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各位朋友请教下

作者&投稿:农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正常的现象,你抄经和抄课文没有本质区别,人在重复进行一项自己不喜欢的动作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力不集中、犯困,这是没办法克服的。
很多性格急躁的人被建议通过学佛来改变性格,这是非常非常非常之难的。
人的性格在20岁以后基本上定型了,除非遇有重大事故否则不会有突变,渐变是有的,但很不明显。
练习书法、素描、钓鱼这些比较安静的活动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抄经你要知道你抄的是什么意思,不要跟完任务一样!抄经不在多少!在于你抄经时的心境!不喜欢写字看书的人,对书本没有产生兴趣所以困,正常现象,不要想着抄多少,抄一个字想一下什么意思!慢慢抄一天抄一点点,你的心情自然会好点!否则更会给自己施加压力,心里杂念更多!顺便介绍一部电影看看!《达摩祖师》,看完你心情会静很多。基本就这些希望选最佳

楼主,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你在消业障
一但开始认真修行,以前的种种罪业会浮上来影响你,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放弃了,其实这个时候你不要在意,就像心经上所说,照见 观照你的杂念,尽量不要起急躁心理,久而久之就对治了楼主的急脾气了。

所以在所有起心动念时,观照内心,参话头你也可以参心念起始,慢慢就会如梦幻光影,如露也如电了

你应该坚持一直抄下去,心不静要多听法师讲经,法师的讲经是智慧的语言,听后能让我们学会放下,心也就越来越宁静。加油~

不管抄经也好、念佛也好,不要有急于求成的想法,一切顺其自然吧,学佛人得要有安住于当下的勇气,要乐于过清净简单的生活,善于以无求之心求大道。

学佛的进来看下!请教个问题~

梦里我们无法去判断梦境是否真实,正如我们现在无法去认知这世界是否也是梦幻一样。
因为每一个众生无论是梦里、还是在这个认为实有的现实当中,都是用眼、耳、鼻、舌、身、意来感知这个世界。

但怪异的是不同的众生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科学研究,狗眼中的世界是黑白色的、人类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
佛经上说,佛用佛眼观见,天人眼中的水就是晶莹剔透的珠宝琉璃,而饿鬼眼中的水犹如火汤脓血腥秽不能食用,鱼眼中的水就是它们生活中的天堂世界,我们人类眼中的水却是我们的养分饮料。
在这之中又怎能说是谁对是谁错呢。

在我很小的时候,比我大了一丁点的邻家小堂叔老爱用一个芋头引诱我,又不给我吃,调戏着,看我流口水的熊样为乐。

如此几天,那种渴望令我都快要受不了啦。终于在这一次,他不小心把芋头摔到地上了,我一
把扑过去,如饿狗抢屎般,抓住就往肚子里吞,感觉天下最好的美食就是这芋头了。不巧的是被我妈看见了,千里迢迢到外婆家挑了一袋子芋头回来,煮了一大锅。当时我觉得天下最可爱、最美丽的人就只能是我妈了。

开锅的时候,香气扑鼻,一吃进口中也是美味非常。直吃得我肚子圆臌臌的。不想再吃了。这时妈只是随便地说了一句“没有你就馋,多了你就不爱吃啦。小孩子啊,唉,都是这样啦”,

这时我为了在妈面前证明我不是那样,不枉费她千里迢迢挑回来的苦心,表面装作仍然很喜爱,心中却是很不愿意的抓起一个芋头就往嘴里塞,这个竽头是越吃,香味越淡,吃到难撑的时候就是觉得很难吃。

害得我吃完这个竽头,就要趁着妈不注意才敢挪动那身子,费了很大劲挪进房间,如释重负般快速把门一关不让别人知道,就一屁股端坐在地上,一动也不相动了,口中反胃直想吐,但又不停地暗示自己“不能吐、不能吐、这里有妈很大的心血啊、不能吐、不能吐、”。最终平安地熬过了。
现在回想起来,食物没变,味道却一直在变,从天下最好美味、到变淡、到没味、到难吃、直到反感想吐。

这种从六根生起的感觉就是如此的虚妄不实啊。

比如,你所看到的港姐、全国小姐、亚姐、世界小姐、不就是那几个评委在指手画脚的就选出来了吗?
那几个评委就算不认识,也要,代表了你、代表了我、代表了他(她)、代表了全国,代表了亚洲、代表了世界;所选举出来的小姐呢,代表漂亮过你、代表漂亮过我、代表漂亮过他(她)、代表漂亮过全国的人、代表漂亮过全亚洲人、代表漂亮过全世界人。

可是有时你会觉得这些港姐、全国小姐、亚姐、世界小姐、还没有自己的邻家小妹来得漂亮。这是肯定的。
因为所谓的美丽、漂亮仅只是一个感觉,也不可能有一套衡度的标准。若有一套衡度的标准,除非这标准是宇宙颠扑不破的真理。否则,在后人推翻这一套衡度标准的时候,之前靠这个标准确认的美丽、漂亮必然会公认为虚伪。

所以什么才叫美丽、漂亮呢?

