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渡镇的历史沿革 深渡镇的古镇古村

作者&投稿:定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至清属孝女乡,元至清分属三十一都、三十六都。民国21年(1932),置深渡镇,次年定为二等镇。民国30年,置安定乡。1952年8月,置深渡镇及大茂村、定潭、阳产、外河坑、中坑源、漳潭、绵潭、洪村、杨三、九砂、漳坑、漳岭山、漳村湾、绵潭坑等乡,分隶深渡区,薛阳区。1955年12月合并为深渡、绵潭2乡。1958年10月属北岸公社,1959年2月成立漳潭管理区。1961年分别成立定潭、棉溪、漳潭3公社,隶深渡区。1972年3月,从定潭公社析出佛坑、深渡、凤池、大茂大队成立深渡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乡。1984年7月深渡乡升格为镇,1992年2月定潭乡、棉溪乡并入,2004年12月漳潭乡并入。2005年深渡镇辖2个居委会29个行政村145个自然村187个村民小组,9814户25999人,其中农业7847户22645人。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另有苗族、布依族、僳僳族、土家族、黎族、白族共40人。 深渡和许多皖南古村落一样,形成时间很早。据学者研究,在晋时已有北方移民举家迁居徽州。《新安名族志》前集《方氏》记载:“汉新莽间,司马长史方纮因王莽篡汉,为避祸,从河南迁居歙县东乡”。又前集《汪氏》记载:“东汉建安二年(197年),龙骧将军汪文和为避乱,渡江南迁,安家于歙形成居住村落。”
徽州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与地志·风土》卷一云:“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三朝为最盛”。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八新安江条下,见有如下记载:“新安江 在府南。其源有四:……,皆谓之新安江。《志》云:繇歙浦口而东南四十里为深渡,又五十里为街口,而达浙江淳安县界,至严州府城南合于东阳江,为浙江之上源”。“……又府南四十五里有深渡寨,亦宋置。明初,置巡司,洪武十二年废”。按照宋朝的建制,城、寨、堡、关等主要负责边防事务,深渡在宋时其地理位置就已经得到官方重视,深渡在当时相当繁华。《寰宇记》云,“深渡在县东一百十里,与睦州分界,从新安江上崇山峻流,实百城之襟带。”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与江西省交界处的五股尖山,有两大支流,南支称率水,北支称横江,流至深渡后,江面豁然开朗,波光潋滟,两岸奇峰高耸,山色空朦,风景秀丽。《读史方舆纪要》称:“……而浦口东南四十里,亦曰深渡。盖自严州界溯流而上,穹山峻流,峰峦掩映,萦纡旋绕,清深若一,故皆以深渡为名”。 自古以来深渡就是古徽州通往杭州、上海,以至于福建以远的水上咽喉,也是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古徽州地处万山之中,它同外界的交流沟通,主要就是依靠这条新安江水路。古徽州当地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顺江东下浙西,而江浙一带的日用物资和商人们赚得的金钱,则始终不断地溯江而上,新安江已经是古徽州人的生命线。明后期来往奔波的商人为经商方便,专门编写各地风物地标的路程书,主要关注地名和里程,专记驿站和闸名,天启六年(1626年)徽商憺漪子的《天下路程图引》中就称歙县至深渡这段路为“徽州府由严州至杭州水路程”。
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江南通志》亦称,徽州“咸有溪山之胜,然岭谷险陋,壤地硗瘠,水湍悍,少潴蓄。不雨易枯,骤雨则山涨暴至”。缺乏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迫使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谋生,深渡则是他们出行浙江的最后一渡。 深渡镇交通便利,拥有黄山市内最大的水陆码头,距黄山机场52公里,距徽杭高速入口20公里。深渡镇镇域经济以商贸旅游服务业为支柱,镇内拥有涉外的深渡宾馆及其它宾旅店10余家,拥有游览千岛湖的大型游船18只、快艇27只,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2005年引进的县重点项目——深渡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500余亩,总投资5.18亿元。



