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典故。 60个古典文学典故,你知道多少

作者&投稿:务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左思少年时以才气自负,他在《咏史》诗中,表达自己的志向: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式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认为自己文韬能与贾谊、司马相如媲美,武略可堪与司马穰苴并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平治天下。功成之日,不受封爵,隐退田园。但他的抱负落空了,西晋统治者认为他出身寒微,将他弃在一旁。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与左思同时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世说新语 容止篇》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气。《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据《晋书》云,左思少时学书与音乐不成,其父认为他笨,左思受到刺激,发奋勤学,历十年而写成《三都赋》。《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来于此!《文心雕龙 神思篇》称“左思炼都以一纪”,把他列为古来文思迟缓的作者之一,评为:“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同样是刘勰,评潘岳则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左思的《咏史八首》不专咏古人、古事,而是借以写自己的怀抱。本篇为第一首,乃是言志之作。晋武帘时羌胡、东吴和晋屡相攻伐,咸宁五年 (279)晋伐吴,诏书有 “ 孙皓犯境,夷虏扰边, …… 上下戮力以南夷句吴, 北威戎伙 ” 等语,和此诗所咏情事相合。

本篇直抒胸臆,议论滔滔,笔墨淋漓,气象开阔。然而,这些议论不是空泛的,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壮志高标通过那些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具体事物表达出来。比如诗人自述文才出众,便说 “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这就使人想到他具有贾谊和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又如他自述武略过人,是借 边城报警和自己娴习兵法来表达的。他不空谈志向的宏伟,而是写道: “ 长啸 清风,志若无东吴 ” ,以此见出其豪放高迈的胸襟。正因为诗中的议论都紧扣住具体意象,因此,全诗既有纵横古今的气势,又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此诗以情取胜,但并不疏于文辞。诗中多用对偶句,造句工稳,读起来自然流畅。他也精干炼字,象 “ 弄柔翰 ” 的 “ 弄 ” 字,生动地表明诗人运笔白如,得心应手; “ 长啸激清风 ” 的 “ 激 ” 字,写出了诗人搏击风云的气概;而 “ 左眄 ” 、 “ 右盼 ” 二词,更是大有顾盼间横扫千军的气势。这些字词都有传神写态之妙,正见出诗人驾驭文字的功力。