再说,
这些港姐、全国小姐、亚姐、世界小姐中有美丽的女孩。

贪欲强盛的人见了,就觉得她如天使般可爱而心生染着,总想居为己有;

修不净观的人见了,知道只是一块皮包着无数的屎尿脓血,认为她有如一具行走的厕所秽浊器物一样,没有半点清净可爱;

嫉妒心强的女子见了,不觉妒火中烧,嗔恨生起;

漠不关心的人见了,犹如见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这个女孩,如果确确实实是美丽的漂亮的,那么无论什么人见了后,都应觉得净妙可爱。反之,都应该认为是丑陋不净的。

但事实却不然。这就说明各人所见的好恶、美丑、净秽、爱恨都是随各人的心识所展现的,并不是实有一个,谁都无法否定的美丽、漂亮存在。
所以悟出这只是分别心生起的虚妄颠倒错觉,事实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外境。

佛将这种现象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宁有方所,循业发现)。共同的认知叫共业,不共同的认知叫不共业。

我看过催眠师将一群人中的两个催眠了,并告诉她们两个桌子上的柠檬味道全是甜的和平常的是不一样的,

她们醒后尝那柠檬居然说都是甜的,并食得很享受样子。可是我们怎么尝都觉得是酸的,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所以我在看了《楞严经》后,认定声、色、香、味、触、念头、是我们心体自性遁业生成的幻觉,不能说谁对谁错。

至于什么是共业,什么又是不共业。以上例:
我们怎么尝都觉得是酸的,这是我们的共业;她们尝那柠檬都说是甜的,那是她们两个的共业;
我们都觉得是酸的,她们两个都觉得是甜的,这就是我们和她们之间的不共业。

佛说这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在遁着众生的业力展现而已。而众生有共业和不共业,所以就有了各自眼中不同的世界。

这是个很多的修行人在证悟到阿罗汉的果位的时候,都很惊讶的发现:人类眼内如此清澈美丽的水,在不同的众生的眼内居然是有着这样的差别。
种种天堂享乐、地狱受苦,饿鬼道受饥渴。。。并不是有谁在主宰。天堂、地狱并不是谁建造而有,苦乐并不是有谁在强加。这种现象和水的现象一样,只是遁着众生的所种下的善恶业力展现罢了。

一切的诸佛菩萨明白证悟了,所有现象只是自性真心展现而已,心改变了,现象就会改变。
所以诸佛菩萨,依正二报,任运自在,随众生机,千百亿应化,于十方国土,游化无碍。如《法华经》云:

“释迦牟尼佛,于一念倾,变娑婆为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阿毗达磨大乘经》说:
一、得心自在菩萨,即八地以上菩萨,能随他的增上胜解力,使诸境显现,如变大地为黄金,揽长河为酥酪,变火为水,变水为火,随心所想,所变皆成。
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随其所观苦、空、无常、青、白、赤、黄、不净、清净都能显现。
三、得无分别智者,在无分别智现前时,一切境相都不显现。诸佛菩萨应化无方,变化无碍,自由自在。

因为众生只为无明覆盖,依六根的认识生起种种颠倒的错觉而受尽轮转的苦楚。佛因众生的无明,慈悲地宣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让一切颠倒众生实证明白那是颠倒错觉,而不再受轮转。度尽一切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度。
就可像一群人,因为集体照镜时,大家发现镜中的自身没有了头,于是这群人就发疯地不停狂跑、呐喊。

佛看见了,是不能用什么强硬的手法直接让这群人安静下来,就慈悲地宣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之多的道理和方法,让这群人明白知道自己的头还在,没有丢啊,心就恢复平静了。
于是这群人就这样安静了下来,不再狂跑、呐喊。所以说佛度尽一切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度。意义上就说可比佛平静了一群人,实无有一个人是佛直接平静的,因为佛不能直接强硬平静众人。也就是佛不能直接度脱众生,只能一切众生自性自度。
只为轮转源于错觉。观见世界不同只因业力。

