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经典名句 王阳明名句

作者&投稿:天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2、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3、 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王守仁

4、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

5、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6、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7、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8、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阳明 《传习录》

9、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传习录》

10、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王守仁

11、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12、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13、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守仁

14、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守仁

15、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

16、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王守仁

17、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18、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19、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20、 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

21、 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王阳明 《传习录》

2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23、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4、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王阳明

25、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26、 先生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 《传习录》

27、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

28、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2.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3.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4.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5.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6.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7.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8.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9.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

10.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11. 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12.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13.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14.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15.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16.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

17.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8.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9. 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20.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1.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3. 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4.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5.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7.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8.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9.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10.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11.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12.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13.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14. 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5.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16. 布裘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黎明。
17.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18.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19. 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20.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名句汇总如下

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6、动亦定,静亦定。

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28、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王阳明经典名句
答:1、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2、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3、 君自保重,我心送...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赏析
答:王阳明名言名句汇总如下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5、“格物”即“...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名言有哪些?
答:名言名句: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阳明心学名句欣赏,不用忍
答:王阳明心学名句1: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感想:受到别人的嘲笑,不要受到别人影响,不要急着生气,不要被对方的言语影响。静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流言嘲笑语自然就消失。王阳明心学名句2: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王阳明励志名言名句
答:01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原句: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大意: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名句是什么?
答:立志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所以立志成为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立志成为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志未定,犹如船无舵,马无环,...

阳明先生说"炼金"
答:按现在的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与孟子的千古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人要做事才有本事,磨练越大,本事越大,而不是有本事才做事。

王守仁的勤学名言名句
答: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军队四处分散去寻找孙坚,但却不知道孙坚在哪里。这句话出自于《三国志·吴书》裴松之的注,原文是:坚乘胜深入,於西华失利。坚被创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骑骢马驰还营,踣地呼鸣,将士随马於草中得坚。坚还营十数日,创少愈,乃复出战。这句话的意思是孙坚乘胜追击...

黄帝内经经典名句
答:黄帝内经经典名句,详细介绍如下:1、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释义医术高明的医生在尚未发生病症时就开始进行预防,而非在病症发生后才进行医治。2、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释义眼睛的精亮明润和面部的色泽是内在五脏之气在外的表现。3、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