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网络问题行为有哪些?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观念与学习行为中存在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侨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学生网络行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戏剧性的网络行为问题。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中指出:戏剧性行为是个体为了构建自我形象,在他人或是社会面前的一种有意识的自我表述。部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追求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展示与众不同,以期实现他人对自身的关注,具有戏剧行为的特点,包括:戏虐粗俗的网络语言;网络“恶搞”行为;感情“快餐”。

正是由于这种戏剧性的网络行为大行其道,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行为随意,道德素质滑坡,对于社会、学校、家庭与自身的责任感消减。

2、肆意性的网络行为问题。

肆意性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发生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主要包括:不诚信;网络色情;捏造新闻、发布虚假消息;参与网络赌博,冒用他人注册信息从事恶作剧等行为。

这些肆意性的网络行为问题,传达出来的信息观念和价值诱导极大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容易导致其道德责任感的缺失、自我约束力的降低以及自由意识的泛滥,严重的会导致网络犯罪行为。

3、侵犯性的网络行为问题。

侵犯性的网络行为问题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使用的过程中所发出的对他人和社会的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行为。大学生侵犯性网络行为可以分为侵权和侵入与破坏。严重的侵犯性网络行为问题将导致犯罪行为,扭曲人格,阻碍大学生的顺利成才和发展。

扩展资料

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

1、培养文明高雅的网络行为。

文明高雅的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应具有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尚,做到高尚而不粗俗,积极而不低级。培养大学生文明高雅的网络行为,首先,应重视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戏剧性的网络行为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网络流行的亚文化,最终要回归主流文化。

教育者应以核心价值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去戏剧化。其次,丰富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健康向上的社会性活动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使其在网络行为中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再次,铲除文化垃圾,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邓小平指出,“社会上虽存在许多思想路线不对头的现象,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有这些现象,而在于我们对待这些现象处置无力,存在着涣散软弱的状态。”

教育者应加强社会监管力度,加强法制处罚力度,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高雅的网络行为。

2、培养自律自省的网络行为。

自律自省的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能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自觉提高自身网络道德修养的行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肆意性的网络行为问题,应“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原则的尊敬和运用这些原则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自律自省意识:

(1)、慎独。慎独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独处无人的时候或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自己的行为,不做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应该教育大学生不欺人亦不自欺,做到网上网下一个样,不因网络中没人监督就做不道德的事情。

(2)、反省。教育者应该经常教育大学生反省自己的网络行为,如是否在网上做了违反网络道德的事情,是否浏览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等等。

(3)、自讼。即对待自己已犯的错误能及时改过。在网络中犯错误的大学生,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错误,争取“不贰过”。通过自律自省,使自身成为一个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网民。

3、培养规范调节的网络行为。

规范调节的网络行为是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为取向的行为。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或补充,同样需要规范准则来维持网络的良性发展:

(1)、加速网络社会规范的构建。除了将现实世界中的规则规范引入网络,用以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指导和约束之外,还要针对网络行为活动的特点,构建新的规则规范以引导其网络行为活动。

(2)、养成网络规范意识。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践行网络规范,使规范调节的行为由偶然变为必然,使良好的规范行为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反复实践而使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3)、提高网络行为规范宣传和学习的有效性。高校应建设和推广高等教育特色网站,发挥名师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将网络规范的学习落实到每个大学生。



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网络问题行为有:

1、坐姿不对,影响视力和容易产生疲劳情绪,对学习工作效率不利;

2、上网时间太长,没有节制,容易浪费时间,对视力不利;

3、对不确定的信息和言论,肆意散播,影响他人的判断;

4、对他人的看法进行人身攻击,影响文明上网的秩序;

5、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6、不尊重所在网站的秩序要求,破坏集体和谐团结。

大学生应当做到文明上网: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在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者承担着为广大网民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重要责任,要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发出了倡议,倡导网民积极遵守,共同维护。



01
上网目的不明确
很多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来上网,当被问到上网做什么,为什么上网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我现在没事做,不上网干什么呢?”
02
缺少良好的上网时间管理
很多大学生上网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作为大学生,第一天职应该是读书,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上课时上网、自习时上网,甚至吃饭时上网、走路时还上网......把本该学习知识、锻炼身体的时间全部用来上网。
03
缺少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发朋友圈,告诉大家自己去哪儿玩了,又买了什么超值的商品了,拿下什么证书了......不经意间把机票、车票、购物小票、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也暴露在网络上了。

进入大学时代,有许多学生往往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在学习上,有些人觉得反正已经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只要学业不挂科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人就会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长此以往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我觉得大学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学好专业知识,这样以后在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对国家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主要包括:
1、上课时间看手机玩游戏;
2、在人流、车流地带走路时看手机;
3、在驾驶机动车时看手机。