学佛就是要证悟出六根这种虚妄不实的感觉是自心灵所产生的颠倒错觉。
不受虚幻轮转而获得心灵上的解脱。

若你能在梦中认出那是一场梦幻,自然是梦中知梦,也自然能在梦中做到改梦、变梦、将人变物、让物变人、一个变成无数个、无数个变为一个、你爱啥的就啥的。爱发恶梦就发恶梦、爱发好梦就发好梦。随心所欲。

当然咯,若能实证到这个现实、种种感受也是错觉梦幻,你也会获究竟神通自在(一切众生皆神通俱足,本来就有,不是靠修而来的,只为无明覆盖不能显发),达到不再为六根产生的虚妄感觉所束缚而得解脱的彼岸。

佛学,有什么可请教的

...有很多迷惑的地方。想要向学佛的朋友请教一下。佛学说浪费粮食浪费...
答:1. 佛学中有一个基本观念,即人的福报是有限的,因此,无论是粮食还是水,每一粒每一滴的浪费都会减少我们未来的福报。2. 浪费不仅是对资源的极大不尊重,也是一种贫乏自我修养的表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其行为的崇高与伟大。3. 浪费粮食或资源的行为,不仅对社会不负责任...

学佛的朋友们,想请教一个问题
答:推荐素食,放生,多培福。姻缘每个人都有,早晚的事情。

向学佛的朋友请教一个问题
答:第一,学佛信佛皈依佛法,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和各种念佛,念经,放生,随缘布施,每天拜佛的日常功课,这些只是缘,是客观条件。不重久习,不轻初学,如果心中未认识正确的见解和思维,那么一辈子吃素、念经,恐怕也只是添加自己的福德而已,不一定能够得到今生的解脱,当然,会因为此生的对佛法的信任而来的...

关于学佛问题,请教各位师兄或懂佛之人,谢谢。写的很详细,希望能耐心看...
答:有私心,就承认自己有私心,说没就没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修行中体会感悟,而且众多凡人也是在世间感应中增强信心,从而不断的感悟然后内心真正的宽阔放下。所以说祈福,求愿并不为过,但要如理如法,端正心念。我们的诸多习气都是逐步察觉然后化解改变的,而并不是说我学了佛就一下子成为圣人了。7,...

学佛的各位朋友请教下
答:自然会注意力不集中、犯困,这是没办法克服的。很多性格急躁的人被建议通过学佛来改变性格,这是非常非常非常之难的。人的性格在20岁以后基本上定型了,除非遇有重大事故否则不会有突变,渐变是有的,但很不明显。练习书法、素描、钓鱼这些比较安静的活动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很多迷惑的地方。想要向学佛的朋友请教一下。佛学说浪费粮食浪费...
答:人一生福报是有定数的,浪费一粒米、一滴水,便减掉一份 浪费是一种贫贱的行为。一个人的高贵不在于他的富有,而在于他高尚的行为。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对社会和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既对不起辛勤劳作的农民,也浪费了国家的资源,更削减了自己有限的福报,并造下了三涂的恶因。

向佛友请教问题!
答:到了第四年,遇到恶缘,才没以前那么不平,但离佛教诲要我做到的境界还差很远。这段时间可能很难熬,但事实毕竟是逃避不了的,我们只能尽量平心静气去面对。佛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有信心,恒心,真去实干,落实佛陀的教诲,捱过这几年,承受自己过去种下的苦果,苦果吃完了,好果子就...

各位在家佛友,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答:供香: 一炷与三炷皆可,都有意义。一炷(一心向佛、一心求生净土地,以此香表“我”心供养诸佛菩萨。。。)。三炷:(皈依、供养佛、法、僧。。。)。现在的香大多数是化学合成香,对人与环境都有害,建议:多在网上了解一下,香也不必说天天都点。供水:愿佛菩萨加持“我”心如此水纯静纯...

想请教佛友们一个问题
答:别业与共业 什么是别业呢?个别众生所造的业,只由自己单独受报的,就是别业。但是,个别的行为,若与其他众生的行为相同,它们便会形成一股比别业更强的业力洪流,共同感应同一的环境与果报。这种共同的行为,使众生受同等果报的业,就是共业了。共业为业力相同的众生,塑造了类似的命运,使他们处于...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信佛的师傅,师兄,师姐们。
答:皈依三宝与受持五戒不是一回事,有些人皈依三宝,但一生之中都不持五戒的。是否受五戒,看个人的发心和因缘。而且受五戒,也需要进行相关的仪轨法会的。另外,五戒中也没有说不准吃肉,只有受了大乘的梵网菩萨戒,才有不食肉的戒条。但作为佛弟子,我们修学菩萨道,最好是素食,因为素食不食肉是在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