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作者&投稿:镇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如下:

1、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2、尊师重道。

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二者相辅相成,首先是尊师,其次是重道。

3、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在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而太窄,片而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辄小畏难而退。

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4、豫时孙摩。

豫,预防性原则。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要有预见性。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

简述《学记》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原则
答:(4)学习观摩原则:“相关而善之谓摩”,即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5)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不能地死记硬背。(7)藏息相辅...

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答:《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1)启发性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教学相长原则;(4)长善救失原则;(5)预防性原则;(6)及时施教原则;(7)学习观摩原则;(8)可接受性原则等。A、B、D三项正确。C项: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 )。
答:《学记》中还提到了:“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要循遵一定的顺序进行,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C项正确。《学记》中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你知道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那些吗?
答: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如下:1、教学相长。《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2、尊师重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二者相辅...

学记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学记》教学原则如下:1、及时施教原则:文章中提到时教必有正业,意思是说教育应该及时进行,不能拖延。同时,还强调了不陵节而施,即教育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2、循序渐进原则:文章中提到进学者不可以不固,意思是说学习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还...

学记中的8个教学原则
答:学记中的8个教学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2、量力性原则。3、课内外相结合。4、启发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预防性原则。7、及时施教原则。8、观摩学习原则。

《学记》中提出哪些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答:所谓原则,就是说话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就是开展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标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5)《学记》一文所涉及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一、 教学相长的原则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6)《学...

...揭示出的教学原则是什么?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_百度...
答:(1)揭示出的是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

小学教师资格证《学记》中常考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循序渐进原则,在名句:“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谓之孙”中可以体现,躐是超越、逾越的意思,说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孙指顺序,施教者杂乱无章施教而不按顺序进行,打乱了章法,就不可收拾了。陵是超越;节是限度,指的是不超越(学习者...

简要回答:《学记》中包含哪些主要教育教学原则?
答:学记》中表述为“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节”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安排要符合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构。(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强调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研究,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