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是怎么理解的? 《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是怎么理解的?

作者&投稿:豆卢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黛玉葬花是林黛玉这一人物性格外显的重要部分,也是《红楼梦》全书感伤基调的突出表现。 就落花这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乐观的,有悲观的,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而林黛玉却别是一种心境。她眼中的花时令最好的花,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并且希望这种状态能够永远持续。只要是花就要绽放,而绽放对于林黛玉来说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即花开必然花落,花落必然遭践踏。她由花落自然想到了人的生老病死,人的分离合散,而“红颜易老”又移情于“花谢花飞”。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正是古人伤春悲秋的真实写照。寓情于景,同时又借景抒情。她悲悼自己的青春、爱情、幸福将和暮春的落花一样,被人冷落、遗忘,甚至断送。她为花鸣不平,也是为自己鸣不平。她谴责戕害花的梁间燕子,控诉对花风刀霜剑,这多少也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一种反抗。而黛玉葬花正是反抗这种环境的真实意义的行动。她深知残花的命运与下场,不是被人践踏,就是随波流于浊物,而她却要改变她们的命运。在她看来,入土安葬是落花最好也是最美的归宿,更有哪种方式能保住她们灵魂中的那份孤高与清白呢?唯有葬花! 我认为,黛玉葬花不仅仅只是为落花寻找终极的归宿,其实更是为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归宿。对于具有诗人气质的林黛玉来说,她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那么她自己的葬花也不只是简单的葬花了。她以花自喻。在她看来,花与人同命,人与花同运,花人同一。可以说,她已经和花融为一体了。在她的身上有落花的影子,在落花的身上有她的影子。他们是同运相连的。她为落花找到了归宿,她自认为自己也会有好的归宿。如果说悲花是黛玉性格中移情的开端,那么葬花就是其情感外射的顶峰。 黛玉葬花就其本身而言,我们与其说这是自欺欺人,还不如说是她对情感的美好寄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有人指出黛玉葬花隐喻林黛玉埋葬了自己的青春,这姑且不做深入的讨论,更有甚者说黛玉葬花隐喻了贾府的必然衰败,这可就是无稽之谈了

她是以花代己,葬花也是另一中的对自己的爱惜与对现实的无奈。

葬花实是葬爱,所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
又是黛玉借花写自己,表明心迹:质本洁来还洁去。

《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与第七十八回中的《芙蓉女儿诔》,一诗一文,堪称《红楼梦》一书中诗文作品的巨制双壁。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全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首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宝玉之后文再批’噫嘻!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请看和曹雪芹同时期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的诗句: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黛玉葬花是什么意思?~

《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1、“黛玉葬花”的意思是:“林黛玉”葬花是因为怜花惜花。她怕落花流进污水被糟蹋,或者被人无情践踏,其实是用花来比喻她自己的处境,怜花实际上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的样子,体弱多病的她,她担心自己的生命哪一天就会象眼前的花一样凋落,所以惜花无疑就是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青春,爱惜自己的生命。
2、《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地位: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和贾母的疼爱。但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血缘关系比较疏远,依然是寄人篱下,处处看人脸色活着。由于林黛玉的父母双亡,无人为她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悲观性格,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扩展资料:
《红楼梦》出现黛玉葬花情节的地方一共有两处:
1.流水知音,惜花惜人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节选: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庚辰侧批:一幅采芝图,非葬花图也。】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2.感花伤己,葬花词吟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结尾 和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开头 ——节选: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她躲了二,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她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 这是她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
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 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 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
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哪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她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的意思是:“林黛玉”葬花是因为怜花惜花。她怕落花流进污水被糟蹋,或者被人无情践踏,其实是用花来比喻她自己的处境,怜花实际上就是怜自己。
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的样子,体弱多病的她,她担心自己的生命哪一天就会象眼前的花一样凋落,所以惜花无疑就是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青春,爱惜自己的生命。
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和贾母的疼爱。但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血缘关系比较疏远,依然是寄人篱下,处处看人脸色活着。由于林黛玉的父母双亡,无人为她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悲观性格,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扩展资料:
林黛玉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
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是怎么理解的?
答:我认为,黛玉葬花不仅仅只是为落花寻找终极的归宿,其实更是为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归宿。

红楼梦的林黛玉为什么葬花
答:黛玉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心气清高,《葬花词》中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刻划了她的内心所感,以花寄情,类似于现时较俗的说法“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葬花,使纯洁的花有个归宿,花开时点缀人间,花落了仍远离污浊。花在这里比喻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当花凋落时,则暗示人生前景的暗...

黛玉葬花的原因
答:黛玉葬花是因为怜花,花儿美丽高洁,若随风和流水,还不知要到何处又脏又臭的地方去,所以黛玉觉得要把花埋在土里,化作春泥,有所归依,才是最干净的。黛玉葬花既出于对花的怜惜,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于是对落花有了更深的同情。黛玉的性格多愁善感,她见落花飘零无所依,内心里可能自比于落花...

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急需回来
答:黛玉葬花是多方面造成的:第一,黛玉性格多愁善感,因此会对花谢、月缺这些现象都感到惆怅,为此流泪,在她心目中,花是纯洁之物,谢落后不应混于泥土之中,而是应该干净的来,干净的去,所以她葬花 第二,黛玉在贾家居住,一直规行矩步,唯恐犯了笑话,因此心情始终抑郁,毕竟寄人篱下,总有诸多不便,而且她...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葬花原因
答: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在《葬花辞》中,有这么一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闺中女儿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可见,她是以...

《红楼梦》黛玉为什么葬花﹖
答:这样的描写,再一次印证了林黛玉在《葬花词》里所写的“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观点。其次,小说第二十七回,又写了一次黛玉葬花。这次是黛玉正在葬花,宝玉也想起地上落满的残花,应该葬了,所以跑过来,二人相遇。而在相遇之前,黛玉吟诵了《葬花词》...

红楼梦里面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啊?
答:1、黛玉寄居贾府,可以说是孤独无依,落花的飘零是她不禁联系自身深感伤痛。2、结合《葬花吟》的词分析,“红消香断有谁怜”传达出黛玉为自己内心无人了解的伤感(宝玉除外);“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等显得很消极,黛玉病体怏怏,加上她...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什么会葬花
答:《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的主要原因其实都是因为她自己的性格,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又优柔寡断的人,而且又特别的善良,当林黛玉看到落下来的花瓣之后,就会特别怜惜这些花瓣,加之自己又在贾府里受到很多不公的待遇,感觉花瓣像她自己一样的可怜,所以林黛玉会选择葬花。另外,林黛玉是多愁善感的性格,...

黛玉葬花是什么意思?
答:《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1、“黛玉葬花”的...

红楼梦中黛玉是怎么葬花的?
答:《红楼梦》原著黛玉葬花具体章节: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