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人员将公司的机密带出公司有什么影响 公司人员离职拿走公司机密资料、客户机密数据、商业机密这种算经...

作者&投稿:堂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劳动者离职后将机密带出公司,如果给原单位造成损失了,原单位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追究劳动者的责任。

企业要提高保密意识,建立商业秘密保密机制,强化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可通过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等方式。比如:与核心员工进行的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电脑硬盘的管理,离职前的交接,客户信息的集中管理等。

竞业禁止协议固然重要,然而企业的消息:保密文化的建设、员工激励、对员工的信任,以及高管自身的职业操守的加强则更为重要。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离职人员带离公司机密文件,那么公司有证据的,可以起诉到法院,追究劳动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企业应该如何防止员工离职带走公司的机密文件?~

这个比较难的,很难完全控制。
转载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近一份调查显示:85%的职员可以轻松地下载“有竞争力”的资料和信息,然后带到下一份工作中。尽管大部分工作者可以从现在的公司下载资料,但只有32%会为了增加在下一份工作中的竞争力而“出卖”资料。超过80%的人承认从工作中下载资料文档等回家使用,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USB传输数据。
对于企业来讲,那些即将离职的员工是很危险的。因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都希望能够为自己以后的工作获取必要的资源。一位离职员工很坦然地说:“实际上,离职员工通过各种手段从原公司拿走一些资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然这些资料只是方便以后工作,而不是直接用来出售。”当然,也有些员工为了在应聘时博得新雇主的喜爱,而积极地回答雇主的疑问,而其中有许多问题都是新雇主为了获取竞争对手的资料故意设置的。
那么,职员什么样的行为算泄露公司商业机密?企业该如何预防和应对雇员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呢?
对于企业来说,什么才是商业秘密?商业机密的范围很广,任何与社会竞争、经济利益相关的特定信息都可能构成商业机密。比如:产品配方、工艺程序、研发材料、机器设备改进方案、图纸、客户资料、财务数据、商业计划书等。同时,商业机密是特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有位老板说:他曾经有一个员工,在离职时带走了自己设计的软件。因为他的理由是:软件是自己设计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所有权,如果公司要用,那么就要付费,否则就是侵权;还有的员工认为:客户是我开发的,我为什么没有权利带走他们的资料?于是,员工普遍理直气壮,而企业又有些束手无策。
然而,在法律上有一个“职务发明”的界定,而这类发明的所有者就是企业。职务发明指执行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那么,基于职位获得的客户资源,毋庸质疑的应该是企业资源。
因此,企业就要想方设法地收集和存储这些资源,充分做好知识管理;而研制新产品的过程中,其实是保护最薄弱的时刻。因此,在企业里要相对封锁消息,让最少的人知道新产品的动向。然而,为什么会有员工泄露公司机密和出卖情报?不可否认,出卖情报有时可以成为赚钱的手段,跳槽的资本或者要价的砝码,甚至是报复的暗箭。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机密信息几乎都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于公司电脑中。要保障企业机密不泄露,首先就要保证公ftp服务器,共享文件夹中的文件安全。
那么,该如何看好企业的“机密库”,防范员工的泄密问题呢?
建立严谨科学的权限体系
企业在人员管理中可以实行“无等级、人性化”化管理,而对于文件资料这种行为确实致命的。一旦权限失控,企业文件将处于一种无保护的状态下,员工可以任意下载、传输公司重要文件。如果员工有心报复,将企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亦或是将重要的文件数据删除、修改,都将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建立严谨、完善额权限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环境实时管理员工对文件资料的操作权限,防止恶意修改、删除和泄露。
全程监测文件生命流程
电子文档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知识资产,从文件的创建、修改、归档直至删除,必须得到时时刻刻的监控与保护。人们常说的3W(when、who、what)原则同样适用于企业文件管理,记录文件的任意操作。这样,即使发生了文件信息泄露,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是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样的操作,及时对问题进行跟踪解决。
防范员工泄密,除了技术问题,更需要企业拥有完善的保密制度。一方面,建立企业健全的文档管理体系,理念、技术双管齐下,从最基本的方面避免文件信息泄露风险。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的员工素质水平,不仅要注意管理和激励,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信任和责任感。同时,企业要关注员工的情绪和心理感受,以防止产生恶意的泄密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所谓商业秘密保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一段期限内不得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从事个人牟利活动,非依法律的规定或者企业的允诺,不得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企业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Business Secret),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商业秘密包括两部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一般来说,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有三:(1)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2)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3)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所以概括地说,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即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泄露公司机密有哪些处罚?
答: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职场上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即使得到单位的谅解,也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具体来说,构成公司机密泄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公司已有明确规定机密范围并书面确认;2)公司授权嫌疑人接触这些机密;3)嫌疑人泄密时具有主动性。如果泄密是被动的,如信息被窃取或遗失,则不构成犯罪。对于...

