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那些? 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作者&投稿:冯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药煎药方法 煎煮前——— ●清洗 中药材是否需清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虽然很多中药饮片看起来表面会有些灰黑,其实在出售前都经过了加工炮制,所以煎煮之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以及一些细小种子类的药材(如车前子等)被冲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骤不能浸泡中草药,但煎煮之前,却需要有个浸泡药材的过程。 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以缩短煎煮时间,但切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特别是在夏天,浸泡时间过长会很容易引起酸败。 煎煮中——— ●用水 传统的“3碗水煮成1碗”,其实不是个科学的标准。因为不同处方的药味多少、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边煲药,一边不断把药汁倒来倒去,作为煲中药的标准,这样瞎折腾其实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药。 应以水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而不是机械地用3碗水煮药。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义在于,若火候过强,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时间 中药煎煮时间,应根据不同药物和疾病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楼步青说,沸腾后再用文火煲药的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如果有“大头虾”不慎煎煮时间过长,令药汤太浓,这时可以加些白开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渗透的问题。 ●复煎 许多老人家习惯于一副中药“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分别服用,这样未能将药效发挥至最佳。应该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同样,煎煮三遍的药液也相应地改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后——— ●立即滤取 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同时也易造成酸败。 煎煮器——— ●瓦罐沙锅最好 最佳煎煮器当然还是传统的瓦罐、沙锅,搪瓷、不锈钢亦可,但忌用铝锅、铁锅和铜锅,以防止这些活跃性强的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传统的沙锅、瓦罐以及陶瓷,不会与各种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传热均匀缓慢,煎出的汤剂质量好。不锈钢属于钝性元素,也不会容易产生化学反应,现在许多大医院的煎药器皆为不锈钢锅。但铁质煎器,虽然传热快,但不仅易氧化,化学性质也不稳定,它能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汤液色泽加深,还会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 对于微波炉加热是否会影响中药药性,目前未有定论,所以楼步青亦不推荐以微波炉加热中药。 此外,楼步青提醒,若以药煲煎煮过有毒性的外用药,应洗净后再用清水煮一次,以免毒性物质残留。 药师提醒:注意先煎、后下 中药的煎煮指示上,常会出现“先煎”、“后下”的字眼,这是什么意思?“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所以应严格遵照中药师的煎药指示。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钟,再加入其它药材中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分钟才能发挥效用。 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檀香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等,通常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不同的中药在熬制的过程中有所不同<br 如果是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最好使用陶器、砂器,在第一次使用陶器和砂器熬制中药前,最好在陶器和砂器里熬一次粥,让陶器和砂器的小孔隙被粥填满,这样在熬药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更好的熬制,防止药液流失。 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不想购买砂锅,使用不锈钢制品也是可以的,但是相比陶器和砂器的熬制效果会稍差一些。 在煎药前最好将药品浸泡30~60分钟,稍微再长点时间也可以,但不可太久,若浸泡时间太久,煮的是时间可相对缩短一点。赶时间的话可以略去这一步。 浸泡的水最好是凉开水,也可以是自来水,凉开水好的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即有大量的氯元素,这样浸泡后熬制会对中药的药效造成影响。如果这两种水都没有,那么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也可以替代。当然,如果有天然或者水质较好的井水或者泉水是最好的。 浸泡的加水量和第一煎的加水量浸泡后,直接开始头煎就可以,若略去了浸泡这一步,直接进行头煎,头煎的加水量应与浸泡的加水量相同,且应在加好水后,将锅底擦干,再放在火上熬制。 一般的煎药常识上会说加水量为超过药面3-5厘米,但是大家可想而知,如果煎药器具的大小不同,那么3-5厘米的水量是大不相同的,一般量的药,可以参考一个加水量:600毫升-750毫升,大约相当于一般大小饮料瓶的一瓶再多些。 一煎/头煎和二煎的煎煮时间一般在拿到药后医生都会大概讲解煎药的时间,病人也应该已经清楚自己的药属于哪一类,下面有针对的描述不同类药的煎煮时间 !!!!!!注意煎煮的时间都是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 解表类药: 头煎需10-15分钟,二煎需10分钟左右; 一般类药: 头煎需20-25分钟,二煎需15-20分钟; 滋补类药: 头煎需40-50分钟,二煎需25-30分钟。 益母草可不可以直接用水煮来服用,好像中药那样?要煮多久? 我为父亲煎中药,药要分两次放,第一份药煮30分钟后再放第二份,这第二份要煮多久呢? 中药煎多长时间合适 中药熬多久算熬好了 中药要烧多长时间?第二次烧多长时间? 头煎和二煎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头煎和二煎都是先用大/猛火将药液烧开,之后将火调至小/文火熬制,熬制的时间是文火熬制的时间,不包含猛火的熬制时间。 头煎煎好后,应立即滤出药汁,再加入比头煎加水量略少的水到头煎后的药渣中(加水量500毫升-700毫升左右),选择加入温开水最好,凉开水次之,自来水再次之,最差的是开水。然后不再浸泡,直接开始二煎即可。 请教中药头煎和二煎的问题 关于中药的正确煎法,谢谢 中药煎法 中草药的煎法? 关于中药 其他煎药时需注意的事项!!! 1.在头煎和二煎的过程中,最好每隔8分钟左右将药液搅拌一下,将上部没有充分熬制的药材翻动到下面,这样可以防止药品部分糊锅和药液渗出不均匀。 !!! 2.切记熬糊的中药是不能喝的 最后的熬成药液量和服用一剂/次煎药量 儿童每剂100-200毫升。成人每剂300-400毫升 服药规律,服用时药苦,可在喝下药液20分钟后喝水,以免影响药效 1.每天煎一剂/次,每剂煎二汁(即头煎和二煎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一次,一次各服用一半,其他医生有要求煎三剂的遵医嘱。 2.在拿到药后要向医生咨询清楚服药时间。一般中药在饭后服为宜,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解表药趁热服,安神药睡前服,驱虫、攻下药空腹服,一般药饭前服,或遵医嘱。

