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甘肃省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

作者&投稿:岑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条 为了保证出差人员工作与生活的需要,并贯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出差人员的住宿费实行限额凭据报销的办法,按出差的实际住宿天数计算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办法,按出差的自然(日历)天数计发。第三条 工作人员出差的交通费和住宿费开支标准:
  (一)乘坐车、船、飞机和住宿的等级标准(见下表)。
  (二)表列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小汽车。
  (三)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之前,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之和在211.5元(含211.5元),出差已享受乘坐火车软席等待遇的,现工资等级尚未达到五级的高级工程师及相当技术职务人员,仍维持原有待遇不变。第四条 住宿费开支办法
  (一)出差住宿费在规定的限额标准内凭据报销。实际住宿费超过规定的限额标准部分自理,不予报销。
  (二)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免费接待或住在亲友家,无住宿费收据的,一律不予报销住宿费。第五条 交通费开支办法
  (一)乘坐火车,从晚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间,在车上过夜6小时以上的,或连续乘车时间超过12小时的,可购同席卧铺票。
  (二)省级机关副省长以及相当职务的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以乘坐火车软席或轮船、飞机一等舱位。
  (三)出差人员乘坐飞机必须从严控制。只对出差任务特别紧急的,经单位厅局以上领导批准方可乘坐单程飞机。对此各单位要制定具体控制办法。
  (四)工作人员到外省出差期间,每人每天发市内交通费3元,包干使用,不再凭据报销市内交通费。
  对出差人员经批准乘坐飞机者,其乘坐往返机场的专线客车费用,可在出差人员市内交通费包干的范围之外凭据报销。
  (五)下列出差人员不实行市内交通费包干办法:
  到基层单位实(见)习,支援工作以及各种工作队、医疗队等人员;
  到外地参加会议(不包括订货一类会议)和各种训练班的人员;
  自带交通工具或接待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出差人员;
  各单位认为不宜实行本办法的出差人员。第六条 乘坐火车符合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而不买卧铺票的,按本人实际乘坐的火车硬席座位票价(另外加收的空调费用不计入座位票价之内)的下列比例计发给个人补助费:
  (一)乘坐火车慢车和直快列车的,分别按慢车和直快列车硬席座位票价的60%计发;乘坐特快列车的,按特快列车硬席座位票价的50%计发;乘坐新型空调特快列车和新型空调直达特快列车的,分别按新型空调特快列车和新型空调直达特快列车硬席座位票价的30%计发。
  (二)符合乘坐火车软席卧铺条件的,如果改乘硬席座位,也按本条(一)款规定的硬席座位票价的比例发给;但改乘硬席卧铺的,不执行本规定,也不发给软卧和硬卧票价的差额。第七条 夜间乘坐长途汽车、轮船最低一级舱位(统舱)超过六小时的,每人每夜按第八条(一)款规定的标准,加发一天伙食补助费。第八条 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
  (一)工作人员到外省出差的伙食补助费,不分途中和住勤,每人每天补助标准为:一般地区15元,特殊地区20元(按在特殊地区的实际住宿天数计发伙食补助费,在途期间按一般地区标准计发伙食补助费)。
  (二)在兰州市市区(指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出差,因工作需要,不能返回本单位或回家吃饭,必须在外就餐的(不含在单位职工食堂就餐者),可给予误餐补助。早餐补助1元,午、晚餐各补助1.5元。
  (三)到中川机场接送客人的汽车司助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如不能返回本单位或回家吃饭,每人每天给予伙食补助费4元。
  (四)省级单位工作人员到本省地、县出差的伙食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并按规定交纳伙食费。
  (五)省级工作人员到县以下乡(镇)所在地出差的伙食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天4元。省级单位工作人员到农村出差,在农(牧)民家吃饭的每人每天补助3元。向农(牧)民每天交纳伙食费4元(早餐1元,午、晚餐各交1.5元)。
  (六)省级派到基层单位实(见)习,临时性工作锻炼(指半年以内的)、支援工作以及各种工作队、医疗队等人员,在基层单位工作期间每人每天伙食补助标准为4元。
  (七)为鼓励出差人员乘坐火车,不乘飞机,以节约开支,并鉴于在途期间伙食费用较高等原因,在途期间,连续乘车超过12小时(含12小时)的,可凭车票每满12小时,加发30元伙食补助费。

国家差旅费报销规定~


法律分析:差旅费报销额度限制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各地财税机关对此也执行不一,但基本的规定都是可参照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标准执行。
法律依据:《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50元。第十五条 出差人员的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30元,用于补助市内交通、通讯等支出。
第十六条 出差人员由所在单位、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免费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如实申报,公杂费减半发放。
第十八条 到基层单位实(见)习、工作锻炼、支援工作以及各种工作队等人员,在途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照差旅费开支规定执行;在基层单位工作期间,每人每天发放伙食补助费15元,不报销住宿费和公杂费。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省级财政支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_百 ...
答:第一条 省级预算经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时,必须按法定程序,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第二条 省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预算采取零基预算编制办法。人员经费按照国家和省上核定的编制和标准确定...

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_百度知 ...
答: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最新规定,旨在提升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甘政办发〔2011〕287号文件明确指出,这两项重要的法规已得到省政府的批准,并正式下发给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以及省政府相关部门。《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暂行办法》详细规定了...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党政干部违纪建私房、装修住房问题的规定_百 ...
答:第一条 县处级以上干部(包括县处级干部)不准建私房。凡是已经兴建的,一律按本规定处理。第二条 县处级以下干部在城镇建私房,用地面积,按甘建发〔1988〕039号《关于颁发〈甘肃省村镇规划试行定额指标〉的通知》(附件)执行。第三条 县处级以下干部个人需要在城镇建私房的必须如实向本人所在单位、...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已于1997年10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省长 孙英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四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

甘肃省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核查办法甘肃省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核查办 ...
答:为了规范和监督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确保其依法诚信执业,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个核查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当审计对象属于审计机关监督范围时,审计机关有权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检查。审计报告指的是社会审计机构对审计监督对象...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甘肃省实施防汛条例细则》等3件政府规章的决...
答:一、《甘肃省实施防汛条例细则》(1993年7月3日省政府令第2号公布,2002年7月9日省政府令第27号修正) 1.增加一条作为第八条:“有防汛任务的地方,应当根据经批准的防御洪水方案制定洪水调度方案。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洪水调度方案,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批准。洪水调度方案经批...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地址
答:北滨河东路。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地址位于甘肃省北滨河东路。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是甘肃省的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关是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批)
答:规章名称: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甘肃省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的规定 发布文号:甘政发〔1979〕9号 说明:适用期已过,实际已经失效。 序号:22 规章名称: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经费预算包干试行办法 发布文号:甘政发〔1980〕35号 说明:适用期已过,实际已经失效。 序号:23 规章名称: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具体政策...

甘肃省交通厅的历史变迁
答: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原名甘肃省交通厅,2009年才改名为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16号)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省委发〔2009〕9号)精神,设立甘肃省交通运输...

甘肃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答: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履行职务,应当分别持有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行政执法证件的具体管理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对行政执法证件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五条 实行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情况报告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按照省、市(州)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