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符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注释

  尝:曾经。

  纵步:放开脚步。

  就:接近、趋向。

  木末:树梢 。

  死敌:死于敌手。

  死法:死于军法。

  意谓:心里说。

  由是:因此。

  死敌:死于敌手。

  虽:即使。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恁么:如此,这样。

  中心思想:

  作者领悟到要随遇而安,把握当下的道理。



~

游兰溪 / 游沙湖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宋代·苏轼《游兰溪 / 游沙湖》 游兰溪 / 游沙湖 宋代: 苏轼 游记, 写人 , 抒怀 , 乐观旷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

游赤松山记原文及翻译
答:游赤松山记原文及翻译如下:游赤松山记原文:我游赤松山,慕其高峻之势,奇石纷披之观,时而沉静,时而湍急之泉;多植古松,挺拔苍劲。不禁令人生凉。翻译:我去游赤松山,被它高耸的山势所吸引,那里有许多奇特的石头和美丽的景色,有时安静宁谧,有时水流湍急;还有很多古老的松树,挺拔而有力。这...

记承天寺游原文以及翻译
答:记承天寺游原文以及翻译如下:1、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xing)交横(he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译文:元丰六年...

游庐山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答:《游庐山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如下:1、翻译:庐山位于浔阳、彭蠡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凡是大的山得到水衬托,能抵挡住它的气势以冲刷洗涤,就显灵性;而江湖的水,吞吐平旷,与海水不同。所以沿海诸山多壮丽沉郁,而庐山有娱乐逸出的景观。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我因为事情在宫亭断绝,停泊在左蠡。...

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
答: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如下:1、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

记游定惠院原文翻译赏析苏轼的文言文
答:客人徐得之马上就要启程到闽中去,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于是恳请我记下今天之事,作为以后的谈资。那个时候,参寥是唯一一个不喝酒的人,于是用枣汤代替了酒。注释 定惠院: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南。苏轼元丰三年 (1080)二月到黄州,最初寓居定惠院。同年五月移居临皋亭。小山:即柯山...

《游天平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顺着山势绕回来,有一块几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头上,抚弄着山泉,不知不觉到了下午申时,在环翠亭上休息,环顾四周清秀脱俗的景色,恍惚疑心是在人世之外,我慢慢走着,留恋忘归。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第二天早晨,惟深邀约寺里的和尚契园跟着我们游赏。往东经过通胜桥,...

袁枚游仙都峰记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或告余曰:“子从雁宕(即雁荡山)归,则永嘉之仙岩、缙云之仙都峰,均可游焉。”余谨识之。误记仙岩为归途之便,舟行十里,方询土人。曰:“南北殊路矣。”心为缺然。及至缙云,以仙都谋之邑宰,有难色,以溪涨辞。余遂绝意于游。行三十里,止黄碧塘,日已昳,望前村瓦屋鳞列。从隶...

苏轼的《梅花》翻译…急求!!
答:翻译:春天幽静的山谷里溪水潺潺,冬天未谢的梅花在花草岩石间闪烁点点繁华。忽然一夜的东风袭来,风起石落,伴随着满天的飞雪渡过关山。苏轼《梅花》原文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游西山记原文及翻译
答:游西山记原文如下: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望渺然。西山匐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峰,互相缀发。湖中苏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而归,由青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