深渡镇的详细介绍~

深渡形成于唐,兴建于宋,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为历朝郡县之重镇,素有“九省通衢”、安徽南大门之称。是黄山—千岛湖—杭州“名山、名水、名城”黄金旅游线上的水上交通枢纽,皖南的旅游商贸集散地。镇域总面积9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14个村(居)委员会。该镇被列为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安徽省重点中心镇、扩权强镇试点镇、环境优美乡镇、最佳旅游乡镇、省创建文明乡镇先进乡镇;黄山市城镇建设先进乡镇、旅游经济十强镇。深渡镇交通便利,拥有黄山市最大的水陆码头,距千岛湖景区60公里,距黄山机场52公里,距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东方多瑙河”——新安江穿越全境,国家AAAA级风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风光迷人。深渡镇自然条件优越,林果茶鱼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特色鲜明,特别是“三潭枇杷”闻名遐迩,故有“中国枇杷之乡”之美誉。深渡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镇内拥有二星级宾馆一家,旅行社三家,“农家乐”3家,游船和快艇公司各1家,游船16艘,船位2300个,快艇27只,景区画舫2艘,年接待游客30万人。省861重点项目——黄山千岛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建设项目用地500余亩,总投资5.18亿元,建设项目包括:产权式酒店、度假别墅、景观防洪堤、购物和小吃一条街、长三角写生基地、农民新村建设等,该项目的推进有力地促进深渡镇的小城镇建设,提高新安江山水画廊的旅游接待能力。随着凤凰岛景点、半岛凤池村、九砂民居、将军埠古戏台、千年古樟树、徽州女儿十里红妆、万亩枇杷园等景点的不断完善,景区内涵不断丰富,旅游品位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深渡镇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镇区内有友谊化工、蓝天方圆、春晖化工等企业,驻开发区内企业涉及服装制造、电容器、电子、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多种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公园、文化中心、农家书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教育、卫生、计生、综治、民政、武装、老龄等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深渡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旅游特色镇”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农村经济、旅游经济和城镇建设为出发点,围绕打造“旅游大镇、文化大镇、生态大镇”目标,努力把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旅游商贸重镇和现代经济强镇建设步伐,率先实现经济腾飞。

深渡古镇依山傍水,过去曾有岭上、里街、外街、横街四条街道,店铺林立,街巷交错。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后,深渡老街大部处在淹没区以下,原里街、外街、横街全部拆除,唯岭上一段老街尚存。深渡历史上曾有深渡九景,如梨岭横云、深渡古渡、凤池红叶、北岸渔火、九里归帆等九砂村隶属深渡镇,是新安江边的一个古老的小渔村,这里有上百栋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民居,是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池村位于深渡镇正对面,又称大对河,历史上,朱元璋曾隔河与隐居此地的风池先生喊话,欲请风池先生出山,帮助朱元璋匡扶大业。 里河坑古属昌溪乡,约在明末逃避战乱,迁居朱岗岭(朱元璋曾带兵休整临安经光坑岭达昌溪)脚下里河坑隐居山林至今约400年,后隶属于外河乡、定潭乡、今属深渡镇。该村历代文人辈出,商人、社会名流层出不穷。国子监吴天金、吴鸿元;登仕佐郎吴象嵩;兵部六品吴鸿亮;户部九品吴鸿宾;徽商巨贾吴钧胜;诗人、书法家吴进贤;大律师吴迪贤等等。这里风景优美,民风古朴,村民热情好客。这里全程贯通“中华公路”,西南连接定潭、板壁屋交界处的“大坞口”,距此车程约15分钟,步行约1小时;距古徽州歙县约40分钟车程;距歙县名镇深渡约30分钟车程。西北往“河过岭”步行通北岸镇大坑村;东北往“光坑岭”步行通霞坑镇山后村;东南往“朱过岭”步行通达至昌溪古村落、沧山源、石潭等地。

昆明官渡古镇的历史沿革
答:南诏大理国时期,官渡古镇已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官渡原名“窝洞”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在唐代时期,古官渡便是南诏王公游览滇池时理想的驻足之地,大约在1180年至1190年间,驻守“鄯阐”的演习高生世,常乘舟至窝洞游览。高生世的船绳于岸边,于是便把窝洞命名为“官渡”...

