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美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异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国发展的概况(特点。原因及影响)

作者&投稿:邰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相同之处,重视科技成果在工业生产的运用;统一后的德国和内战后的美国都有着商品自由流通的稳定的国内市场;不同之处,德国本土面积比美国小,生产资源和发展规模相对美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获得海外市场和资金来源更多需要扩张和掠夺.
拓展资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相似之处:
1. 科技革命都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已经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国家机构开始与垄断组织结合;
3.两者对世界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列强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经济上,它们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5、它们是生产力_发展的产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变化
6、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7、第一次科技革命,大国的殖民扩张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区别:
1、从发明人的角度看,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明人主要是工人。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了许多成就,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大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都是在准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
2、从起源上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始于英国,大约半个世纪后才真正在各国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多源的。
3、从突破的角度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重视科技成果在工业生产的运用;统一后的德国和内战后的美国都有着商品自由流通的稳定的国内市场;不同之处,德国本土面积比美国小,生产资源和发展规模相对美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获得海外市场和资金来源更多需要扩张和掠夺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德经济实力超过英法的原因祥细~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

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

发明。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

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

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

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

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

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

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早期汽车

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随着内燃机的广泛

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

已猛增到2000万吨。

早期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

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

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

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

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

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

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

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美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异同
答:相同之处,重视科技成果在工业生产的运用;统一后的德国和内战后的美国都有着商品自由流通的稳定的国内市场;不同之处,德国本土面积比美国小,生产资源和发展规模相对美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获得海外市场和资金来源更多需要扩张和掠夺.

简单分析一下德国为什么会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由于较早实现了工业重心的转移,德国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地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这成为德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国家政权积极干预是德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突出特点。德国各邦政府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

为什么工业4.0能如此迅速席卷全球
答:第三次技术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它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之 一。从此人类进入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美国崛起成为世界1极,且维持至今,一家独大!中国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第四次工业革命:4. ...

写出三次技术革命和标志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2、第二次技术革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以电能的突破、应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在德国和美国发生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二次...

中国被哪些国家侵略过。从唐代到现在依次都有?按顺序。 16世纪——17...
答:〈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此时期的主要史实有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此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舞台及思想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社会运动态势看,既有沉沦,也有发展;在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影响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

鸦片战争签定的条约?
答: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3. 内河航运权。4. 鸦片贸易合法权。5. 内地自由行动权。6. 劳工出国权。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所以各国采用...

求答案,历史题!
答:回答:德国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这主要因为德国政治上长期分裂,以及16世纪以来农奴制的再版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国内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但在最初20年,德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1848年革命后,德国工业革命才蓬勃开展起来。到60年代末,工厂制度已在各...

不平等条约什么时间废除的?
答:2.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内河航运权。 4.鸦片贸易合法权。 5.内地自由行动权。 6.劳工出国权。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所以各国采用...

海运集装箱的载重究竟为多少
答:20尺小柜,特别是内贸箱,货重装个30T的很平常。20尺的本身箱重就2.3吨,理论上可以装到28吨,一般也只能装到26吨。所以20英尺和40英尺的集装箱载重量差不了多少。40英尺的集装箱在重量上不比20英尺的装的多,但在体积上比20英尺的大,如果是轻货的话40尺的内容量是20尺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