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的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拍卖价值和价格高吗

作者&投稿:宗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遗迹,包括植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中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在被沉积埋藏后可以随着漫长地质年代里沉积物的成岩过程石化成化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史前生物都能够形成化石。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后期的保存都要求一定的特殊条件。
化石的形成及保存首先需要一定的生物自身条件。具有硬体的生物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较大。无脊椎动物中的各种贝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等主要由矿物质构成,能够较为持久地抵御各种破坏作用。此外,具有角质层、纤维质和几丁质薄膜的生物,例如植物的叶子和笔石的体壁等,虽然容易遭受破坏,但是不容易溶解,在高温下能够炭化而成为化石。而动物的内脏和肌肉等软体容易被氧化和腐蚀,除了在极特殊的条件下就很难保存为化石。
化石的形成和保存还需要一定的埋藏条件。生物死亡后如果能够被迅速埋藏则保存为化石的机会就多。如果生物遗体长期暴露在地表或者长久留在水底不被泥沙掩埋,它们就很容易遭到活动物的吞食或细菌的腐蚀,还容易遭受风化、水动力作用等破坏。不同的掩埋的沉积物也会使生物形成化石并被保存的可能性及状况产生差别。如果生物遗体被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沉积物和细碎屑沉积物(指颗粒较细的沉积物)所埋藏,它们在埋藏期就不容易遭到破坏。但是如果被粗碎屑沉积物(指颗粒较粗的沉积物)所埋藏,它们在埋藏期间就容易因机械运动(粗碎屑的滚动和摩擦)而被破坏。在特殊的条件下,松脂的包裹和冻土的掩埋甚至可以保存完好的古生物软体,为科学家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科学研究材料,琥珀里的蜘蛛和第四纪冻土中的猛犸象就是这样被保存下来的。
时间因素在化石的形成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物遗体或是其硬体部分必须经历长期的埋藏,才能够随着周围沉积物的成岩过程而石化成化石。有时虽然生物死后被迅速埋藏了,但是不久又因冲刷等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而重新暴露出来,这样它依然不能形成化石。
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对化石的形成和保存也很有影响。一般来说,沉积物在固结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其中,碎屑沉积物的压实作用比较显著,所以在碎屑沉积岩中的化石很少能够保持原始的立体状态。化学沉积物在成岩中的结晶作用则常常使生物遗体的微细结构遭受破坏,尤其是深部成岩、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可以使化石严重损坏,甚至完全消失。 18、19世纪之交,博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的观察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生物与现代生物的面貌差别越大,越年轻的地层中的化石生物与现代生物的面貌差别越小。这一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思想的产生直接提供了启迪。随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通过对不断发现的越来越多的生物化石的研究,根据它们形态特征上的异同将各门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了解得越来越清楚。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使得我们对各种古生物的生活方式、进化的规律和机制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体古生物学是20世纪由于工业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古生物学新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那些微小的化石生物,例如有孔虫、放射虫、几丁虫、介形虫、沟鞭藻和硅藻等门类,以及某些古生物类别的微小器官化石,如牙形石、轮藻和孢粉(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等。其中,孢粉的研究在划分对比非海相地层(即除了海洋性地层之外的所有其它地层)和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植被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化石研究的基础上,古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古生物与古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地质历史各时期古生物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生命活动的遗迹、生物及其器官的形态功能、古生物死亡后的埋藏过程和机理等问题。
理论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大量的化石资料,探讨物种形成、类别的分异、进化的方式、进化的速率和进化机制等生物进化的规律。古生物地理学家则通过大量化石生物的对比研究来了解地质历史各时期动物群和植物群的地理分布等问题。
此外,诸如生物地层学、分子古生物学、古生物化学以及古仿生学等边缘学科的研究也都离不开古生物化石。由此可见,古生物学的方方面面以及相关的一些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古生物化石。
