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油田的历史发展

作者&投稿:厉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

然而,在这过去的20年中,冀东油田犹如襁褓中的婴孩,已茁壮成长,巍然挺立。

1988年4月15日,是冀东石油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那是草长莺飞、柳绿桃红的季节,伴随着渤海湾澎湃的春潮和浩荡的春风,冀东油田在唐海一个临时简易的大礼堂内宣布成立。

20年风风雨雨,油田从稚嫩弱小逐步成长,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冀东石油人以开拓奋进、拼搏奉献的创业精神,在渤海岸边建起了一座新兴石油基地,书写出创业、发展、腾飞的壮美诗篇。

油田地处盐碱荒滩,地面水网密布,地下构造十分复杂和破碎,当时曾被戏称为“一只盘子摔在地上,又被踩了两脚的碎盘子”,勘探开发条件十分艰苦。

成立之初,油田实行科研生产联合体和“油公司”管理体制,由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总承包。

广袤的荒滩上盐田虾池交错,滩涂芦苇纵横,夏日蚊虫肆虐,冬来风雪呼啸。

面对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屈的冀东石油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栉风沐雨,战天斗地,为油拼搏,为油奉献,在成立当年就生产了18万吨原油,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5万吨,在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冀东大地得到发扬。

由于地震、测井等关键技术的制约,油田勘探陷入困境,“八五”中后期连续多年没有储量发现,开发可动用储量严重不足,发展处于徘徊状态。

面对勘探低谷,面对小探区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广大干部职工没有气馁,始终坚信,世上没有斩不断的荆棘,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科技创新,科学地搞好勘探,精细地搞好开发,瞄准“两个实现、两个翻番”目标,负重拼搏,奋勇前进,形成了“三高一靠前”的精神。

1996年,老爷庙地区首开国内二次三维地震先河,完成了64.14平方千米的二次三维地震,新增探明储量1360万吨。

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又先后在高尚堡、柳赞、唐海、北堡、南堡滩海等地区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势如破竹,油田勘探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历经风雨见彩虹。

经过冀东石油人的不懈奋斗和追求,冀东油田焕发出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渤海湾畔璀璨夺目的石油新星。

油田勘探捷报频传。

坚持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和老区地质再认识,大力开展低阻油层识别技术攻关,在新层系、新领域的发现和增储上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层序地层学三维体解释与工业化应用,对岩性油气藏的发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油田勘探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继2003年在南堡陆地发现亿吨级油田,2004年、2005年又接连在南堡滩海和南堡陆地取得重大发现,勘探实现历史性飞跃。

至2007年底,油田累计钻井1679口,进尺4700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8亿吨。

原油产量快速攀升。

随着储量的大幅增长,油田开发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各类开发指标持续好转,稳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油气层保护、早期防砂、螺杆泵和双作用泵等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提高开发效果开辟了新途径。

应用边水调剖技术,有效解决了部分区块边水突进,造成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区块产量稳中有升。

坚持“一块一策”、“一井一法”、“三个精心,三个不干”等管理办法,推广应用水平井、浅层控水稳油等综合技术,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采收率由1999年的16.8%上升到2007年的22.7%。

原油产量继2004年突破100万吨后,2007年再换字头,年产原油达到213万吨,和油田成立初期产量相比,增长10.83倍。

科技进步成果丰硕。

油田的勘探开发史,也是一部科技进步史,长期以来,冀东石油人勇于探索,创新突破,高擎科技利剑,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高效发展的辉煌之路。

坚持“引进、消化、集成、创新”方针,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应用于勘探开发实践中,收效显著。

累计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8项,油田技术创新奖155项,连续5年获股份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一等奖。

生产经营创造佳绩。

油田成立以来,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从“立正稍息”开始,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油田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

开展内控体系建设,促进了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加强项目管理与投资控制,强化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市场管理运作更加规范;严格招标制度,优选施工队伍,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质量。

