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将建8个地级大城市,2市为省域副中心,6市为综合性区域中心

作者&投稿:检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有力推动了城镇化的加速进程。我国城镇化率已由2000年的36.09%上升到了2021年的64.72%,每年以超过1%的速度高位增长。

根据国家公布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名单,我国已经拥有14个特大城市和7个超大城市,目前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增加。2021年全国城市GDP百强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80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0%,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将会成为未来引领我国经济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与江苏2省GDP总量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大关,分别达到了124369.67亿元和116364亿元,已经全面完成对“亚洲四小龙”的赶超。从人均GDP上看,有8个东部省份进入了十强行列。

不过虽然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星光璀璨”,但有句话说得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落实落地,以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等为代表的中部省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攀升,如今湖北人均GDP已经超过了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省份。

湖北省 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综合性交通枢纽。从我国版图结构来看,湖北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是我国的地理几何中心,再加上长江贯穿全省,注定了未来湖北的发展非同一般。

湖北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6个县级市、37个县(自治县),常住人口5830万。

2021年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12.94亿元,人均GDP为86598元,总量和人均分别位居全国第7位、第9位,人均GDP更是排名中西部第二位,仅次于重庆。

从面积、人口、城市、区位、交通、气候等多个方面分析,湖北省未来有望成为第一个挤入我国发达地区的省份。

根据湖北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未来湖北将支持武汉建设成为超大城市(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目前武汉已经建成特大城市(城区人口500万—1000万),距离超大城市城区人口仅差5万人,今明2年建成超大城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根据湖北规划,还将支持建设8个地级市大城市,其中2个为省域副中心城市,6个为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围吧。

根据湖北省的规划,将支襄阳、宜昌、十堰、荆州、黄石、孝感、荆门、黄冈等8个地级市建设成为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500万)。具体来看:

1.建设2个I型地级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

目前,襄阳和宜昌已经是全省仅有的2个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300万),不过根据规划,湖北将支持这2个城市建设成为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 从人口上看 ,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26万,是湖北第三大人口大市,城区人口更是排名全省第二。宜昌市常住人口为402万,城区人口全省第三。这2个城市常住人口较多,为建设I型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从经济上看 ,襄阳和宜昌不仅在湖北省内综合经济实力强劲,在中西部地区也是位居前十的存在,综合经济实力更是位居前五。

2021年襄阳实现GDP为5309.43亿元,人均GDP为10.1万元,首次迈上10万元大关。

2021年宜昌实现GDP为5022亿元,人均GDP为12.49万元,GDP总量迈上5000亿元台阶。

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为襄阳和宜昌建设成为I型大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有利推动了城镇化率的加速提升。

从政策上看 ,襄阳、宜昌除了具备其他地级市享有的政策之外,还将是湖北重点支持建设的2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未来襄阳成为湖北打造的“襄十随神”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引领湖北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宜昌将成为湖北打造的“宜荆荆恩”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引领湖北西部以及西南部高质量发展。

2.建设6个II型地级大城市(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十堰、荆州、黄石、孝感、荆门、黄冈

此外,湖北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等级,支持十堰、荆州、黄石、孝感、荆门、黄冈等6个地级市建设成为II型大城市。 从城市建设情况来看 ,十堰、荆州、黄石、孝感、荆门5个地级市已经建成中等城市(城区人口50万—100万),而黄冈目前还是I型小城市(城区人口20万—50万)。

尽管黄冈市城区人口并不是很多,但黄冈的区位优势明显,除了是武汉都市圈成员,无缝对接武汉市,同时还是湖北承接长三角经济圈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可谓“左右逢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冈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588万,是全省第二人口大市,未来人口优势或将成为黄冈“弯道超车”的关键。

此外,这6个城市还将湖北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城市。

未来通过以超大城市为龙头,2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引领,6个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和7个特色型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全面推动湖北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湖北将建8个地级大城市,2市为省域副中心,6市为综合性区域中心
答:根据湖北省的规划,将支襄阳、宜昌、十堰、荆州、黄石、孝感、荆门、黄冈等8个地级市建设成为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500万)。具体来看:1.建设2个I型地级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 目前,襄阳和宜昌已经是全省仅有的2个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300万),不过根据规划,湖北将支持...

南京都市圈正式批复,这个都市圈由哪几个地级市组成?
答:南京都市圈已经由原来的两省六市扩展为两省八市,在原来规划城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江苏淮安和安徽巢湖。南京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之所以以南京为中心来发展规划,主要就是想以南京为中心、以南京经济为重心,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南京都市圈被认为是“步入经济快车道的一年”。与此同时,...

河北共有哪些地级市?各地级市介绍?
答:河北共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11个地级市。 1、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位于北纬37°27′~38°47′(误差±1′),东经113°30′~...

中国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是哪个省?
答:截止2019年1月份,地级市最多的省是广东省,有21个,分别是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韶关市、湛江市、肇庆市、江门市、茂名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 揭阳市、云浮市。 1、广州市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

中国和34个省市区2023年高清行政地图
答:12. 江西省,有17个地级市,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历史丰富。13. 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是人口大省,经济强省。14. 湖北省,有12个地级市和1自治州,位于长江中游,历史悠久。15. 湖南省,辖13个地级市和1自治州,以湘江流域为中心,文化灿烂。16. 广东省,设21个地级市和2个特别城市,是...

黑龙江13个地级市是哪13个?
答:黑龙江:12地级市、1地区;65市辖区、19县级市、45县、1自治县。 哈尔滨市 辖8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市人民 *** 驻松北区世纪大道。 松北区(松北镇) 道里区 南岗区 动力区 平房区 香坊区 道外区 呼兰区 阿城市 尚志市(尚志镇) 双城市(双城镇) 五常市(五常镇) 方正县(方正镇) 宾县(宾州...

什么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答:1,行政单位等级不同:省级市,即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地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级行政区划之一。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之一,绝大部分县级市行政级别和市辖区、县等县级行政区平级,一般由地级行政区管辖。2,城市定义不同:直辖市指由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地级市的数量是多少?分别每个省是多少?
答:截至2019年1月9日,中国大陆地区共设有293个地级市。其中河北省有11个地级市,山西省11个地级市,辽宁省14个地级市,吉林省8个地级市,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江苏省13个地级市,浙江省11个地级市,安徽省16个地级市,福建省9个地级市,江西省11个地级市。山东省16个地级市,河南省17个地...

河北新设三个地级市
答:1、石家庄,简称“石”,旧称石门,是河北省省会,地处河北省西南部。2、唐山,简称“唐”,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3、秦皇岛,简称“秦”,又称港城...

西部迎来机遇,将建4个特大城市,2市提前建成,2市由大城市晋升
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与成都已经迈入超大城市行列,是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双子星。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规划,未来5年将支持南宁、贵阳2个省会城市晋升为特大城市(城区人口500万—1000万)。目前上述2个城市仍然属于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距离特大城市仍有一定距离。广西提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