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该不该学习文言文? 中学生该不该学习文言文

作者&投稿:储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学文言文教学费时不少,成效甚微,这种状况由来已久。但是原因何在呢?根据初步考察,我想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一、要求笼统,目标不明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远的且不论,单说解放后,就有多种不同的提法:

(一)“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

(二)“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说明》);

(三)“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说明》);

(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为什么再三修改,变来变去?主要还是表述不清楚。现在清楚了吗?恐怕也未必。请问:什么叫做“浅易文言文”?它和“浅近文言文”、“普通文言文”有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它和“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以及“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什么不同?再有,这里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是鉴赏能力?或是三者兼而有之?这一系列的问题,单从《教学大纲》中的那句话,是看不清楚的。在教材中也找不到这方面的有关说明。广大教师只好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进行教学,结果是见仁见智,各行其是。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和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教学要求定得不明确,不具体,会使整个教学工作失去了科学的准绳,从而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要切实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它的性质和特点,准确而具体地规定教学要求,使文言文教学工作不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忽多忽少,心中无数

为了了解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写的历史状况,我们翻阅了民国以来,各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十套中学语文教材(解放前后各五套),并且作了一些必要的统计和比较。

这十套教材都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是在选文数量上,却有很大的悬殊。比如:

解放前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7 091篇(吴增祺编《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年版)。最少的,也有332篇(傅东华编《复兴初高中国文》1933年版)。

解放后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154篇(人教社中语室编《初高中语文课本》1963年版)。最少的,只有36篇(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0年版)。

可见选文数量之差竟高达一二十倍。究竟需要选读多少篇文言文才合适呢?如果说36篇就可以,那么选读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那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吗?反之,如果说非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不可,那么只选读36篇,这不是开玩笑吗?

建国三十多年以来,文言文教材忽多忽少,时有时无,这里除了左的路线的干扰之外,主要还是心中无“数”。换句话说,就是到底应该学多大量的文言文才能有效地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都不甚了了。没有较明确的数量概念,又怎能切实地搞好教学工作呢?

要说“数量概念”,似乎也有。那就是多年流行着的一种说法,叫做“文白比例”。即规定文言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白话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其实,这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比如文言文占20%,或30%,到底是多少篇?不知道。这要看课文的总篇数。假如总篇数是500篇,20%就是100篇,30%就是150篇。假如总篇数是100篇,20%就只有20篇,30%也只有30篇。事实上,语文课本的总篇数时多时少,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仅以解放后的几套教材为例,最多的选过300多篇,最少的只有100多篇。 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所占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实际选文数量要相差两三倍。可见,所谓“文白比例”,并不能确指,还不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

那么,文白之间有没有比例可算呢?当然有。因为语文课要用大部分时间学白话,用少部分时间学文言。文白所需用的时间要有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可以用课时来计算。比如文言文教学时数要占语文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几十;它和白话文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该是二八开,三七开,或四六开,等等。由于总课时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这样确定文白比例,比较可靠,也比较科学。

此外,要使学生粗通文言,最少需要熟读背诵多大数量的文言篇目(包括篇数或字数),需要掌握多少常用词(包括实词和虚词),这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问题至今仍然缺乏一个能为大家所公认的“数”,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化,而“心中无数”则是实现科学化的一大障碍。

三、“文”“白”混合,序列不清

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种书面语言,一种是古代的,一种是现代的,二者虽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不能“齐步走”,只能“分步行”(即白话先行,文言后上)。一般说来,白话文教学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而文言文教学要到初中一年级才起步,它们的教学起点相差一大截。所以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它们不同的教学要求,拟定不同的教材系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分别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完成它们各自承担的教学任务,共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是“文”“白”混合编排,实际上是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把文言文纳入白话文的训练系统之中,并且按照白话文的教学要求,套用白话文的教学方法来教文言文。这样就把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混同起来,既没有比较严格的文言阅读训练计划,也没有比较科学的文言阅读训练程序,只是和白话文穿插着学一些文言文,这样怎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把文言文和白话文同时编入教材,混合起来进行教学,大约是从1922年开始的,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起初,有人采取这种做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然而时间一长,仿效的人多了,就变成了一种传统习惯。其实,实践早已证明,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所以远在30年代,就有不少有识之士(例如语文教育专家浦江清先生)明确指出“文”“白”混合教学的种种流弊,主张二者分开教学。40年代末,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三位先生还亲自编选了文言文和白话文两套教材,供大家研究使用。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和后来,他们的意见都没有被重视,他们的主张也没有被采纳,他们编选的教材,更没有得到推广,中学语文教学继续沿着“文”“白”混合教学的路子,一走又是五六十年。

