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来源于哪里? 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拔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的字,本来就是人民常用的字。只不过以前的那些所谓文人雅士爱用之乎者也,不屑用口语的“的”,所以在文献中出现不多。我不知道的字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但照我记忆,有些元代的书籍已经有用了。至于那匹马用的“的”字,实际意思我不知道。可是自古已经用“的”者是不争的事实。目的、一矢中的、的确,这个的就不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意思。

日本用“的”,则是源自外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浪漫的(ロマン的、romantic),所以有时候我们看日语,在中文来看明明不要用“的”的,他们也用的。这是因为两方用“的”的原因不同。


参看《说文解字注》

楷书来源于哪里?~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

何俊田楷书[2]
于是在秦汉年间千姿百态的书法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当时称为隶书,即辅佐小篆,书写更快捷)书法艺术。遵循其规律,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这里的楷书实际上是指王次仲所创的八分书,而不是今天所谓的楷书。另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汉字(即最早的甲骨文)起源于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期。
二、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
三、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
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光绪二十五年(899年)年过半百的王懿荣身患疟疾,一位著名的老中医开了“龙骨”这味药,职业的敏感性让他觉得这些大小不一的“龙骨”上的非常有规律的符号,十分像古代文字。
为了一探究竟,他大量收购“龙骨”。王懿荣对"龙骨〃进行了反复推敲、对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让他很快了解到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骨,而上面的符号是用刀刻上去的,裂纹则是高温灼烧所致。最后王懿荣确定这些刻在甲骨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而且早于金文和篆书。
并且王懿荣进一步追根溯源,最终发现这些甲骨大都产自河南章德府安阳县小商屯,进而发现了“殷墟”。

“的”字在什么时期开始使用
答:口语中大概明末就有了,书面文字大量使用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了。

“的”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来源于哪里?
答:我不知道的字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但照我记忆,有些元代的书籍已经有用了。至于那匹马用的“的”字,实际意思我不知道。可是自古已经用“的”者是不争的事实。目的、一矢中的、的确,这个的就不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意思。日本用“的”,则是源自外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浪漫的(ロマン的、romantic...

语文句子中什么时候用“的”,什么时候用“地”?
答:的是一个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粤语读音为dik1),其居现代汉语使用量之首,有着漫长的演变史。用在定语的后面,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中间,现代汉语56008个常用词 “的”字用最多的一个字。读音 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读作:dí,真实、确实,如“的确...

汉语文字“的”是什么时候代替“之”?
答:介词“之”在唐宋时期分化出一个“底”字, 分化之初,“底”的用法和“之”没什么差别,如“嫩底柳叶”也可写成“嫩之柳叶”。后来“底”后面的那个名词就脱落,“嫩底”这样的结构开始出现了。“的&...

“的”、“地”、“得”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答:3.得:用在动词后表可能,常出现在动补词组,表示一种状态,一种结果,通常用在动词後,作为动补状语出现。如:要不得,放得下,等得花儿都谢了。一、的拼音:de 释义:1.用在定语的后面。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日本的“的”字怎么写
答:三、早期的日语没有文字系统,自汉字传入日本,日语开始用汉字来书写。当时的日语文字系统和今天的汉语文字系统一样是单一的,不过,日语的文字系统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状态。约公元九世纪,日本人以中国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假名。关于日本汉字:1、所谓日本汉字,就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由日本人进行重新构词,...

汉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答: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

汉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啊?
答: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

汉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答:—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现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均为实务上的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通用文字,在20世纪前都是朝鲜半岛、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国家的书面规范文字。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汉字
答: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