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化石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很大。许多造型美观的化石即是自然遗产,又是天成的艺术品。国外发达国家许多普通人都是化石的爱好者和收藏家,通过收藏化石,即了解了自然历史等科学知识,又起到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出现了一批化石爱好者和收藏家,他们的活动不仅起到了一定的科学普及效应,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生物学的发展呢。例如,近年来中国辽西发现的许多轰动世界的古生物学大发现,最初或多或少地都与一些化石收藏家有关。不过,中国目前的化石收藏市场还很不规范,私人收藏对科学研究虽然起到了一些正面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为乱采滥挖、珍贵化石走私等埋下了隐患。因此,切实可行的有关珍贵化石保护和化石收藏市场规范化的法规和制度必须健全。
中国古代先民在几千年前就对化石有所认识,中医里一直把化石作为一种药材——龙骨,用来医治某些疾病。但是龙骨的采挖和药用确实对珍贵的化石资源是一种巨大的破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应该认识到化石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远远大于其医用价值;而且,龙骨所能够起到的那些医疗作用早已能够被许多新发明的药剂所取代,因此,该到了把龙骨开除出医学界的时候了。 1.实体化石
实体化石是由古生物遗体本身的全部或部分(特别是硬体部分)保存下来而形成的化石。
在能够避开空气氧化作用和细菌腐蚀作用的特别适宜的情况下,有些生物的遗体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而没有显著的变化。例如,西伯利亚发现的一些保存在冻土里的曾经生存在2万5千年前的第四纪的猛犸象,不仅骨骼保存完整,而且皮肤、体毛、血肉、甚至胃里的食物都保存完好。在波兰的斯大卢尼发现的曾经在1万年前不慎掉入沥青湖中的披毛犀的整体化石是迄今所知的最完整脊椎动物动物化石。在中国抚顺煤矿形成于始新世至渐新世(大约5600万年前到2300万年前)的煤层里含有大量的琥珀,其中经常保存有完好精美的蚊子、蜜蜂和等昆虫化石和蜘蛛化石。
不过,这种没有经过显著化石化作用或只是有一些轻微变化的生物遗体是很少被发现的。绝大多数的生物化石仅仅保留的是其硬体部分,而且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化石化作用。所谓化石化作用是指,随着沉积物变成岩石的成岩作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而经历了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改造,但是仍然保留着生物面貌及部分生物结构的作用。化石化作用一般包括矿物质填充作用、交替作用和升馏作用等几种方式和过程。
举例来说,无脊椎动物的硬体结构间或多或少留有一些空隙,比如珊瑚的隔壁间隔、海绵的沟系、有孔虫的房室、一些贝壳多孔而疏松的内层、以及脊椎动物的骨骼。尤其是脊椎动物的肢骨,髓质的有机物分解消失以后留下了中空的部分,在地层下被埋藏日久以后,溶解在地下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往往在其孔隙中经重结晶作用变成了较为致密、坚实、并且增加了重量的实体化石。这样的作用就是矿物质填充作用。
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在埋藏情况下被逐渐溶解,再由外来矿物质逐渐补充替代的过程称为交替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溶解和交替速度相等,而且以分子相交换,就可以保存原来的细微结构。例如世界各地经常发现的硅化木的形成,就是古老树木中的木质纤维被硅质替代,但是年轮和细胞轮廓等细微结构仍然保存下来的结果。而如果交替速度小于溶解速度,生物硬体的细微构造也会被破坏,最终只保留下来原物的外部形态。常见的交替物质有二氧化硅、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等,相应的过程就可以叫做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和黄铁矿化。
升馏作用是指古生物遗体在被埋藏之后,不稳定成分分解、可挥发物质往往首先挥发消失,最后只留下炭质薄膜而保存下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成为炭化。例如,笔石骨骼成分为几丁质,埋藏条件下经升馏作用后,氢、氮、氧等元素挥发消逸,仅仅留下碳质薄膜。再如,植物的叶子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经过升馏作用后往往也只有碳质保存成了化石。
实体化石保存了古生物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所以一般来说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最为详尽的古生物身体形态结构信息,因此是古生物学研究中最主要的材料。
2.模铸化石
古生物学家把古生物遗体留在岩层或围岩中的印痕和复铸物称为模铸化石,它们可以根据与围岩的关系被分为5种类型: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合模化石。
印痕化石是生物遗体(主要是软体部分)因陷落在细碎屑沉积物或化学沉积物中所留下的印痕。腐蚀作用和成岩作用虽然使得遗体本身被破坏,但是印痕却保存了下来,而且这种印痕还常常可以反映该生物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的水母印痕、蠕虫动物的印痕以及植物叶子的印痕等都属于印痕化石。
