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的类型 古生物化石的保存类型有哪些?

作者&投稿:掌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生物化石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标准,按生物级别分为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动物化石又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等;根据个体大小分为大化石、微体化石和超微化石;为便于研究,我们常按照古生物化石的保存类型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广义上的化石还包括化学化石和活化石等。

图1.1 三叶虫化石

大化石:泛指一般不需利用显微镜,用肉眼可观察研究的化石,如腕足类、三叶虫(图1.1)、头足类、昆虫、脊椎动物及植物的茎、叶化石等。

微体化石:指需要利用显微镜才能进行研究的微小化石。包括有孔虫、、介形类、牙形石、轮藻、孢粉(图1.2)等。微体化石形体微小,数量众多,可大量采集。

图1.2 孢粉化石,其大小1,2为40μm,3为70μm,4为50μm

超微化石:指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进行研究的微小化石的总称。其大小范围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一般认为仅限于10μm以下。如细菌和蓝藻等。

实体化石:指生物遗体(或其中的一部分)被埋藏,经过石化作用所保存的化石(图1.3)。

图1.3 产于莱阳王氏群林家庄组中的鹦鹉嘴龙实体化石

图1.4 模铸化石

模铸化石:是岩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的印模或铸型。模铸化石是一种常见的化石保存类型,对于研究不具硬体或壳易溶蚀的生物的内部及壳体等构造,都很重要(图1.4,图1.5)。

印痕化石:生物在松软细密沉积物表面留下的印迹,如动物行走、爬行时留下的足迹、行迹、移迹等及植物叶片、鸟类羽毛落下形成的印迹等所形成的化石。

图1.5 模铸化石

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和内部填充物上留下印模,包括外模和内模。外模保留于化石围岩上的生物遗体外表特征及表面纹饰的迹痕。外模仅能反映生物遗体的外表形态及纹饰特征,其凹凸情况与原物相反。内模是保留于内核表面或岩石上的生物遗体内部形态特征的印痕。常见的多为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等外壳和芦木及新芦木等髓部的内模。其凹凸情况与原物相反。

核化石:由生物体结构形成的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后,形成与原生物体空间大小和形态类似的实体称核化石。包括内核和外核两种,内核是充填生物硬体空腔中的沉积物固结,形成与原空腔形态、大小一致的实体,其表面就是内模。外核是埋藏的硬体溶解后在沉积物中留下的空间,此空间经充填而形成与原硬体同形等大的实体,其表面特征与原硬体表面特征相同,外表特征由外模反印到外核上形成。外核和内核内部都是实心的,不具有硬体的内部构造。

铸型化石:当生物体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外模和内核后,壳质全部被溶解,并被另一种矿物质填充所形成的化石,称铸型化石。

图1.6 诸城皇龙沟恐龙足迹化石

遗迹化石:是指地史时期生物生活活动时产生在底质表面或其内部的各种活动记录所形成的化石,包括足迹(图1.6)、移迹、潜穴、钻孔以及动物的粪便、卵(蛋)、植物根系等形成的化石。由于遗迹化石是活着的生物留下的痕迹,所以它对于岩相和古生态分析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意义(图1.7,图1.8)。

图1.7 已知非海相遗迹化石的环境分布(据杨式溥等,2004)

图1.8 按各种生态习性分类的遗迹化石

化学化石:是地史时期的生物有机质软体部分在遭到破坏后,由分解后残留在地层中的有机成分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石,有些可以形成重要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除上述类型外,还有一种叫作“活化石”,它并非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而是现生的生物物种,这种物种曾在某一地史时期繁盛,且种类多、分布广,已形成了重要的化石类别,该物种在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缓慢进化,则变化不大,至今仍在个别地区残存,这类残存的现生生物种就被称为“活化石”。如银杏纲(图1.9),曾繁盛于中生代,白垩纪末衰退,第四纪冰期仅银杏一个种残遗于中国,达尔文称之为“活化石”。其他如皱鳃鲨(图1.10)、舌形贝、拉蒂迈鱼、水杉等,也都是典型的“活化石”。

图1.9 活化石(银杏)

图1.10 活化石(皱鳃鲨)

地质作用是极其复杂的,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在与生物作用无关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或其他机械、化学作用下,所造成的各种形态的岩石矿物体或构造,时常会与某种化石很相像,如“龟甲石”、“叠锥”、“树枝石”、“石灰华”等,因为它们与生物作用无关,不具生物结构,所以不是化石,而是类似化石的“假化石”,常见的“树枝石”,就是一种“假化石”,常见于岩石层面或节理面上,是由于锰的氧化物结晶形成的一种树枝状的薄膜,或像苔藓和藻类的印痕。在第四系岩层中,常见有圆形结核体,外形像恐龙蛋,实际也是“假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如何分类的?~