现在看来,“文”“白”混合教学的办法,从理论上说,是缺乏根据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弊多利少的。因为它忽视了文言阅读训练的规律,简单地把文言文插入白话文的教材和教学系统之中,既不能有计划地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又打乱了白话文的教学体系,二者的教学要求都很难实现,结果造成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两败俱伤。这样的教训,应该记取。

四、“言”“文”并举,顾此失彼

这里的“言”,指的是“文言”,或“文言阅读”。这里的“文”,指的是“文学”,或“文学鉴赏”。“文言阅读”和“文学鉴赏”,这是两种训练,它们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硬是把它们混在一起,要求在同一时间内,既要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又要进行文学鉴赏训练,往往是顾此失彼。有时偏重语言知识,可能把文言文教学教得类似大学的古代汉语课;有时偏重文学知识,又可能把文言文教学教得类似大学的古典文学课。在已往的教学实践中,这两种倾向都是存在的,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如何处理文言阅读和文学鉴赏的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50年代中期,曾经进行过一次“汉语”和“文学”分科实验。那次实验的具体做法有不少地方还值得商榷,但实验的指导思想却有很多发人深省之处。例如:(一)既要重视语言教育,又要重视文学教育,而且要采取措施,叫它们都落到实处。(二)语言是一门科学,文学是一门艺术,二者性质不同,体系不同,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应该把它们分开,各自组成完备的课程,使学生受到充分的系统的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完成语文课的任务。这些思想不仅切中当时语文教学的时弊,直到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文言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学鉴赏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包括古典作品)的能力。前者基本上属于语言教育的范畴;后者基本上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这两种训练的任务不同,教学要求也有不同。文言阅读训练以“读懂”为目标,而文学鉴赏训练却以“读懂”为起点,这是性质不同而又密切关联的两个训练阶段。它们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也应该让它们建立自己的训练系统,以便更有计划地搞好这两种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可以从过去“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中得到启发,还可以通过新的实验进行验证。

五、死抠语法,烦琐可怕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主要是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估计五十篇左右),熟悉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词(估计八百个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再教给学生一点文言常识(包括最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在内),就可以了。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

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些教师过多过细地给学生讲授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益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关于汉语语法中的“动宾关系”问题,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作进一步的分类,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却有人把它从意义上详细地加以区分。除了课本上已经提到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之外,又新增加了“为(wéi)动”、“为(wèi)动”、“给动”、“对动”、“替动”、“代动”等多种用法,使这个问题越讲越复杂,越讲越难懂。其实,我国语法学界对“动宾关系”的看法还很不统一,怎能要求中学教师给学生讲得那样翔实呢?把这些“语法知识”过多过细地教给学生,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结果是“不讲倒明白,越讲越胡涂。”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少则得,多则惑。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大家注意。

六、重“讲”常“谈”,缺读少练

文言阅读能力的养成,主要靠多读多练。应该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在反复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反复练习中提高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兴趣,指点方法,启发思考,答疑解难,把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它虽然也收到了某些效果,但是弊病很大。因为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即使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只能从听讲中得到某些益处;而长期缺读少练的结果,势必影响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实在有点得不偿失。如果课上由教师讲解,课外让学生读课文,做练习,这不是又额外加重学生负担了吗?从教学改革要求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显然是不足取的。

有些教师不赞成那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认为它容易形成“唱独脚戏”和“满堂灌”。他们主张采用“谈话法”,搞“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共同活动。这些认识当然是很好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又产生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在课堂上,没完没了地“提问”,没完没了地“谈话”,还有人美其名曰“茶馆式的教学”,或“开发智力的训练”。这种做法也可能会收到某些效果,但是仍然有弊病。因为一长串的“提问”和无休止的“谈话”同样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还是没有多少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经验证明,光靠听讲,缺读少练,学不好文言文;光靠谈话,缺读少练,也是学不好文言文的。因为要培养阅读能力,必须尽可能叫学生自己多读多练,舍此别无他途。

这里强调多读多练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否定“串讲法”和“谈话法”的作用,而是从文言阅读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认为这两种方法不宜多用,更不能滥用。文言文教学要讲求实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较大的改革,即把目前以教师串讲为主或师生共同谈话为主,改为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和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这样才能把文言阅读训练真正搞扎实,把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七、零星分散,事倍功半

