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正式批复,这个都市圈由哪几个地级市组成?

作者&投稿:虞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国家发改委的同意和助力,其实不光是南京都市圈未来发展规划大有光景,更能直接促使长三角地区向世界级城市群密集发展。虽然对于我国城市群现状和经济现状来看,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还有些距离,可有了国家发改委的同意和支持,我相信这一远大的前景目标便会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触碰到。

关于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作出了予以同意的意见,并就此发布了相关复函内容。复函原文指出:江苏省和安徽省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以及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国家发改委的复函精神很明确,对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同意加支持。

(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历史悠久

关于建立“南京都市发展圈”的念头,其实早在年的时候,就已经被首次提出了。但那个年代的中国,迫于基本国情和当时江苏省的经济情况,一直都没有被提上日程。据说当时南京组织跨省经济试点,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是由国家计委会提出的建议。

不过也只能说,建议只是起到了一个伏笔作用,因为当时并没有被拿到桌子上进行过仔细的一番讨论。提出建议之后,当时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太过注重,以至于这件事情一直拖到才有了新的转机月,江苏省政府再次提出了打造“南京都市圈”的愿望。

江苏省和安徽省个别大中城市的计划委员会负责人,在两个省份政府的特意安排下,首次进行了“跨省组织会面研讨”。当时参与进来的个别城市主要有:马鞍山、潞州、芜湖VS镇江、扬州、南京。之所以命名为“南京都市圈”,主要就是指在经济层面和地理层面进行的规划共识。

这两省六大城市的计划委员负责人,二次进行了会面规划。和首次会面具有不同意义的一点是,二次会面的意义主要在于:“南京都市圈”开始作为了国内内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在此之前,我国各个地区还并没有开跨省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条先河,可见“南京都市圈”的创新所在。

(二)国内各大都市圈排名,南京都市圈经济优势

尽管在南京都市圈一直都没有被上升到国家层面。但自南京都市圈的设想被提出之后,尤其是两省六市计划委员负责人两次会面之后,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就被提上了日程。伴随着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其规划范围也在逐步经历着扩大,之前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的6个城市。

南京都市圈已经由原来的两省六市扩展为两省八市,在原来规划城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江苏淮安和安徽巢湖。南京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之所以以南京为中心来发展规划,主要就是想以南京为中心、以南京经济为重心,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

南京都市圈被认为是“步入经济快车道的一年”。与此同时,有关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两省八市所有负责人均出席了此次代表大会,这也是继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以来,规格最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伴随着会议的推进,安徽省地级市宣城也加入其中。

南京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潜力,居于全国经济发展潜力都市圈行列的第五名。国家发改委便提前发布了“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通知,在这份声明当中,就已经很明确提到,有关支持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意见。紧接着,



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将由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这意味着,南京都市圈成为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由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中心、联系紧密地周边城市共同组成,涉及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市(区),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南京都市圈从潜力上看仅次于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这四个都市圈之后,居全国十大都市圈第五。

2019年12月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南京都市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南京都市圈定位为长江中下游一个节点性的都市圈,将成为辐射中西部的重要门户,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中跨省合作的示范。

一、南京都市圈今后的发展路径:

(1)南京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产业创新链有机衔接、错位发展。南京优质的教育科创卫生资源、物流服务与资本市场辐射也在都市圈之内共享。

(2)这些城市也在南京布局布点,共建科研联合体和共同举办创新交流活动,做到资源双向输出与对向合作。

同时南京都市圈可能面临都市圈内部城市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经济本身也比较发达,但GDP仍赶不上苏州,与都市圈内部其他城市的联系也不如上海都市圈内部和苏锡常都市圈内部。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潜力很大。一方面,南京都市圈通过位于长江的中下游的沿江城市相联,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南京在高教影响力方面非常强,本身的工业基础也非常好,具备成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条件。

二、南京都市圈内部应加强联系:

(1)要发挥南京都市圈作为长江黄金通道的作用,把长江中下游的经济联系起来,实现产业的传导、联动。传统上镇江、扬州和南京的关系比较密切,都位于长江下游;

(2)安徽的马鞍山、芜湖属于长江中游地区,与南京属于一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南京与安徽的这些城市形成密切的经济往来。南京都市圈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上,有山有水,自然环境优美,适于发展低碳绿色可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南京、芜湖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河港口,以前的经济布局基本上是沿码头建大量的工业,带来一定污染和环境压力。

所以,南京都市圈要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型,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定义和规划发展先进制造业。南京都市圈是目前唯一一个跨省域的都市圈。《复函》要求江苏、安徽两省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更好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



2000年7月,江苏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以省会南京为中心的经济联合体——“南京都市圈”。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媒体称,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 。

南京都市圈由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涉及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市(区),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500万。2020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

虽然此前有过上海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但南京都市圈作为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涉及到安徽中部地区的都市圈规划,还是备受关注的。

