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是怎样的职业 到底是不是朝廷的官员呢

作者&投稿:辕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在许多古装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特殊的职业——师爷。他们通常在衙门中辅助县官办案,地位仅次于县老爷。
2. 尽管我们对师爷这个形象很熟悉,但是对这个职业的了解并不多。今天,我们将详细解读师爷这一职业。
3. 师爷看似在衙门中的地位很高,但实际上,这个职业并不在朝廷的体制之内,也没有官衔职称。
4. 师爷是由私人聘请的,与幕主之间是雇佣关系。由于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幕主往往会将师爷视为宾客和朋友,因此师爷也被称为幕友、幕宾。
5. 师爷这个职业的起源并不在公堂之上,而是在战场上。古代将军带兵出征时,需要特定的人来负责设置帐内事务,这类人被称为幕人。
6. 幕人负责为将军张幕设案,这个场所被称为幕府。将军的参谋和文书等人则被统称为幕僚。
7. 当很多将士转为文职时,他们习惯于有人帮助自己处理事务,这为师爷这个行业提供了原型。
8. 师爷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才能,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杂务,还需要处理文书和参谋等工作。
9. 幕僚制度在汉朝时期已经基本成型,很多郡守都有权聘用幕僚。在三国时期,谋士们的角色与后来的师爷非常相似。
10. 师爷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形态,出现在明朝。我们熟知的“绍兴师爷”也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名的。
11. 到清朝时,从督抚到州县,基本上都有师爷的身影。师爷对封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12. 当时流行着一句谚语:“无幕不成衙”。这句话表明了师爷在府衙中的重要性。
13. 虽然师爷本身不是官,但他们办理的许多事务和判断都是正式的公事。因此,他们掌握了一部分官府的实际权力,并经常被委以重任。
14. 随着晚清格局的改变,洋务运动对师爷体制造成了致命打击。然而,师爷们转变身份,成为体制内的一部分,职责没有太大改变,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