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时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论马 文言文翻译

南宋·岳飞《论马》 【译文】 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

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

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

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

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 【原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

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5,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若无事然13。

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 【注释】: 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

称(chēng):称道,赞许。 2、臣:我,岳飞自称。

3、噉(dàn):同“啖”,吃。至:达。

刍(chú):牲口吃的草。 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不受:不食饮。 6、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

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 9、振鬣(liè):竖起马鬣。

鬣:马脖子上的长毛。 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 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

午: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 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

苟:苟且,随便。 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

裕:充沛。 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 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 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 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

殆:近于,几乎。 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盈:满足。 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

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 【拓展资料】: 百度百科-良马对 《论马》节选自《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

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 创作背景: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

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复大计。

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2. 论马 文言文翻译

南宋·岳飞《论马》【译文】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

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

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

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

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原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

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5,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若无事然13。

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注释】: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

称(chēng):称道,赞许。2、臣:我,岳飞自称。

3、噉(dàn):同“啖”,吃。至:达。

刍(chú):牲口吃的草。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不受:不食饮。6、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

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9、振鬣(liè):竖起马鬣。

鬣:马脖子上的长毛。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

午: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

苟:苟且,随便。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

裕:充沛。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

殆:近于,几乎。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盈:满足。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

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拓展资料】:百度百科-良马对《论马》节选自《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

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创作背景: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

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复大计。

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3. 《论马》 文言文及翻译

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

我有两匹马,所以经常以之为奇。每天窥视它食豆数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清洁干净的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

等到跑了将近一百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到了返回襄阳,平杨么(不知这个是不是地名),不幸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

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条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收紧缰绳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四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劣马啊。

4. 文言文《论马》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1)有二马,故常奇之。日(2)啖(3)刍(4)豆数斗,饮泉一斛(5),然非精洁(6)宁则饿死不受(7),介(8)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9)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10)迅示骏,自午(11)至酉(12),犹可二百里;褫(13)鞍甲而不息(14)、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15)取,力裕(16)而不求逞(17),致远(18)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19)死。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20)不择粟,饮不择泉,揽(21)辔(22)未安(23),踊跃(24)疾驱,甫(25)百里,力竭(26)汗喘,殆(27)欲毙(28)然。此其为马,寡取(29)易盈(30),好逞易穷(31),驽钝(32)之材也。

-节选自 南宋·岳飞《金陀粹编》中的《论马》1臣:我,岳飞自称。 2日:每日。

3啖:吃。 4刍:chú,草。

5斛:hú,古代十斗为一斛。 6精洁:精美的食物。

7不受:不吃。 8介:甲,披上甲。

9比:等到。 10奋:振作精神。

11午:午时,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12酉:酉时,相当于今下午五时至七时。

13褫:chǐ,解脱。 14息:气喘。

15苟:gǒu,轻易。 16裕:充足。

17逞:逞能 18致远:能走远路。 19以:而。

20秣:mò,喂。 21揽:抓住。

22辔:pèi,缰绳。 23安:稳。

24踊跃:蹦跳的样子。 25甫:才。

26竭:尽。 27殆:几乎。

28毙:倒下。 29寡取:指吃喝得少。

30易盈:容易满足。 31穷:力尽。

32驽钝:驽:劣马,钝:笨拙,此指没才能。 33善:好。

译文: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

(每天窥视它)吃几升豆,喝十斗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可饿死都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

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两匹马)不幸相继死去 。

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缰绳没收紧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死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愚钝的马啊。

赏析: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的标准。

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飞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

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岳飞这篇谈话,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剖析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引人深省,又穷尽事理,无事辩驳。他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

“受大而不苟取”。所谓“受大”,譬之于人,就是要作深厚的积累。

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知识的汲取,才能的磨炼,均要做到多多益善,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

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精洁”,对无益甚至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借鉴意义。

有些青年在成才过程中,饥不择食,对左道旁门、杂七杂八的东西,以至外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乃至腐朽没落的货色,也“兼收并蓄”。结果,脑子里像摆满种种陈旧货色的杂货铺,而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去努力掌握。

另在物质方面,也有人是知“取”而不戒“苟取”,做不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这无异饮鸩止渴。

有此两缺,根底不厚,都难成“负重致远”之才。 “力裕而不求逞”。

一个人在品格学识上有了深厚的功底,可算“力裕”。但这对“致远”只是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使用上应该“厚积而薄发”。

而不是“只有半桶水偏要淌得很”。薄发“不是不发,而是持之有度,运用有方。

要以坚韧的态度,“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毅力,历久不衰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以收“负重致远”之效。恃才傲物,旁若无人,急于求成,未见大阵仗便已气衰力竭,终归小家子气,不是匡时济世,可成大器者应有的行为。

