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急!!!请...

作者&投稿:驹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题1:词人巧妙地将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1分),借景抒情(1分),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高洁情怀(1分)
小题1:下阕抒写了词人在岭表一年的为官生涯中,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人品的感怀(1分),表现了词人抛弃宠辱得失,忘情山水之间的旷达胸襟(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8分)念奴娇·过洞庭(南宋)张孝祥①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1)澄澈(2分)(2)A(“经年”即一年)(2分)(3)(4分)(1)“妙处”:一指洞庭风光之妙,二指心物合一的美妙体现。景“澄澈”,使人心更“澄澈”,清高、姿势、超脱等多种情怀皆蕴其中。(2)“玉鉴琼田三万顷”尽显景物的“英姿奇气”,衬托出使人内心的豪气:尽管被免官,被冷落,但要将“江水”当酒饮,把大自然当客人,想象奇特,气度豪迈。 无

  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②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③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④,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⑤。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译文
  注释
  ①洞庭青草:洞庭湖在岳阳市南,青草湖在洞庭之西南,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   ②玉鉴琼田:形容月下湖水晶莹如玉。界:一作“鉴”。   ③著:安放,安置。   ④素月:银色的月亮。   ⑤ 明河:天河,银河。   ⑥岭海:指两广之地,五岭以南。   ⑦ 经年:经过了一年。   ⑧澄澈:晶莹透亮。   ⑨短发萧骚:头发稀少。襟袖冷:谓两袖清风,廉洁清贫。   ⑩“尽挹西江”三句:舀尽长江水当酒浆,以北斗做酒器盛酒,大地万物当做宾客。西江:指长江。   【注释⑵】   1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2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3风色:风势。   4琼:美玉。   5着:附着。扁舟:小船。   6素月:洁白的月亮。   7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8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9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   10孤光:指月光。   11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12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3沧浪:青苍色的水。沧浪一作“沧溟”。   14挹:舀。挹一作“吸”。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5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16万象:万物。   17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18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
  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言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   一、二句是说,已经临近中秋了,这浩瀚的湖面竟是碧空万里,水波不兴,一派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这里的“青草”指的是与洞庭湖联成一片的青草湖,又名巴邱河。青草在南,洞庭在北,自来并称。   三四句的“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点出了在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叶真似仙境。   五到七句进一步描述在月光下的湖面,上下辉映一片晶莹,天上人间如同共处在一个玲垅剔透的琉璃世界中。“表里俱澄澈”,这既是写景,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最后二句点明这种极妙境界是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这里大概不是指景,主要的是指心物相融的美妙体验   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开头三句是他的内心独白。“岭海经年”的岭海一作岭表,指五岭以外的地区。这里是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在岭南过了一年。“孤光自照”,就是不管别人是否理解,自省无愧于心,表明了作者的孤高心态.   下阕的“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可以互为呼应,意思是他襟怀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因此四五句他略带几分萧瑟而不无骄傲地说:虽然现在头发少了,衣衫单薄,但在这冰凉的夜晚,他仍然稳稳地泛舟在这碧波浩淼的湖面上。   接下来三句更是气魄雄伟,他要汲取长江的水以为酒,把北斗星当作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他一起细斟慢酌。真豪情万丈!最后大概他喝够了酒,浑然忘却了天地物我,他扣打着船舷对天狂啸,简直不知道今晚是什么夜晚了。   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   总的说:夜半更深,一个人划小舟泛于广阔的洞庭湖上,天地间唯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处难与君说”。但这寂寥仍让他想起往事,“应念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当职期间,自问心中无愧,也就把这往昔打点。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万物邀作宾客,举杯畅饮。扣舷而啸,将心中郁闷尽散入虚无之中,其气势之恢宏,让人心胸登时为之开朗。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可以并读。
  品评
  此词别本题作“过洞庭”,此词为月夜泛舟洞庭,写景抒情之作。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肝胆皆冰雪”可谓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格。结尾几句以西江北斗、宾客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气魄,表现他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有人说本词相当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真知灼见。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尚能泰然自若,游于物外的处世态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清·王闿运极力推崇此词说:“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湘绮楼词选》)。全词将清奇壮美的景色,与词人的主体人格相一致,达到一种宠辱皆忘,物我浑然不分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曾任礼部员外郎、建康留守等职。为南渡初著名豪放派爱国词人。有《于湖词》传世。《全宋词》存词二百二十余首。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宋·徐昌图饮散离亭西...
答:表情达意上的差异。学生也基本能体会出作者用“渐”的妙处。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词作本身表现的情感,在情感把握的基础上,两个字表情达意的效果还是有显著差异的。难度较大。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变相考查情感的题目,题目的要求比一般分析要高一些,要求学生在对比中分析。不过柳永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蝶恋花 密州上元 [ 注] 苏轼灯火钱...
答:小题1:上阕钱塘上元的繁华与热闹,为下阕写密州上元的寂寞与冷清做铺垫(衬托、对比)。小题2:密州上元火冷灯稀,天空阴云密布,将要下雪,人们击鼓吹箫,举行社祭,祈求丰年,抒发了作者对国计民生的忧患、对自身年老的感慨以及当时的寂寞难耐之情。 小题1:试题分析: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阮 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
答:小题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派遣的情绪。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可又因心事重重,意志犹豫不决,落子迟缓。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及作用的题目,诗歌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答题时先简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
答:“西风”“黄叶”“残阳”都是带有伤感意味的意象。因此解答时要想到“萧瑟、凄清”这样的术语,同时考虑意象对人物所起的作用,“烘托”这样的术语要用上。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评价。答题时应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因为题干要求“结合全词”,所以要分上下片来评价这一句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水调歌头·台城游 贺 铸南国本潇洒...
答:如透过本词中的“醉、羡、寒”等词语,便能体会出诗人内心的伤感情绪。这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到规范而全面的答案。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需要对作品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平时所了解的具体手法,对诗歌进行赏析。这首词充满着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
答:小题1:(5分)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春天的归去依依不舍的垂杨形象。(2分)春天来到后,楼外垂杨的千万缕枝条想要把春系住,可见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离开后,垂杨不舍春的离去,便飘起柳絮跟随着春要看它回到哪里去。诗人借垂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春、惜春之情。(3分)小题2:(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 宋·杨万里...
答:24.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用梦中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暗示庭院中的雨荷有着和西湖同样的魅力。(2分)这样写,构思巧妙,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1分)【解析】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根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南乡子·冬夜黄升万籁寂无声,衾铁...
答: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2分)“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2分)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让找的诗歌的“诗眼”,“诗眼”...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 宋 向子...
答:小题1:前七句,作者以流利轻快的笔法,描绘了汴京紫禁城内外欢度上元佳节的盛况。正月十五之夜,华灯宝柜与月色焰火交辉,华灯叠成的鳌山与华丽的宫殿高耸云天,至尊的帝王端坐于高楼之上,万民百姓则嬉戏游玩于街衢之间。斗转星移,龙驾回宫。此时万众狂欢更趋高潮。抒发了对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的怀念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咏橘 苏轼 ..._百度知 ...
答:试题分析:这首咏橘词,巧言物状,体物细微,属“纯用赋体,描写确尚”的咏物佳作,颇耐玩味。“菊暗荷枯一夜霜”,布置环境以使下文有余地抒发。“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狙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