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为什么会在英国出现一批女性作家? 19世纪俄国在美术上涌现出的一批作家有哪些?

作者&投稿:甘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19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而19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当时的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探讨它的必然性。以简•奥斯汀、夏洛蒂三姐妹、安妮、勃朗宁夫人等为代表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性作家群涌现在了19世纪英国的文坛上。这一独特现象出现在英国的文坛上,是有其必然性的。本文试从英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探索其根源。
经济上,得益于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焕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为女性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工业革命促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19世纪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全面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机构的膨胀以及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中产阶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经济实力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从
中产阶级在英国内阁中数量和比重的变化中就可见一斑。
19世纪在英国内阁中中产阶级的比重是逐渐增加,特别是到19世纪后期。有数据表明“1868年格拉斯顿内阁中贵族为7人,中产阶级为8人;1874年狄斯雷利内阁中贵族为8人,中产阶级为6人;1885年索尔斯伯里内阁中贵族为11
人,中产阶级为5人;1886年格拉斯顿内阁中贵族为9人,中产阶级为6人;1886年索尔斯伯里内阁中贵族为1O人,中产阶级为5人;1892年格拉斯顿内阁中贵族为9人,中产阶级为8人;1895年索尔斯伯里内阁中贵族为8人。中产阶级为11人。以后各届内阁中贵族便始终少于中产阶级分子的人数。”⋯ 这足以见得19世纪中产阶级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英国中产阶级的壮大,英国妇女特别是中产阶级妇女的命运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为生活所迫走出家门时,中产阶级妇女却完全退隐到家中,过去曾经是男人得力助手的妻子和女JL~'I1,如今不稼不穑,闲居在家。工业化使家庭和工作场所分离,家庭变为一个私人场所。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商场,“家”——成了中产阶级男子感情的避风港,同时,妻女不外出工作也是19世纪中产阶级地位的象征。妻子闲居家中是丈夫事业成功的象征——表明他挣的钱足以维持一家人的舒适生活。在《有闲阶级的理论》一书中凡勃伦指出,“资产阶级通过他们的妻女来炫耀其财富,她们的无所事事和奢华被用来表现她们的所有人一丈夫和父亲的勤劳和威望” J。这种观念阻碍了中产阶级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做个“家庭天使”是19世纪对中产阶级妇女的呼唤。
为了使禁锢在家庭里的妇女的生活有意义,便对家庭进行大肆的赞美。福音派宣称:“家庭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石,妻子和母亲是家庭的核心。” J‘‘英国人的家庭就是他的城堡。”L4J英国著名政论家、艺术评论家和散文作家约翰•拉
斯金(John Ruskin 1819—19oo),在《芝麻和百合•女王花园》中赞美道:“家是和平之地,避风之港,不仅避开一切伤害,而且籍以挡开一切恐惧、忧虑、离别⋯⋯这是神圣之地。”L5 J而妇女便是这一切美好地方的守护“天使”,使得中产阶级妇女也心甘情愿留在家中,成为“家庭天使”。中产阶级的壮大使得大量妇女回归家庭。而19世纪之时的家庭服务(domestic seI、,ice)非常兴旺。
据统计,“家庭服务是19世纪英国妇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在整个就业人口中排第二位。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在1 073.6万妇女之中,有90 5万人从事家庭服务业(不包括农场服务在内)”_6J。如此兴旺的家庭服务工作使得留在