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内模两种。外模是古生物遗体坚硬部分(例如贝壳)的外表面印在围岩上的印痕,能够反映原来生物外表的形态及构造特征;内模是壳体的内表面轮廓构造留下的印痕,能够反映该生物硬体的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例如,双壳类的两瓣壳往往是分散保存的,当它们被沉积物掩埋之后,沉积物经成岩过程固结成了岩石,而壳体有时被水溶解,但是却在围岩与壳的外表面的接触面上印下了外模,同时在围岩与壳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上印下了内模。
模核化石分为内核和外核两种。当腕足动物和某些双壳类动物死亡之后,它们的贝壳经常两瓣完整地被埋藏起来,其内部空腔也被沉积物填充,在固结以及壳体被溶解之后,内部留下一个实体即称为内核。如果壳内没有被沉积物填充,当贝壳溶解后就会在围岩中留下一个与壳大小相等、形状一致的空间;这个空间如果再经过充填,又会形成一个与原来的壳大小相等、形状一致但是成分均一的实体,这样的实体就被称为外核。
当贝壳被沉积物掩埋并且已经形成外模和内核之后,壳质有时会全部溶解,然后又被另外某种矿物质填充,使得填充物象铸造的模型一样保留了原来贝壳的原形和大小,这样就形成了铸型化石。
内模和外模重叠在一起的模铸化石称为复合模化石。当贝壳埋藏在沉积物中并形成内模和外模之后,如果贝壳随后被溶解而在围岩内留下了空隙,而后由于岩层的压实作用而使外模与内模重叠在了一起,复合模化石就形成了。
3.遗迹化石
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时的活动痕迹及其遗物叫做遗迹化石。其中,古生物的遗物又可以成为遗物化石。
遗迹化石很少与留下遗迹的古生物实体化石同时保存,因此很难确定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遗迹化石能够充分说明地质历史时期某些生物的存在及其生活方式,它们使古生物留下的记录更加丰富,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古生物的线索。
最吸引人的遗迹化石当属脊椎动物的足迹,根据足迹的大小、深浅和排列情况,科学家能够推测留下这些足迹的古动物的身体是重还是轻、行走的步态是漫步、快跑还是跳跃。根据足迹上有爪印还是有蹄印,科学家可以推断这些动物是肉食者还是植食者。坐落在北京动物园附近的中国古动物馆内就珍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恐龙脚印,通过这些遗迹化石你可以想象到在1亿年前的地球上恐龙漫步或奔驰在远古大地上的情景。
此外,常见的遗迹化石还有蠕形动物的爬迹、节肢动物的爬痕、舌形贝和蠕虫在海底钻洞留下的潜穴以及某些动物的觅食痕迹等。
遗物化石主要有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或卵(蛋化石)。鱼粪化石、鬣狗粪化石、各种各样的恐龙蛋化石以及鸵鸟蛋化石等遗物化石在中国古动物馆里也都可以看到。
自从古人类出现以后,他们在各个发展时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及其它各种文化遗物也都属于遗物化石。如果你到我们中国古动物馆来,你会在里面的“树华古人类馆”里欣赏到上百件体现着远古人类智慧的珍贵的旧石器、骨器等遗物化石。本馆馆主龙子还曾经在一位农民手中见到过一件1万多年前的古人类用猛犸象的骨头制造的短剑,制作得异常精细,简直跟近代士兵用的匕首一样,血槽里还残存着狩猎时沾着的兽血变质后形成的油黑色的残留物。通过这把短剑,我似乎看到了我们祖先在1万多年前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场景,但我更加感受到了我们祖先利用智慧在严酷的生存竞争环境里拼搏不息的顽强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和智慧,我们人类终于一步步地进化发展到了今天,成为了主宰地球的主人。
4.化学化石
在大多数情况下,古生物的遗体都因遭到破坏而没有保存下来。但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脂肪酸等有机物却可以仍然保留在岩层里。这些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因此,科学家就把这类有机物称为化学化石。
科学家曾经对3亿年前的鱼类和双壳类化石以及1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进行过化学分析,分析出了7种氨基酸,甚至还在5亿年前的古老地层中分析出了氨基酸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化学化石的研究对探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阐明生物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地质时期各类生物有机成分多有差异,对化学化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解决生物分类和划分对比地层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化学化石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已经显露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古生物化学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对整个古生物学科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琥珀—古代植物分泌出的大量树脂,其粘性强、浓度大,昆虫或其他生物飞落其上就被沾粘。沾粘后,树脂继续外流,昆虫身体就可能被树脂完全包裹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空气无法透入,整个生物未经什么明显变化保存下来,就是琥珀。
中药店的龙骨—被人们用作中药的龙骨,其实主要是新生代后期尚未完全石化的多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石,绝大部分是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哺乳动物,诸如犀类(Rhinocerotidae)、三趾马(Hipparion spp.)、鹿类(Cervidae)、牛类(Bovidae)和象类(Proboscidae)等的骨骼和牙齿,甚至偶然还搀杂少量人类的材料。至于视为上品的五花龙骨或五花龙齿,颜色不像一般呈单调的白、灰白或黄白,而是在黄白之间尚夹杂有红棕或蓝灰的花纹.比较好看,则是象类的门齿。