强化效能监察,堵塞漏洞,规范了管理行为。

大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积极实施低成本战略,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至2007年底,油田累计实现经营收入384.49亿元,利润128.98亿元,上缴税费58.57亿元。

安全生产态势良好。

油田始终将保证安全清洁生产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科学总结归纳,形成“零不”安全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推广HSE管理体系,建立完备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

实施安全生产巡视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坚持安全联系点制度、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与领导干部安全环保述职,增强了各级干部的安全环保责任。

加大基层建设和现场标准化建设工作力度,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冀东油田工作探讨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演练,有效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对乙方队伍的安全环保管理,明确责任,促进了安全环保整体水平的提高。

扎实的安全工作,为油田发展擎起了一片晴空。

队伍建设成绩突出。

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培育打造了团结和谐、具有坚强战斗力的班子。

坚持不懈抓好“四创”、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一名党员一面旗”等活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

坚持开展石油传统教育、“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艰苦奋斗教育作为凝聚队伍的主旋律;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增强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油田先后获得“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河北省国资委系统‘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职代会星级单位”、“河北省模范职工之家”、“河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先后有14人分别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和谐发展环境宽松。

在实行油公司管理体制的条件下,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广泛开展与兄弟单位的协作,先后与多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努力完善甲乙双方合作体制,建立“和谐油区”共建委员会,构筑“协调、沟通、共建、合作”的长效机制,营造“优势互补、双赢互利”的和谐环境。

甲乙双方精诚共建和谐,“一盘棋”的观念深入人心,涌现出“十面红旗”等先进代表,形成兄弟企业团结共进的良好局面。

同时,油田发展始终得到了集团公司党组和地方各级党委、 *** 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集团公司历届领导多次亲临油田检查指导工作,唐山市委、市 *** 及各县(区)党委和 *** ,在油区综合治理、征地及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油田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历史的车轮碾过2007年,石油之花伴着冀东石油人辛勤的汗水在静谧的渤海湾绽放,南堡大油田横空出世,展开了油田发展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画卷。

2007年5月,一条首尾毕现的巨型油龙呈现在世人面前,备受瞩目。

领导先后亲临油田视察,关怀的话语,殷切的期盼,给冀东石油人带来无限的欣喜和光荣。

勇挑重担,拼搏不息!油田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绿色、和谐现代化大油田的宏伟目标,决心为实现中国石油“东部硬稳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南堡油田的发现历程,这里的勘探之路并不平坦,曾历经艰辛、曲折。

在早期自营和对外合作勘探的十余年时间内,先后与美国科麦奇、意大利阿吉普公司合作,但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2002年,收回滩海探矿权后,先后开展了20多项大的科研项目,做了两年多的准备工作。

2004年5月,第一口预探井——老堡南1井开钻,9月29日测试,在奥陶系潜山喜获高产油气流,日产油700立方米、气16万立方米,由此发现了南堡油田。

20年磨一剑,终于找到了一个规模超过10亿吨的大油田。

油田的发展壮大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结果。

解放思想,是我们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带来的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

从二次三维地震到整体大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从总结低电阻油藏成因和识别技术到把层序地层学实现工业化应用,从我国陆上第一个井口槽试验井组,到海油陆探、海油陆采,众多的“第一”,收获不仅是技术层面更是解放思想,最大的勇气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思想解放,一通百通。

油田的发展壮大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正是因为我们冀东石油人20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攻关不止,才最终有了今天的辉煌业绩。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石油会战时的大庆精神,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为了石油而拼搏奉献。

在小探区发现大油田、建设大油田,激励我们的正是那种“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冀东油田的传承、发扬光大,最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为油田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今日的冀东油田,乘借南堡大发现的东风,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飞奔。

百里油区内,建设场面宏大,气势震撼。

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号人工岛、二号人工岛、开发先导试验站、南堡110千伏变电站、一号陆上终端,已经或即将投入运行,为陆地上产提供了保障,为滩海勘探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不久,油田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夺油上产、降本增效”攻坚战也全面展开,战鼓声声。

