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 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大季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实际成本就是历史成本,就是根据实际购买的价格进行入账。
区别于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是按照计划的成本入账,计划成本跟实际购买价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调整。

实际成本的会计科目,在途物资(还没回来的),原材料。
计划成本的会计科目,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实际成本就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价格计算成本,
计划成本是按照预先计划的价格进行采购,跟购买价的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指的是什么~

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计划成本是企业自行制定的各项财产的分类、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等资料,在取得财产时或发出时按这些资料计算计划成本

按现行制度规定,原材料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同时作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此种方法,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帐款(计划成本)
下月初用红字冲减,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作购入处理。

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设置:
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 贷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节约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超支差异 发生额:(1)购入材料节约差异 (2)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
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在计算出差异率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率相乘,求出各种产品和各车间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以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为依据,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甲公司原材料日常收发及结存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0元,实际成本为605,0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为1,400,000元,实际成本为1,355,000元。
当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 800,000元
在建工程领用 200,000元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5,0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15,000元
要求:
(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2)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3)编制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605,000—6,000,000)+(1,355,000—1,400,000)〕/(600,000+1,400,000)
=—2%
(2)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800,000
在建工程 200,000
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15,000
贷;原材料 1020,000
(3)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6,000
在建工程 4,000
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4,000

总之,对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购入的材料只有在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已定并已验收入库的条件下计算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可在入库时结转,也可以在月末汇总时结转;
(2)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中超支或借方余额用“正号”表示,节约或贷方余额用“负号”表示;
(3)发出材料承担的成本差异,始终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只不过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或×××表示,最终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材料还是实际成本

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投入和实际应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入账金额。入账成本除购买价格外,还包括如包装费、运费、保险费、挑选整理费、仓储费、流转税(增值税除外)等存货的附带成本。但在商品流通企业,商品品种繁多,企业购入商品时发生的附加成本可能与几种存货有关,还可能涉及销售费用,很难将一笔购货附带成本合理且准确地分配到特定的存货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记入“销售费用”处理。对于存货的领用或发出,采用个别计价、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等成本流转假设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

实际成本的概念
答:实际成本(actual cost):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实际成本指的是什么
答:实际成本概念主要是针对产品或劳务而言的,但实务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和销售实际成本等,所以实际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实际发生的耗费代价,相对于估计成本而言,实际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可以明确确认和计量的成本。 将企业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上期成本及同行业成本等进行比较,便可以进行成本的分...

什么叫实际成本
答:实际成本就是历史成本,就是根据实际购买的价格进行入账。区别于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是按照计划的成本入账,计划成本跟实际购买价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调整。实际成本的会计科目,在途物资(还没回来的),原材料。计划成本的会计科目,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实际成本就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价格计算...

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 成本会计学
答:而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耗费的成本.两者的差别: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而实际成本往往受客观条件包括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当期生产经营条件变化的影响.

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答: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耗费的成本。而理论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两者的区别在于,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

实际成本与入账价值怎么区分
答:实际成本就是购进时以实际支付的价款及相关费用为初始入账成本。计划成本是初始入账成本按计划价计量,计划价与实际采购成本的差价计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随材料的领用数量,配比转入对应的成本费用。入账价值等于入账原值就是指的计入到该科目的金额,可以理解为账面余额。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会计里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什么意思啊
答:计划成本是自己根据市场价格以及多年来购买该产品的价格制定的,也就是指导性价格,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实际成本是购买该产品的所有真实价款,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中之差就是材料成本差异,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成本变动情况,根据材料成本差异,可以相应得调整卖价或者寻找更物美价廉的材料 ...

实际成本怎么计算
答:实际成本通常是指生产或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其他费用。具体的计算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采购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工资和福利费用等。将这些费用加总,就可以得到直接...

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答:产品理论成本是指前两部分价值之和(C+V)。因此,理论上讲,产品的成本是制造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已经消耗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实际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制造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非正常损失(例如...

什么叫实际成本核算?什么叫计划成本核算?
答:1、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2、计划成本核算是指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制度,是我国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存货核算制度。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下,需要设置“存货采购”和“存货成本差异”两个账户。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实际成本超过计划成本为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