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如果有一个长度为100bp的dna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测序,最少需要选择几种粘性末端限制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哪几种类型?哪一种类型的限制酶最适合于基因...

作者&投稿:恭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的理解是,将100BP的DNA分别用不同的内切酶切割后分别电泳鉴定产物大小,再根据不同内切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来确定DNA碱基排列顺序。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一般为 4-8 个碱基,那么100B的DNA最少需要13种限制内切酶

楼主所说的内切酶测序确实可以,只是较为繁琐,所以现在一般采用通过测定片段的长度(比如电泳法)来测序。直接用内切酶测序的原理与蛋白质测序相同,即用不同识别位点的内切酶切割目标片段,然后利用小片段重叠推测出序列。至于要用几种酶,最低的限度就是保证每个被切下来的粘性末端都至少有另一个粘性末端与它有相互重叠区域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做DNA测序的时候,主要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把DNA切成片段,再拿去做电泳来测序的,
这个貌似跟限制酶的末端没啥关系吧?
也跟长度没啥关系吧。

目测楼主没把问题说全,用内切酶切开DNA后再用电泳测序吧。
目测问题带图片……

这个跟长度没关系吧

常用DNA限制性内切酶有哪些?~

内切酶主要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双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这类限制性内切酶在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中没有多大用处,无法用于分析DNA结构或克隆基因。这类酶如EcoB、EcoK等。
第二类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该顺序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由于这类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切割的核苷酸都是专一的。所以总能得到同样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并能构建来自不同基因组的DNA片段,形成杂合DNA分子。因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之一。这种酶识别的专一核苷酸顺序最常见的是4个或6个核苷酸,少数也有识别5个核苷酸以及7个、9个、10个和11个核苷酸的。如果识别位置在DNA分子中分布是随机的,则识别4个核苷酸的限制性内切酶每隔46(4096)个核苷酸就有一个切点。人的单倍体基因组据估计为3×199核苷酸,识别4个核苷酸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将有(3×109/2.5×102)约107个切点,也就是可被这种酶切成107片段,识别6个核苷酸的限制性内切酶也将有(3×109/4×103)约106个切点。
第二类内切酶的识别顺序是一个回文对称顺序,即有一个中心对称轴,从这个轴朝二个方向“读”都完全相同。这种酶的切割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交错切割,结果形成两条单链末端,这种末端的核苷酸顺序是互补的,可形成氢键,所以称为粘性末端。如EcoRI的识别顺序为:
↓ |
5’……GAA | TTC……3’
3’……CTT | AAG……5’
| ↑
垂直虚线表示中心对称轴,从两侧“读”核苷酸顺序都是GAATTC或CTTAAG,这就是回文顺序(palindrome)。实线剪头表示在双链上交错切割的位置,切割后生成5’……G和AATTC……3’、3’……CTTAA和G……5’二个DNA片段,各有一个单链末端,二条单链是互补的,可通过形成氢键而“粘合”。另一种是在同一位置上切割双链,产生平头末端。例如HaeⅢ的识别位置是:

5’……GG↓CC……3’
3’……CC↓GG……’

在箭头所指处切割,产生的两个DNA片段是:
5’……GG CC……3’