中药应该先泡泡,然后再煎,但要注意有些药要先下,有些要后下,药熬好了后,药渣要和药汤分开,否则下次煎药的时候会影响下次煎出的药汤的成分.

请问煎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中药,在很多人心目中觉得就是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加上现在很多医院和药店都开展了“中药代煎”的服务,大部分人就是直接交给医院或者药店代煎,却忽略的中药煎煮的重要性。

1、中药材的煎煮,器具的选择很重要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煎煮出一碗良药,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器具。现代人们为了方便,很多人都选择使用电锅直接煎煮,然而电锅虽然使用方便,却远远不如明火便于控制。就如同我们炒菜一般,用电磁炉炒出的菜,永远也不会比火灶炒出的够味。
还有一些人为了方便就随意用做饭的铁锅煎药,这也是不正确的。现代的研究已经证明,铁锅确实会和中药材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所以,要想煎煮出一碗良药,最好还是使用明火配砂锅煎煮,这样才能发挥中药材最佳的效果。

2、中药材的煎煮,需要合理的浸泡煎煮
现在人们的生活时间是很紧迫的,很多人煎药的时间本就不充裕,所以就会直接把中药材加在锅内煎煮。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很多中药材质地都是非常坚硬的,就算是一些花草茎叶的轻抛之物,它们也是非常干燥的,如果不加以浸泡,是很难煮透的,这样也会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而且,有些中药材是含有毒性的,像附子、乌头之类的中药材,如果不长时间的浸泡煎煮,它的毒性是很难分解掉的。现实生活中,使用中药材附子因浸泡时间短,煎煮时间短造成的中毒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的。所以,要想煎煮出一碗良药,合理的浸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中药材的煎煮,火候也很重要
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很缺乏耐心,而煎煮中药却是对耐心的一种考验。相信不少人在煎煮中药的时间就是加水、加药、开火煎煮、煎完倒出,很少有人会一直盯着药锅观察的。其实,中药材的煎煮对火候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间会发现,古人煎药大多都是一手拿蒲扇给灶内的火鼓风,一手用筷子不停的搅拌锅内的药材。武火猛烈,可以快速地将干燥的中药材激活,文火和煦,但却可以更好地使有效成分溶出。现在人们大多都是加水开火后便去看电视、玩手机,待自己觉察的时间,恐怕是已经闻到了药锅内的糊味。

4、不同的中药材,煎煮的时间要区别对待
现在人们煎煮中药,大多都是直接全部下锅煎煮,而部分代煎中药的话,可以形象地说,就是“一锅乱炖”。而在古人眼中,同一锅内的不同中药材,其煎煮方法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金石类的中药材需要先煎、芳香花草类的中药材需要后下、黏着性强或者有刺激的需要包煎另煎煮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
现代人煎煮中药汤剂,且不说繁琐复杂的“煎汤代水”、“烊化冲服”等等,但就简单的先煎后下恐怕就很少有人去区分对待。殊不知,像质地坚硬的中药材,如果不先煎的话,有效成分是很难溶出的,而芳香类的中药材煎煮时间过久的话,有效成分挥发,药效已经失去大半。所以,要想煎煮出一碗良药,对不同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也是要区别对待的。