员工泄露公司机密如何处理
答:员工泄露公司机密的处理是,会受到经济上减少分红以及职位上被降职等的处罚。对于职员在离职后才泄露公司机密的,也可以进行追责。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若员工泄露商业秘密,若属于民事纠纷的,企业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若泄露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那么...

离职人员将公司的机密带出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劳动者离职后将机密带出公司,如果给原单位造成损失了,原单位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追究劳动者的责任。企业要提高保密意识,建立商业秘密保密机制,强化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可通过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等方式。比如:与核心员工进行的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电脑硬盘的管理,离职前的交接...

不小心泄漏公司机密了,要承担后果吗?
答:员工泄露商业机密也是分情况的,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一部分是内部人员离职拷贝带走资料泄密,这类情况发生概率最高。据调查,中国企业员工离职拷贝资料达到70%以上。研发人员在离职的时候,带走研发成果,销售人员带走企业客户资料,甚至是财务人员也会把企业的核心财务信息拷贝带走。还有一种是内部人员无意...

公司员工泄露公司机密(有直接证据)要怎么处理?直接辞退?还是让她自己...
答:1、如果直接辞退,需要有公司的奖惩制度或员工手册为依据,对泄露公司机密的处罚规定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的话建议不要直接辞退;如果有相关制度,又有直接证据,建议还是需要员工自己写一份书面陈述材料,把两份证据材料整合在依规进行处罚;2、如果证据和制度不全面,也可以劝离;3、不能全部扣除,...

身为领导,知道了下属出卖公司机密,应该如何处置?
答:身为领导,知道了下属出卖公司机密,应该如何处置?能够 依照劳动合同书有关条文,职工担负合同违约责任并付款赔偿费。假如职工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导致企业重大损失的,涉及到违法犯罪的,能够 警报,由警察立案查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够 在劳动合同书中约定传统用人单位的...

泄露公司机密有哪些处罚?
答:1)公司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公司机密的范围,且该规章制度需在嫌疑人泄密机密前明确告知并书面确认过;2)公司明确授权给嫌疑人接触规定的公司机密的相应权限;3)嫌疑人在进行泄密时,必须具有主动性;如是被动的泄漏,不构成犯罪;比如,存放机密的电脑或硬盘被盗或遗失、或电脑中木马泄漏、或者保管人员...

公司人员离职拿走公司机密资料、客户机密数据、商业机密这种算经济犯罪...
答:构成,泄露商业机密罪。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

员工泄露公司机密和应聘公司有关系吗
答:员工泄露公司机密和应聘公司,实际中的商业秘密具有下面的特点:1、没有对社会公众公开。商业秘密的前提是不为公众所知悉,所以公司里公开的信息不属于商业秘密。2、别人可以今后掌握。商业秘密可以让一家公司现在独有,但只要今后其他人自己掌握了,也就是其他人以合法方式取得了同一内容的商业秘密,那么就...

员工泄露公司秘密一般怎么处理处理?
答:调岗,延长试用期 \x0d\x0a\x0d\x0a(另外:根据目前碰到的很多所谓泄密的事情,大部分其实是由于公司自身管理不善,没有完善制度和流程,完全是人为原因造成,最后员工顶罪,这也是通常的所谓泄密本因。因为很多公司并没有事先规定哪些是秘密,哪些泄露了如何事先预防,预先计算罚款或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