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灵隐寺弥勒佛前有一副对联是什么? 西湖灵隐寺里的一副对联

作者&投稿:驹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肚子很大能包容这天底下别人难以容忍的事情,他外表和蔼慈祥,一直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他在笑这世上有许许多多可笑的人。

这副对联在杭州灵隐寺天王殿中,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

扩展资料

灵隐寺简介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灵隐寺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初具雏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池鱼之灾,寺毁僧散。

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

灵隐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

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

梵刹庄严,古风重振,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新中国成立后,灵隐曾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

于今,在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方针下,在方丈光泉法师的引领下,灵隐寺两序大众以“充分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建设东南人间净土”为发展目标,

使灵隐这座千年古刹,法幢高树,海众安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所构成,共占地一百三十亩,殿宇恢宏,建构有序。

大雄宝殿中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是以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镶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为国内所罕见。

灵隐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此外,寺内还存有不少年代久远的佛像、法器、经幢、石塔、御碑、字画等历史文物为灵隐寺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灵隐寺官网旅游指南-天王殿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

  另外再给楼主一些其他寺庙关于弥勒佛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河南洛阳白马寺)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南京多宝寺)
  处己何妨真面目,对人总要大肚皮。(峨眉山洪春坪)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乐山凌云寺)
  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济南千佛寺)
  日日携定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福州涌泉寺)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脱,却是上乘。(北京海会寺)
  凡事付之一笑;于人无所不容。(山西五台山)
  笑对山川,喜解人间烦恼事;欣纳天地,乐装宇内古今愁。(辽宁辽阳龙泉寺)
  皆大欢喜,春风满面常开口;了无挂碍,世态撩人不改容。(上海静安寺)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上海松江西林寺)
  佛前都是有家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腹欢喜;世间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含。(上海宝山净寺)
  大肚能容,包罗万物;开口便笑,和气一团。(江苏常州天宁寺)
  相亲相近,怎不满腔欢喜;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江苏仪征隆觉寺)
  看一般人时往时来,我笑有因真可笑;这两个字曰名曰利,你忙无甚为谁忙。(江苏吴县灵源寺)
  大肚皮包藏古今;一笑后度灭人天。(江苏邳州徐塘三圣庙)
  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着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载布袋中,休论空不空,有不有,含哺鼓 腹,与斯世同庆升平。(江苏扬州兴教寺)
  仅尔辈使阴谋,放开大肚皮容物;凭自家寻乐境,便取笑面孔对人。(江苏扬州兴教寺)
  深具慈忍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广结欢喜缘,满腮含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江苏高邮护国寺)
  笑口相逢,到此都忘恩怨;肚皮若大,个人收尽乾坤。(安徽九华山、福建莆田广化寺)
  笑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安徽九华山)
  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山东济南兴国寺)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
  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事;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宁波天童寺)
  山门冷烟,总见他欢天喜地;布袋空携,却剩得大肚宽肠。(宁波阿育王寺)
  奉化长汀,古出布袋和尚;四明雪窦,今为弥勒道场。(奉化雪窦寺)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停之含笑,动之含笑,开颜含笑,相见有缘。(奉化雪窦寺)
  曾作岳林布袋僧,袒胸露腹,冷坐山门,何其欢也;此为兜率慈心佛,严妆盛服,深居院内,不亦乐乎。(新昌大佛寺)
  大肚中包藏世界;一笑后吐出乾坤。(江西铅山峰顶寺)
  大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脏枉法;慈颜常带笑,最可笑虚情假意、欺世盗名。(湖南醴陵护国寺)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云南丽江喜祗园弥勒殿)
  升平盛世,笑容满天下;开创乐土,肚内藏乾坤。(云南巍山观音殿)
  慈颜一笑了千事;大肚三通行万船。(甘肃甘谷蔡家寺)
  人人大肚皆为我;事事宽心不管他。(澳门)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台湾台南开元寺)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只记得有半如意



杭州西湖灵隐寺弥勒佛前有一副对联是什么?~

冷泉亭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灵隐寺天王殿大门两侧对联
峰峦或者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飞来峰弥勒佛石刻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长开,笑可笑之人
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浙江西湖飞来峰

原创视频

想问下杭州灵隐寺里的弥勒佛边上的对联是什么。要准确的。版本太多了...
答:灵隐寺天王殿大门两侧对联 峰峦或者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飞来峰弥勒佛石刻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长开,笑可笑之人 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浙江西湖飞来峰

杭州西湖灵隐寺弥勒佛前有一副对联是什么
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另外再给楼主一些其他寺庙关于弥勒佛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河南洛阳白马寺)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南京多宝寺)处己何妨真...

杭州西湖灵隐寺弥勒佛前有一副对联是什么?
答:这副对联在杭州灵隐寺天王殿中,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

灵隐寺门口的对联是什么?
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肚子很大能包容这天底下别人难以容忍的事情,他外表和蔼慈祥,一直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他在笑这世上有许许多多可笑的人。这副对联在杭州灵隐寺天王殿中,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

杭州西湖灵隐寺弥勒佛前有一副对联是什么?
答:五百罗汉堂、道济殿(现称济公殿)、客堂(六和堂)、祖堂、大悲阁、龙宫海藏(藏品陈列)。杭州西湖灵隐寺弥勒佛有名的是飞来峰的布袋和尚造像,前面并没有前有对联,因为是在山上的石头上开凿的。只有一块游客说明提示牌,一副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灵隐寺门口对联怎么写?
答: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肚子很大能包容这天底下别人难以容忍的事情,他外表和蔼慈祥,一直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他在笑这世上有许许多多可笑的人。这副对联在杭州灵隐寺天王殿中,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

西湖灵隐寺里的一副对联
答: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副对联道出了处世的真谛。其意是奉劝世人心态要宽松、从容、大度、豁达,眼界放宽,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古人说:“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假如事事尽如人意,那有什么努力和辉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

灵隐寺的一副对联道尽人生哲理
答:杭州的灵隐寺挂有这样一幅对联,原文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岁月如流水,人生非常短暂,不患得患失,不忧心忡忡,每天乐乐陶陶,该有多好。遇到失意,疾首蹙额,心胆俱碎,多么难受。人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颗坦然的心看世事纷纭,不...

灵隐寺的一副对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帮无数人摆脱迷茫
答: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1700多年的辉煌历史,为杭州地区最早的名刹。灵隐寺的开山祖师为西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当时他云游中国南方诸镇,在来到杭州的时候,看见有一峰而叹曰: “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

灵隐寺内的一副对联,短短14个字,却道尽人间冷暖,这幅对联由何而来?
答:开山祖师: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从中原云游到浙江,看见一座峰,便感叹道:“此乃天竺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在峰前建寺庙,名叫灵隐寺。灵隐寺受人欢迎是有原因的,里面的大师很善解人意,特别是很多时候上香灵验,除此之外,寺内的对联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