是`````陈子昂``````陈子昂摔琴震洛阳````````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初唐政治家、文学家。出身于富豪之家,早年有慕侠之心,怀济世之志,年十七八岁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习文。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以“原其政理,察其兴亡”树立了“以公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不几年便学涉百家,“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陈子昂步入仕途后,从政十五年,官位未显,仕途坎坷。经历了两次从军,两次贬官,两次下狱直至惨死狱中的曲折人生。作为一名政治家,陈子昂无疑是失败的,而作为盛唐一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却是功勋卓著的,成功的,伟大的:他看到初唐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的弊端,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倡导“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其所创作的120多首诗歌言语清新,内容深厚,感情丰富。爽朗刚健的风格一扫齐梁及初唐宫廷诗人的颓靡之音,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杜甫有诗赞曰:“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也称颂道:“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陈子昂有着颇为传奇的一生,生前的诸多故事和佳话,流传不衰,在此,笔者略取一二,以馈读者:
摔琴扬名
唐高宗开耀年间(681-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考中入科进士后,由于他为人耿直,不会趋炎附势,亦不巴结权贵,故受到冷落,不为人所知。他客居京城,等候武皇赐官。一等数月,杳无音讯,心中郁郁不乐。
这天他独自于京城天街六市闲逛,来到一乐器店,适逢一群纨绔子弟正围观一把古琴。店主指着古琴向顾客招揽道:“此乃汉代赵五娘寻蔡邕时所弹之琴,可比卓文君焦尾琴,乃稀世珍宝。”索价百万。子昂挤进人群,愿千缗买之。众人莫不吐舌称奇。有人问:“你善此琴?可否弹奏一曲,先闻为快。”子昂朝众人拜曰:“明日请光临宣德里,鄙人自当一献薄技。”
次日,人们如期而至,前来宣德里听陈子昂弹琴。蜂拥而至的市民、文人学士、达官贵人,把整个宣德里挤得水泄不通。陈子昂置美酒佳肴款待客人后,走向几案,捧起古琴,对大家说:“诸位,在下蜀人陈子昂,自小饱读诗书,熟知经文,有诗文百轴,今风尘仆仆,驰走京城,然知音难觅,至今沉沦无闻,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毕即将古琴摔得粉碎。众人见此情景,莫不瞠目结舌,惊愕不已。于是陈子昂遍发诗文于与会者,客中精通诗文的文人学士看罢诗文,莫不交口称赞。
客人散去,奔走向告,陈子昂才名不翼而飞,一时帝京靡然属目,时幽人王适拜读其大作后,感叹:“此人是必为天下文宗矣!”不久,此事传至女皇武则天耳里,她亲自阅读了陈子昂的诗,知道了这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蜀中英才,在金銮殿中接见了他,并授官录用。
武后赐赏
武则天是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起用贤士以振兴国威的女皇。颇有太宗风度,她不拘一格,广开言路,大刀阔斧破格提拔人才。
长寿二年重阳节,她命朝廷学士随行游龙门并要求学士们赋诗,从中选出诗魁予以重奖。此时,陈子昂虽位卑官低,但诗名颇盛,受女皇重视亦随行。此行女皇收到诗篇约三十首,她抽选了其中自己宠爱的侄儿武三思,尚方监丞宋之问,麟台正字陈子昂的诗交上官婉儿,命她一首一首的念,然后一起评议。
上官婉儿首先念的是武三思的《应制诗》,诗曰:
“凤驾临香地,龙车上翠微。
皇宫含雨气,荣臻挂日垂。”
学士赵固为讨好女皇亲国戚,赞道:“梁王的诗自然流畅,不愧为好诗。”武悠宜也说:“情景交融,可贵可贵!”
接下来一首是尚书监臣大学士宋之问的《谒龙门》,诗云:
“佛像千尊起,恩沫万家园。
福如两山松,寿比洛河源。”
大诗人张九龄闻毕称赞:“情真意切,乃好诗中的好诗。”张若虚也说:“韵律优美,定可再夺诗冠。”
上官婉儿最后展开陈子昂诗稿,不禁大惊失色,竟然是一首直抒胸臆的诗谏。此诗触及时政弊端,言辞刚烈,倘若怒及皇威,定会招来杀身之灾,故手捧诗稿面露难色。待女皇催促,她才壮着胆子念着陈子昂的《感遇诗》,诗云: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奈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原来,陈子昂对武则天过分尊崇佛教,广建寺庙,劳民伤财之举深为不满,故以此诗警喻。诗一念完,场上顿时哗然,气氛紧张起来。女皇环视众臣后,面带笑容向狄仁杰问道:“狄爱卿,对这三首诗,你有何看法?”
狄仁杰乃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贤相,沉思片刻直率地说:“三思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诗助圣上雅兴;宋监丞诗道心声,是不可多得颂歌;陈学士直言广建佛寺耗财之时弊,为民清命,身系朝廷,字字铿锵,真时代强音也!”
女皇听后点头称道:“陈爱卿《感遇诗》不仅紧扣时政,正视现实,忠言直谏,不趋炎附势,不溢美娇情,今日之诗魁当陈爱卿莫属。”言毕,武则天还亲自赐一条龙珠玉带并当众降旨,擢升陈子昂为右拾遗。
古台幽叹
陈子昂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后,为官十余年,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干。武则天虽多次召见他,却因其清廉耿直,又言多直切,始终未得到施展的机会。未能受到重用。于是,他上书乞求“束身塞上,奋命贼庭”。立志驰骋沙场,报效国家。武则天神功元年,陈子昂作为同州刺史建安王武攸宜参谋,随军北伐,军次渔阳,前锋覆灭,举军恐慌。子昂挺身而出,请求分万人为前驱,为国破敌,并进谏严立军纪,以振军威。昏庸的武攸宜却畏敌万分,不仅不听,反而因此而记恨予子昂以降职的处分,严禁他过问军机要事。
陈子昂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满腔忧愤。于是登上蓟北楼,站在幽州台凭栏怀古,吟出千古之绝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幽州台歌》诗人有感于古代燕昭礼贤下士,强烈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无限而寥廓的背景之中,无穷的历史和苍茫的宇宙将诗人的孤独和渺小无助之感推至一个无以复加的极端,它使得孤独感,对于古代文人而言,成为某种不能逃脱的人生体验。后人黄周星有云:“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印刷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诗歌和文章都是靠读者手抄流传的。在中国历史上,一位叫左思的文学家,因为写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以至于贵族富豪们争相传抄,因而引起市场上纸张价格陡涨,一时传为佳话。

