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的发展简史 长庆油田是中国第一大油田吗

作者&投稿:犁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建国初期的1950年代开始勘探,到1970年由兰州军区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70、81号文件,正式组建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指挥部机关起初设于甘肃省庆阳地区(今庆阳市)宁县长庆桥村(今长庆桥镇);1971年3月1日迁至甘肃省庆阳地区庆阳县(今庆阳市庆城县)北关。1983年经石油工业部(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更名为长庆石油勘探局。
公司于1998年8月勘探局机关及其附属科研单位整体搬迁至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办事处东部,未央路与凤城四路十字以东,取名为兴隆园小区。1999年7月,企业重组改制,主要分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庆油田的业务主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原长庆油田咸阳助剂厂)(上市部分)、长庆石油勘探局(未上市部分,但人数占原长庆油田的多半)三家企业;其次为,原长庆油田测井业务部分整合为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原长庆油田物探业务部分整合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长庆研究院。 长庆油田公司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独立运行。2008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决定对“长庆石油勘探局”进行分化重组,将其钻井工程业务相关机构与四川石油管理局相应部分的业务进行了整合,组建为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其余大部分划归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对外仅保留“长庆石油勘探局”法人资格。也就是说,2008年3月以后,长庆油田其实又成为一个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跃上1000万吨用了33年;从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就实现了年产量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的大跨越。而跃上3000万吨/年和4000万吨/年分别只用了2年,2012年,年产油气当量跨上4500万吨历史新高点,达到4504.99万吨,超越大庆油田4330万吨油气当量。
长庆油田公司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横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油资源量为128.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5万亿立方米,被称为“满盆气,半盆油”。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外围盆地进行石油天然气及共生、伴生资源和非油气资源的勘查、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集输和储运、油气产品销售等。矿产资源登记面积25.78万平方公里,跨越5省区,登记地域范围7个盆地,占中油股份公司总登记面积的14%,位居中国石油第二位。
长庆油田的油气储量快速增长,每年给国家新增一个中型油田,中国陆上最大产气区和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10,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1/4。
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超过胜利油田成为国内第二大油气田,2011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4000万吨,达到4059万吨,为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建设“西部大庆”目标打牢了基础。
2015年3月27日,中石油长庆油田原油泄漏, 数百米山沟变油河。 长庆油田分公司拥有4个研究院/中心和10个研究所。
研究院/研究中心
1、勘探开发研究院(公司直属)
2、油气工艺研究院(公司直属)
3.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 公司直属)
4.超低渗透油藏研究中心(公司直属)
研究所
1、第一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2、第一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3、第二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4、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5、第三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6、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7、第四采油厂地质工艺研究所
8、第一采气厂采气工艺研究所
9、第一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10、第二采气厂地质工艺研究所 长庆油田公司总结形成的理念体系是长庆油田公司发展的基本条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企业精神
攻坚、啃硬、拼搏、进取
企业宗旨
完成业绩目标,提升公司价值,提高股东回报,谋求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理念
一切注重实际效果
企业价值
创造公司价值最大化、实现利润最大化、争取效益最佳化、谋求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基本思路
以发展推动长庆各项事业的进步以市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战略
结合长庆实际的生存战略、有效益的持续发展战略、合理的低成本战略、符合低渗透油气田特征的科技创新战略 着力创新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不断发展的。长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消化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成果,并把这两者在实践中结合起来,使公司企业文化的内容不断丰富。
重在建设的原则
长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重在建设,要舍得投入,舍得下力气,舍得用真功夫。不能图虚荣,不能赶时髦,不能玩“花架子”,,不能只有口号,没有行动。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每年都要在认识与实践、深度与广度上有所提高、有所拓展、有所突破,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凸现个性的原则
企业文化应各具特色,不能复制、不能照搬。长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模式必须充分体现长庆个性,既要抓住长庆油田的创业特点、产品特征和技术特色,来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奋斗口号,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激励原则。
突出重点原则
长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应分清重缓急,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要以油田公司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为突出口,逐步展开,不断深化。
系统整合原则
长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公司领导与时俱进的显著特点,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整体上进行把握,在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探索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始终保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一致性和针对性。 创新
企业发展的推动器。是动力的源泉,是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倡导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做大搞强。
学习
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的每个员工来说,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学习是终身行为。
融合
以长庆企业文化为基础,充分吸收其他企业优秀文化的精髓,形成个性突出、鲜明的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
速度
长庆油田公司的速度文化,就是要加快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
虚拟
长庆油田公司的虚拟文化要求树立大市场观、树立大资源观、突出核心竞争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人力资源最大程度利用和节约,扩充企业实力,扩张企业规模。
环境
长庆油田公司环境文化是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庆油田今后的发展如何?~