古生物化石值钱吗~

挖宝“海洋古生物化石”,菊石6500万年前灭绝,这个化石值钱吗?

古生物化石在国内虽不是收藏热门,但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不容忽视,小小的一块化石甚至能够代表亿万年间的历史长河。说起收藏古生物化石的意义,陈嘉荣认为,化石就是地球发展史的见证,每块化石都在向人们讲述地球的传奇。

在国内,以前由于人们对古生物化石类知识的匮乏,收藏人群十分有限。而今天,我们能看到很多博物馆展出古生物化石并成为镇馆之宝,古生物化石也逐渐成为科普教育基地的一大热点,各种类型的古生物化石展出也层出不穷。可见,古生物化石正在由高不可攀的专业领域越来越走进大众的视野。纵观近些年来一些拍卖会,不难发现,时有古生物化石现身,且拍卖价格不菲。据了解,2009年一件恐龙牙齿化石在深圳古玩古玩交易中心以1200万成交;2011年一件恐龙化石蛋21连体在香港富苏比以1.5亿高价成交;在2013年一件狼鳍鱼化石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1.1亿成交。这足以说明古生物化石的市场追捧热度。

有没有收购古生物化石的地方,古生物化石鉴别方法有哪些

在收藏市场,除了字画古玩等传统收藏项目,古生物化石随着其市场价值的逐步被挖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古生物化石收藏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已风行了数百年,并且在拍卖市场中屡创高价。但在国内,古生物化石收藏还属于冷门,收藏者也基本局限于地矿工作者,许多喜欢收藏的人还没有看到古生物化石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

我国是古生物化石比较发育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发现的深圳南阳、湖北郧阳、内蒙古二连恐龙蛋及骨骼化石,辽西的鸟化石,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山东山旺动、植物等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受到国际上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青睐。
中国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埋藏异常丰富的国家,深圳古玩古玩交易中心此次征集也征得四连体恐龙蛋一组,这组恐龙蛋化石是由国内资深藏家提供,其对古玩珍藏的热爱也是圈内是非有名的,为心头好的古玩“一掷千金”的举动多次震惊圈内藏友。

本公司近几年对古生物化石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古生物鹦鹉螺化石--------------价格:RMB1,870,000----日期:2016-10-06
古生物犀牛齿化石--------------价格:RMB4,910,000----日期:2017-02-05
古生物蛋化石------------------价格:RMB4,860,000----日期:2017-09-20
木化石摆件--------------------价格:RMB4,120,000----日期:2016-08-11
“古舟”水冲木化石供----------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6-06-19
古生物蛋化石------------------价格:RMB4,890,000----日期:2017-01-08
古生物鹦鹉螺化石--------------价格:RMB5,560,000----日期:2017-03-20
古生物蛋化石------------------价格:RMB5,770,000----日期:2016-02-07
明·青石束腰底座连木化石------价格:RMB4,820,000----日期:2017-04-13
1993年作化石年轮布面油----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7-03-16