文言文集中一点学好,还是分散一点学好,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课中,文言文主要是采取分散教学的办法。教师一般都是把文言文和白话文穿插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初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四至五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高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二至三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文言文教学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分量并不很大,可是时间却拉得很长,这样做不一定是好办法。

学习一种语言,需要有一定的学习环境。比如学习现代汉语,就不光是在语文课上学,整个社会都是它的学习环境。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只要不是天生的聋哑,天天都可以在家庭和社会的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文课只是它的学习途径之一。而学习外语就不然。我们周围没有那种学习环境,只有上外语课时才能接触外语,其他的时间却完全淹没在我们母语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零星分散地学,不如相对集中地学。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业余进修外语,每周一次学三年,不如脱产集中学半年的效果好。这是为什么?因为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必要条件,但是光是理解并不能自然达到精确而牢固的记忆,还必须及时地、经常地进行复习,记忆才能巩固,否则就会遗忘。在这一点上,学文言文和学外语是相近的。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文言文的“踪迹”。学生同文言文的接触,主要是在语文课上和语文教材之中。如果文言文的学习过于分散,很难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样时断时续地学到一点知识,很不容易巩固,间隔的时间一长,便会产生遗忘。这也是文言文费时不少,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实验学校采取相对集中的办法教学文言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

八、起步太迟,坐失良机

文言文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为最好?这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现行教材是从初中开始学。“初中学一点,高中重点学。”有人建议初中不要学,高中开始学。还有人建议中学不要学,大学开始学。也有人建议从小学开始学。看法很不一致。根据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参照前人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现在一些实验学校的经验,似乎可以说:学习文言文,“宜早不宜迟”。为什么?前面说过,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记忆。学文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诵读。15岁以前(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记忆力最好,精力很旺盛,负担也较轻,这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代,也是进行文言阅读训练的最佳时期,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争取从小学开始学。“小学学一点,初中重点学。”这样的安排,可能更科学,更理想。但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主要是认识问题和师资问题),要普遍这样做,恐怕有困难。少数重点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如果同意这种安排,不妨先试一试。

然而,从大面积上看,在近期内,可能还得维持那种“初中学一点,高中重点学”的格局。即便是这样,文言文的教材和教法,也必须有较大的改革。特别是在总的安排上,一定要赶前不赶后。凡是初中能够完成的,不要拖到高中;凡是一年级能够完成的,不要拖到二年级。因为“起步”已经比较迟了,“良机”已经失掉不少了。如果尽量往前赶,还有可能弥补;要是继续往后拖,将会更加被动。

以上就是造成中学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必须紧紧抓住这些弊病,对症下药,寻求教学改革的良方,在实践中逐步探明一条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要。不学怎么才能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毕竟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必须是贯通的。当然,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可以选择一些志士仁人,或是普通人上进、奋斗、自强不惜的实例,文章不求长,只求有一定的内涵,由易而难。

我觉得,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所以学习中国精粹的古典文化是必要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不重视中国特有文化,那么最后导致的必然是民族精神的沦丧。
但是,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是文学家或文学爱好者。如果教育的结果都一致指向文学,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失败。
文言文要学,但我认为应该有个度。过犹不及,如果我们过多的注意篇章的字词的解释或句式的特殊变化,那么好好的文学文化就会被肢解成七零八落的碎片。如果学生被教厌了,他们还会去学习中国的特有文化吗?
我看关键不在该不该学文言文,而是该怎样学习文言文,重点学习文言文中的哪些内容?“理论”的走向还要靠“高考实践”来检验!!

文言文当然要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跟中国古典文学是母与子的渊源关系,现当代文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多需要从古典文学中去追本溯源,可以说没有古典文学就没有现当代文学.
不过,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毕竟,古典文学只在古代的官学中盛行,并不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操持,本身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实用价值不大,这就好象为什么毛笔字逐渐被钢笔字被替代的原因一样,固然有内涵深沉的东西,但绝不是所有的东西能为当代所用.对于社会发展的节奏而言,绝不是适应时代的东西,所以,应该以弃为主,扬为次.如果不是研究的需要,不客气的说,很多古典文学完全可以只为部分专门研究的人士而用,没必要让学生来学.即使想让学生学习,但学生也只是学了些皮毛,形式上学到了,却永远领略不到古典文学的高深内涵.
古典文学,尤其是文言文,少学为宜.

