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恢复增长至70.9亿,上汽集团进入转型收获季

作者&投稿:夫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的财报反映了行业的变化趋势。在经过近3年的转型之后,上汽集团在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上,除了依旧“稳”字当头,在上半年有些惨淡的行业情况下,能够保持行业地位,并有所增长。而且,从财务数据来看,上汽已逐渐走出此前转型的阵痛期,正站在一个新增长周期的开端。


具体来看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在2023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销售207.2 万辆。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实现整车销售1323.9万辆,同比增长9.8%,但国内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在同期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同比增幅仅2.3%,尤其是燃油车市场同比下降6.4%。在这种背景下,燃油车占比80%的上汽上半年获得这个销量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上汽集团通过优化结构、降本增效,在营收上和净利润上实现了双增长。其中,上汽集团合并营业总收入3265.5亿元,同比增长3.34%,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2.54%。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上汽集团时隔一年半之后,再次在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上回归正增长。



而从利率能力来看,在核心的毛利率上和净利润率上,上汽在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9.67%和3.23%,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去年都实现了稳步提升。多个核心指标的改善表明,在盈利能力上,上汽集团已经处于恢复期。另外,从市场层面的表现来看,在2023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在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除此之外,海外出口也是上汽在这两年的重点发力方向,今年上半年其出口再创下新高。


就在8月29日,中船江南造船为上汽集团“量身定制”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正式下水。这艘LNG双燃料、低碳环保、拥有7,600车位的新型运输船,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计划“常驻”欧洲航线和即将开通的澳新航线。2024年-2026年,7600、7800、9000车级共12条全新远洋运输船将陆续“入列”上汽安吉物流远洋船队。这将继续拓展上汽的出口业务。



随着下半年市场的进一步恢复,以及上汽集团旗下的合资、自主板块在新能源汽车上逐步发力,上汽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这也将有助于改善其经营表现。而另一方面,上汽集团在技术上的储备正在逐步转化为市场红利,800V碳化硅电轴、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固态电池等创新技术正处于市场投放前夕,随着明后年技术全面发力,上汽将进入改革的收获季之中。


三大新利润增长点形成


在年报“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部分中,屡屡出现的“发力新赛道”五个字,集中概括了上汽集团未来的成长性,而这在于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已经成为上汽目前增长最快的业务所在。而在新能源板块,上汽已经启动了三年行动计划,以加快发展新能源车。目前上汽各个整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业务都在加速发力。


在自主品牌方面,智己汽车的LS7月销量排名中国品牌30万元以上纯电SUV第一,随着更具竞争力的LS6发布上市,其整体月销量有望实现大幅攀升;飞凡汽车凭借“30万内最舒适的轿车”——中大型纯电轿车飞凡F7,月销量保持同比高速增长。在合资板块,上汽通用五菱拓展纯电代步微车产品阵营,五菱缤果、宝骏云朵等新车正在加快放量;上汽大众ID.系列,销量逐月攀升,其中ID.3在7月销量已经接近万辆;而上汽通用在别克Electra E5、E4上市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逐步打开,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突破万辆。



对上汽集团这样的大集团而言,在规模化上的优势一旦出现,则起势会十分快。可以预判,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利润板块将会很快恢复正常。就新能源汽车来看,上汽集团8月8日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7月,上汽的整车销量约为4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约9.1万辆,占比约为22%。自1月份以来,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一直保持“逐月环比连涨”。而今年前7个月,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6.3万辆。而从去年来看,其在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01.7万辆,占比19.1%,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占比增长了约3个百分点。对于上汽这样的巨舰来说,这种转型可谓是又快又稳。


另外在出口方面,上汽集团这几年也可谓是海外遍地开花。在明镜Pro此前统计的欧洲主要市场销量中,上汽的MG品牌在英国、爱尔兰等国家都杀入前十之中。在上半年,上汽集团的海外销量就达到53.3万辆,继续行业领跑,出口在上汽集团的销量中占比也超过了23.8%,正在向国际化汽车公司快步进发。



