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从那一年开始推行简体字 中国大陆在哪一年实行简体字

作者&投稿:左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大陆从1956年开始推行简体字。

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是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

现在通用的是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简称《总表》),《总表》曾经颁布过两次,一次是1964年颁布的,文革时期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很快就遭到反对,于是到1986年6月,国务院又宣布“二简字”停止使用。《总表》共收录了2235个字。

扩展资料

历史上推行简体字的曲折过程

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他与北京大学教授、文字学者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终于引起蒋介石的关注。

蒋介石找来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询问,王世杰说:“我个人认为,有的汉字笔画确实太多,应该作些简化,但只能逐步进行。”蒋介石当即指示逐步推行简体字。王世杰委托黎锦熙主持这项工作。黎锦熙向教育部提出了简化1000余字的方案。王世杰认为简化得太多,指示黎锦熙重新挑选三四百个字报教育部审批。

1935年(民国24年)8月21日,王世杰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办法》规定:“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该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并通知各印书馆。

从1936年1月起,课本、读物不用简体字不予审定。不料,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跑到蒋介石办公室提出异议,说简化汉字十分荒谬,破坏了中国文化。蒋介石作了一些解释,戴季陶仍听不进。在此后的3个月里,戴季陶拒不参加国民党的会议,蒋介石虽觉得他太过分,但由于他是国民党元老,只得让步,下令暂不施行简化汉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化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蒋介石曾欲推行简体字:戴季陶强烈反对称荒谬



中国大陆从1935年开始推行简体字。
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手头字第一期字汇》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所采用。亦即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但当时戴季陶等文化元老强烈反对。
1936年2月5日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废止。
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简体字典》,并且在燕京大学开设简体字课加以试验。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的《简体字表》第一表,业已收录简化汉字1700个,只是抗日战争爆发,汉字简化工作才被迫停止。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其实,汉字简化是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时进行的,早在1935年8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1230余字和《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推行部颁简体字方法》9条。规定从1936年7月起,各学校考试答案,部颁简体字,得一律适用。一大批大师级学者如钱玄同,林语堂,胡适等参与或支持汉字简化。共产党胜利后,继承了国民党政府未完成的汉字简化运动,而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出于政治原因,拒不接受由其发起并由其敌人完成的简体字,如此而已。

1956年1月28日

中国大陆从那一年开始推行简体字~

中国大陆从1935年开始推行简体字。
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手头字第一期字汇》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所采用。亦即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但当时戴季陶等文化元老强烈反对。
1936年2月5日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废止。
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简体字典》,并且在燕京大学开设简体字课加以试验。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的《简体字表》第一表,业已收录简化汉字1700个,只是抗日战争爆发,汉字简化工作才被迫停止。

正式实行是1956年

1955年10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会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讨论的结果作了修改,修改后的草案经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申请委员会审定。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
1956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各级学校推行简化汉字的通知》
1964年3月,制订出了《简化字总表》

中国简体字哪年推行的
答:法律分析:中国大陆从一九五六年开始推行简体字。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

中国改用简体字体是在哪一年?
答:中国开始改用简体字体是在1956年2月1日 1955年5月1日《北京日报》宣布试用部分简体字印刷。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2月1日,第一批230个简体字和30个类推偏旁正式公布。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

中国大陆从那一年开始推行简体字
答:中国大陆从1935年开始推行简体字。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手头字第一期字汇》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所采用。亦即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

中国大陆在哪一年实行简体字
答:正式实行是1956年 1955年10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会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讨论的结果作了修改,修改后的草案经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申请委员会审定。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

简化字从哪一年开始的?
答:中国大陆从1956年开始推行简体字。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是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现在通用的是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简称《总表》),《总表》曾经颁布过两次,一次是1964年颁布的...

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1956年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同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繁体字。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但并没有废止或者消灭繁体字,也没有要求在所有场合都不准使用繁体字,只是把繁体字的使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50年来,简化字已在公务活动、...

中国是什么时候推行简体字的?
答:1.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简化字。2. 文字简化并非偶然,它伴随着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从甲骨文到经文,再到隶书,汉字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着简化。3. 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国民政府曾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后被废除),同时,以鲁迅和瞿秋白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汉字...

中国大陆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
答:至此,大陆汉字简化运动暂时告一段落。2000年12月,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定于2001年1月1日生效。国务院将以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的通用的语言文字地位,同时对方言、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允许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但不能在普通话播音和...

中文简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答:呵呵,知道什么叫简体中文不? 这些主要是针对与大陆地区汉语设置的版本,因为大陆解放后曾经做过一个简化汉字的改革,所以简体中文就是指现在我们用的文字(是相对于台湾等仍然用繁体中文的来说的)

中国开始推行简体字是几几年的事?当时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呀?
答:中国开始推行简体字是1952年,从1952年以后逐步完善推行简体字。1952年在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重点研究汉字简化问题。1953年毛泽东主席指出:“作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简化。汉字的数量也必须大大减缩。只有从形体上和数量上同时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