故事的主人公叫左思,他生于250年,是中国晋代文学家。左思相貌丑陋,从小天赋并不是很高,他学习过书法和鼓琴,都没有学成个样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才发愤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左思20岁那一年,妹妹左芬被选入王宫,他的全家因此迁往国都洛阳。这使得左思有更多机会接触上流社会的文人学者,创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并最终写出了传世名篇《三都赋》。

《三都赋》大约写成于左思30岁的时候。作品问世后,当时的文学家皇甫谧作序,张载作注,先是在文学圈内传播,后来贵族富豪们附庸风雅,也纷纷加入了传抄的行列,结果洛阳街头的纸店供货吃紧,纸张的价格也随着不断上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

那么《三都赋》到底是怎么样一篇文章呢?赋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讲究对仗和运用典故,行文力求辞藻华美。“三都”指晋之前的三个诸侯国蜀、吴、魏的国都。《三都赋》包含《蜀都赋》、《吴都赋》和《魏都赋》,每篇赋中都借假想人物之口,描绘和评论当地的形势、物产和制度。但整个作品的成就还不单单在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左思为了创作这篇作品,花了大量的时间考证典籍,并实地调查,力求所引用和描述的事物真实。等材料准备好之后,左思在自己家里、院子里,甚至厕所里,到处布满了纸和笔,以便于自己有了灵感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记下来。就这样殚精竭虑,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才完成。

《三都赋》比较广泛地反映了中国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涉及到当时朝野上下都关心的内容,像统一全国等问题,因此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好评。

实际上,作为一名文学家,左思并不是仅凭一篇作品就流芳后世的。除了《三都赋》,他还写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其中著名的是他的《咏史》组诗。在这些诗歌中,左思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成为后世许多诗人效仿的榜样

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后游乡校,乃感悔修饬。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名满都下。擢进士第。武后朝,为灵台正字,数上书言事。迁右拾遗。武攸宜北讨,表为管记,军中文翰,皆委之子昂。父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唐兴,文章承徐庾馀风,骄丽秾缛。子昂横制颓波,始归雅正。李杜以下,咸推宗之。

一次砸钱百万,换来一夜成名
陈子昂他们家是大阔佬,在当时绝对列入全球财富500强。他家乡闹大灾,陈子昂的老爹一下就拿出上万石粮食救灾,几百万斤粮食随手就散了,全不当回事。以大侠自居是他们家数代的家风,到了陈子昂这里也没辱没祖宗,到了18岁还不念书,成天赌博打猎,玩挥金如土的游侠派头。
可陈子昂脑袋真够好使,某天忽然觉得玩够了,回过头来就开始用功。没几年,名流王适看了他的诗吓一跳:将来的文章宗师肯定是这小子。虽然陈子昂以后的江湖地位不可限量,但在京城里一待好几年,根本没人搭理他这个“文宗”。
后来京城市场出了一个卖胡琴的,要价一百万。这样的狮子大开口,逗得全市的大款们接二连三地跑去看,有钱人尽管多,可谁也不知道这个价钱值不值,都怕当冤大头。
这事越闹越大,卖胡琴的地方成了京城新开发的旅游点,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陈子昂正整天郁闷得不行,听说后就跑去挤进人群,看都不看就让身边的管家掏钱。看热闹的都蒙了:“老大,你拿这玩意回去干吗用啊?”陈子昂说:“我的胡琴演奏拿过国际金奖。”有多事的就问:“那能不能让咱开开眼?”陈子昂说:“明天我开一独奏专场演出,没事的都来,咱还管大家暴撮一顿;不光今天在场的,京城名人都欢迎光顾,咱就当玩了。”第二天,全市各界知名人士一百多人都拥到了陈子昂的场子里,陈子昂满汉全席高规格伺候。吃完了,陈子昂发表宴会致辞:我陈某人搞了大量文学创作,在京城混了那么多年都没人知道,胡琴演奏这种不上档次的玩意,哪是咱这么有品位的人干的?说完捧出那把一百万的胡琴,当场给摔个稀烂。
然后陈子昂让管家抬出两桌子自己的作品集,签名送书,来的人人有份。一个大款花一百万就图砸了听一个响,当天这事情全城都传遍了,陈子昂立刻名扬京师,不久,就作为高级人才被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聘请。陈子昂成功炒作的广告策划案,也被所有广告公司奉为经典广告案例,只是这种炒法小户人家玩不起。