钻机轰鸣,抽油机欢唱,地下深处喷涌的汩汩油流,形成了冀东油田建设最动听的交响乐。

正是橙黄橘绿时!经历了创业的艰难,冀东油田迈入发展的春天。

站在20周年新的起点上,满怀豪情的冀东石油人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主题,按照“大油田、新体制、新技术、高水平”的工作要求,着力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努力建成科技、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大油田,用勤劳和智慧奏响奋进的旋律,用拼搏和汗水续写新的辉煌。



~

东北油田的发现
答:从1963年起为祖国每年贡献大量油气,累积原油产量达十多亿吨。回忆这段经历,实发人深省,正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找油选择地点、深度的错误,才使大庆油田在当时未被发现。当时日本所钻之浅井,平均井深仅800余米,如果再加深400米,则其后果便不堪设想。近年来,在大庆油田外测,有不少新的发现,吉林...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的油田历史
答:发展历程:位于松嫩平原北部的大庆油田成立于1959年9月26日,由于时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当时的黑龙江省省委书记欧阳清则命名其为“大庆”。 一九六O年二月二十一日,成立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独臂将军”余秋里中将任组长,五月二十六日,大庆油田所在的安达县撤销,设置安达市(地级),安达市人民委员会...

谁知道关于大庆油田的资料?
答: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特别是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

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历程
答:因为从理论上推测,它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一样,位于中国东部第三系这一重要的地质大背景上。1979年,南27井首见油流,拉开了南堡凹陷陆地油气勘探的序幕。在南堡地区,一下子就发现了高尚堡油田、柳赞油田和老爷庙3个油田。但好景不长。进入“八五”中后期,由于对南堡地质认识不足,技术准备不充分...

大庆油田建成后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答: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先后形成了勘探开发、钻井、基建、科研设计、精细化工、机械制造以及水电信服务保障等业务。②形成了一套自主研发、系统配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上世纪六十年代,打破了海相生油理论的认识局限,在大庆长垣地区探明石油储量40多亿吨,开创了第...

中原油田的发展的历史
答:在5300平方公里的东濮凹陷上这里先后发现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状、马厂等14个油气田,一举跻身于全国大油田的行列。中原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六五”、“七五”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从1983年,油田针对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年科技...

中原油田的发展的历史
答:1975年9月7日,濮阳县文留乡的濮参1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中原油田勘探开发会战的开始。这一突破是我国东部地区石油勘探的重要里程碑。石油部迅速响应,组织力量,于1975年10月成立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最初隶属于胜利油田,后于1978年10月更名为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勘探工作揭示...

冀东油田在哪?
答:问题五:冀东油田的历史发展 20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在这过去的20年中,冀东油田犹如襁褓中的婴孩,已茁壮成长,巍然挺立。1988年4月15日,是冀东石油人永远铭记的日子。那是草长莺飞、柳绿桃红的季节,伴随着渤海湾澎湃的春潮和浩荡的春风,冀东油田在唐海一个临时简易的大礼堂内宣布成立。20年风...

中原油田的发展的历史
答:1981年8月,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转变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的独立石油企业,1982年3月更名为中原石油勘探局。自成立以来,中原油田坚持勘探开发并重的方针,勘探成果显著,发现了多个油气田,成为全国大油田之一。在“六五”、“七五”期间,中原油田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起,油田开展了“三年科技...

大庆简介
答:西南部为石油化工发展区,有新华电厂、石油外输总站、林源炼油厂等。南有松基3井(松辽盆地第三号基准探井)大庆油甲发现纪念地和萨55井(王进喜在大庆打的第一口油井)纪念地。厚重如山石油诗,几十年的沉淀和积累,使大庆拥有大量的石油文化景观和石油历史遗迹,她的独特性和所生成的历史背景,都使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