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核算中,21.75是怎么来的? 工资核算时,新的劳动法规定是采用21.75天,那么这个数字怎...

作者&投稿:夷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工资的核算中,21.75是指月平均工作天数,其计算方法为:(365天-104天)÷12月=21.75。

1、一年工作时间为365天;

2、按照我国家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周一到周五)的规定,一年休息日为52周×2天=104天。

3、实际工作天数为365-104=262天;

4、平均月计薪天数为:262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标准工作日的有关规定:

标准工作日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实行的工作日。

我国长期以来,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职工每周工作6 天、48 小时工作周制度。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自1995年1 月1 日至1995 年4 月30 日,实行职工平均每周工作5 天半、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周制度。

根据1995 年3 月25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规定,自1995 年5 月 1 日起实行职工每周工作5 天、40 小时工作周制度。1995 年5 月1 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企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7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工作日为250天。标准工作日是我国工时制度立法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作日



工资的核算中,21.75天是从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得来的。为全年总天数减去应放假天数除以月份来计算的。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1.75天是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的算法。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 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要求:我国工资支付的法律规章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工资应当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按日或周发放。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支付



按全年的工作日和月份相除得来的。
{365-52*2}/12=21.75

员工加班,请假的日工资如何计算?21.75天是如何来的?



工资核算时,新的劳动法规定是采用每月21.75天,这个数字怎么来的?~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出勤工资核算的计算工式
公式1: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1-1/21.75*事假天数)
公式2: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公式1适合请假天数少的在职员工,公式2适合新员工和请假假天数大天出勤天数的员工。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1.75天指的是: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104天指的是法定休息日。

但是,2019年全年法定休息日是115天,其中包括全国节假日11天,周末放假一共52个周末,共休104天,所以,加起来一共有115天。

所以,2019年月计薪天数为:(365天-115天)÷12个月=20.83天。


21.75天工作日是怎么计算的?
答:工资的核算中,21.75天是从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得来的。为全年总天数减去应放假天数除以月份来计算的。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

21.75天是什么意思?
答:21.75天就是21.75天呀。一天24小时,0.75天就是:24×0.75=18小时。21.75天就是21天零18小时。

工资计算公式里的21.75是怎么得出来的
答:法规规定的月工作天数 365-(52*2)=261 261/12=21.75

工资算法21.75是怎么来的?HR该如何套用算薪?
答: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21.75天是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的算法。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

工资核算时,新的劳动法规定是采用每月21.75天,这个数字怎么来的?
答: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出勤工资核算的计算工式 公式1: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1-1/21.75*事假天数)公式2: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公式1适合请假天数少的在职员工,公式2适合...

为什么正常上班天数是21.75而不是22?求解答!
答: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21.75天是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的算法。1、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

21.75的工资计算方式如何来的
答: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

好多工资算法的里21.75是怎么来的?
答:21.75天是指的制度计薪日,用来计算工资和加班工资:(365-52*2)/12 即:一年按365天计算,减去(52个星期,每星期2天休息),之后除以12个月

21.75天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我国的年工作日为365天,休息日(周末)为104天,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因此,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2022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 元旦 01月01日-01月0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