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乃是我国人民常用的治病方法。在煎煮中药方面,也有许多讲究。
盛器的选择往往是首先考虑的问题,由于中药里含有不少鞣酸或其他生物碱,遇到铁或其他金属时,可使中药成分发生生物化学变化,轻则减轻药的效力,重则生成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选用砂锅煎药为最好,或用搪瓷器具也是可以的。对于铁器则要忌用,铝制品也要避免应用。
煎煮中药前,通常要检查一下,认清哪些是先煎的,哪些是冲服的,不能混在一起煎煮。有些中药,如磁石、龙骨、牡蛎、龟板等较为坚硬的中药,要敲碎后再煎。
祖国医学曾讲究用井水或泉水煎煮中药,而现在普遍认为,用干净的凉水即可,不清洁的河水与池塘水不可应用,有些人爱用开水煎药也是不妥当的。
中药煎煮前,通常要浸泡一下,用于慢性疾病的滋补药品,常要先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对一些急性病症,尤其是一些风寒表证的用药,常常是随泡随煎,夏天或气温高的地方,中药也不能久泡。
每剂中药的加水量要参考中药配方数量的多少、煎煮时间的长短灵活掌握,一般加水要超过药面2~3厘米为好,使煎成的药汁为150~200毫升。煎煮中药的火候也很重要,总的原则是小火慢煎,家用电炉煎药,常常不易掌握火候,不宜选用。煎煮的时间通常根据医嘱来定,一般地说,不同的中药或不同的疾病,所要求煎煮中药的时间而不尽相同,风寒解表药、急症,要急火快煎,一般5~10分钟;强壮滋补药,慢性病症,煎煮中药时间要长,可达1~2小时。例如应用中药金银花、菊花、紫苏叶、地丁、鱼腥草、大青叶、马齿苋、车前草等以花、叶为主的中药,或者是肉桂、陈皮、砂仁、藿香等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不宜久煎,约10分钟左右即可,而黄芪、党参、当归、龟板、鳖甲、巴戟天、肉苁蓉等药品,应煎半小时至1小时。有的老中医认为,人参应以微火煎蒸,长达2~3小时更好;有些中药如南星、半夏、附子等含有毒性,要先行煎煮,可以减少毒性;有些粉剂(青黛)、小颗粒药品(车前子、莱菔子)要选用纱布包好,才能煎煮。一般的中药均需分煎2次(头煎和二煎),有人早晚各煎1次,随煎随服,有人连煎2次,将药液兑混在一起,分2次服用。
煎煮中药的要求,应结合地区、季节及家庭的具体条件,还要遵照中医师的嘱咐,以保证中药得到合理的应用,发挥应有的效力。

> 服用中药汤剂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答:出血病人或中毒病人也要冷服。而寒证者用热药时,则应将煎得的汤液趁热服下。2.服药次数:西药一般是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原理而明确规定服药的间隔时间,而目前中药汤剂还没有这方面的理论依据,多数都采用日服二次(早晚)或三次(早中晚)的服药方法。其实有些中药汤剂可以根据病情需要...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答:我们一般吃中成药可能就是直接制成的片剂或者其他剂型,不需要自己动手去熬,但是其实也有很多中药是需要自己带回家煎煮的,但是熬中药并不是每个人总在做的家常事宜,所以很多人是不太会熬中药的。那么,熬中药正确方法是怎样的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1、煎药注意事项(1)首先,器具是重要的。铁锅...

中药应该如何外敷呢?外敷需要注意什么?
答:二、中药外敷有很多注意事项 1、拿到药方后怎么用,首先要把它打成糊状。建议在正规药店砸碎。不要在家里用豆浆机或粉碎机粉碎,因为很多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都是中药外敷中毒的。如果口服的东西被压碎,可能会引起中毒。2、注意观察皮肤,尤其是过敏体质,涂抹后观察患者是否有皮疹、红肿、瘙痒。一般外...

熬中药的方法和火候时间如何掌握?
答:5.汤药熬好后可以放到一个不锈钢锅内,通常为方便服用,还可以把这些药液再浓缩一下服用。最好放在冰箱内冷藏保存,以防变质。若无冰箱可在药液上倒入些许白酒,也可以预防发霉。尽量低温保存。6.视情况而定,如果冰箱冷藏保存会久一些,主要服用之前要检查,看是否有酸败。隔水加热的方法可行。7.不必都...

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答:我们知道,中药治病是最接近我们食疗的方法,中医使用中药治病,而中药很少有成药,每次都是拿会成包的药材回来自己熬,一般医生都会告诉我们熬制的一些要求,现在已经有很多医院提供中药代熬的业务,但是很多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学会熬制,这样感觉会更加好一些,今天就把熬药的注意事项说一下,其实无外乎熬...

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那些?
答:中药煎药方法 煎煮前——— ●清洗 中药材是否需清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虽然很多中药饮片看起来表面会有些灰黑,其实在出售前都经过了加工炮制,所以煎煮之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以及一些细小种子类的药材(如车前...

急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清肺化痰,肃肺止咳。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祛痰灵。〈5〉肺热阴伤:干咳,痰少粘稠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注意事项 1.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凉。2.患感冒后及早治疗。3.多饮水、忌烟酒及辛辣之物。

中成药的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应该在饭后服药,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注意事项 1、毒副作用 一般来讲,良好的安全性是中成药的优点之一。生产中成药所采用的中药材大都是天然药品,但还是有毒副作用...

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那些?
答:请教中药头煎和二煎的问题 关于中药的正确煎法,谢谢 中药煎法 中草药的煎法? 关于中药 其他煎药时需注意的事项!!!1.在头煎和二煎的过程中,最好每隔8分钟左右将药液搅拌一下,将上部没有充分熬制的药材翻动到下面,这样可以防止药品部分糊锅和药液渗出不均匀。!!!2.切记熬糊的中药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