3’……CC GG……5’
有时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核苷酸顺序和切割位置都相同,差别只在于当识别顺序中有甲基化的核苷酸时,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割,另一种则不能。例如HpaⅡ和MspⅠ的识别顺序都是5’……CCGG……3’,如果其中有5’-甲基胞嘧啶,则只有HpaⅡ能够切割。这些有相同切点的酶称为同切酶或异源同工酶(isoschizomer)。
第三类内切酶也有专一的识别顺序,但不是对称的回文顺序。它在识别顺序旁边几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但这几个核苷酸对则是任意的。因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的一定长度DNA片段,具有各种单链末端。这对于克隆基因或克隆DNA片段没有多大用处。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分成三大类。第一类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双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这类限制性内切酶在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中没有多大用处,无法用于分析DNA结构或克隆基因。这类酶如EcoB、EcoK等。
第二类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该顺序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由于这类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切割的核苷酸都是专一的。所以总能得到同样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并能构建来自不同基因组的DNA片段,形成杂合DNA分子。因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之一。这种酶识别的专一核苷酸顺序最常见的是4个或6个核苷酸,少数也有识别5个核苷酸以及7个、9个、10个和11个核苷酸的。第二类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顺序是一个回文对称顺序,即有一个中心对称轴,从这个轴朝二个方向“读”都完全相同。这种酶的切割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交错切割,结果形成两条单链末端,这种末端的核苷酸顺序是互补的,可形成氢键,所以称为粘性末端。另一种是在同一位置上切割双链,产生平头末端。
第三类限制性内切酶也有专一的识别顺序,但不是对称的回文顺序。它在识别顺序旁边几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但这几个核苷酸对则是任意的。因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的一定长度DNA片段,具有各种单链末端。这对于克隆基因或克隆DNA片段没有多大用处。

高中化学,如果有一个长度为100bp的dna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测序,最少需 ...
答: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一般为 4-8 个碱基,那么100B的DNA最少需要13种限制内切酶

高一化学常用计算方法,比如说十字交叉法,差量法等等,都帮我详细讲解一...
答:1. 现有50g 5%的CuSO4溶液,把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1)可将原溶液蒸发掉 g水;(2)可向原溶液中加入12.5% CuSO4溶液 g;(3)可向原溶液中加入胆矾 g;(4)可向原溶液中加入CuSO4白色粉末 g。2 . 今有NH4NO3和CO(NH2)2混合化肥,现测得含氮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物中NH4NO3和CO(NH2)2的物质的量...

化学元素100至116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最少讲10种)
答:(千瓦时,是"度"的学名。符号是kW·h;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joule),简称“焦”符号是J) 1.元素序号:100 元素符号:Fm 元素名称:镄 元素原子量:[257]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 发现年代: 2.发现过程: 它和锿一样,1952年从氢弹爆炸的残骸物中分析出来的。 3.元素描述: 化学性质类似稀土元素。镄在水溶液中主...

高中化学求助 原题 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
答:这个题应该是溴负离子有剩。左边应该是0.2x 溴负离子总共有0.2x,但是它只有1/3被氧化,所以它被氧化的溴离子数为0.2x*1/3 ,那么其转移的电子数为0.2x*1/3*1 得失电子守恒就有了。

化学实验室有100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7.4克氢氧化钠...
答:杂质为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溶液质量变化为生成的NaOH质量减去Na2CO3的质量 mNaOH-mNa2CO3=-26×(7.4g/74)=-2.6g,即溶液减重2.6g;反应后NaOH质量为(100-2.6)×10%=9.74g;由于钠离子未变;即原来未变质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9.74g ...

边长为100cm的正方形,它的内侧有一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沿着边长滚动一周...
答: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滚到的面积是一个铜钱线的形状。半径是50㎝,面积为7850平方厘米,中间方孔400平方厘米,那么,滚不到的面积10000-7850+400=2550平方厘米。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自主学习丛书讲解,没有的话帮忙提供一些经典例题和讲解...
答: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解析】 A项为蒸馏,用于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B为渗析,用于胶体的净化;C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移液操作,不属于分离物质的操作。本题考查的是分...

化学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的例子
答:在这个过程中,乙烯的双键被氯气的氯原子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 Cl2 → CH2ClCH2Cl 在这个过程中,乙烯中的双键被两个氯原子加成,形成1,2-二氯乙烷。这个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的一个例子,它展示了氯气作为亲电试剂与乙烯的双键发生反应的过程。

人教版 初中化学所有化学方程式 不少于100个~ 谢谢
答: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
答:从而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用红磷代替白磷后生成物仍然是只有五氧化二磷生成,所以不影响实验结果;如果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会使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从而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幅度过大,使进入水的体积变大,所以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故答案为:(1)磷+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