混在武后手下,始终不得重用
陈子昂不光有文学才华,在大唐的法制建设中,他也是有历史地位的。
有一个叫徐元庆的社会青年,父亲被家乡的副县长赵师韫杀了。后来这赵师韫升官到了京城,徐元庆隐姓埋名跟到长安打工,终于瞅准机会宰了赵师韫,为父报仇之后就自首投案。这个案子轰动一时,有说该杀的,有说该登报表扬的,吵成一团。
最后陈子昂出的馊主意占了上风。陈子昂说,不杀此人,那是拿法制开涮,必须得判死刑;但是古礼“父仇不同天”,徐元庆为报父仇不怕杀头,这是大孝,应该表彰。按照陈子昂的章程,徐元庆被杀头之后,给他的坟墓立了纪念碑。
唐朝游侠风气极盛,大家都很拽,很像美国西部片那个光景,有事不依靠政府依法办事,时兴自己动手解决,故此仇杀案件每每发生。陈子昂一开这个先例不要紧,唐代后来凡是类似案件的审理,统统根据陈氏判例办理。

应该是初唐诗人陈子昂,当时有人卖一把非常昂贵的琴,陈子昂买下它,说第二天当众演奏,到了第二天,他将琴当众摔坏,说我陈子昂的诗文虽好难道就没有想欣赏这把琴一样的人来欣赏吗

古代文学典故~

倾国倾城­

­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宫廷乐师首领)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如李白《感兴》“峨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又《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均用此典。(典见《汉书.外戚传》)­

01
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02
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03
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04
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05
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06
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文学中,“来燕”和“归鸿”的典故出自哪里,有什么指代意义?
答: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

巫山有什么典故
答:二、巫山典故在中国文学中广泛应用 1、它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巫山常常被用来暗示一种遗憾或困难,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命运被比作巫山,显示出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 《古诗十九首》中的《登鹳雀楼》,使巫山典故成为了传世衡春名篇;《陈阿娇》中讲述了一个妇女因为...

贾谊最出名的一个典故
答:贾谊最出名的一个典故是:前车之鉴。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所写的文章便远近闻名。汉文帝听说贾谊精通诸子百家,于是征召贾谊入朝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方二十岁。为了表示对汉文帝的忠心,他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赞赏上书,陈述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一次,贾谊在奏折中引用了夏...

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出自哪一个典故?
答:出处:《诗》作者:寒山 朝代:唐代 作品原文: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译文:我看见野蛮的汉族人,将我装水的篮子抢走,一气之下回家休息,回想起来才发现篮子怎么能装水。

一字师的来源典故
答:一字师(yī zì shī)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

滕王阁序 典故
答: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2、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译文: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译文:使贾谊遭受委屈,...

谁知道“闻笛赋”的典故
答: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思旧赋》 魏晋...

一人一合一口酥 有关杨修的一个典故
答:一人一合一口酥出至《三国演义》,原文为: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译文:还有一天,塞北进贡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典故
答:闻笛赋,典出晋人 向秀《思旧赋 》。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记》。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出现的典故有哪些?
答:1、火烧赤壁:三国时期,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典故。通过全诗中的“三国周郎赤壁”和“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看出是在引用火烧赤壁的典故。2、儒将周瑜,少年英雄娶小乔:通过全诗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以看出此引用。作品简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