化石的分类可按照多种标准进行。传统的分类法是按照化石的保存类型或大小对其进行区分,但对于保护与管理古生物化石来讲,应该区分不同化石的价值和重要程度。
按照化石的保存类型可将其划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实体化石是经过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全部或一部分生物遗体化石,如人们熟悉的恐龙骨架(图-11)和猛犸象牙齿。模铸化石是岩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的印模和铸型,如在奇石市场上常见的狼鳍鱼化石(图-12)。遗迹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恐龙蛋、恐龙脚印(图-13)和粪便。化学化石是地史时期的生物有机质软体部分在遭到破坏以后,由分解后残留在地层中的有机成分形成的一种特殊化石,有些可以形成重要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图1-1 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中的恐龙骨骼—实体化石(摄影/赵洪山)


图1-2 狼鳍鱼化石——模铸化石(摄影/赵洪山)


图1-3 恐龙足迹——遗迹化石(摄影/骆团结)

按照化石的尺寸大小可将其划分为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利用常规方法,肉眼观察就能直接进行研究的化石称为大化石。而某些化石是生物的微小部分或微小器官,一般肉眼难以辨认,称为微体化石。微体化石中,有一种10微米以下,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化石,称为超微化石。
按照在生物进化和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划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数量稀少的古生物化石,应列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包括:已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种属的模式标本;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化石和古脊椎动物的足迹等遗迹化石;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还可细分为一级重点保护化石、二级重点保护化石和三级重点保护化石,其分级的依据详见第五章内容。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古生物化石的类型
答:古生物化石的类型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别。按照生物的分类,化石可以分为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进一步地,动物化石可以细分为无脊椎动物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此外,化石还可以根据个体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大化石、微体化石和超微化石。为了便于研究和理解,我们通常按照化石的保存类型...

化石怎么分种类?
答:化石的种类有分真化石、假化石和活化石。真化石:有生痕化石、标准化石、指相化石。生痕化石 古生物因深埋活动而遗留在地层中的遗迹。包括生物行动时留下来的爬痕、居住及摄时所钻之穴居痕或穴痕,或消化排泄物,即粪石等。星状生痕化石。中央为穴居痕,周围呈球棒状的柱体为穴石痕,可能为螃蟹所...

古生代地层有什么化石
答:化石的意义:1、揭示生命演化的历史: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历程,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揭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规律。例如,通过对三叶虫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寒武纪时期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特征。2、了解古地理环境:化石中的一些类型和形态特征反映...

化石根据保存类型可以分为几类
答:化石的保存类型主要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四类。1.实体化石指的是生物的遗体或其一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在特殊情况下,由于密封、冷藏、干燥等条件,硬体和软体未遭受变化,可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化石。例如,猛犸象的化石(在1901年的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发现,生存于25000年前,...

化石有哪些?
答:世界上有哪些化石 生物因物种的不同、形成条件的不同及保存过程的不同使得化石有很多种类型,但从总的方面看无非是以下四种: 1.实体化石 这是指生物体本身部分或全部被保存下来的化石。 按保存方式有这样一些类型,一是树脂保存,这主要是琥珀一类的化石,被保存的对象主要是古节肢动物;二是坑沼保存,如陷入泥炭沼...

世界上有哪些化石
答:这类化石多是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贝类等。三是“石化化石”(详细参见石化作用)2.模铸化石 这是指生物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细分起来又有这样一些类型,一是印痕化石,二是印模化石,三是铸型化石,四是复型化石,究竟属于哪一种主要看化石与其围岩的关系。3.遗迹化石 遗迹...

化石的保存类型
答:多糖类、脂肪酸等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可在化石或沉积物中保存,虽不具生物体的形态特征,但保存了原生物有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化学特征各不相同,研究岩层和化石中保存的有机物质为古生物学开拓了一个新领域,对于研究生物的系统关系、分类、演化及探索生命起源等均将起重要作用。

化石的知识
答:化石保存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

附件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
答:第一条 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正确认定古生物化石的科学价值,依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按照在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划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数量稀少的下列古生物化石,应列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一)已经命名的...

学习任务化石的形成及保存分析
答:【任务描述】 ①正确分析化石的形成条件,了解化石的石化作用;②了解常见的化石类型;③熟练鉴定化石类型。 一、化石的概念 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因此,化石区别于一般的岩石在于,它必须与古代生物相联系,它必须具有诸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特征,或者是由生物生活活动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