拥有石油总资源量85.88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10.7万亿立方米,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岩盐、煤层气、铀等资源。 从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就实现了年产量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的大跨越,成为国内仅次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第三大油田。截至2007年底,长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06亿吨,天然气497亿立方米。
   从建国初期的1950年代开始勘探,到1970年由兰州军区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70)81号文件,正式组建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1983年经石油工业部批准,更名为长庆石油勘探局;1999年7月,企业重组改制为长庆石油勘探局(未上市部分)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上市部分)。 2008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决定对“长庆石油勘探局”进行分化重组,将其钻井工程业务相关机构与四川石油管理局相应部分的业务进行了整合,组建为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其余大部分划归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对外仅保留“长庆石油勘探局”法人资格。也就是说,2008年3月以后,长庆油田其实又成为一个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长庆油田已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和油气上产主战场。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将达到3000万吨。2015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将达到5000万吨。

长庆油田(PCOC)成立于1970年4月,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第一大油气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按当量折合原油储量在内)。
2012年,长庆油田全年累计生产原油2261万吨,生产天然气333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超过4500万吨,成为中国内陆第一大油气田。

大庆,别称油城、百湖之城,是中国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大庆油田所在地,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

长庆油田的发展简史
答:从建国初期的1950年代开始勘探,到1970年由兰州军区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70、81号文件,正式组建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指挥部机关起初设于甘肃省庆阳地区(今庆阳市)宁县长庆桥村(今长庆桥镇);1971年3月1日迁至甘肃省庆阳地区庆阳县(今庆阳市庆城县)北关。1983年经石油工业部(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大庆油田建成时间
答:1959年9月。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59年9月,勘探发现松辽盆地第一个油田,并正式命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国家组织大庆石油会战,投入试验性开发。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

大庆油田是哪一年发现和开采的?
答:大庆油田是1959年9月发现,于松辽盆地开采的。1960年,国家组织大庆石油会战,投入试验性开发。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截至2021年6月,大庆油田...

求详细大庆史
答:1959年9月25日,新中国建国10周年大庆前不久,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遂以“大庆”命名油田。 从1960年起,经3年多努力,探明了大庆油田地质储量并投入开发。 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

大庆油田试喷成功是在什么时期
答:大庆油田试喷成功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一穷二白的时期,充斥着“中国贫油论"的时期。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油田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海拉尔等油气田组成。大庆油田为国家...

大庆油田的发展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庆油田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 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

谁知道关于大庆油田的资料?
答:他曾讲:日本人在东北找了30年没有找到油田,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对此,日本地质史学者也认为,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的问题”。 科学,发现了大庆;科学,同样迅速地发展了大庆。 早在1964年,大庆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个口号,当时曾是那样地激励着各行各业的...

大庆油田是谁发现的﹖
答:大庆油田,不是被某个人发现,而是1959年,被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发现的,是多个专业,一支团队、队伍发现的。他们在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时值国庆10周年,所以这个油田以“大庆”命名。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他们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学科的互相协作配合、综合...

大庆油田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答:1959年9月6日,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岩中发现工业性油流,这是中国石油地质工作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时值国庆10周年,这块油田因此命名为“大庆”。1959年的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涌出的第一股黑色的油流,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贫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石...

谁能解决这个历史题
答:大庆油田的诞生,使中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播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首次向世界宣告:“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石油工业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