“寡取易盈,好逞易穷。”一个人要“负重致远”,应毕生以此为戒。

战国赵括,就给后人留下了“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惨痛教训。他把兵书读得倒背如流,连他父亲老将赵奢也辩不过他,于是自以为用兵打仗很容易。

一旦为将,他一到前线,就改变老将廉颇坚守持重的战略,说这是怯战。他下令向秦军突击,秦军佯败,他却。

5. 岳飞《论马》的译文

一、翻译: 良马不是凭借它的力气受称赞,而是凭借它的品质受称赞。

我有两匹马,过去常常认为它们很奇特。它们每天吃豆好几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

等到跑了将近一百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起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解除鞍甲也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能够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的叛乱,两匹马却不幸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马就不一样了。

每日所吃不超过几升,吃饲料也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抓紧缰绳人还没坐安稳,它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是要死去的样子。这样的马,吃得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容易力量枯竭跑不动,这是资质低劣的马啊。

二、原文: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噉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馀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3233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 扩展资料: 一、注释: ①故常:过去常常。

②啖:吃。 ③斛:量器名,古代一斛为十斗。

④介胄:介:甲衣。胄:头盔。

这里作动词。 ⑤比:及,等到。

⑥褫(chǐ):解除。 ⑦秣:吃饲料。

二、岳飞: 1、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2、岳飞的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3、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

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三、赏析: 1、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的标准。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飞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2、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

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3、岳飞这篇谈话,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剖析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引人深省,又穷尽事理,无事辩驳。

他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 4、“受大而不苟取”。

所谓“受大”,譬之于人,就是要作深厚的积累。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

知识的汲取,才能的磨炼,均要做到多多益善,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精洁”,对无益甚至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

5、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借鉴意义。有些青年在成才过程中,饥不择食,对左道旁门、杂七杂八的东西,以至外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乃至腐朽没落的货色,也“兼收并蓄”。

6、结果,脑子里像摆满种种陈旧货色的杂货铺,而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去努力掌握。另在物质方面,也有人是知“取”而不戒“苟取”,做不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

这无异饮鸩止渴。有此两缺,根底不厚,都难成“负重致远”之才。

7、“力裕而不求逞”。一个人在品格学识上有了深厚的功底,可算“力裕”。

但这对“致远”只是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使用上应该“厚积而薄发”。而不是“只有半桶水偏要淌得很”。

薄发“不是不发,而是持之有度,运用有方。要以坚韧的态度,“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毅力,历久不衰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以收“负重致远”之效。

恃才傲物,旁若无人,急于求成,未见大阵仗便已气衰力竭,终归小家子气,不是匡时济世,可成大器者应有的行为 8、“寡取易盈,好逞易穷。”一个人要“负重致远”,应毕生以此为戒。

战国赵括,就给后人留下了“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惨痛教训。他把兵书读得倒背如流,连他父亲老将赵奢也辩不过他,于是自以为用兵打仗很容易。

9、一旦为将。



~

马说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

王行思爱马文言文翻译
答:王行思爱马文言文翻译:有一个名叫王行思的有钱人,曾经养过一匹马,(他)十分喜爱它,喂养它的草料比其它的马好。一天王行思骑这匹马去本地的郡,正值夏天,水流暴涨。船夫先渡马过去,回来后再迎接王行思。(船)行到...

画马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答:曾某很感激他的恩德,却不知道崔生就是当年把马卖给晋王的%?A1 2. 文言文赵广誓死不屈的翻译 《画家赵广不屈》原文如下: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

芮伯献马文言文翻译
答: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感受,对于文言文,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的做法,然后根据人物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3. 求:苪伯献马贾祸 翻译 【译文】周厉王派芮作统帅军队讨伐戎,得到一匹发马,芮...

说马 文言文翻译
答:(岳飞打败了曹成,平定了杨幺。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 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

齐景公有马三不知文言文翻译及故事
答:注释圉人:养马的人。援戈:拿着兵器。为:替。诺:好,行。表同意。临:靠近,走近。以:因为。释之:放了他。仁:仁义之德。翻译齐景公有匹马,那个养马的人杀了那匹马。齐景公大怒,拿着兵器要亲自把他杀掉。晏子说...

塞翁失马文言文及翻译
答:1. 塞翁失马文言文翻译 塞翁失马出自西汉刘安《淮南鸿烈集解》。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穆公亡马文言文及翻译
答:1. 穆公亡骏文言文翻译和重点词 穆公亡骏文言文翻译:秦穆公丢了一匹马,岐山下的三百个老百姓捕获了这匹马并且把它分吃掉了。官吏追捕到这些人,准备绳之以法。秦穆公说:“有道德的人是不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文言文翻译?
答: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文言文翻译是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出处:《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

穆公亡马的译文。
答:译文一: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马,岐山脚下的三百多个农民捉得并一起吃了它。(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秦穆公说:“有德有才的人不因为畜牲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