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明心见性是什么?什么是心?什么又是性?又怎么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作者&投稿:中叔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何谓明心见性?
答: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义,就须进一步探讨“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缘境而生心?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缠绵不断?更须明白,明心见性的含义包括些什么?怎样才可以明它、见它,出离生死?现在让我们分为五节,详细讨论一下。 (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我人欲了脱生死,先须...

什么是见性?什么是明心?二者有何关系?
答:修道者之所以修道,无非为明心见性而努力,以见性即佛为宗趣。因为明心见性是破迷启悟的关键,是转凡入圣的枢纽。涅盘经云:“见佛性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心是性之用,性为心之体,离性无心,离心无性,心性不二,是名明心见性,见佛性不可再称为众生,见性者以性为用,行住坐...

佛家、道家、儒家都研究心性学,那这三家的理念有何异同?
答:佛家、道家、儒家都研究心性学,那这三家的理念有何异同?佛家:佛家的心性学,讲求明心见性;道家的心性学讲求修心炼性;儒家的心性学讲求知心悟性。佛家的明心见性,是指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本心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灵本体,是从人的先天就带来的那个灵性本我。而见性则是打破心灵本体这个小我,让...

“明心见性”义理分析
答:“明心见性”是佛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凡转成圣”的一个重要标志,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引导学者及后人明心见性的经典。明心见性就是树立正确、真实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如果这些根本性的“知见”发生了错误和偏差,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颠倒和迷惑,使人们终生都在虚妄之中幻生幻灭,永远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实面目...

在佛教中,心与性是什么关系? 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自性,本心,心与性有什...
答:心与性的关系是内在本质与外在现象的关系。大概来说就是指智慧生命活动现象与本质。比如说金子的现象与本质。金子可以做成戒指耳环项链餐具零件等等形象存在,这就是其现象。金子所具有的金色以及其他特性就是其本质。也就好比是自性。金子的形象有种种变化,产生,消亡。金子,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在佛教中...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答:其实所有的修炼法门都一样,目的都是静心,只有心静才能明心见性。道家通过练气等手段来静心,佛家通过学习智慧来静心。当然,其实佛家、道家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修炼,法门也是互通的,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谁。不过练气的话容易入魔,因为自己会用意念引导气流,这样会把外气引入体内,就是把...

明心见性
答:“明心见性”是中国古汉语的两个使动宾结构,“明心”,即“使心明”;“见性”是“使性见”,“见”是通假字通“现”,联起来的意思是“使心明净,进而使真性显现”。这里又有着一层更深的迷雾了:什么是心?什么是性?二者关系如何?心,即是指“识神”亦即思维、情绪、感受器官所产生的...

明心见性行止由心什么意思
答:明心见性行止由心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本心和真性,行为举止皆发自内心。这句话是一句颇有智慧的话语,“明心”意指明本心,看到自己的真心,“见性”意指见到自己的真性。所以明心见性就是看见自己的本心和真性,接着就有后面的行为举止皆听从和遵循自己的内心。简介:心(拼音:xīn)是汉语常用字,此...

什么是见性明心
答:什么是明心见性的“心”?这个心不是生理结构上那个物质的肉团团,而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客观物质和反物质环境的反应引起的念头和所思所想,这个心因缘而生,无缘不生,犹如平静水面,有风浪起,无风不起浪,有浪无浪,全凭有风无风(舍去引力地震等因素)。如果眼睛看不到什么,耳朵听不到什么,...

“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是什么意思?
答:六祖大师悟道后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而又能随缘现相,生起种种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实性。”2,明心见性是整个修行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