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阶段?

作者&投稿:系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始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
在理论上直观技术是以哲学认识论(感觉论)为基础的。英国唯物主义
哲学家 培根曾说过,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
体的一切官能,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
而对对象的占有。”从17世纪开始逐渐形成的,以班级教学为认识形式、
以书本、粉笔、黑板、图片、模型及口语为媒体的直观技术是较为简单和
原始的教育技术。
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媒体技术兴起与教育心理学理论
国外有人把这个阶段的教育技术称之为“教育中的技术”(Technology in Education)。这一阶段以视觉教育或听觉教育为特征。在理论上也脱离了哲学
母体,不再仅是从认识论出发来描述了,而是开展了广泛的、有多个代表人物
和流派理论探讨。然而各种理论又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没有形成教育技
术学的理论体系。视听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加·戴尔。他在其《视
听教学法之理论》(1946年)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戴尔认为,人
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获得知识与技能比较容易。他用一个
学习经验的塔形体图来表示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俄亥俄州立
大学心理学家普莱西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设计了好几种自动教学机,并开展
实验。然而由于教学机设计的问题和客观条件不成熟,普莱西的自动教学机对
教育技术的发展影响不大。直到50年代中期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普
莱西的早期贡献方为人们真正认识。这个时期,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新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他在1954年发表的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
根据自己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重新设计了教学机器,从而使
美国50年代至60年代初程序教学运动达到高潮,后来发展成为不用教学机器只
用程序课本的“程序教学”。再以后,他的理论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开始了计
算机辅助教学(CAI),也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系统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60年代初,视听教学领域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它同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
响,一是传播理论,另一是早期的系统理论。香农(shannon)创立的信息论
引入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视听传播学。视听传播学主要涉及学习过程的
讯息的设计和使用。传播学的产生,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物”引向从信源
(教师或视听材料)到受者(学习者)的信息传播过程上来。在传播学向视
听教学渗透的同时,系统理论也开始对教育、教学发生作用和影响。教育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方法、教育设
施以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
发挥,不仅需要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更取决于系统中各要素的
最优配合和协调一致。因此,只有用系统的观点对教育的各个部分(包括媒体)
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考虑,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才是实现教育最优化的
根本途径,于是逐渐由媒体应用转向了系统设计,由媒体技术进入系统技术阶
段。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兴起的时期,传播学、行为科学、系统设计渗
透于教育之中,“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概念和专门术语逐渐形成。
60年代初,Education Technology(教育技术)一词首先在美国一些书刊、杂
志中出现,并很快在国际上传播开来。

望采纳~~

~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特点?
答: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日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生了分化,而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心内容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教育学的综合化是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又一特征。教育学的综合化主要是指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

教育技术学在哪个国家领先
答:回答量: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美国啊(一)国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简史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初始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在理论上直观技术是以哲学认识论(感觉论)为基础的。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

教育学年龄阶段划分为哪六个阶段?
答: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杨贤江等.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代表...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1.孕育阶段: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2.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3.初创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阶段
答:一、萌芽阶段: 中国:一人一书(孔子、《学记》) 1、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对象、目的、内容(特点)、方法和手段、道德教育)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培养君子、政治家;教育内容:五经(继承了西周六艺内容,缺陷:忽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鄙视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愤不启(启发诱导...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顺序为
答: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顺序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媒体教学阶段、信息化教学阶段和智能化教学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国外教育技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人们开始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片、录音等媒体来辅助教学,但这些媒体的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主要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和培训领域。2...

简述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
答: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

教资小学教育学考点: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答:③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所谓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由两篇文章构成,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

学前教育学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捷克大教育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杜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 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3、系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