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悲观的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投稿:暴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人际关系变得紧张以及和家人出现矛盾时,会伴随在生理和情绪上的变化,要了解导致负面情绪的原因,及时扼杀在摇篮中。

1、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

部分人群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精益求精,希望能够不断的超越自己,过度的苛刻,要求任何事情都十全十美,不能忍受微小的失误以及不完善,同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慌和失望感。稍微遇到挫折会让他们感觉非常的失败,这样会影响身边的同事,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2、受到了消极思想的影响

消极思维是人际交往中最可怕的,这类人群的思维世界非常的昏暗。比如在日常交往中如果穿的非常漂亮或者刻意打扮的话,会让他人当成有意图的阿谀奉承。有消极思维惯性的人群,并不能感受到人际交往中所带来的快乐感,而且不会有真心的好友。

3、放大自己的错误

部分人群在对待不足以及错误时,会习惯性的夸大其严重性。当出现非常普通的负面事情时,会让他们感觉世界末日的到来。在估计价值和能量的时候会非常的极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属于极端的自卑心理,增加了不必要的烦恼。

4、看待问题过度绝对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好坏,总是以绝对的态度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对某些事和人必须要分出好坏和对错,这会让他人觉得根本无法沟通。属于绝对化的倾向,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交而且影响了整个人的情绪状态。

5、盲目的妄下结论

没有经过任何的实际论证,盲目的得出一些负面的情绪,认为他人总是来针对自己。比如走路时被别人多看了一眼,却认为是在议论自己。其实这属于主观臆断性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增加痛苦感,同时也会影响社交,甚至让人们出现社交恐惧症。



消极心态形成的主要有以下8个原因:

  1. 缺乏目标。这就是缺乏人生的目的和方向,缺乏自己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不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命运在自己掌握之中;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会怎样,生活会怎样,家庭会怎样,财富会怎样;没有动力,没有激情,没有信心;看不到机会,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态、生活、工作和学习,一如水上浮萍,东漂西荡,不知何去何从。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就是没有目标的人。因为连“梦想”都没有,哪还会拥有什么?

  2. 害怕失败。害怕失败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遭受过无数的挫折,于是,失败的恐惧感时常伴随着我们。这种恐惧感来自对过去“伤害”(遭挫折、被耻笑)的记忆,造成内心的胆怯和懦弱,从而产生消极的想象力和预期的失败感。当人们在作出一个新的决定时,心态消极的人往往想到曾经遭受过的失败景象,于是忧虑退缩,裹足不前。

  3. 害怕被拒绝。我们在生活中遭到过太多的拒绝,父母拒绝我们、老师拒绝我们、朋友拒绝我们,领导拒绝我们。我们听到过太多的“不”--不行、不能、不好、不可以……于是在内心深处留下了障碍。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被拒绝的种种可能就立刻出现。害怕遭到耻笑和打击,害怕失去自我信心的恐惧,妨碍我们开口求助,阻碍我们前进。

  4. 埋怨与责怪。人们一旦遇到问题和障碍时,总是找借口,找理由,其目的就是推卸责任,把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不利”都推给外界和别人。其根源是内心的渴求与现实不一致。在他们不能正视困难、面对自我,不能达到心理平衡时,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一种逃避行为,即把责任归咎给别人。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可怜者。

  5. 否定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面对不如意、不利的事物,于是夸大障碍,找借口来逃避,从不找自己的原因。这是一种懦弱、胆怯和无能的表现。

  6. 做事半途而废。不明白人生历程实质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这一道理,对事业没有坚强的信念和决心,不能坚持到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挫折可能带来的种种伤害。于是认为不可能实现,不可能达到,不可能成功,迅速放弃自己原有的努力。做事半途而废,主要还是由于“害怕”。“害怕”是因为对自己没有把握,自认能力不够,自信不足,同时,总看到事物消极失败的一面,因而显得胆小、脆弱、忧虑、犹豫、找借口(推卸责任)。随着事态的发展,害怕的程度与日俱增。害怕承担责任,使心态轻易就超过承受的极限,于是开始推卸责任。推卸责任的最常见方式就是埋怨与责怪,以进为退,为自己开脱,似乎总是他人不好,他人不对,极端的情况便是否定现实,扩大障碍,以期用别人的同情来掩盖自我的空虚;一旦找到借口,便主动打退堂鼓,最终半途而废。半途而废一旦经常发生,成为习性,必然恶性循环,加重“忧虑、犹豫”的态度,从而更加胆小脆弱。一如《诗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人生必然举步维艰,一事无成。