这个“中学生都”的概念有说道。是从全球的范围看,还是单从中国的范围看。
从前者看,当然不用都学文言文,你就是给人家——很多外国人——钱,人家也不会学,他们有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从民族传承的角度,他们的政府会要求他们吸纳本民族的精髓,并使其世代相传。
作为中国人,当然要学中华民族的精髓了。我们不能简单把文言文看成是语言,应当看成是我们民族的精髓。既是精髓,就无需探讨该不该学了。补充说一点,这精髓,是纯人文的东西,现时的中国青年太缺这些东西了,就快要迷失中华民族的本性了。
不学文言文的人,将因其是中国人而没有了中国味儿让外国人瞧不起。新新人类,是讲享受、讲实用的,是大脑贫乏、目光短浅的一类人。他们不爱学文言文。什么时候中华民族迷失了本性,大概就是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没有去传承吧?(心痛)我的老家有个世代单传的老中医,他是眼角挂着泪花离开人世的,因为它的儿子死活也不学那些东西。正因为这个当儿子的不学祖传的东西,所以他也就因为没有了中医的色彩而不再受人仰视。
从政治的高度、民族的高度出发,政府都会要求我们的学校教文言文的。作为有中国味儿的中国人我赞成。

1、该不该的问题,不是问题,尤其不是中学生能选择的问题。这么说的意思是,要接受现状,往往有同学出于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找来找去,找不到文言文学习的意义所在,于是发问,该不该学,这是一门知识,是学习的必备内容,因此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2、明确说应该学。这首先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文化尽管有的看不见,摸不到,却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文言文里面蕴含的人生其实是中国先人认真思考的结晶,对我们现在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其次文言文语言简练、精炼、凝练,以一当十,鲁迅先生的文笔那么犀利,那么有味道,其中一个功劳就应归为他的文言文功底深厚。整体不说,直接引用古人的话,也可以增加言语的文采和厚度。

应该,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不会文言文就不懂中国的历史

当然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呀

中学生该不该学古文?~

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发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的义务和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校尝试把经典古诗词引进学生的写作中,为此特开设《古诗词在写作中的运用》的专题讲座,使之成为一门新的微型课程。所谓微型课程是指它相对一门课程而言有独立的体系,但时间以4-5课时为限,这样有利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易于挖掘和开设,从而更多地为学生增添丰富的美餐,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修养。显而易见,由于微型课程的开发具备贴近本校学生实际的优势,它给学生带来的是能力。课程开发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2)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主动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究活动的态度,并尽量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同时微型课程也可以是一种促进课,通过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一方面是通过放慢进度,增加实验操作机会,增加观察机会、直观性等,增加训练次数,增加讲解内容、趣味知识介绍等方法,对困难学生实施“促进教学”;另一方面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抽象程度,加快作业速度,提高独立性要求等方面实施“促进教学”,促进这类学生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现把我们其中开设的《古诗词在写作中的运用》投到贵刊,望加以指导。

编者按:希望有志于此的语文教师参与交流讨论。
一、 目的
1、 借用古诗词的力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 提高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4、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主动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究活动的态度,并尽量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二、 课程跨度:三到四课时

三、 操作流程:
1. 布置可选择性的作业:
(1)、收集课外古诗词10首
(2)、用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或者是虚构的故事将10首古诗词串联起来。这些古诗词可以是课外的,也可以是课内的。
2. 选择好的作业文章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评讲。在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 的问题
(1) 、本次简单评讲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明确下一步作文时的努力方向,并且为他们开阔思路,提供示范。
(2)、关于“好”的评价标准。这里的评价标准,不单是指将古诗词运用得好,而且还包括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其他的内容。 这里的“好”可以是:
A.古诗词运用得恰当。例如:在后面的上课材料当中有的沈忆雯同学写的《君子三忧》,其中对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古诗词或者古文言文的引用都非常的好。
B.古诗词的引用,翻出自己的新意的。比如,在顾申健同学写的《我的一天》当中,关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引用。“人面桃花相映红”他用在被父母责骂的时候,可能这样用有点不妥当,当时,却能使读文章的人,报之一笑,让人耳目一新:古诗词居然还有这样的用法。再比如,王忠瑭同学在写自己的苦闷心情的时候,他写道,同学们都讨厌和他交往,他就象一个人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一支红杏出墙来”。我认为古诗词能用到这样的程度,已经是很可以了。更何况这两个学生都是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能够写出这样的作文,让我有点欣喜若狂。如果在同学们面前展出他们的成果,那将会带来很大的鼓动效果。
C.串联古诗词的方式有创新的,有开拓思维作用的。比如:郭子卿同学写的《东拼西凑之“四人帮”传》。这篇文章是将以前的很多关于四人帮的文章中,有运用了古诗词的片段截选出来,用一定的思维逻辑或者情感的变化逻辑将之串联起来。
D.如果有在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作业文章那就更好了。我可能比较幸运,在这第一次的作文中就有同学将10首古诗词编成一个短剧,这个就是《孟浩然之死》。当我把这个短剧声情并茂的读给两个班的同学的时候,在同学们脸上出现了一种惊讶和自叹弗如的表情。
(3)这里的简单评讲,我只作了当众宣读这样一件事情。我并没有象现在这样分析。因为我想与其讲一些不完全的思维方面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优点,不如让同学们在下次写作时,边写边体会。但是要注意发现各个层次同学的不同方面的闪光点,然后在班级里加以提倡,调动差一些的同学的信心,好一点同学的竞争心,让不同的同学用不同的水平学习。
3. 进行第二次的写作训练,形式也采取多样化形式,让同学们进行自主选择,注意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速度学习、写作,但是其中都要引用古诗词。
(1) 周记或者是写以事串联古诗词的写后感。(作为家庭作业)
(2) 命题作文《我的烦恼》。(当堂作文)
4. 准备一堂阅读和评讲的作文课。