袁渡镇的历史沿革
答:建国前分属临川县箭港乡和丰城县袁渡乡,建国初期为青洲、袁渡、泉田等乡,1958年为袁渡、箭港公社,1961年从袁渡公社分出佛岭公社。1963年箭港公社由临川县划属丰城。1968年佛岭、箭港公社并入袁渡公社。1984年改为袁渡乡,1995年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袁渡居委会及河...

王母渡镇的历史沿革
答:以驻地命名。1958年为卫星公社(后改为桃江公社),1961年分为立濑、王母两公社,1965年两社合并复称桃江公社。因与信丰县、龙南县的桃江公社重名,1983年更名为王母渡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建镇。1997年,面积232.8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王母渡居委会和立濑、枧溪、朱坑、胜利、浓口、横溪...

刘渡镇的历史沿革
答:1949年为刘渡乡,1958年改设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改镇。1996年,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辖大成、岁丰、团结、荣胜、花园、新桥、大有、团体、?山、马坝、庆丰、农林、羊角、余埂、高阳、丘城、重兴、孙湾、农庄、月桥20个行政村和刘渡、凤凰颈2个居委会 。

秦渡镇的历史沿革
答:公元 401 年,后秦皇帝姚兴由西域迎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逍遥园即户县草堂寺译经地沣河设渡,秦渡镇由此而得名。至今 1600 多年,是历朝历代繁华的交通商贾重镇。秦渡镇为西周时代的丰京,周文王伐崇后建都于此。后秦弘始三年(401),皇帝姚兴及文武百官由京城(汉城)赴草堂寺听取鸠摩罗什讲经,在此...

官渡镇的历史沿革
答:官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官渡古名为细草岗,因传说古时有一官员在此买船设渡口方便百姓过河,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便把渡口改称官渡,并引申为地名沿用至今。历史长河,悠悠岁月,在官渡这片热土上贤才良将辈出,斐声海内外,如明朝抗倭名将吴广(与陈嶙同一时期,官渡坪田人)。而现入籍美国、著名油画作家...

官渡镇历史沿革
答:官渡镇,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222年,当时三国东吴在此设立了县治,地点即现今的官渡镇。其时的官渡,成为了湘赣两省的重要交汇点,扮演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角色,是浏阳东区的中心地带和交通枢纽。官渡的历史地位在元朝时期得以进一步巩固,官渡再次被选为浏阳县的行政中...

上顿渡镇的历史沿革
答:1949年以前上顿渡改为龙津镇。1954年恢复为上顿渡。1958年设上顿渡公社,1960年更名上顿渡镇公社,1968年复置上顿渡公社,1979年建镇。1997年,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罗家巷、桥东、洲下、针巷口、外河街、冯家巷6个居委会及城关、城东、杨林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上顿渡,距市区8千米。

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的历史由来
答:中午吃饭时,他又来一条短信:“我准备在潼关吃饭,那里有个镇子大大的有名,就是风陵渡”!我闻言大大惊喜,呵呵,我这网名有来处了。当时起这个网名是为了纪念《神雕侠侣》中郭襄和杨过初见面的地方就是风陵渡。却不曾想原来这个地方就在潼关,而且哥现在就在那里。愈觉人生际遇,还是玄妙的。想想...

洪渡镇的历史沿革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第十区(洪渡区)和王坨乡;1953年分设洪渡、玛瑙、苏家乡。1958年洪渡区驻地迁往塘坝,更名为塘坝区,苏家乡并入洪渡乡,并改洪渡、玛瑙乡为公社,1959年改洪渡、玛瑙公社为管理区。1961年玛瑙并入洪渡管理区,并改为洪渡公社。1984年改洪渡公社为洪渡镇。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