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梦溪笔谈》(正午牡丹) 《梦溪笔谈》的正午牡丹 说明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长孙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②。丞相正萧吴公与欧公姻家③,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④?其花披多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⑤。猫眼黑睛如线⑥,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⑦。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⑧,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⑨。
〔注释〕

①选自《梦溪笔谈》。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②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的是一丛牡丹。欧阳公: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尝,曾经。 其下:牡丹丛下面。 其:指古画。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③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姻家,儿女亲家。

④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明之:辨别它。

⑤披哆:张开,下垂。燥,干。 此日中时花也:这是正午时的花。

⑥黑睛:瞳孔。如线:像一条线。

⑦带有露水的花,花冠是收拢的,花色是鲜润的。

⑧太阳渐渐移到正中,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

⑨此:指吴育说的话。善求:善于探求。笔意:这里是制绘画的乐趣。

全文翻译

午牡丹 沈括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画有一丛牡丹花的古画
其下有一猫—:花丛下面有一只猫
未知其精粗: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水平怎样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亲家
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明他呢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这花中的花瓣都散开着,而且颜色枯涩,没有光泽,这是太阳正中时候的花.
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之猫眼也:画中猫的黑眼珠眯着,好象一条线,这也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猫的眼珠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眼珠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参考资料:百度

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精良和粗劣在什么地方。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判断它呢?画中的牡丹张口开放,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眼珠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眼珠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吴育可谓善于探求古人绘画的乐趣啊。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
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是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啊!
二、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善求古人笔意也。
三、出处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一、启示
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亦非善于观察不可。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二、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午牡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括

写文章作画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缺乏崇实的精神,就不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

正午牡丹翻译及原文
答:“正午牡丹”是个历史典故,最早记载在宋代沈括编写的《梦溪笔谈》之中。欧阳修有一次得到一幅画,画中描绘的是一丛牡丹和一只小猫。欧阳修正打算细细欣赏的时候,他的亲家吴育登门拜访。吴育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官职比欧阳修还高,是当朝的丞相。吴育看见这幅画连连称赞,欧阳修是个严谨认真的人,就...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译的内容
答:【注释】① 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② 欧阳公,欧阳修,宋代散文家。③丛,生长在一起的'草木。其下:牡丹丛下面。其:指古画。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④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姻家,儿女亲家。⑤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⑥披哆(...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文言文解释
答: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精良和粗劣在什么地方。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判断它呢?画中的牡丹张口开放,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译得到什么?启示和幼时记趣。
答: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啊。《正午牡丹》作者沈括,选自《梦溪笔谈》 ,正午牡丹为传统吉祥图案之一,由欧阳修从牡丹丛和猫古画中...

正午牡丹文言文中未识精粗的意思?
答:《正午牡丹》出自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未识精粗”的原句是“未识其精粗”。未:否定副词,意思是没有、不。识:动词,意思是知道,懂得。其:代词,它,指古画。精粗:形容词,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上下文是: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其精粗。现代汉语的意思...

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答:凭什么看出来的呢?它的花朵张开而且颜色干燥,这是中午时的花;猫眼的黑眼仁如同一条线,这是正午时的猫眼睛。如果是早上带露的花,那么它的花房紧束而颜色滋润。猫眼睛早晨、晚上就是圆的,接近中午就渐渐狭长,到正午就像一道线了。”这真是善于推求古人笔意的言论。出自《梦溪笔谈》作者 北宋-...

《梦溪笔谈》鉴画 —沈括翻译全文
答: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副古画——牡丹花丛,花下有一只猫,他不了解这幅画的好坏。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家是姻亲,一见到这幅画,就说:“这是画的正午时间的牡丹。怎么知道的呢?这花的花瓣展开,散发而且色泽干燥,这是中午时的花。猫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的猫眼。如果是有带露的花,那花房就会收敛...

梦溪笔谈・书画原文及翻译,梦溪笔谈・书画原文及翻译
答:梦溪笔谈·书画原文及翻译 书画 作者:沈括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

正午牡丹注解
答: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一段关于牡丹的描述,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曾在文中提到,曾经在牡丹丛下面,观察到古画中牡丹的描绘与现实中有所不同。沈括讲述了一位名叫正肃吴公的人物,他的姻家对画中的牡丹有所质疑。吴公提出,如何能辨别画中牡丹是否在正午时分的形态。沈括解释,正午...

梦溪笔谈原文翻译及赏析
答:《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各卷依次为“故事(一、二)、辩证(一、二)、乐律(一、二)、象数(一、二)、人事(一、二)、官政(一、二)、机智、艺文(一、二、三)、书画、技艺、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