准备工作:
1. 在这第二次作文中选择优秀作文连同第一次的优秀作文打印出来;
2. 将这次系列活动之外的其他优秀作文和有相似意境的古诗词相匹配;
3. 将古诗词在文章中的运用分类整理。
这样准备下来之后,也就是第一堂正式的古诗词在作文中的应用的作文课。它应该算是这一系列活动的第二堂课。上课材料后面附有。
5. 在上一堂课的基础上引发以下问题:
1). 古诗词与现代文哪个好(辩论)
2). 如何在现代文中学习古诗词的好处(讨论)
3). 在这堂课上由学生刘赢的《日记一则》引发争论。因为他的这篇文章看起来毫无章法,像一篇典型的流水帐。但是他在这篇文章中的描写却是可以让人想象得到他的生活和他这个人的一举一动。就这方面来说,可以讲这篇文章是很成功的。但是由于历来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在作文方面,都是很讲究“一定”的章法的。所以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在学生中间立刻造成很大的反响,即:关于文章是要讲究章法,还是要讲究意境。这一问题的系列文章在后面课堂材料中也有附。
6. 将以上话题争论后同学们自己的感受、心得和争论后的结果写在作文上。这一个环节的作用是巩固上课所得和深化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7. 寻求学校方面的声援,希望学校能够在这方面起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我把学生的作文拿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的反映是大加赞许,并通过适当途径加以表扬,这一点,给了学生很大的鼓舞和刺激。
8. 进行第二堂正式的作文课。注意以下两点:
(1)在这堂作文课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将上一次作文课学到的知识,即:关于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位置分类及其作用的整体认识,进一步加以深化。深化的内容是:这堂课的重点是深入分析古诗词引用得好的文章中,它的古诗词的引用在文章中的对于刻画人物、描绘心情的作用。例如钟韵同学写的《故事2003》就写得很好。
(2)采用的方式是:让学生作文描绘前一天课堂上的内容;
老师下水作文描绘和学生同样要描绘的内容。方式采用游戏填空,文章中含有大量的古诗词运用,但是只抽取其中的同学们既熟悉又好理解的一部分古诗词进行选择填空。这样做有写作示范作用,也有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够不着。
9、对这一系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值得提倡的苗头加以鼓励和引导。

四、 配合措施
1、 学校里进行古诗文朗诵比赛
2、 学校范围内的作文比赛

五、 注意点
1、课程设计和教学中要树立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生活走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一定要反馈及时,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中学文言文教学费时不少,成效甚微,这种状况由来已久。但是原因何在呢?根据初步考察,我想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一、要求笼统,目标不明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远的且不论,单说解放后,就有多种不同的提法:

(一)“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

(二)“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说明》);

(三)“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说明》);

(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为什么再三修改,变来变去?主要还是表述不清楚。现在清楚了吗?恐怕也未必。请问:什么叫做“浅易文言文”?它和“浅近文言文”、“普通文言文”有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它和“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以及“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什么不同?再有,这里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是鉴赏能力?或是三者兼而有之?这一系列的问题,单从《教学大纲》中的那句话,是看不清楚的。在教材中也找不到这方面的有关说明。广大教师只好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进行教学,结果是见仁见智,各行其是。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和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教学要求定得不明确,不具体,会使整个教学工作失去了科学的准绳,从而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要切实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它的性质和特点,准确而具体地规定教学要求,使文言文教学工作不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忽多忽少,心中无数