当前上汽海外业务已经实现规模性盈利,并已经成为上汽集团上市公司层面的一大重要盈利来源。不过,上汽方面没有对外宣布海外业务的盈利数字。根据上汽国际此前介绍,欧洲正在成长为上汽海外业务第一个“二十万辆级”市场,其中新能源占比超过50%。上汽还在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及南亚打造5个“10万辆级”市场。上汽近期决定在欧洲建厂,目前正在选址之中。这也将是第一家在欧洲建立整车工厂的中国自主品牌。


另外,上汽奥迪在今年出现了新的情况。上汽集团在7月对外宣布,已与奥迪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满足中国客户对高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


这次合作对于上汽技术输出有着重要意义,上汽将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携手奥迪联合开发产品,开启合资合作新篇章,打造互利双赢新模式。在采用上汽平台技术,也就是智己平台之后,上汽奥迪的产品力将得到迅速提升,这对于上汽集团提升品牌和利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而这反过来则又会对上汽旗下的智己品牌销量形成促进作用。在高端品牌形成销量规模之后,上汽经营情况将得到迅速改善,而上汽也会回到其应有状态之中。当然,上汽正在拓展的新利润点并不止这一个。



由此来看,上汽在未来已经形成了三大新利润,分别是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和出口业务。


技术红利爆发周期已至


要保证新利润点的成立,技术是基础也是核心。而对于上汽而言,其在2021年就表示将大手笔投入,全面向高科技企业转型。今年,上汽持续在研发上保持高投入,比如今年上半年其研发总投入79.54亿元,创下6年来新高。研发投入直接超过了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亿元),这种大手笔投入在行业中不多见,也代表了上汽的决心和实力。


上汽曾对外透露,正在打造拥有“智慧的脑”“强劲的心”“敏捷的身”的全新“科技生命体”。


强劲的心,包括全新动力电池和全新一代电驱动系统等技术。在8月30日,上汽集团刚公告,公司将与清陶能源合资成立合资公司上汽清陶,联合开发安全性能、能量密度、成本均优于传统锂电池的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加快固态电池产品在公司量产车型上的规模化应用。



在近期,上汽与清陶能源合作的固态电池已经亮相。据悉,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能量密度翻番、安全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续航轻松突破千公里。按照规划,在2024年上半年,智己汽车搭载固态电池的高性能、长续航车型,将首先实现规模化量产;而在2025年,智己、飞凡、荣威、MG将推出多款搭载新一代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并突破年十万辆级的规模。


固态电池只是上汽为未来储备的庞大技术池中的一小部分。在接下来,上汽会不断拿出王牌技术。在“敏捷的身”方面,按照计划,2024年,“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技术(VMC)”将首先在智己汽车的产品上落地。该系统是国内首个“以全域线控智能执行”为载体,融合了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四轮干式emb制动、四驱电机以及电控悬架等先进的运动控制平台。


据悉,其可以实现横纵垂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包括蟹行模式。另外,其四轮独立的EMB制动模块互为冗余备份,确保车辆在1个、2个或3个EMB制动模块失效时仍可以保证车辆的制动能力。它使车辆能够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复杂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而“智慧的脑”上,2025年“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将全面落地,实现“舱、驾、算、联”四域合一,域控制器数量减半、数据带宽提升5倍、线束长度减少30%、OTA速度提升70%,IOT生态深度互融,支持数据闭环,车辆将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成为人们最贴心的“智能出行伴侣”。


除此之外,还有搭载碳化硅模块、定转子双油冷电机、Boost升压充电功能的上汽800V碳化硅电轴。而从最近的时间点来看,今年下半年智己LS6将率先搭载800V碳化硅电轴,加速性能比肩百万级超跑、充电5分钟补能200公里;后续,自主电车更将轻松进入“2秒加速俱乐部”。在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之后,上汽从2023年开始进入技术全面落地阶段,从今年开始上汽也迎来了技术红利期。上汽在未来会持续转型,在发展中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上半年净利恢复增长至70.9亿,上汽集团进入转型收获季
答:另一方面,上汽集团通过优化结构、降本增效,在营收上和净利润上实现了双增长。其中,上汽集团合并营业总收入3265.5亿元,同比增长3.34%,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2.54%。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上汽集团时隔一年半之后,再次在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上回归正增长。 而从利率能力来看,在核心的毛...