家中的中产阶级妇女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解脱出来,闲居在家,具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中产阶级妇女不必为生活而拼命奔波,有闲暇时间读书写信,又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去用心体验生活的滋味,她们阅读大量的书籍,提高自己的品位。“妇女们可以有思想,可以博览群书,⋯⋯男人们开始赞同并帮助她们要变得聪明、智慧,而不是嘲笑或阻止她们。” 7 19世纪兴旺的家庭服务业使得回归家庭的大量妇女无事可做,为了打发闲暇时间,又提高自身的品位,创作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她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大量女性作家涌现的第一个原因。创作也是部分中产阶级妇女谋生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是原因之二。这是由于人口比例失调而中产阶级妇女不能外出工作所造成。英国在黑死病之后,人口比例就严重失
调,19世纪的英国,女性人口始终多于男性。“据1851年人口调查统计,女性就比男性多出50万人。” 』.‘在1851年,15~ 45岁的单身妇女有27.65万人,1871年增至32.87万人。在1871年,20~24岁的年龄段,单身妇女占2/3,24~35岁的占30%。”_9J随着海外殖民地的发展,大量男子移民海外,
这样在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大量的单身妇女,其中中产阶级妇女占了绝大多数。这些未能结婚的女性,她们的家庭出身决定了她们不被允许离家谋事。“如果一位妇女不得不工作,立刻(虽然她可能是一名基督徒,有良好的教养)她就失去了传统赋予‘淑女’一词所包含的特殊身份。这样大多数人只有无可奈何地呆在家中。” l 0j这样写作便成为她们谋生的一种体面选择。如著名的夏洛蒂三姐妹,她们开始是当家庭教师,后转向写作,并以写作为生。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还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正如伍尔芙说:“伟大的作品不可能单独地无缘无故地诞生,它是成年累月共同思考的结晶,大家都作过努力,单个声音的背后隐藏着大众的才智。”_】 J就如简奥斯汀在小说上取得的成就是由于有一大批优秀的和微不足道的女性作家写的小说供她借鉴。19世纪涌现出一大群有影响的女作家是有这样一个基础和发展过程的。早在17世纪,英
国就出现了以写作谋生的女作家贝恩,正是由于贝恩的示范,在18世纪才出现拉德克利沃夫夫人、玛利亚•埃奇沃思等女作家。发展到19世纪就涌现了30多位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同时,英国妇女特别是中产阶级妇女她们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经历又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世纪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多以写家庭婚姻中的女性为主,这与她们的切身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产阶级的妇女,她们一生的目标也就是结成一门门当户对的婚姻,成就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所以甚至连她们的教育也始终与长大后做母亲的角色联系在一起。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指出女子“所学的一切,无不明显地具有一定有用目的:增进她肉体上自然的丰姿,形成她内心的谨慎、谦逊、贞洁及节俭等美德;教以妇道,使她将来不愧为家庭主妇等等。”自身的生活体验加上本身的文化教养,使得妇女的创作大大地增加起来。当然,妇女创作的增多,还在于她们拥有广大的读者基础。因为她们的作品反映生活,贴近生活,小说中理想的婚姻生活是所有女性所追求的,甚至有许多作品114还成为对妇女进行婚姻家庭教育的教材。贴近生活的作品在吸引广大的女性读者群的同时,促使更多的女性尝试着写作。
19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在创作上大多选用了小说这一体裁,这有着深刻的文化因素。因为在当时小说是一种不成熟的体裁,是男作家们不屑于采用的方式,因为小说的形式太随意,和书信相似,不足以表现文学的高雅。但女性却天然地适应这种体裁。正如乔治•爱略特在《妇女小说家的愚蠢小说》中说“没有哪一种艺术比小说更能自由地突破苛刻的条条框框。”她的恋人刘易斯在研究1852年妇女小说家时也指出:“就所有文学类型而言,小说无论从本质抑或处境来看,皆是妇女最能适应的体裁。”“小说是体现妇女学问的主要组织部分的家务经历的适当形式。”

