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卡的答案

作者&投稿:包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桌子上放着三堆火柴,小聪按以下的两条原则挪动:①从第一堆拿几根放到第二堆;从第二堆拿几根放到第三堆;从第三堆拿几根放到第一堆。②拿过去的火柴根数,必须比要添上的那一堆原有的火柴根数多4根。经过这样的挪动后,每堆火柴恰好都是12根。问原来每堆火柴有多少根?

  答:原来第一堆有火柴18根,原来第二堆有火柴10根,原来第三堆有火柴8根。

  采用倒推法,从最后每堆都是12根出发逆推。依据题意可知第一堆最后的12根是在前次所有根数上再增加同样的根数再加4所得,所以,前次的根数是(12-4)÷2=4(根)。前次第三堆应加上第一堆还回的,应是12+4+4=20(根)。以下可按此类推,用列表法表示(如下表)。

  2.有铅笔若干支,分给甲、乙、丙三个学生。最初甲得的最多,乙得的较少,丙得的最少,因此重新分配。第一次把甲的部分铅笔给乙、丙,各比乙、丙所有数多2支;第二次把乙的部分铅笔给甲、丙,各比甲、丙所有数多2支;第三次把丙的部分铅笔给甲、乙,各比甲、乙所有数多2支。这时,三个学生各得22支。问最初每人分得铅笔多少支?

  答:甲原有铅笔37支,乙原有铅笔19支,丙原有铅笔10支。用倒推法列表如下:

  3.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20米。每个顶点都要栽一棵月季花,每相隔2米再栽一棵月季花,花坛一周能栽多少棵月季花?

  答:30棵。20×3÷2=30(棵)

  4.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外沿边长40米。沿着外沿围一圈铁栏杆,每个角上都要埋一根竖铁管,每相隔2米再埋一根竖铁管,可埋竖铁管多少根?(请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答:  4.80根。

  解法1:40×4÷2=160÷2=80(根)

  解法2:(40÷2+1)×2+(40÷2-1)×2

  =21×2+19×2=42+38=80(根)

  解法3:(40×2÷2+1)+(40×2÷2-1)

  =41+39=80(根)

  5.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千米=1000米)

  答:21千米。

  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

  7×(151-1)÷3×60÷1000

  =7×150÷3×60÷1000

  =21(千米)

  或

  7×(151-1)×(60÷3)÷1000

  =7×150×20÷1000

  =21(千米)

  6.庆祝建国40周年,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52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每辆车相隔6米,车队每分行驶105米。这列车队要通过536米长的检阅场地,需要多少分?

  答:10分。

  车队行驶的路程等于检阅场地的长度与车队长度的和。

  [4×52+6×(52-1)+536]÷105

  =(208+306+536)÷105

  =1050÷105

  =10(分)

  7.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少4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多10米,还剩60米,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带答案(应用题)。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200米

  请用列表法解答19--22

  8.某月底,甲、乙、丙三人领取了数额不同的奖金之后,甲把自己的一部分奖金分给乙、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然后乙又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接着,丙再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这时,三人的奖金额都是24元。问甲、乙、丙三人原来各领奖金多少元?

  答 甲原来领奖金39元,乙原来领奖金21元,丙原来领奖金12元。

  用列表法,见下表。

  9.甲、乙、丙三个同学买了不同数量的钮扣共24个。第一次从甲的钮扣中拿出与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乙;第二次再从乙的钮扣中拿出与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丙;第三次又从丙的钮扣中拿出与甲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甲。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人的钮扣数正好相等。已知丙同学原来买钮扣花了0.3元,问甲、乙两个同学原来买钮扣各花了多少钱?

  答:甲原来买钮扣花了0.55元(55分),乙原来买钮扣花了0.35元(35分)。

  先求变动后最后每人钮扣数。24÷3=8(个)。然后再用倒推法并结合列表法进行分析,见下表。

  0.3元=30分,30÷6=5(分)

  乙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7=35(分)(即0.35元)

  甲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11=55(分)(即0.55元)

~

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卡的答案
答:1.桌子上放着三堆火柴,小聪按以下的两条原则挪动:①从第一堆拿几根放到第二堆;从第二堆拿几根放到第三堆;从第三堆拿几根放到第一堆。②拿过去的火柴根数,必须比要添上的那一堆原有的火柴根数多4根。经过这样的挪动后,每堆火柴恰好都是12根。问原来每堆火柴有多少根?答:原来第一堆有...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含答案
答:答:每天最多可以有1112人看电影。 46、亚运会入场仪式上群众分为四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128×4 = 512(人) 答:一共有512人。 47、5厘米长的蚱蜢一次跳跃的距离是它的身长的75倍,它一次跳跃的距离是多少? 5×75 = 375(厘米) 答:它一次跳跃的距离是375厘米。 48、每个同学发5本练习本,...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答案
答: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答案
答:4、爱达花园小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六(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1/3,六年级捐的占全校捐款的1/4,全校共捐款2400元,六(1)班捐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5、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汽车超过全程中点10千米时,还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6、学校去年植树120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比...

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答:3、五(2)班48名同学照合影照,定价22.5元,洗6张照片,另外再加洗是每张2.4元。全班每人要一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钱?3、甲、乙、丙的平均数是102,乙数是甲数的1.5倍,丙数是甲数的3.5倍,甲数是多少?4、一根铁丝可以做成一个边长为2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折成一个长是32厘米的...

100道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的答案答案
答:就一个,工人叔叔3小时做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8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4÷3=8 8×8=64(个)答:他8小时做64个零件。 满意请点赞😘

七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答:则依据题意得:10( 2960-x)=18( 2560-x),解得:x= 13,则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 13+10×( 2960-13)=6.5km,答: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5k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即①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②列出方程③解出...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答:光明小学低年级有240人,中年级人数是低年级的7/9,高年纪人数是中年级的2/3,高年纪有多少人??240×7/9÷2/3 =240×7/9×3/2 =280(人)列式计算 4/3的6/7比它的1/2多多少?4/3×6/7-4/3×1/2 =8/7-2/3 =10/21 小明和小华共有邮票108枚,小明的邮票数是小华的五...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大全,数学及答案。
答: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题及答案(一)1、看线段图,先标出中间条件,再列式解答.2、解答下面各题.①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如果买的羽毛球再添4个就与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和同样多.买羽毛球多少个?②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与足球个数差的3倍.买羽毛...

数学应用题 五年级上册 较难最好有答案
答:16、山坡上有羊80只,其中白羊是黑羊的4倍,山坡上黑羊、白羊各多少只?17、商店里卖出两筐柑橘,第一筐重26千克,第二筐重2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卖了9元钱,平均每千克柑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18、一块梯形麦田,面积是540平方米,高18米,上底是20米,下底是多少米?19、甲乙两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