这组化石四颗恐龙蛋结为一体,保存完好,品相极佳,且是一组含的恐龙蛋化石,保留有完整的结构,蛋壳结构完好,气孔清晰垂直通过蛋壳。恐龙蛋珍贵的品种,就是含有的。据目前为止,全球已发现含的恐龙蛋只有仅仅的十几枚。“完整的恐龙蛋,特别是含有的恐龙蛋,为研究恐龙的生态、生殖习性和灭绝原因,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研究员说。此组保留完整的恐龙蛋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我国恐龙蛋化石研究,拓展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开启了我国含恐龙蛋化石研究的先河,而且将恐龙蛋化石研究中的形态分类与自然分类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今后我国恐龙蛋化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例证。考古学家认为已形成的恐龙蛋将对了解恐龙的生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化石,俗名“龙骨”,是距今约700万年至100万年这一时期的哺乳动物。那时,榆社曾经河湖纵横,气候炎热,草木丰茂。在这河湖之中和岸畔林区,曾栖息过大量的鱼,陆龟,各种象类,剑齿虎、三趾马、大唇犀、额鼻角犀、长颈鹿、付鹿、巨驼、牛鼠和各种猪、羚羊等。它们死后,被水冲入河湖之中,很快被泥沙埋了起来。它们的肌肉腐烂,而坚硬部分和骨骼、牙齿等被岩石中的矿物质填充替代,从而形成了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照化石的保存类型可将其划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实体化石是经过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全部或一部分生物遗体化石,如人们熟悉的恐龙骨架(图-11)和猛犸象牙齿。模铸化石是岩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的印模和铸型,如在奇石市场上常见的狼鳍鱼化石(图-12)。遗迹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

古生物化石的类型
答:古生物化石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标准,按生物级别分为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动物化石又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等;根据个体大小分为大化石、微体化石和超微化石;为便于研究,我们常按照古生物化石的保存类型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广义上的化石还包括化学化石和活化石等。图1.1 三叶虫...

古生物化石的价值
答: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组合或不同特征生物体,也沉积着不同的沉积物,形成不同的沉积相,生物对其生活环境变化的反映较沉积物更为明显,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最好指示者,如珊瑚化石的存在,指示当时为海洋沉积环境。这些能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特征的化石,就称为指相化石。除利用古生物化石划分...

哪些化石属于古生物的遗体?
答:化石有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化石保存条件:有机物拥有坚硬部分、生物在死后须避免被毁灭、生物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物质迅速埋藏起来。化石保存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化石有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2...

石化了的生命:古生物遗迹
答:最晚的化石见于第四纪地层中,主要为孢子花粉和哺乳动物化石等。新疆许多古生物化石和遗迹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例如,早古生代的小壳、三叶虫、笔石;晚古生代的 类、珊瑚、腕足类、牙形石、植物、鱼类和两栖类;中生代的爬行类、古森林遗迹;新生代的牡蛎动物群、古新世植物及哺乳动物等。 1. 石树森林、恐龙秘...

什么是古生物化石?
答:古生物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动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从一古时候到现在...

古生物化石形成的过程?
答: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及生命活动痕迹,在被沉积物掩埋后,经历漫长的地质时代,伴随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往往还伴随有矿物质的交代和充填),最终才形成古生物化石。

中国的古生物化石群请问中国有哪些古生物
答:山旺生物群 山旺生物化石是指产出在中国山东省临朐县山旺村硅藻土地层中的中新世化石.山旺古生物化石形成于1800万年前,是世界罕见的在中新世保存完整、门类齐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地层古生物化石遗迹.这个跨度较大:和政动物群:和政动物群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动物群:①铲齿象动物群(距今约1500万...

什么是古生物化石?
答:古生物学以化石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化石指保存于岩层中的,生活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或生命活动的痕迹。化石与一般的岩石的区别在于:它必须与古代生物相联系,必须具有诸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学特征,或者由生物活动所产生并保留下来的痕迹。

除了恐龙的化石,还有什么其他古生物的化石吗
答:实体化石 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年发现,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模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