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在英国19世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异军突起,成为19世纪英国文化史上引人瞩目的独特现象。而通过分析这一独特现象和了解她们所写的作品的内容,又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19世纪英国的妇女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在19世纪,英国涌现出一批女小说家,奥斯丁、 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女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表现了当时出现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小说表达妇女的权利。奥斯丁的小说写中产阶级日常生活,描写精致,语言幽默,通过缔结一门好婚姻寻求妇女的出路。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勃朗特三姐妹的创作具有传奇色彩。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家庭女教师的独立宣言,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充满狂放的激情,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盖斯凯尔夫人描写了工人生活。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对人有深厚的同情。
19世纪英国女作家的创作题材主要是日常家居生活、个人情感、乡村生活,较少社会大题材。这与妇女的生活天地有关。妇女被限制在家庭,她们的创作在当时不被社会普遍承认。她们处于边缘文化的地位,常常受到男性评论家的嘲笑。
女作家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小说,这本身是一种争取妇女的话语权利行为,她们的个人体验成为被遮蔽的妇女的集体记忆,以及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记忆。

19世纪英国女作家~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亲切感人。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长篇小说《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一、生平和创作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豪渥斯是山区的一个穷乡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们只能在沼泽地里游玩。好在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这是自母亲去世后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乐趣,同时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24年,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里。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那里的条件极差,教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动辄要受体罚,每逢星期天,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这之后,父亲不再让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学校,但那里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远忘不了这段生活,后来在她的小说《简·爱》中,她又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此作了描绘,而小说中可爱的小姑娘海伦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里后,生活又像过去一样,但她和妹妹们的兴趣却更加广泛了。她们一起学音乐,弹琴、唱歌,画画,而最使她们感兴趣的却是学习写作。勃朗特一家一向离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这个孤寂的村落里,她们所能找到的唯一慰籍,就是面对荒野任凭想象力驰骋,编写离奇动人的故事。当时夏洛蒂14岁,已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开列的书单,她共写了22卷之多,每卷60到100页。这些习作尽管还很幼稚,但已表现出相当厚实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习作,可以说为她往后在文坛上一举成名作了充分准备。

  15岁时,夏洛蒂进伍勒小姐在罗海德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她为了挣钱供弟妹们上学,又在这所学校里当了教师。她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写作,但至此还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岁时,她大着胆子把自己的几首短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塞。然而,得到的却是这位大诗人的一顿训斥。骚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文学不是女人的事情,你们没有写诗的天赋。”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伤心,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坚持写作。

  1838年,夏洛蒂离开伍勒小姐的学校。第二年,她到有钱人家里担任家庭教师。这一职业在当时是受歧视的,而夏洛蒂更是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家庭女教师的辛苦与屈辱。她在当时给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私人教师……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根本不被当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讨厌甚至憎恶家庭教师这一行当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别当过两次家庭教师,但每次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这两年里,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个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轻的牧师。但是,这两次求婚都被她拒绝了,原因是她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爱她,只是按传统要娶个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愿离开家到外面去谋生,但仅靠父亲的收入又无法生活,于是她们便想在本村办一所学校,教当地孩子读书,这样也许能维持生计。她们都想教法语,可是她们的法语并不好。这时,在她们家里帮助照料家务的姨妈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积蓄,让姐妹俩到布鲁塞尔去攻读法语。


  作者: Noras 2007-1-7 09:00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夏洛蒂·勃朗特生平
  这样,她们就进了布鲁塞尔的一所法语学校。这所学校是由一对姓埃热的夫妇办的,并由埃热先生亲自教授法语。埃热先生的法国文学造诣很深,勃朗特姐妹俩在他的教诲下,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法语基础知识,还阅读了大量法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各种流派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但是,对夏洛蒂来说,在布鲁塞尔的一年间,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埃热先生本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聪明过人,还有一种对年轻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气,即容易激动,有点粗鲁,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内心已爱上这个有妇之夫,但她始终没有明确表露。埃热先生对她则全然无心,所以她就把这种微妙的情感一直压在自己心里。

  从布鲁塞尔回国后,夏洛蒂便和两个妹妹一起开始筹办学校,还挂出了“勃朗特姐妹学校”的招牌。可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几个月里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来报名入学,等来的只是上门收税的官员。

  办学的理想破灭了。夏洛蒂觉得,写作也许还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读了妹妹艾米莉写的一些诗,突然想到她们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诗集。于是她们商量之后,每人拿出一些诗合在一起,用当时已去世的姨妈留下的一些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她们没有署真名,而是分别用了三个假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尽管她们的诗写得很美,却没有人注意,出版后只卖掉了两本。

