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属於成佛之道的通途吗? 禅宗里的悟了是怎么回事,悟了是成佛的意思吗

作者&投稿:豫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应属于教理范畴,而非成佛的途径。
按大乘佛教说法,成佛的途径也就是佛教“四圣谛”中的“道谛”。所谓“道”,就是涅槃成佛或往生净土的途径和道路。道谛内容很多,包括笃信和修持两个方面。笃信就是绝对相信,修持的方法有“七科三十七道品”和“菩萨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八正道”,“八正道”又可归入戒、定、慧三学。这是最重要的成佛途径。戒就是守戒律,定就是禅定,慧就是学习佛法。
禅宗的核心教理是“心性论”,强调“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当发现本性的那一刻就成佛了,这是一种主张,属于教理范畴,不是一种道谛。禅宗对成佛的方式是顿悟成佛,不是次第修。
禅宗主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其成佛之道最重要的是修禅,虔信、守戒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经修禅,达到泯灭情欲、排除妄念、回归本性进而顿悟成佛的境界。
中国的佛教都属于大乘佛教,禅宗与净土宗是中国汉传佛教的两大宗派,它们的教理不同,禅宗以见性成佛为最高境界,净土宗以往生净土世界为最高境界,二者的具体修持方法也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现在人的根基,根本修不了禅宗,踏踏实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吧,只要去了,四小劫保证成佛,和三大阿僧祇劫比,四小劫连零头都不算,哪个合算,一目了然

在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属于成佛之道的通途。易行道就是持名念佛,往生极乐,有很多禅宗大师在开悟后,修行持名念佛。即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在人的根基,根本修不了禅宗,踏踏实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吧,只要去了,四小劫保证成佛,和三大阿僧祇劫比,四小劫连零头都不算,哪个合算,一目了然现在人的根基,根本修不了禅宗,踏踏实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吧,只要去了,四小劫保证成佛,和三大阿僧祇劫比,四小劫连零头都不算,哪个合算,一目了然

那要看怎么理解这句话。众生的佛性就像明珠一样,轮回之中被掩埋于万丈红尘。“明心”明的是超凡脱俗的心,是对世间诸般幻相的厌离心,是勇猛精进的心,如此佛性才会显露出来,这就是“见性”,一直修行下去,修得执着无漏功德圆满,才能成佛。
有的人心里想在人世间享受荣华富贵,那就只能见人性而非佛性,妄想成佛那就是缘木求鱼。还有的人以为心里想一想就是明心,就能见性,然后自己就是佛了,却从不想真正的修行,真是可笑。

禅门临济正宗三十六世祖彻悟大师: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

智有上中下,法有顿渐迟。同为一佛法,共趋解脱门。若重此轻彼,违背方便说。佛悟道曾说,人本最真实; 但因迷妄执,故受虚轮回。立教先说悟,次行后必果。初缘起性空,破其诸法执。再讲五蕴空,除自我执迷。后标涅磐果,励其净化心。说空破有执,讲有破空执。空有皆不执,朗然自归真。禅重信解行,净土信愿行。前者合上智,后者应次机。先后虽有别,果同一净心。禅宗禅是净,净宗净是禅。禅净原是一,痴人分彼此。当知千万法,皆息生灭念。生灭念灭已,自他佛何异。若不会此理,强分东与西。东西执中执,成佛哪有期?

我补充zhuao1997

对于破初关,悟了同未悟,还要保任以至于纯熟

细分还可以说有个秘密禅.

<< 楞严》:“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以下引用南怀瑾先生著作:

三关与顿渐
宗门之徒,约有三说:一谓先修后悟;二谓修悟同时;三谓悟后起修。第一说者:主不做工夫,不依教奉行,纵有所悟,皆是狂见,工夫到处,大悟自易。第二说者:主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即行即悟,事至理圆,方为稳当。第三说者:主《楞严》所谓:“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五祖所谓:“不悟本性,修法无益。”凡此三说,各主一理。如欲发心求悟,自然已入薰修之林,即入门矣,渐渐薰习,必有所益,渐至“开佛知见”,日久工深,一旦豁然,了了无物;然后不修而修,修而不修,乃“入佛知见”。到得此时,若欲不修,自不能已也。故曰:“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当人到此自知,必于其平常心行习气上,痛下针砭,自知转处。从朝到暮,自夜达旦,“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万行。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三说虽异,通途是一,根器各异,自知适应,何有立说差途,反生诤论哉!或谓此即三关之旨耶?曰:未敢妄下断语也!
三关之说,起于何时何人,未经考定。百丈诸师各有三句,反复盘诘学人,难过其关也。然犹未如后世立工用见地之合一,定为三关者。又黄龙南禅师,室中常问僧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驴脚?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学者莫能契旨,天下丛林,目为三关。脱有酬者,师无可否,敛目危坐,人莫测其意。南州潘兴嗣,尝问其故?师曰:已过关者,掉臂迳去,安知有关吏,从关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师自颂曰:“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尝离得虾。但见日头东边上,谁能更吃赵州茶。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直待云开日现,方知此道纵横。”总颂曰:“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高峰妙禅师室中垂问学人,常设六则,人称为高峰六关。中峰亦有三关之说。此皆祖师方便权巧,设置机关也。
后世之言三关者,立“破参”为初关,复有“重关”,及末后“牢关”之次序。等而之下,杜撰禅和,却立“山海关”、“雁门关”等巧名。禅门倒却,粪著佛头,直笑脱明眼人牙臼矣!有曰:山海、雁门等关名,乃祖源禅师所立,岂有错谬?呜呼!是何言哉!人情通病有三:重难而轻易,重死而轻生,重远而轻近。故于古德一言,不问精粗,一味吞咽。祖源禅师,既为古德,错讹处亦是妙法乎?源师乃鼓山禅德,著作刻板在闽中者有之。如《万法归心录》,确亦善品。度师见处,不至有此种谬误也。若谓此乃孤本,流传日本,辗转由高丽取还,安知非人伪托哉!日人善于伪托,况又经翻版,钝刀割锦,指鹿为马,诚为不经之误,无稽之谈。以此论正法眼藏,信有未可也!
三关之名虽立,而三关之实,各无定论。有曰:未得破参,确信有此一事,或先能认得这个,所谓主人公禅者,曰:“知有”,或曰:“有省”。破本参后,见得空性,意识不起,分别不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谓“初关”。由空性起用,识得妙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谓“重关”。人法皆空,顿超佛地,是名末后“牢关”。又曰:“初关”乃破第六意识。“重关”乃破第七末那识(我执),人空之境也。末后“牢关”方破第八阿赖耶识,人法双空矣。又曰破“初关”乃菩萨登初地(欢喜地)。破“重关”,乃至八地(不动地)。破末后“牢关”,方超十地(法云地)。是则不谙教理,未悉菩萨道福智二严之理也。雍正于三关之说,自立一格,然非的论。有例于天台宗之三止三观,以有、空、中为三关之别,误矣。盖证得中观正见时,以禅宗观之,适破本参耳。向后大有事在。古德有言:“向上一路,密不通风。”又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不知后贤之步步破关者,从何着力也!岂不闻“一簇破三关,犹是箭后路”乎?始作此说者,或有功于修行,或有过于宗门,诚难衡论。依三关之说,定宗门阶梯,则禅宗自称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圆顿之教者,又何所据?由破“初参”而至末后“牢关”,方是见性,则为有定则之渐法耳,何有于顿哉!

佛教那些分类和知识呢了解下?
答:禅宗 据说由南朝入华僧人菩提达摩创立,以主张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禅 宗 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明心见性到底是什么意思?越详细越好
答:见性,即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是自己,宇宙是自己生存的环境。这个真相佛法中叫做自性,哲学上叫本体,即生起宇宙万物的根源。这个见到,是自己亲自见到,是自己实证的境界,佛法中叫做证悟。所以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说证到这个真相的人就是成佛了,证得了能生,则对所生的一切现象就没有...

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成佛呢?佛学到底怎么去修行呢
答:【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本性是良知,是非之心,金刚心。自性是心性,即心即佛,平常心。【识得本心】人之性恶,其善者伪。看破入凡尘!佛道悟是镜,明心亦良知。是非即成败,成就唯真心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识得本心,立地成佛;道树开花,果熟自落;心若无尘,...

见性成佛什么意思
答:见性成佛的意思是禅宗谓体悟一切现象的空性,就是解脱、没有烦恼。教外别传,意思是指与教下诸宗有别的顿教法门。直指人心,就是直指众生心性,直断分别心,不做渐次。见性成佛,是指见诸法性,直入如来地,不假方便。禅宗修行人都是上根利器,否则很难体悟其真实义。‘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明心见性”词的由来?
答:「明心见性」乃禅宗之玄旨,源自佛陀至诸禅宗祖师的开示。以下摘录正是「明心见性」名词的出处: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达磨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

什么是明心见性? 见性是什么意思?
答:\x0d\x0a\x0d\x0a那么见性,要见啥呢?佛家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无自性;自然不是要见的。\x0d\x0a怎么见呢: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去除所有的生灭,其自然会慢慢显现。\x0d\x0a\x0d\x0a阴神、阳神、灵魂、意识、思维等都属于生灭的东西。但其背后有一个承载它们的...

佛教里的“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答:字面的上的意思就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在佛教中,明心见性,超越了凡夫的认识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常规思维去理解。禅宗有这样一个公案:六祖惠能向五祖求法后就离开了。五祖弟子中有个慧明,是将军出身,觉得六祖尚是白衣,怎么有资格将祖师衣钵拿走呢?他很不服气,就...

明心见性,算是证得什么果位了?
答: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阿弥陀佛

夏莲居从听到念佛法门以后就关门大笑三天,笑找到出路了,什么出路
答:找到了,了生死的捷径。修其他法门,要破完见惑(八十八品)和思惑(八十一品)才能真正了生死,这个时代几乎没这种人。而净土法门,就不需要这么利的根基,属于易行道。这就是夏莲居居士高兴的原因。且看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的开示:“又禅宗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系指亲见当人即心本具之佛性...

明心见性只是开悟而已,还是已经成佛了
答:见性後,是自觉。见性後,还要「称性起修」,达「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能「成就佛果」。何以故?「性德」虽然是「人人本具」,但「佛果地功德,不修不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後之「称性起修」,一切「修德」皆是开显「本具性德」趣向成就「佛果地功德」;所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