  7. 对未来悲观。就像下坡比上坡容易一样,人类似乎天生有“悲观”的倾向。要积极很困难,要消极很容易;要乐观很困难,要悲观很容易。悲观的情绪像瘟疫,会迅速传染开去。悲观与前面几大习性有关,可称做一种消极的“并发症”。因缺乏人生的意义与目标,必然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看不到美好未来;因“害怕”半途而废而无成就感,必定自惭形秽,因而得过且过,表现得十分自私;为了保持做人的最后一点点“尊严”,必然要以愤世嫉俗、牢骚满腹、猜疑忌妒、易怒等方式来发泄,以缓释内心深处的悲哀。

  8. 好高骛远。表现为不切实际的空想,也就是所谓的白日梦,他们会把成功寄托于一些不可能发生的荒唐想法上。比如,想象与某大明星结婚啦,自己的父亲是大人物啦,突然有一天,某人或某个失踪多年的远房亲戚叫自己继承巨额遗产啦,经常在这种“幼稚”的心态下生活,必然加重“侥幸”的心理,而不愿脚踏实地,拾级而上,奋斗成功。殊不知,要实现以上离奇的想法,也是要奋斗的。好高骛远者为了弥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掩饰内心的空虚、脆弱和恐慌,必然做人做事虚伪,处心积虑贪图虚荣,以暂时麻醉自己。

从自己心理认可自己,找到目标就不会有消极心态



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和错误的思维模式所造成的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消极是天生的,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认知观念,都是受儿时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环境所造成的。

比如我们的父母特别焦虑,那我们的性格就一定焦虑胆小的。比如父母很强势,那我们性格一定是压抑不成熟的等等,

每个人都是在弥补儿时的缺失,可以这么讲,我们现在所体现出来的所有的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的问题,都是因为儿时成长经历所造成的。

心态不好导致的,心态好了才可永远不消极。

跟很多因素有关,就比如老哥,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当然压抑了。

消极心态的产生原因~

因生理、心理、社会等原因的影响,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消极化倾向。

悲观是一种由于自我感觉失调而产生的不安情绪,表现为心理上的自我指责、安全感缺失和对预期的负性思维方式(就是对未来总是往坏处想)。其本身是内省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但能很直接的影响到器官层面,表现为躁狂、抑郁,心跳加速、气喘不接或神经衰弱、神情恍惚。楼主,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快的事情了?如果有,您可以找我聊聊。
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悲观心理?
1.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这个目标要可行,也就是说,外在条件和自身条件都要具备。最初的计划要比较易于实现,需要的时间、精力比较少。如果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在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情况下,你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你一想到某个目标就兴致勃勃地准备采取行动的话,你就不必往下看了,你不是这篇文章希望帮助的对象。)如果你住在内陆省份,就先别计划进游大海:如果你只在游泳池里游过泳,就不要计划横渡琼州海峡。这些目标对目前的你而言太远大了些。

现在,我们假定你的目标是"今年夏天学会游泳"。这个目标可行吗?可行的,因为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一个夏天就学会了游泳,他们并不是运动天才;我知道离家不远有个游泳场,开设有游泳课程;我有参加游泳课程所需的这笔钱;这个夏天我有时间。

2、对你的目标精确定义。

只有目标明确,你才能判断是否达到了目标。否则,你总有办法对自己说:"我失败了。"为了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你需要成功的体验。因此,在实施这项行为治疗的过程中,你要确保你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你相信你才能力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所以,请你精确定义你成功的标准。

"今年夏天学会游泳","今年夏天"是指什么时候?2004年6月一9月。哪种游泳方式?蛙泳。怎样才算是学会?能不借助于任何辅助工具游100米。好了,9月30日,你可以依据这些标准检验你的目标是否达到了。

3、将你的行动计划划分成足够小的步骤,确保你的计划一定可以完成。

为你的目标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计划的每一步要达到的目标都足够小,以确定你一定可以做到。比如,你第一步的目标可能是:确定游泳课的上课时间。你可能对这个目标嗤之以鼻,觉得太轻而易举了。但对于某些抑郁很重的人而言,能打起精神做这件事也很不容易了。记住,在确定每一个分目标时,要确保你一定可以完成。每完成一个目标,你就胜利了一次,每一次成功会令你的自信逐渐增长。如果你定的分目标太大,就难免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打击你的信心,也许,几次失败之后,你就会对这个计划完全丧失兴趣和信心,半途而废,重又返回到以前什么事也不要做的状态之中去了。