  但是,不管怎么说,诗集的出版对她们来说总是一件大事。她们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激励,于是三姐妹又开始埋头写小说。这时,夏洛蒂已三十岁。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取名《教师》;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

  这对夏洛蒂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憋着一股气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简·爱》。

  《简·爱》中的人物和情节,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说她又充满了激情,所以写作进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脱稿了。稿子交出去后,令出版商大为惊喜,通宵不眠地审读。最后,出版商认定它是一部杰作,决定马上出版。就这样,两个月后,《简·爱》(1847)就问世了,而两个妹妹的作品此时还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问世。当时的英国文坛大为震惊,因为三姐妹的三部长篇小说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简·爱》(初版时作者署名为柯勒·贝尔),更是引起轰动,大街小巷里都在谈论这部小说,人们还到处打听和猜测,作者到底是谁?

  勃朗特三姐妹出了名,为全家带来了欢乐。但是不久,家里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们的弟弟患病去世。三个月后,艾米莉染上结核病,相继去世。夏洛蒂担心小妹妹安妮也会染上,不巧事情正是这样。安妮得病后拖了5个月,也离开了人间。

  夏洛蒂深受打击,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写作,才能暂时遗忘内心的悲痛。她埋头写长篇小说《谢利》,于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谢利》使她再一次获得巨大成功。这之后,她便去了伦敦。在伦敦的几年里,她结识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对她的作品评价很高,而她则把《简·爱》第二版题献给萨克雷,以表示对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盖斯凯尔夫人成了她的挚友,两人过往甚密。

  1852年,当时夏洛蒂已36岁,他父亲的助手尼古拉斯牧师向她求婚。尽管她父亲并不同意,但夏洛蒂认为尼古拉斯是真心爱她的,她自己也喜欢尼古拉斯,于是说服了父亲,于1854年6月和尼古拉斯结婚。在此期间,她还完成并出版了长篇小说《维莱特》。

  他们的婚后生活相当幸福。夏洛蒂在照顾丈夫和父亲之余,仍花大量时间从事写作。她在写长篇小说《爱玛》。可是,命运多舛,只过了6个月幸福的家庭生活,《爱玛》也仅写完两章,夏洛蒂就一病不起了。此后,她在病床上痛苦地挣扎了3个多月。1855年3月31日,这位性格刚强、才华出众的女作家与世长辞,是年39岁。


  作者: Noras 2007-1-7 09:01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夏洛蒂·勃朗特生平
  夏洛蒂·勃朗特虽然一生仅写了四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利》和《维莱特》,其中《教师》在她去世后才出版),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主题,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和情节都与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题加上抒情笔调,这是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对后世英美作家的影响所在。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问题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长篇小说《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一、生平和创作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豪渥斯是山区的一个穷乡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们只能在沼泽地里游玩。好在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这是自母亲去世后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乐趣,同时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24年,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里。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那里的条件极差,教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动辄要受体罚,每逢星期天,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这之后,父亲不再让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学校,但那里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远忘不了这段生活,后来在她的小说《简·爱》中,她又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此作了描绘,而小说中可爱的小姑娘海伦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里后,生活又像过去一样,但她和妹妹们的兴趣却更加广泛了。她们一起学音乐,弹琴、唱歌,画画,而最使她们感兴趣的却是学习写作。勃朗特一家一向离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这个孤寂的村落里,她们所能找到的唯一慰籍,就是面对荒野任凭想象力驰骋,编写离奇动人的故事。当时夏洛蒂14岁,已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开列的书单,她共写了22卷之多,每卷60到100页。这些习作尽管还很幼稚,但已表现出相当厚实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习作,可以说为她往后在文坛上一举成名作了充分准备。

  15岁时,夏洛蒂进伍勒小姐在罗海德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她为了挣钱供弟妹们上学,又在这所学校里当了教师。她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写作,但至此还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岁时,她大着胆子把自己的几首短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塞。然而,得到的却是这位大诗人的一顿训斥。骚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文学不是女人的事情,你们没有写诗的天赋。”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伤心,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坚持写作。


