新,但有些课件过分强调课件的修饰,什么动画、影像、图片一起上,重视了它的信息技术含量,而忽视知识的掌握上,过分情境化,喧宾夺主。这样的课堂,自然课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有时甚至产生一些笑料,让人难以接受。这样的一节课学生自然是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度过。但课堂毕竟不是娱乐场所,不能被过份的活跃冲昏了头,让华丽课件修饰而忽略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动的同时要让同学们合理的静,要动中有静,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开展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让他们静上心来去想、去悟,给学生提供创造灵感的机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灵感的环境。 四、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的关键作用 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科课堂教学当中,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效益。首先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如在备课时,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案库和计算机教学软件库中的资源,设计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教师通过浏览、选择、组编,设计成一个个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既快捷又高效。课堂上应用这些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答:正是如此,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等,才如此迅速地席卷国内外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教学信息化真的能够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问题。还值得人们深思。构建本评价体系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理性回应,因此,解决传统课堂老问题也就成为选择指标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答:(一)理论测试与上机考核相结合来测试知识与技能地掌握情况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目标要求,不仅要理解有关概念及特征,还要熟练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评价中,不仅要有理论测试还要进行技能考核。理论测试适合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
答: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一、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习热情。1、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使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评价真正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催化剂。基础好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要求他们小老师去帮助...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
答:2、评价时间要科学化。高中信息技术课一周只有两节,往往各校在时间安排上是错开的。人的记忆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此评价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评价不一定非要在课堂结束时才进行,在课堂中随时可以进行。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好的创意与灵感,有些甚至是教师无法想象的。教师就要及时把握住...

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答:1.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应尽量给学生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2.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在教学前就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中可能要进行的评价,并呈现评价标准。3.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并调整学习策略。4.教师要通过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教学。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一方面要...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评价的优势有哪些?
答:1.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求异、洞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评价学中,直观教学多优于一般的讲解,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电化教育又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
答:教师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总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评价一堂课
答:当然这里也要看教师指导和课堂控制的效果,看教师是否充当好了“导演”的角色,看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索,并进行合作学习,让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渗透到教学中。再次,看学生知识的整合度。一堂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好课都必须守住的底线。但光让学生掌握知识...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
答:是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也可能走了样,鼓励学生求新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兴趣浓。 第二.明确评价的功能,操作成功与否。就是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改善过程”,而应更多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