为了了解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写的历史状况,我们翻阅了民国以来,各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十套中学语文教材(解放前后各五套),并且作了一些必要的统计和比较。

这十套教材都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是在选文数量上,却有很大的悬殊。比如:

解放前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7 091篇(吴增祺编《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年版)。最少的,也有332篇(傅东华编《复兴初高中国文》1933年版)。

解放后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154篇(人教社中语室编《初高中语文课本》1963年版)。最少的,只有36篇(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0年版)。

可见选文数量之差竟高达一二十倍。究竟需要选读多少篇文言文才合适呢?如果说36篇就可以,那么选读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那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吗?反之,如果说非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不可,那么只选读36篇,这不是开玩笑吗?

建国三十多年以来,文言文教材忽多忽少,时有时无,这里除了左的路线的干扰之外,主要还是心中无“数”。换句话说,就是到底应该学多大量的文言文才能有效地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都不甚了了。没有较明确的数量概念,又怎能切实地搞好教学工作呢?

要说“数量概念”,似乎也有。那就是多年流行着的一种说法,叫做“文白比例”。即规定文言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白话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其实,这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比如文言文占20%,或30%,到底是多少篇?不知道。这要看课文的总篇数。假如总篇数是500篇,20%就是100篇,30%就是150篇。假如总篇数是100篇,20%就只有20篇,30%也只有30篇。事实上,语文课本的总篇数时多时少,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仅以解放后的几套教材为例,最多的选过300多篇,最少的只有100多篇。 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所占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实际选文数量要相差两三倍。可见,所谓“文白比例”,并不能确指,还不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

那么,文白之间有没有比例可算呢?当然有。因为语文课要用大部分时间学白话,用少部分时间学文言。文白所需用的时间要有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可以用课时来计算。比如文言文教学时数要占语文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几十;它和白话文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该是二八开,三七开,或四六开,等等。由于总课时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这样确定文白比例,比较可靠,也比较科学。

此外,要使学生粗通文言,最少需要熟读背诵多大数量的文言篇目(包括篇数或字数),需要掌握多少常用词(包括实词和虚词),这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问题至今仍然缺乏一个能为大家所公认的“数”,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化,而“心中无数”则是实现科学化的一大障碍。

三、“文”“白”混合,序列不清

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种书面语言,一种是古代的,一种是现代的,二者虽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不能“齐步走”,只能“分步行”(即白话先行,文言后上)。一般说来,白话文教学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而文言文教学要到初中一年级才起步,它们的教学起点相差一大截。所以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它们不同的教学要求,拟定不同的教材系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分别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完成它们各自承担的教学任务,共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是“文”“白”混合编排,实际上是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把文言文纳入白话文的训练系统之中,并且按照白话文的教学要求,套用白话文的教学方法来教文言文。这样就把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混同起来,既没有比较严格的文言阅读训练计划,也没有比较科学的文言阅读训练程序,只是和白话文穿插着学一些文言文,这样怎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把文言文和白话文同时编入教材,混合起来进行教学,大约是从1922年开始的,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起初,有人采取这种做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然而时间一长,仿效的人多了,就变成了一种传统习惯。其实,实践早已证明,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所以远在30年代,就有不少有识之士(例如语文教育专家浦江清先生)明确指出“文”“白”混合教学的种种流弊,主张二者分开教学。40年代末,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三位先生还亲自编选了文言文和白话文两套教材,供大家研究使用。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和后来,他们的意见都没有被重视,他们的主张也没有被采纳,他们编选的教材,更没有得到推广,中学语文教学继续沿着“文”“白”混合教学的路子,一走又是五六十年。

现在看来,“文”“白”混合教学的办法,从理论上说,是缺乏根据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弊多利少的。因为它忽视了文言阅读训练的规律,简单地把文言文插入白话文的教材和教学系统之中,既不能有计划地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又打乱了白话文的教学体系,二者的教学要求都很难实现,结果造成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两败俱伤。这样的教训,应该记取。