  作者: Noras 2007-1-7 09:01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夏洛蒂·勃朗特生平
  1838年,夏洛蒂离开伍勒小姐的学校。第二年,她到有钱人家里担任家庭教师。这一职业在当时是受歧视的,而夏洛蒂更是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家庭女教师的辛苦与屈辱。她在当时给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私人教师……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根本不被当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讨厌甚至憎恶家庭教师这一行当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别当过两次家庭教师,但每次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这两年里,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个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轻的牧师。但是,这两次求婚都被她拒绝了,原因是她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爱她,只是按传统要娶个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愿离开家到外面去谋生,但仅靠父亲的收入又无法生活,于是她们便想在本村办一所学校,教当地孩子读书,这样也许能维持生计。她们都想教法语,可是她们的法语并不好。这时,在她们家里帮助照料家务的姨妈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积蓄,让姐妹俩到布鲁塞尔去攻读法语。

  这样,她们就进了布鲁塞尔的一所法语学校。这所学校是由一对姓埃热的夫妇办的,并由埃热先生亲自教授法语。埃热先生的法国文学造诣很深,勃朗特姐妹俩在他的教诲下,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法语基础知识,还阅读了大量法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各种流派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但是,对夏洛蒂来说,在布鲁塞尔的一年间,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埃热先生本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聪明过人,还有一种对年轻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气,即容易激动,有点粗鲁,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内心已爱上这个有妇之夫,但她始终没有明确表露。埃热先生对她则全然无心,所以她就把这种微妙的情感一直压在自己心里。

  从布鲁塞尔回国后,夏洛蒂便和两个妹妹一起开始筹办学校,还挂出了“勃朗特姐妹学校”的招牌。可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几个月里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来报名入学,等来的只是上门收税的官员。

  办学的理想破灭了。夏洛蒂觉得,写作也许还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读了妹妹艾米莉写的一些诗,突然想到她们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诗集。于是她们商量之后,每人拿出一些诗合在一起,用当时已去世的姨妈留下的一些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她们没有署真名,而是分别用了三个假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尽管她们的诗写得很美,却没有人注意,出版后只卖掉了两本。

  但是,不管怎么说,诗集的出版对她们来说总是一件大事。她们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激励,于是三姐妹又开始埋头写小说。这时,夏洛蒂已三十岁。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取名《教师》;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

  这对夏洛蒂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憋着一股气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简·爱》。

  《简·爱》中的人物和情节,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说她又充满了激情,所以写作进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脱稿了。稿子交出去后,令出版商大为惊喜,通宵不眠地审读。最后,出版商认定它是一部杰作,决定马上出版。就这样,两个月后,《简·爱》(1847)就问世了,而两个妹妹的作品此时还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问世。当时的英国文坛大为震惊,因为三姐妹的三部长篇小说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简·爱》(初版时作者署名为柯勒·贝尔),更是引起轰动,大街小巷里都在谈论这部小说,人们还到处打听和猜测,作者到底是谁?

  勃朗特三姐妹出了名,为全家带来了欢乐。但是不久,家里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们的弟弟患病去世。三个月后,艾米莉染上结核病,相继去世。夏洛蒂担心小妹妹安妮也会染上,不巧事情正是这样。安妮得病后拖了5个月,也离开了人间。

  夏洛蒂深受打击,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写作,才能暂时遗忘内心的悲痛。她埋头写长篇小说《谢利》,于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谢利》使她再一次获得巨大成功。这之后,她便去了伦敦。在伦敦的几年里,她结识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对她的作品评价很高,而她则把《简·爱》第二版题献给萨克雷,以表示对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盖斯凯尔夫人成了她的挚友,两人过往甚密。

  1852年,当时夏洛蒂已36岁,他父亲的助手尼古拉斯牧师向她求婚。尽管她父亲并不同意,但夏洛蒂认为尼古拉斯是真心爱她的,她自己也喜欢尼古拉斯,于是说服了父亲,于1854年6月和尼古拉斯结婚。在此期间,她还完成并出版了长篇小说《维莱特》。