未来,南京都市圈至少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和注意:

第一是如何发挥南京的龙头作用。南京都市圈以南京命名,当然是以南京为核心。南京地处我国华东,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穿城而过。沿着长江往东300公里就到了我国经济第一市上海。南京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未来,南京首要任务即就是快速打造好轨道上的都市场圈,前不久宁滁城际南京段和宁马城际南京段前期设计招标。除宁滁宁马之外,宁扬城际也在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中。而另一条联通句容的宁句城际则已开工两年有余,有望在2022年开通运营。结合已经建成的宁高、宁溧、宁天、宁和,南京都市圈的城际轨道八爪鱼日渐成型。

再说经济!近些年,南京的经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轻松超过同省无锡。

苏州GDP虽然超过2万亿元,但南京2020年GDP达到14817亿元,已经超越天津重回全国前十,其城市上升发展的态势非常显著。

南京如何发挥核心优势,通过产业协同,城市一体化协同,带动周边发展将是一个重大命题,值得观察。而不得不说的是,江北新区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是担纲角色。比如“宁淮特别合作区”的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结合南京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等产业链构建需求,围绕智能装备、半导体、人工智能终端等制造业制定规划、开展招商,未来将打造一个16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二是,如何与安徽协同发展。南京都市圈涉及城市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两省,安徽城市的占比相当大。

我们知道,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与南京以及江苏城市发展水平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不仅仅是产业先进,科技教育先进,具有人才优势的南京,和具有土地、劳动力市场的安徽城市的1+1大于2的问题,而是放入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跨省协同协调,高质量合作的问题。

可以说,南京都市圈的建设不仅仅关乎南京本身,也关乎安徽,关乎长三角战略。合肥也在打造合肥都市圈,两大都市圈的牵手,在地理上对西东对南北都具有辐射作用,不可小觑。

纵观上海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宁波都市圈以及成渝城市群,要么相对成熟,要么规模较小,要么地理辐射范围没这么大,所以南京都市圈建设的进程,其模式、经验和成果,都是十分有分量的。

第三,2020年底,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未来是否会再度扩容?

任何都市圈,城市群,随着建设的逐步成熟,多多少少都会增加成员或以一种其他方式加入(比如特别共建,比如飞地经济)。

从地理上看,随着未来轨道交通提速,区域合作纵深发展,吸附新的安徽或江苏成员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而南京都市圈高水平建设,对南京自身经济增长(迈入2万亿大关),以及城市地位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有观点认为,南京借都市圈建设(确定的目标是,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奠定其东西南北的大节点位置作用,未来有望跻身国家中心城市。




南京都市圈原成员城市有: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后又增加了金坛和溧阳二市。

镇江,扬州,南京,芜湖,淮安 ,马鞍山 ,宣城 ,滁州 ,一共就8个地级市组成的。

~

京津冀都市圈的所辖城市
答:北京(Beijing),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空港,国家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市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

什么时候实行京津冀都市圈?怎样实施的?
答:《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8地市。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历经7年之久,但一直迟迟...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这将给南京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将会带动南京的经济发展,促使南京产业结构合理化。具体消息2021年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发改规划〔2021〕174号),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并要求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根据国家发改委对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批复意见,规划的...

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 发改规划〔2021〕174号 江苏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你们《关于报请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请示》(苏发改规划发〔2020〕1007号)收悉。按照经国务院同意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经商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

都市圈规划一共有几个
答:都市圈规划一共有7个。分别是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对各省市上报的都市圈规划方案加快批复速度。12月8日,据湖北省发改委发布,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都市圈后,第七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都...

以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
答:14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近日《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正式印发。要点提出,北京将以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为统领,带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要点提出,将紧抓“牛鼻子”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引导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一般生产制造环节调整退出,促进具备...

南京都市圈有什么影响和好处?
答:要把长江经济带中段这个腰壮起来,必须东西南京和武汉同时发力。设立南京都市圈就是要先做强南京,然后朔江而上进行辐射。 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就看南京的格局,若私心重,这个都市圈就白设立了。 南京都市圈成为国家首批,从宏观方面说,一是要加快形成世界级长三角都市群,二是要串联长江经济带。从南京对周边的影响看,...

京津冀都市圈和中原经济区,是不是都不包含衡水啊?
答: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该区拥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近代中国经济中心。--- 今天,省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纳入《规...

又一个三足鼎立的跨省城市群悄然成型
答:武汉都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以我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和周边约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等5个地级市和仙桃市、天门市和潜江市等3个省辖县级市构成的城市联合体,以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二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三分之二的地区生产总值...

第十个国家级都市圈
答:郑州都市圈成为全国第十个获得批复的国家级都市圈。2023年10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这一规划的实施标志着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是继沈阳和杭州之后,今年第三个获得官方认证的国家级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的发展目标定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