四、“言”“文”并举,顾此失彼

这里的“言”,指的是“文言”,或“文言阅读”。这里的“文”,指的是“文学”,或“文学鉴赏”。“文言阅读”和“文学鉴赏”,这是两种训练,它们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硬是把它们混在一起,要求在同一时间内,既要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又要进行文学鉴赏训练,往往是顾此失彼。有时偏重语言知识,可能把文言文教学教得类似大学的古代汉语课;有时偏重文学知识,又可能把文言文教学教得类似大学的古典文学课。在已往的教学实践中,这两种倾向都是存在的,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如何处理文言阅读和文学鉴赏的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50年代中期,曾经进行过一次“汉语”和“文学”分科实验。那次实验的具体做法有不少地方还值得商榷,但实验的指导思想却有很多发人深省之处。例如:(一)既要重视语言教育,又要重视文学教育,而且要采取措施,叫它们都落到实处。(二)语言是一门科学,文学是一门艺术,二者性质不同,体系不同,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应该把它们分开,各自组成完备的课程,使学生受到充分的系统的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完成语文课的任务。这些思想不仅切中当时语文教学的时弊,直到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文言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学鉴赏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包括古典作品)的能力。前者基本上属于语言教育的范畴;后者基本上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这两种训练的任务不同,教学要求也有不同。文言阅读训练以“读懂”为目标,而文学鉴赏训练却以“读懂”为起点,这是性质不同而又密切关联的两个训练阶段。它们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也应该让它们建立自己的训练系统,以便更有计划地搞好这两种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可以从过去“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中得到启发,还可以通过新的实验进行验证。

五、死抠语法,烦琐可怕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主要是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估计五十篇左右),熟悉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词(估计八百个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再教给学生一点文言常识(包括最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在内),就可以了。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

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些教师过多过细地给学生讲授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益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关于汉语语法中的“动宾关系”问题,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作进一步的分类,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却有人把它从意义上详细地加以区分。除了课本上已经提到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之外,又新增加了“为(wéi)动”、“为(wèi)动”、“给动”、“对动”、“替动”、“代动”等多种用法,使这个问题越讲越复杂,越讲越难懂。其实,我国语法学界对“动宾关系”的看法还很不统一,怎能要求中学教师给学生讲得那样翔实呢?把这些“语法知识”过多过细地教给学生,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结果是“不讲倒明白,越讲越胡涂。”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少则得,多则惑。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大家注意。

六、重“讲”常“谈”,缺读少练

文言阅读能力的养成,主要靠多读多练。应该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在反复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反复练习中提高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兴趣,指点方法,启发思考,答疑解难,把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它虽然也收到了某些效果,但是弊病很大。因为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即使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只能从听讲中得到某些益处;而长期缺读少练的结果,势必影响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实在有点得不偿失。如果课上由教师讲解,课外让学生读课文,做练习,这不是又额外加重学生负担了吗?从教学改革要求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显然是不足取的。

有些教师不赞成那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认为它容易形成“唱独脚戏”和“满堂灌”。他们主张采用“谈话法”,搞“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共同活动。这些认识当然是很好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又产生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在课堂上,没完没了地“提问”,没完没了地“谈话”,还有人美其名曰“茶馆式的教学”,或“开发智力的训练”。这种做法也可能会收到某些效果,但是仍然有弊病。因为一长串的“提问”和无休止的“谈话”同样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还是没有多少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经验证明,光靠听讲,缺读少练,学不好文言文;光靠谈话,缺读少练,也是学不好文言文的。因为要培养阅读能力,必须尽可能叫学生自己多读多练,舍此别无他途。

这里强调多读多练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否定“串讲法”和“谈话法”的作用,而是从文言阅读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认为这两种方法不宜多用,更不能滥用。文言文教学要讲求实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较大的改革,即把目前以教师串讲为主或师生共同谈话为主,改为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和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这样才能把文言阅读训练真正搞扎实,把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七、零星分散,事倍功半

文言文集中一点学好,还是分散一点学好,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课中,文言文主要是采取分散教学的办法。教师一般都是把文言文和白话文穿插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初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四至五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高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二至三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文言文教学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分量并不很大,可是时间却拉得很长,这样做不一定是好办法。

学习一种语言,需要有一定的学习环境。比如学习现代汉语,就不光是在语文课上学,整个社会都是它的学习环境。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只要不是天生的聋哑,天天都可以在家庭和社会的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文课只是它的学习途径之一。而学习外语就不然。我们周围没有那种学习环境,只有上外语课时才能接触外语,其他的时间却完全淹没在我们母语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零星分散地学,不如相对集中地学。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业余进修外语,每周一次学三年,不如脱产集中学半年的效果好。这是为什么?因为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必要条件,但是光是理解并不能自然达到精确而牢固的记忆,还必须及时地、经常地进行复习,记忆才能巩固,否则就会遗忘。在这一点上,学文言文和学外语是相近的。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文言文的“踪迹”。学生同文言文的接触,主要是在语文课上和语文教材之中。如果文言文的学习过于分散,很难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样时断时续地学到一点知识,很不容易巩固,间隔的时间一长,便会产生遗忘。这也是文言文费时不少,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实验学校采取相对集中的办法教学文言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