学生线上学习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学习APP平台杂乱,不同老师用不同的学习平台,学生对一些教学工具不了解,不会使用。比如,学生提出不理解学习通里的得分标准。
建议:任课老师带着学生熟悉教学软件、介绍学习工具的使用措施。
2.课程没有发教材,学习时不能看书本,预习、课上记忆以及课后练习都不方便。
建议:如果有电子教材的可以提供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些线上优质学习资源。
3.网络不稳定,系统卡顿、崩溃现象较多。而且没有电脑学生较多,用手机学习不方便。
建议:针对网络的不稳定进行替代方案的准备,老师们一定要知晓知大部分学生是手里只有手机,没电脑的。
4.个别老师PPT蓝底黑字看不清。且个别老师一门课用三四个平台,同一科目的学习资源分布在不同的软件平台上,来回切换不便,太繁杂。
建议:PPT制作要清晰,老师要提前明确好具体上课的APP,在网络技术满足的情况下同一门课减少平台的切换,尽量将课程资源放到一个平台。
5.录播整体较好,可以缓存,自由度也高一点,但高峰期也会存在打不开的问题,且有的老师录播视频太长。
建议:如果是录播,可以采取微课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的短视频。
6.直播太卡,网络太延迟,且直播会因网络卡顿等原因造成学习效率较低。
建议:充分考虑直播卡顿问题,可以采取推荐线上课程跟学、录播微视频等措施进行替代。
7.老师建的群太多,学习任务的消息传递不及时,存在信息接收被刷屏、消息迟延,部分同学不能及时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合并或减少学习群,发布消息给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时间提前量,考虑到学生需要处理多门课程的信息。
 
8.有的老师布置作业量大、完成时间规定的不合理。
建议:适当地、适量地布置作业,且给学生预留出的时间要合适。
9.长时间看手机和电脑,眼镜疲劳,在家会有各种打扰和影响,效率低。
建议:自我进行眼睛的舒缓,课堂中可以根据需要,比如每20分钟师生适当休息一下眼睛。尽量排除家庭干扰!
10. 学生呼吁尽快结束线上教学,还是面对面的好。
建议:共同努力,做好防护,切断传染源,早日相聚课堂。

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里面学习很多时候都是靠自己的,没有老师一直盯着,压力减小,便会放松了自己的要求。诱惑也是比较多的,很多一定的时间都用在了打扮或是物质追求上。

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网络问题?
答: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网络问题行为有:1、坐姿不对,影响视力和容易产生疲劳情绪,对学习工作效率不利;2、上网时间太长,没有节制,容易浪费时间,对视力不利;3、对不确定的信息和言论,肆意散播,影响他人的判断;4、对他人的看法进行人身攻击,影响文明上网的秩序;5、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对...

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网络问题行为有哪些?
答:肆意性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发生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主要包括:不诚信;网络色情;捏造新闻、发布虚假消息;参与网络赌博,冒用他人注册信息从事恶作剧等行为。这些肆意性的网络行为问题,传达出来的信息观念和价值诱导极大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容易导致其道...

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网络问题行为有哪些?
答:应该来说大学生应该都有一定的自制应该来说大学生应该都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是有的时候他们上网会没有节制不自律所以说就会应该来说大学生应该都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是有的时候他们上网会没有节制,不自律,所以说就会造成他们把精力放在网络上,而不是放在学习上。

请谈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防止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
答:1、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2、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作为家长一定要...

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应对网络对我们青少年的危害...
答:四、网上有各种知识,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但也有很多糟粕,我们应加以区分,但是小学生缺乏判断能力,从而会影响小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五、在网上,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电脑会服从于人们发出的指令,长时间上网,会使青少年脱离现实生活,不会与别人沟通,缺乏社交能力。...

学生线上学习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5.录播整体较好,可以缓存,自由度也高一点,但高峰期也会存在打不开的问题,且有的老师录播视频太长。建议:如果是录播,可以采取微课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的短视频。6.直播太卡,网络太延迟,且直播会因网络卡顿等原因造成学习效率较低。建议:充分考虑直播卡顿问题,可以采取推荐线上课程跟学、录播微视频...

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影响?
答: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影响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网络正在以“无网不入”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中。“网络最终所能带来的社会变化并不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市场,而在于形成长久的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

学生应该注意的互联网危害
答:学生在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时,容易导致他们头脑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沉溺于虚拟世界互联网容易使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甚至荒废学业。然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

你认为“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个说法对吗 谈一...
答:对,我觉得很对,现在小学生很多作业和任务通知都是在微信上,学生整天吵着要找家长看微信群。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影响人们的支付,电子支付让支付更加便捷卫生;影响人们出行,打车预定车票让出行更方便;让信息获取更加方便,资讯传播更容易,这同时会带来两面影响,一是可以学习很多新知识,了解新闻实事,...

中学生上网:有利有弊
答: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确实紧张,压力也大,因此需要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课本中。从这个角度看,过度上网可能不适合他们。但是,如果中学生能够正确、理性地使用网络,它无疑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将从中学生上网的风险和好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风险存在网络环境相当复杂,而中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