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师爷能经常出入衙门,那他们每个月能拿到多少工资呢?

作者&投稿:臾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师爷是官员自己私下聘请的幕僚,工资多少并没有具体的规定,通常根据官员自己收入的多少和双方的协议而定,因此不同师爷之间收入差距非常大。

说起师爷相信大家肯定从影视剧或者小说中对这个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不陌生。其实师爷的历史挺悠久,古代文臣武将都会聘请一些文人学士,帮助自己出谋划策、起草奏章等等。不过早期这种人一般称为幕僚,大约到了明朝,才出现了师爷这个称呼。

到了清朝,师爷这个行业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上到军机大臣、督抚大员,下到知县,大小官员或多或少都会聘请一些师爷帮助自己处理日常事务。据说最多的时候,光州府县各级地方官员,就聘请了不下上万名师爷,再加上其他各级机构的官员所聘请的师爷,数量就更多了,可见师爷这个行业之盛。

不过师爷毕竟只是各级官员自己私下聘请的助手,并不是朝廷命官,拿多少钱都是师爷和雇主之间协商决定,自然也没有固定薪酬。大致来说,就是官员职务越高,任职地方越富裕,自己收入越高,那么给师爷的相对也就越多。穷地方的小官员,自己收入有限,能支付给师爷的薪水自然也少了。

而且和影视剧中官员身边只有一个出谋划策的师爷不同,历史上师爷也分几种,其中又以帮忙起草奏折的折奏师爷、帮忙断案的刑名师爷和管理财务的钱粮师爷最为重要,因此在同一个官员手下,这三类师爷的收入也会高于其他师爷。所以很难说一个师爷每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当然了,从一些清代文献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数据,大致作为各级衙门不同师爷收入的参考。

比如说曾经在多个省份当过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署理巡抚等职的张集馨,在他撰写的《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就提到自己在四川做按察使时请了三个师爷,在别的地方只请一个,每个师爷一年的工资一般都要在千两以上,少的也要七八百两。这样折算下来,师爷一个月的收入大约在六十两到一百两之间。

而晚清的周询所著《蜀海丛谈》中,也提到了四川盐茶道、按察使、布政使、总督等省级衙门的师爷一年薪水大约是一二千两左右,而县、州、厅、府、道各级衙门的刑名、钱粮师爷的收入从三百多两到一千四百两不等,其他师爷收入低一些,少的只有几十两,多的三百两。折算下来,师爷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几两到一百五十两之间,差距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仅说的是雇主给师爷的薪水,当时逢年过节,下级衙门往往还会给上级衙门的折奏、刑名、钱谷三席师爷馈赠礼金,这在当时也是师爷的合法收入。礼金的数量往往都在一千两以上,到督抚一级的折奏、刑名、钱谷师爷,甚至可能拿到六七千两之巨,比自己雇主一年给的薪水都要高得多。算上礼金,收入高的师爷每个月平均能够拿到六七百两银子,和那些每个月只有几两银子的师爷相比,差距更为巨大。

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薪水还是礼金,在当时都是合法的收入。而当时很多官员对自己的师爷极为倚重,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比如说晚清名臣左宗棠曾经给南巡抚骆秉章当过师爷,由于他才思敏捷,做事干练,就深得骆秉章的信任,因此骆秉章很多事情都交给左宗棠全权处理。像这种师爷要是在平时做事时贪墨公款、收受贿赂,那么收入就更高了。不过这个数字难以估算,而且也不算是工资,这里就不加以讨论了。



古代的师爷在当地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他们每个月都会按照朝廷的俸禄来领取薪资待遇,每一个朝代是不一样。

每个月能拿多少工资也是没有规定的,因为这和他们所跟的人是有关系的,如果跟的官员的职位比较小,那么他们挣的钱也就比较少。

古代的师爷就是为地方管理提供判案技巧出谋划策的人,一般要根据当时的法律和规定来领取例银。每一个朝代都不一样。

~

师爷在古代起着怎样的作用,为何发展到后来就没有了?
答:在古装的影视作品里面,我们经常看到官员升堂审案时,总有师爷跟随。而且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官员,都会相应的配师爷这样一个人物角色。那么师爷到底是做什么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师爷这个职位的起源。师爷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几乎伴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的进程。师爷最早出现是在周朝,当时的师爷唤名为...