八、起步太迟,坐失良机

文言文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为最好?这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现行教材是从初中开始学。“初中学一点,高中重点学。”有人建议初中不要学,高中开始学。还有人建议中学不要学,大学开始学。也有人建议从小学开始学。看法很不一致。根据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参照前人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现在一些实验学校的经验,似乎可以说:学习文言文,“宜早不宜迟”。为什么?前面说过,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记忆。学文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诵读。15岁以前(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记忆力最好,精力很旺盛,负担也较轻,这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代,也是进行文言阅读训练的最佳时期,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争取从小学开始学。“小学学一点,初中重点学。”这样的安排,可能更科学,更理想。但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主要是认识问题和师资问题),要普遍这样做,恐怕有困难。少数重点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如果同意这种安排,不妨先试一试。

然而,从大面积上看,在近期内,可能还得维持那种“初中学一点,高中重点学”的格局。即便是这样,文言文的教材和教法,也必须有较大的改革。特别是在总的安排上,一定要赶前不赶后。凡是初中能够完成的,不要拖到高中;凡是一年级能够完成的,不要拖到二年级。因为“起步”已经比较迟了,“良机”已经失掉不少了。如果尽量往前赶,还有可能弥补;要是继续往后拖,将会更加被动。

以上就是造成中学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必须紧紧抓住这些弊病,对症下药,寻求教学改革的良方,在实践中逐步探明一条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辩题是“现代中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你支持那种观点?请把你的...
答:要学习文言文。1这是先人的智慧,要继承发扬;2历史表明,方言文的内容对我们而言,只会有好处,这里就不说明了;3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为什么不去学习呢?4还有很多,就不说了。。。自己去想想哟!

中学生该不该学文言文
答:应该,文言文是先人所留下来的文化,可以增长我们的课外知识.

中学应不应该教文言文辩论资料
答:1. 中学生该不该学习文言文 1、该不该的问题,不是问题,尤其不是中学生能选择的问题。这么说的意思是,要接受现状,往往有同学出于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找来找去,找不到文言文学习的意义所在,于是发问,该不该学,这是一门知识,是学习的必备内容,因此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2、明确说应该...

现在写作都不会使用文言文,为什么学生们还要学习文言文呢?
答:现在写作都不会使用文言文,为什么学生们还要学习文言文呢?1、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根和魂。中国的儒、道、法等百家思想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那些都是经历了无数代的中国人的智慧结晶。用汉字,说汉语,是中国人应该传承的中国文化。中国古典文化,诸子百家的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中学生不应该学文言文
答:本人认为,中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是有必要的,但不要偏离了正确学习的方向,应该有一个简单直接的目的,如果目的正确了,那该学还是不该学,我看提问的主人,自己也应该有答案了。以下是本人认为中学生应该学古文的三个目的:一、提高文学水平:了解文章从繁复的文言文到简单直白的白话文的差距,掌握从简...

中学生现在该不该学习文言文
答:我认为:作为中学生的同学们,现在应该学习文言文的! 我们要清楚一点:我们每个人学习任何一门,都是与另外一门相连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三科以上的学科!就像是一个文学的食物链! 我们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是于历史与语文相联系,所以,我们中学生现在应该学习文言文 ...

小学学不学文言文
答:1. 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学古文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了很多变化,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从四年级开始出现了文言文,自新课本出现以来人们就一直议论纷纷,?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文言文的概念。 广义的文言文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包括散文、骈体文、诗词歌赋、戏剧等。狭义的文言文仅指用文...

一道辩论题
答: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重视文言文的学习,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这么尽心构思的文言文,我们能不学吗?叶晓媚 :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接触一些关于文言文的知识是没有害处的。 我们现在的学生应该试着去学习古代文言文,去理解它,欣赏它,这样,我们就可以保留中国古代文学...

为何要读书文言文
答:看完我这番说法,我仍不期望你会因此而对古文等文化改观。但我也希望支持我这些观点的人,当你们能够坚持看完,并且认同我的时候,给我一个赞同。 虽然我们都默默无闻,至少我们有共同的根。 3.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一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不该学习文言文的例子
答:1、该不该的问题,不是问题,尤其不是中学生能选择的问题。这么说的意思是,要接受现状,往往有同学出于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找来找去,找不到文言文学习的意义所在,于是发问,该不该学,这是一门知识,是学习的必备内容,因此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2、明确说应该学。这首先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