合资板块表现不佳,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创三年新低
答:8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3265.5亿元,同比增长3.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9亿元,同比增长2.54%。值得一提的是,在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同时,上汽集团的上半年销量反而是近三年来历史新低。合资板块表现不佳,集团情况严峻 今年上半年中...

600859 王府井股吧 东方财富
答:在新股上市前两个交易日(10月29日),王府井公布了一份亮丽的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为70.9亿元,同比增长21.46%;净利润约为5.89亿元,同比增长199.21%。10月30日,《中华时报》从王府井获悉,其与首钢业务的整合正在有序推进,西单商城的转型调整正在推进。另外,为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免税事业...

小米2023 年第三财季营收 709 亿,调整后净利润 60 亿,哪些内容值得关注...
答: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小米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犹如春暖花开般焕发生机。营收从595亿增长到709亿,净利润从32亿飙升至60亿,这一系列数字的变化堪称瞩目,尤其是净利润同比暴涨182.9%,实现了营收增长19%时净利润翻番的佳绩,充分体现了小米在降本增效策略上的成功。令人瞩目的是,小米手机出货...

五大快递公司上半年净利77亿元,业绩大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五大快递公司上半年净利77亿元,业绩大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首先是因为国内的疫情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经济得以复苏,其次就是人民群众对于线上购物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再者就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在不断延伸到多渠道方面的发展,另外就是经济市场的主体数量在提升。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五大快递公司上半年净利77...

双汇发展行业分析,有大神说下吗?
答:受收入下降,费用提高的影响,万洲国际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2020年万洲国际实现净利润54.03亿元,同比下降47.14%。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恢复了增长.从利润率来看,万洲国际近年来的毛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6-2021年均维持在20%左右。——双汇发展肉制品及屠宰业务出现明显下降 2021年上半年,受猪肉...

车企三季度业绩:豪华车盆满钵满,长安/比亚迪领跑自主
答:还有包括大众集团,虽然三季度同比减少18.7%至27.5亿欧元的税后利润,但在华销量3%的增长上,一定程度上助力大众集团实现了扭亏为盈。 未来可期?但不一定属于 进入到金九银十,于上半年抑制的汽车消费在国家政策和强大的市场需求下,逐步得到了释放。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7、8、9三个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速均突破10%;...

比亚迪:半年净利润首破100亿元!需警惕资产负债率上升
答:8月28日,比亚迪发布2023半年报,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601.24亿元,同比增长72.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长204.68%,成为中国整车企业净利润水平的No.1;累计销量则为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半年报」 从这份业绩表现来看,比亚迪的中期成绩,可以用“靓丽”...

肉制品行业竞争格局是什么?
答:我国肉制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龙头优势更为明显。双汇作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一直独占鳌头,市场占比达到15%左右,其市场份额超过后十位竞争对手的市场总和。其次是大众食品和雨润食品。高温肉制品中,双汇市场份额超过一半,达到60%。而低温肉制品,因为受到冷链物流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分散,龙头双汇...

半年报净利润大增,股票会涨吗?
答:半年报净利润大增,股票会涨的。例如没有上市前的阿里巴巴,那时候的阿里巴巴每股是3元,随着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利润也越来越多,在上市前夕股票价格涨到15元一股,上市后每股23元。利润大增说明这个公司发展的好,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去买这个公司的股票,这个公司的股票就会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