古代公务员系统中的特殊人物师爷,收入怎么样?
答:其中一个负责刑法工作,另一个记账。虽然师爷不是朝廷官员,但他们在衙门中的地位都很高,通常可以左右知县和知府的决定。再加上师爷在衙门中负责的工作也多,所以他们的工资也高,甚至不少人可以拿到一般官员几倍的酬劳。历史上著名的师爷有曾国藩的师爷赵烈文,骆秉章的师爷左宗棠等。师爷不是正式官员,...

师爷是怎样的职业 到底是不是朝廷的官员呢
答:1. 在许多古装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特殊的职业——师爷。他们通常在衙门中辅助县官办案,地位仅次于县老爷。2. 尽管我们对师爷这个形象很熟悉,但是对这个职业的了解并不多。今天,我们将详细解读师爷这一职业。3. 师爷看似在衙门中的地位很高,但实际上,这个职业并不在朝廷的体制之内,也没有官衔...

古代的衙门里有"师爷"这个职位吗,职责是什么
答:「师爷」名义上虽然是「佐官以治」,实际上往往是「代官出治」。因此,他们是「操三寸管,臆揣官事」,手中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官府的实权。他们的活动,对于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主要是因为,...

影视剧中了解到绍兴师爷这一群体,那么历史上师爷是否属于正式的官职...
答:3. 清代师爷行业达到顶峰,各级官员普遍聘请师爷处理政务,其中约一半来自绍兴,因此有“绍兴师爷”之称。4. 师爷盛行的原因在于明清官员多通过科举出仕,缺乏管理经验,需要专业人士协助。同时,落第秀才通过学习政务管理知识和技巧,成为师爷,满足官员需求。5. 清代衙门中的师爷主要分为三类:折奏师爷、...

影视剧里的师爷,在古代究竟有什么作用?
答:如果再加上总督、巡抚、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等衙门中的师爷,数量就更可观了。不过师爷的数量虽然多,但是并不是国家的编制人员,而是官员自己雇佣的。有些官员有钱就会多雇佣几个,有些没钱的就少雇佣几个。当时比较出名的就是绍兴师爷,能想象的吗,当年的绍兴特产不是女儿红而是师爷,好多师爷都...

在明朝,师爷与知县存在什么关系?在知县,县丞和主薄之间,师爷有什么样...
答:1. 师爷与知县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师爷扮演着知县身边的秘书和参谋角色,虽然他们没有官衔,但由于与知县的密切关系,他们在衙门中的地位相对较高。2. 县丞和主薄作为知县的下属,通常也会对师爷表示一定的尊重,这可能是因为师爷在知县身边的作用和影响力。

“无绍不成衙”:为什么绍兴盛产师爷?
答:“绍兴师爷”最初是指绍兴籍师爷,后来逐渐成为一般师爷的统称。清朝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即清代衙门中多为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他们广泛分布于各地...不能当官,只能进入私塾当教员或作师爷这样两条路。 从另一方面来讲,当时国家的科举考试内容都是代圣人言的八股文,与基层行政办公联系并不密切。即使通过...

清朝时期地方县衙的师爷算不算官员?朝廷给他们发俸禄吗?
答:师爷是吏,是招聘的,由招聘单位发薪水。他们的薪水不固定,所以有时就吃了原告吃被告。师爷一般是那些罢免官员担任,税收管理等根本不擅长。他们大多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当然也有师爷世家。书启师爷是书写文案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师爷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甚至得主官信任的师爷能“代官出治”,他们是一...

衙门中的师爷是干什么的?
答:相当于现在法院的书记员。只是多了一项能给衙门的老爷出主意。也可以认为是秘书或者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