4、用自己的行为定义是否成功。

换言之,目标中不要牵涉到他人的行为。如果你的目标是与人交往,注意不要制定这样的目标:下班后和小李一起喝咖啡。这个目标的不当之处在于: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小李是否接受你的邀请。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因此,你的这个目标违背了上一条原则,你并不能确定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依据确保成功的原则,你可以这样修改目标:下班后,邀请小李一起喝咖啡。只要你开口邀请过,那你就成功了。至于小李的反应,并不重要。邀请技巧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5、目标中不要有情感成分。

在这个计划中,重要的是做,而不是你在做的过程中的感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直接控制情绪。而在抑郁状态下,你很难从任何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感觉。情绪会受到行为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即刻起作用的,需要一定的时日。因此,如果你一定要感到愉快才算是成功,那么,你很可能会失败。不要制定这样的目标:"我要愉快地游两圈",只要"我要游两圈"就足够了。

极端心态的这些表现你知道吗?
答:那么究竟什么才算是极端心态,它是怎么来的,又该怎么解决呢? 一、产生原因 1、成长环境 童年时家庭复杂、管教方式的不恰当或突如其来的巨大阴影,例如有严重的恋父/恋母情节、被管教太严就会形成极端叛逆或者内向、新闻中一些男性罪犯经过采访后发现其童年时遭遇了性侵等, 成长环境的缺陷会在个人价值观形成时期产...

什么是极端的心理现象?
答:1. 极端情绪:包括极度的愤怒、恐惧、焦虑、悲伤等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可能超出正常范围,导致个体在行为上表现出冲动、暴力或自残的倾向。2. 极端思维:指思维模式的极端化,包括极端的黑白思维、过度一般化、过度简化等。这种思维模式可能导致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和判断失去客观性,产生极端的观点和行为。3. ...

极端性格是怎样造成的?
答:最重要的形成阶段就是童年,第一要素就是家庭关系,家庭不和睦,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没有得到关爱,被家庭成员冷落,或者经常被嘲讽贬低,没有倾诉的地方,甚至从小在家中被虐待,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思想灌输,甚至被强制灌输负面思想,或者经被暴力威胁刺激,更有甚者所有上述一切都经历过,而且童年时...

自卑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答:1、自我认识不足,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的不好。2、家庭经济因素,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

人的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答:1. 严苛的自我要求 一些人总是追求完美,对自身有着极高的期望。他们无法容忍任何瑕疵或不完美,对小错误也会产生过度的恐慌和失望。面对挫折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极度失败,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2. 消极思想的侵蚀 消极思维在人际交往中极具破坏力。持有这种思维的人往往看到...

怎样培养积极心态?
答: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孩子的乐观情绪来源于家庭文化气氛的熏陶 家长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处事风格,会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家庭氛围,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绪,有助于孩子积极乐观心态的形成和培养。例如,大多数孩子都喜欢文娱活动。孩子一旦爱上其中的某一项活动,就会忘记烦恼,经常处于愉快的精神状态中, ...

极端性格是怎样造成的?
答:1、孩子隔代教养易形成极端性格:忙于工作的80后小夫妻无暇照顾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挑起了重担。生活方式、育儿理念的差别、“隔代亲”特有的宠爱,都难免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各种影响。隔代教养的孩子容易形成极端性格,即放纵任性,难以管理的“特外向”型性格或沉默寡言、依赖性强的“特内向”性格...

如何培养积极心态,远离消极心理
答:如果我们经常使用这一类自我激发性的语句,并溶入自己的身心,就可以保持积极心态,抑制消极心态,形成强大的动力,达到成功的目的。一些重要的激发词还应当经常使用,并牢记于心,让它们成为心神的一部分。那样,潜意识才会闪射到意识中来,用PMA 指导人的思想,控制感情,决定命运。 拿破仑·希尔也曾列举过一些消极心态:1、愤...

怎么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答:对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都应心存感激。心存感激的人,才能看到人生中的美好。5、 经常使用自动提示语 只要是能激励我们积极思考、积极行动的词语,都可以成为自动提示语。经常使用这种激发自我行动的语句,并将之融入自己的身心,就可以保持积极心态,形成强大的动力,进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如何培养积极主动心态呢?
答:二、积极主动心态首先我们需要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积极心态就是向好的,正确的方面扩张开来,同时第一时间投入进去。多好的方面,也有些不够好的地方,我们就需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命运不是上天安排的,是我们主动去争取的。三、学习心态众所周知,人在轻松时大脑皮层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