  他们的婚后生活相当幸福。夏洛蒂在照顾丈夫和父亲之余,仍花大量时间从事写作。她在写长篇小说《爱玛》。可是,命运多舛,只过了6个月幸福的家庭生活,《爱玛》也仅写完两章,夏洛蒂就一病不起了。此后,她在病床上痛苦地挣扎了3个多月。1855年3月31日,这位性格刚强、才华出众的女作家与世长辞,是年39岁。

  夏洛蒂·勃朗特虽然一生仅写了四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利》和《维莱特》,其中《教师》在她去世后才出版),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主题,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和情节都与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题加上抒情笔调,这是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对后世英美作家的影响所在。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问题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19世纪的俄国在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在美术上,涌现出以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为代表的“巡回画派”。

19世纪为什么会在英国出现一批女性作家?
答: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19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而19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

谁知道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背景、社会习俗、妇女地位和女性对婚姻的态度...
答:总之,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19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19世纪的英国,女性人口...

英国为什么会有女王
答:1. 君主立宪制的保留。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王和王后也是国家元首,但有名无实,无权无势,没有讨论国家大事的实权。全部掌握在首相手里,首相要定期向女王或国王报告政局。2. 英国继承法的规定。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王都是终身制,王位继承是世袭的。但王位继承法因国而异。长子长孙继承法是很多国...

英国国王为什么是女性。
答:之所以英国会有女王,主要是因为在英国,女性也是有继承权的。根据《王位继承法》,英国国王的位置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侄女。如果有多个儿子或者女儿,就会按照年龄大小来进行排序。当今英国女王能继位,其实也算是机缘巧合。当时女王的爷爷乔治五世总共有3个儿子,老大爱德华八...

英国为何是女皇而不是国王?
答:现在日本、不丹、尼泊尔、西班牙的皇位继承大致都是这样。英国实行的王位继承法是男女都有继承权,但规定先男后女,先长后幼的原则。现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因为老王乔治只生下她们姐妹俩,她是姐姐,所以登上了国王的宝座。而王储必须等到现任国王驾崩才有资格登基。至于要等多长时间,那就很难预测...

英国文学主要分为哪六个时期?内容?
答:都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个性和探索精神.20世纪文学 20世纪以后,英国文学出现了小说、诗歌、戏剧多元化发展的走向.20世纪初,爱尔兰人萧伯纳在伦敦对戏剧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爱尔兰本土文艺复兴运动在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英国戏剧大为振兴.原小说家哈代转事诗歌创作,完成诗剧《列王》,成为第一次世界...

英国什么时候,也就是几世纪出现什么皇后,伯爵之类的?瓦特的蒸汽机是什么...
答:英国的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大部分高级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

英国人的生活习惯(最好是十九世纪滴~~)
答:英国人若是与陌生人攀谈,也会相当保留,而且话题常围绕在天气打转,因为这是最不会触及个人隐私的题材。一般而言,英国人不若美国人那麼容易交上朋友,但一旦交上了一位英国朋友,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朋友。英国人一般颇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荣,重视具有艺术与文化内涵的休闲生活。 英国人一点都不自大。英国人只是比较尊重...

英国在1 9世纪中期崛起的原因
答:19世纪中期,英国发动 法国与印度安战争 , 史称7年战争,实际打了9年,1760年英国攻陷蒙特利尔,战事结束。1763年2月10日英法等参战国缔结巴黎条约,西班牙割让佛罗里达给英国,法国割让密西西比河以东法属路易斯安那给西班牙作为补偿。这场战争是法国在北美势力的转折点,并确认了英国在北美东半部的...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答:二,16—17世纪的英国 "君权神授"经济上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原因,表现及结果 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更便利了英国对外贸易,殖民掠夺.表现(1)海外贸易大发展 (2)城市手工工场从制呢业扩展到工业各领域 (3)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圈地运动扩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牧场 结果:引起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