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兴盛的成因 江南古典园林的形成历史过程

作者&投稿:荆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以来的私家园林集中于江南地区,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由于这里具备了自然、经济、人文等诸方面建造园林的条件。
私家园林兴盛于江南是和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首先,江南一带多江河、湖泊,河网纵横,水源丰富,便于引水入园。由于处在温带气候区,冬季无严寒,空气湿度大,适宜生长常青树木,花草品种也多,因此江南私家园林大多植物丰茂,种类丰富。这里还多产石料,南京、宜兴、昆山、杭州、湖州等地盛产黄石;苏州自古以来即多湖石——采自江湖水泊,经过水流的常年冲刷,石色有深浅变化,石面充满肌理,形态玲珑剔透,历来为造园堆山的上等用料。这样,理水、叠山、建筑、花草等都可以就地取材。
扬州在古代作为海盐、漕米和茶叶集散地,曾经是中国最富饶的城市。这是扬州瘦西湖。
江南,无论是乡村或城市的居住区都比北方地区人口密集。由于气候、土壤、物产资源等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一地区自古就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并逐渐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后,这一地区便处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将中国西部和北部广阔的腹地联结起来。苏州、杭州所产的丝绸自两汉以来已天下闻名;而拥有2400 多年历史的古城扬州,作为运河南端货物集散的码头,唐朝时即已发展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商埠了;明清时期,已成为江南的商贸中心和重要的航运港口,因而成了富商云集之地。至明清两朝,江南已是全国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
绍兴东湖风景园林的野趣景色
江南城乡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也促进了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进步。长期建筑实践造就了大批工匠,江南木工、瓦工、泥工向来以技术精良著称,许多能工巧匠被召去修建皇宫,明清时期许多在北方卓然有成的工匠技师都来自南方,而南北方的建筑技法和风格迥然有别。
造园是一种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物质条件,还必须具备人文的积淀。江南地区有着悠久、深厚的汉文化传统,自古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同时江南发达的经济、文化与繁荣的城市生活也吸引了各地文人,比如中国著名的诗人白居易、苏轼(1037—1101) 都先后在杭州出任地方行政长官,他们不但主持过整治西湖的工程,疏浚淤泥、修筑长堤、绿化湖区、建造景点,使西湖成为一个风景园林区,而且还留下大量歌咏西湖的美丽诗篇,从而丰富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南宋(1127—1279)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大批官吏、文人也尾随至此,他们吟诗作画,使那里文风大盛,而对园林艺术有直接影响的山水诗画在江南尤为盛行。
江南秀丽淡雅的田园风光
自然的、经济的、人文的优势为建造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南宋以来,大批官吏、富商、文人汇集苏杭,造园之风盛极一时。明清两朝以科举取仕,江南地区中举进京为官者为数不少,这批文人仕官告老还乡大多购置田地,建有私家园林。清朝后期,北方战乱不已,官僚、商贾更纷纷南逃至江浙一带置地建造宅园,以求远祸自守。私园主人或能诗擅画,或附庸风雅,他们不但精心经营自己的宅邸,而且还往往亲自参与园林设计。因此,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在建造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明清私家园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大一统,社会生活稳定,各种手工业蓬勃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分期:
1、生成期(夏、商、秦、汉)
除社会因素外,影响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1)“天人合一”的思想,由宋儒提出,明代造园家计成提出的“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论点,就是天人谐和思想的承传和发展。
2)君子比德思想,源于先秦儒家,如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3)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如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隐士——知识分子群体——寄情山水——山水风景的大开发 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其关系为:
1)山水风景的开发是山水艺术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启导因素;
2)后者的兴盛又反过来促进了前者的开发,形成此后中国历史上两者同步发展的密切关 系。

3、全盛期(隋、唐)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4)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代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4、成熟期(宋、元、清初)
1)宋代,与地主小农经济十分发达的同时,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亦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因素 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孕育;
2)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3)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
4)中唐以后,诗词无论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5)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之外,品茶、古玩鉴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
综上所述,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进了造园的繁荣局面,乃属势之必然。

5、成熟后期(消中叶到清末)
这个时期的封建文化沿袭宋、明传统,但已失却后者的能动、进取的精神。反映在艺术创作 上,一是守成多于创新,二是过分受到市明趣味的浸润而愈来愈表现为追求纤巧琐细、形式 主义和程式化的倾向.园林方面,乾隆朝的造园活动之广泛,造园技艺之精湛,可以说达到 了宋,明以来的最高水平。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同为中国后期园林发展史上的 两个高峰,同时也开始逐渐暴露其过分拘泥于形式和技巧的消极一面。

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
答:晋朝时开始出现官绅的私家花园,最著名的是东晋顾辟疆营造的”辟疆园“,其池馆林泉之胜,当时号称吴中第一。这一名园一直到唐代都还存在,唐代大诗人李白还有“竹暗辟疆园”的诗句描述此园。六朝以后,豪族南侵,苏州私家园林渐趋兴盛,造园艺术也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佛教文化的...

中国园林史中的“私家园林的形成特点及影响”```考试内容``希望答案准确...
答:于是从南北朝时期起,私家园林就自觉地尚小巧而贵情趣。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借方士们编造的故事,将园林称作“壶中天”,要人们在小中见大。 中国知识分子的“壶中天地”给这个民族留下了一整套的审美趣味和构园传统,留下了一大批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知识分子虽不像道家知识分子那样消极遁世,却也有...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和审美趣味? ①造园手法②审美趣味 不要离...
答:及至宋代到明清时期,一些告老还乡的官员或有地位的文人在自己的住宅里建造私家园林,以山石花木,亭台楼阁,水等元素仿造自然景观。一方面退隐于朝政之外,另一方面居于闹市而物我两忘。这就是诗中说的“小隐在山林,大隐于朝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州园林的景观是一种人为的自然,形成空间的一系列...

请帮我分析一下文人山水画对江南园林艺术的影响
答:这归功于唐、宋时期的一大批文人、画家,他们直接参与了当时的造园,并将自己的绘画美学思想巧妙地融会贯通于造园艺术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园林艺术风格,对明、清中华造园体系的确立,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优美奇特的布局、章法,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独...

明清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答:11. 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明清宫苑,特别是清朝的园林,除继承了历代苑园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点是使用上的多功能,如听政、看戏、居住、休息、游园、读书、受贺、祈祷、念佛以及观赏和狩猎,栽植奇花异木等,如在著名的圆明园中,连做买卖的商业市街之景...

私家园林兴盛于哪个朝代呢?
答:私家园林是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的,园主大都是民间的退休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中国古代的礼法制度为了区分尊卑贵贱,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做出种种限定,违背者要受到严厉制裁,因此,私家园林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都表现出许多不同于皇家园林之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兴盛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文人雅士厌烦...

苏州园林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园林文化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

简述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简史
答: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金山亭模仿镇江金山寺,烟雨楼模仿嘉兴烟雨楼,文园狮子林模仿苏州狮子林等。明、清时的私园多集中于扬州、苏州、吴兴、杭州等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明清私家园林在前代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较有名的江南园林分布...

中国园林体系的背景渊源和主要流派
答: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有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据...

论述元明清时期三大私家园林类型的分类及特点_百度问一问
答:私家园林多集中在物资丰裕、文化发达的城市和近郊,不但数量上大大超过明代,而且逐渐显露出造园艺术的地方特色与风格,形成了北方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岭南私家园林的三个主要风格。【摘要】论述元明清时期三大私家园林类型的分类及特点【提问】您好,我是小c老师,已经累计提供咨询服务近100人,累计服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